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丹名刘景桂,字志丹,陕西宝安县人,黄埔军校第四期炮科毕业,毕业后参加过北伐,后回到豫陕边界开展农**动,参与领导了渭华起义。起义失败后回到陕北,奉命开展兵运工作。一九三一年九月与谢子长一起奉中国共产党的命令对中国工农红军晋西游击大队进行改编,将晋西游击大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总队,后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从而建立陕甘边苏区。刘志丹建立的陕北苏区成为中共中央和各路北上红军长征后的落脚点,为长途跋涉后极度疲惫的红军提供了休养生息的宝贵机会。
此时资讯传递极为落后,作为一个豫北偏僻农村的小学教师,他有可能知道有人在陕北闹红,但他肯定不可能知道那个领头人的名字就叫刘志丹。准确知道这个名字的要么是共产党,要么就是国民党,看来这个刘先生很可能是共产党,并且就是来试探自己的。看着坐在一边的刘先生,李青林立刻有了找到组织的感受。
李青林正想找共产党,而共产党就在眼前,就在他激动地想表明自己的想法时,他突然想到了潘可为和他所在的复兴社。
此时的复兴社在豫省的发展极为猛烈,他们通过省教育厅负责人对教育机构进行无孔不入地渗透,许多大中学师生被拉入复兴社。他们进入复兴社后被派到复兴社各“训练所”当教员,为复兴社训练各乡各保的农村学生,以培养这些学生成为未来的乡长保长。这些农村学生一旦进入“训练所”,就必须成为复兴社成员,或者加入“忠义救国会”,这些都是戴笠的前沿特务组织。
李青林想到这里心里猛然一惊,人心隔肚皮,如果刘先生是复兴社的特务,故意假装共产党来试探自己的政治倾向呢?
李青林决定还是稳妥一点,小心为妙,在没有得到刘先生真实身份之前绝不可以暴露自己任何想法。于是他接口道:“咱这些小老百姓还能干什么大事?造反是要杀头的,咱们无非是逆来顺受,能有一口饭吃就行了。但愿政府派一些好官清官来,咱老百姓才能少受点苦,过点好日子。”
钱多贵也说:“对啊对啊,咱只管赚钱过日子,做工种地虽然苦,咱们祖祖辈辈不都是这么过来的么?”
刘先生还想说点什么,张了张嘴最终也没说出来,不过脸上明显有些失望之色。
李青林钱多贵下午还要考试,刘先生说还要找别的学生谈谈,所以中午喝酒吃饭速度很快。
吃饭快结束时,刘先生笑问李青林:“二位手上有没有什么好货色?有的话我的朋友想买一件防身,他没什么钱,你们价钱可要优惠哦。”
李青林心里一惊,刘先生摆明了是想买枪,这造枪之事开始也没几个月,枪也是通过钱多贵的师傅卖出去的,这些事连李青林和钱多贵父母都不知道,这刘先生怎么会知道?难道他真的是复兴社派来的?
PS:这几天五一假期,为了各位读者大大能有不断更新的文章看,作者不敢出门旅游,整天坐在电脑前打字。在这里作者再次请各位读者大大推荐、收藏!
第四十八章树欲静风不止26
更新时间2011…5…1 8:17:51 字数:2188
在一边的钱多贵正想接话,李青林忙接过刘先生的话头说:“多贵,看来你铜匠手艺不错,现在是高山打鼓-名声在外了,你手里有没有什么好的锡器铜器,哪天带给刘先生让他挑挑,你可别太心黑,价钱按照最便宜的收啊!”
别看钱多贵腿脚不好,可他心思活络得很,他笑着说:“我这点破烂手艺还能被先生看上,说明我这上过一天学的学生现在也算是有出息了,哪天我带点好的铜器锡器,先生你只要看上就随便拿,还谈什么钱不钱的。”
刘先生见他俩顾左右而言他,就笑了笑也没有挑明。
匆匆吃完午饭,刘先生告辞走了,李青林和钱多贵下午考试的时间还早,于是二人在街上慢慢溜达消磨时间。
中午的菜很多也很好,钱多贵今天吃得很饱,他打着饱嗝问李青林:“刚才刘先生明明想买枪,你怎么把话题岔开了?咱多卖一支枪就能多赚一份钱啊,你怎么能跟钱过不去呢?”
李青林冷笑道:“我看你是老寿星上吊-嫌活得太长了!刘先生是什么人,你熟悉吗?咱造枪是偏门买卖,正经老百姓谁会要枪?想买的无非是想防身或者想干坏事的人,如果刘先生是土匪一伙的,说不定他们连人带枪都会抢,你还想收钱?咱还是先把命收好吧!”
