“轰!轰!轰!……”
几百颗手榴弹连续不断在鬼子当中爆炸,装有一百克T*N*T炸药的M24长柄手榴弹威力巨大,山坡上的鬼子一片片倒下。
由于它还有四至五秒的延时爆炸时间,一些投出去的手榴弹顺着山坡往下滚了一段时间再爆炸,这样连紧跟在后面的鬼子也遭了秧,他们也成排成排的倒下。
这一顿手榴弹雨将进攻中的鬼子兵炸死炸伤了一大半,鬼子无法再组织起强力攻势,只好向山下撤退。
吴城终于投出了两颗手榴弹,他亲眼见到其中的一颗炸中了一个鬼子,那个鬼子在爆炸之后变成了一个血葫芦,顺着山坡滚了下去。
说来也怪,吴城在发呆的时候眼前老是晃悠着那一条断臂,而现在看见自己亲手投弹炸死了鬼子兵,那条断臂就已经看不到了。他心中似乎出了一口恶气,又拿起一颗手榴弹一拉弹弦,然后用力投向撤退中的鬼子兵。
日军这次进攻伤亡极惨,他们除了在阵地前留下一具具尸体,被抬下去的伤兵也很多。鬼子们很长时间都没有发动再次进攻,二营也获得了宝贵的喘息机会。
趁着战斗间隙,士兵们救助伤员、补充弹药,营长、连长们巡视阵地,了解战况。
李青林也检查了一下三排的人员情况,情况很不容乐观,三排还剩下二十五个人,其中还有三个负了轻伤。
国军大部队已经走了,老百姓基本疏散了,掩埋战死者、救治战伤者只好由部队自己来处理。但是很意外的是,阵地上来了一支担架队,领头的竟然是共产党人张国元。(关于在国共合作初期,共产党人组织担架队、运输队的事,可查阅相关各地方志中抗战史以及相关人员回忆录)
营长巡视到四连的阵地,正好遇到张国元他们在战壕里救治伤员。张国元他们是什么人,营长心里是很清楚的。趋利避害,是人类的本性,所以越是在患难之时,越显出这些人的高风亮节。营长此时也似乎忘记了党派之争,他紧握着张国远的手连声道:“谢谢!谢谢!”
老百姓基本都疏散了,张国元带来的人也不多,总共只有十几副担架。李青林见张国元他们都是赤手空拳,于是对营长说:“长官,他们抬着咱们的人,手里也没拿个武器,要是被鬼子盯上了还不是死路一条啊?咱们是不是配一些枪给他们,这样在关键时刻也好保护咱们的伤员啊。”
阵地上伤亡极大,多余的枪、弹比比皆是,营长大手一挥,道:“行!李立功,发给他们每人一条枪,告诉他们,多救一个伤兵,就是给抗战多留一颗种子。”
当张国元他们背上步枪,套上装得满满的子弹带后,张国元紧握着李青林的手,激动地说:“长官,咱们都是中国人,我们一定将这些兄弟照顾好。”
送走了张国元他们,李青林也巡视了自己排里的阵地。见吴城独自一个人坐在战壕里默默地擦枪,李青林心里暗自点头,看来吴城已经突破了心理关,恐惧已经离他越来越远了,剩下的就要看他在战场上表现了。
喘息过来的日军又开始炮击,他们打了一会毒气弹,等毒气散去以后,他们又开始用九二步兵炮轰炸。整个下午,除了打炮,日军竟然没有发动冲锋。
按照日军睚眦必报的心理,上次进攻中吃了大亏的他们一定会发起大规模进攻,而现在除了远距离用炮火来轰炸,他们竟然没有其他动作。
日军的炮火和毒气弹又使阵地上的官兵有了伤亡,李青林估算了一下,现在阵地上能够拿起枪的官兵不到三分之二了。
但是就算是这种情况下鬼子步兵没有进攻,这就很奇怪。
事有反常必为妖!
果然,到了傍晚时分,连长匆匆跑了过来通知李青林:明天凌晨全体突围!
李青林道:“突围?我们被鬼子围住了吗?”