接着他正色对钱多贵说:“你师父那里要的话,你倒可以送去,毕竟他有门子卖掉,也把咱和买枪人隔开。在咱不能绝对安全的情况下,即使人家拿钱来买,咱也不能卖,世上的钱再好,也好不过咱性命不是。”
钱多贵点头道:“青林,亏的你刚才岔开了话,不然我还真就卖他了。以后咱只送到我师父那里,别人再多的钱咱也不稀罕,就像你说的咱还是先保住小命要紧。”
两人边走边说话,溜溜达达走到了西街粮食市场。这粮食市场人数最多的是卖粮的散户,而生意做得最大的却只有那几家大财主家。他们在这里建有大型仓库、磨坊,既可以收购粮食也可以加工粮食。
支撑着这个粮食市场的是大李庄的李万财,他有好几个庄园,仅在大李庄就有五百多亩好地,六百多亩山林,每年他家产粮食最多,从散户手里收的粮食也最多,所以他家的仓库最大。
新麦即将开镰收割,李万财正忙着将各庄仓库里的陈粮运到镇上来,给新麦子腾出库容。李青林和钱多贵走到这里的时候,正是运粮最忙碌的时候,李家的马车一辆接着一辆往仓库里运粮。
车辆本来一辆接着一辆有序行进,可就在这时出事了,一辆满载粮食的胶轮大车突然往后滑行,眼看就要撞上后面的骡马。
这时候运输的骡马车辆主要还是木制大车,一九三二年西安玉兴铁工厂掌柜张炳玉制造成功胶轮大车“皮轱辘”,后经陕西省建设厅改进刹车系统投入市场,由此胶轮大车进入陕甘豫各省。
胶轮大车使用的是充气橡胶轮胎和钢铁轴承,轴承用黄油润滑,一匹壮骡子就可以拉两千斤货物,而木轮大车只能拉一千斤货物,并且半道还要停车给车轴加油,因此李万财今年刚刚花钱买了一辆胶轮大车。
这胶轮大车价格不菲,李万财自然很重视,他指派家里最有经验的老长工李万能驾车。李万能在李万财家养了一辈子骡马,也赶了一辈子大车,按说他的经验最丰富,可偏偏就是这个经验最丰富的人赶车出了事。
老式的木轮大车没有刹车,需要停车时大车把式吆喝一声,拉车的牲畜就会停住脚步用力往后抵住车辕。木轮大车车轴摩擦力较大,载重只在一千斤左右,前行的惯性较小,所以能够及时停住。
李万能前面的大车正好停下,他连忙吆喝骡子停车。这牲畜的动作是经过长期训练形成的习惯动作,一时半会改不过来,以为后面还是木轮大车,所以用力往后顶着。而现在它拉的是胶轮大车,承载两千斤粮食,再加上钢铁车轴摩擦力小,因此大车往后倒去。
胶轮大车本来有刹车系统,正确的停车方法应该是边吆喝牲畜停下,边刹车。可李万能这个老把式根本就没想到用刹车,大车往后倒着走还在想:“今天日怪了,这车怎么会停不下来呢?”
运粮的车很多,距离也很近,停车的地方正好是一个小小的上坡道。正在李万能胡思乱想的时刻,这满载粮食的大车越退越快,马上就要撞上后面的骡子。后面的骡子意识到危险,鬃毛乍竖,眼见着要惊了。
正走到旁边的李青林立刻将钱多贵往前一推,喝道:“拉住骡子!”他自己一纵身跃到车把式的位置,用力一拉手刹,就听胶车轮一阵摩擦声,大车停住了。
李万能跳下车,见自己的车架离后面的骡子只有半尺不到。这一头骡子好几十大洋,要真是被撞坏了,他一个长工拿什么去赔?李万能吓得哆哆嗦嗦站不稳,脸白得像一张白纸。
等他镇定下来,看见自己的东家李万财正在仓库大门口。李万财一脸恼怒,看到东家很生气,李万能后悔不迭。刚才的一幕肯定已经被东家看见了,财主们没一个不是心狠手辣的,要真是今天撞后面的骡子,回去还不知道要怎样呢。
大车虽然停住了,李万能死活不愿意再做胶轮大车的车把式,连老把式李万能都赶不了这胶轮车,其他车把式更无人敢上,大车一直停在那里,所有的粮车都被堵在道上。
麦收就要到了,粮食不能不运,李万财走到李青林身边,拱手道:“这位小哥,危急之际出手相助,在下多谢了!”
李青林也拱手回答:“只不过举手之劳,谈不上谢不谢的。”
李万财接着说:“在下还有一个不情之请,还请这位小哥将这车粮食赶到院子里,不知小哥可愿出手?”
前世的李青林在大学暑假期间曾经到北方同学家玩了一段时间,所以对胶轮大车很熟悉,于是李青林笑道:“这有何难?我把它赶走就是了!”
李青林拿过李万能手里的鞭杆,一阵“吁吁、驾驾”之后,胶轮大车稳稳地停到了李万财仓库的院子里。李万财在一边注视着李青林赶车的动作,满脸都是微笑。
考试的时间快到了,李青林和钱多贵告别李万财,匆匆向文庙小学赶去。
第四十九章树欲静风不止27
更新时间2011…5…1 21:18:22 字数:2427
下午考试波澜不惊,李青林很快抄好答卷,交了卷子出了考场在校门口等钱多贵出来。
陆陆续续有别的学生考完出校,他们边走边说话,大部分人竟然不是在讨论考试,而是关乎时政。说着说着就有人争执起来,有人说中国羸弱,是因为有乱党造反,以致政令不通,应该建立一个政党、一个领袖的强权政府;另一部分人说现在外寇入侵,民生凋敝,完全是政府无能,官员腐败所致,应该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新世界。
李青林越听越心惊,这明明是国共两党的思想,在这么小的地方就敢公开争论,说明此时的共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