连长苦笑道:“我也是刚刚从团部得到消息的。鬼子下午没有进攻咱们,是因为他们调集了两支部队从我们左右两侧穿插过去了,咱们现在的形势是三面受敌。如果坐等到明天上午,咱们就会四面受敌,那时候想走都走不了了。”
李青林心里倒吸了一口凉气,这鬼子打仗真够鬼的,他们绕过髽鬏山阵地这颗硬钉子,利用其他部队穿插包围五二七团,其实他们只要围上一两天,无援兵无粮草的五二七团就不战自溃。
看来团里决策是正确的,为了不被鬼子消灭,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突围的命令传达到每一个士兵,大家都在检查装备,擦拭武器,补充弹药,为凌晨的突围做最后的准备。
今天是九月十八日,正是农历的八月中秋。晚上又是个大晴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彩,中秋的月亮如同一个大玉盘,它高高地挂在天空,月光照在大地上分外明亮。
上面命令所有官兵上半夜好好休息,为下半夜突围积蓄体力。但是山里的气温很低,战壕里的士兵被冻得睡不着觉,一些士兵遥望明月,他们聊着家里的亲人,聊着家里过中秋节的趣事。
李青林也在遥望明月,也在思念同一片月光之下的亲人,可是他的担心超过了思念——在这么明亮的月光之下,这么多人想悄无声息的突围而又不被敌人发现,那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李青林甚至想象得到,一旦部队开始行动,他们所受到的将是怎样的一种杀戮。
在这种担心之中,李青林迷迷糊糊睡着了。
就在迷迷糊糊之中,李青林被人推醒,原来预订突围的时间到了。李青林掏出怀表,时间快到凌晨两点。
李青林抬头看了看天空,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天空中已经有了一些云彩,在秋风的吹动之下,这些云彩在慢慢移动,月亮一会露出来一会被藏住,大地上也不断在明暗之间交替。
看到这种情况,李青林心里舒了一口气。现在虽然不是完全黑暗,但总比在明晃晃的月光下突围强得多。
官兵们都在自觉地检查装备,大家都在静静地等待那最后的命令。
一六三章该向何处5
更新时间2011…8…8 20:37:23 字数:2209
团部的计划是各部队多点行动,分头突围。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多点突围似乎更能够让敌人防不胜防。
李青林他们是随着四连一起行动的,四连也是多点行动的一个点。
四连虽然还称作一个连,其实总共只剩下七十几个人,这其中还包括连部的几个人。为了怕泄密,突围的方向和时间没有宣布,四连是由连长亲自带领,于凌晨两点钟准时出发的。
所有的人都尽量不发出声音,刺刀用黑墨涂黑了,官兵们枪械装备尽量都用布条布片包裹,为的就是不发出碰撞声,以免被日军发现。
五二七团守卫的阵地很大,团长按营级编制分三路行动。二营现在剩下不到三百人,他们一开始的行动很顺利,李青林他们随着人群悄悄地从阵地上撤了下来。按照团里预定的计划,他们将顺着大路去追赶已经走远的第十师主力部队。
十五的月亮在云缝中时隐时现,大地上时明时暗。尽管现在是人类最容易入睡的时间,五二七团的官兵们也小心翼翼地行动,但是警惕性很高的日军还是发现了他们的行动。
“八勾”,一声三八大盖清脆的枪声打破了宁静夜空,紧接着,“咯咯咯……”、“哒哒哒……”,歪把子、九二重机枪也响起来了。
大路上本来黑乎乎的,好像是空无一人,可二营的兄弟们一踏上大路,迎面就遇到了弹雨,并且一堆堆火随即被点燃,所有想借夜色偷偷突围的人影全部显现出来。
鬼子们显然早就做好了准备,有几挺机枪在不断发射,在二营的前面织起了一道死亡的火网,猝不及防的士兵们一排排倒下。
在惊慌之中,有的士兵自行向黑暗之处跑去。可黑暗之处也不一定就是安全的,等他们到了那里,也有枪林弹雨在等着他们。并且黑暗中的敌人更可怕,士兵们连敌人在哪里都没看到就被打死了。
到处都是枪声,到处都有乱跑的人影,部队建制被彻底打乱,军官们已经找不到自己的士兵,士兵也找不到自己的长官,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凭着求生的本能在行动。
四连是前锋部队,三排被安排在四连的队尾。鬼子的机枪响起时,李青林心里冰凉冰凉。在敌人准备充分的情况下,并且敌在暗处,我在明处,这种情况下想安全突围已经绝无可能。
机枪的子弹如刮风一样在身边和头顶飞过,三排前边的一排二排已经伤亡殆尽,李青林已经听不到连长的命令声,李青林认为,在这种密集的火网中,他应该已经牺牲了。在黑暗之中已经不知道谁是长官,士兵们如同无头苍蝇一般到处乱闯。
“哥,咱们还是回阵地去吧!”黑暗中,小六子大声地喊道,紧张之下,他的声音都变了调。
“回去?就这么一点人,回去也是等死,往前冲还有一条活路!”李青林大声喊道。
路上有几个火堆,每个火堆方圆十几米都被照得清清楚楚,要冲过这一段路,必须将火堆弄灭。
已经找不到长官,为了不被敌人消灭,李青林只好充当指挥官了。“李狗剩,用手榴弹把火堆炸灭。”李青林果断命令道。
李狗剩身大力不亏,在连里就是投弹好手,李青林的命令一下达,他立刻拿出一颗手榴弹揭盖拉火再投向火堆。手榴弹投了过去,只听“轰”的一声,路上的一个火堆被炸灭了。
已经有人做出了榜样,其他的人也纷纷掏出手榴弹,不一会工夫,日军点燃的几堆火被炸灭了。
在这无遮无挡的大路上,只有凭速度冲过去才有活路。四连此时还剩下不到五十人,还有四挺轻机枪,李青林命令:“机枪打头阵,只管射击,不要停下脚步,其他人跟着机枪走,大家瞅冷子扔手榴弹炸小鬼子。”
有了一个人指挥,其他的人就有了前进的方向,士兵们自觉执行者李青林的命令。人在危急之下爆发出来的求生欲望最强烈,它所爆发出来的生命力也最旺盛。
火堆被炸灭以后,鬼子的机枪当然只能盲射,虽然空中还能看得到鬼子机枪发射所呈现的火红弹道,但是准确率在急剧下降。随着四挺机枪在前面开道,这一层鬼子的火力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