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豫西北传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抗战之豫西北传奇- 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哪打哪。在途中有车把式吹嘘说能在晚上打灭油灯的灯芯,李青林有点不相信,直到有一天他亲眼看见这种绝技。只见这个车把式手中鞭杆一挥,鞭花“啪”的一声,前边骡子左耳朵上一缕毛随风而散,而骡子耳朵安然无恙。
跑长途的骡马都是百里挑一的好牲口,个个都身强体壮,加上草料好,这些牲口都剽悍性烈,不易驾驭。因此驾车跑长途的车把式在农村算得上一个能人,个个自认为见多识广,平时“拽”得一塌糊涂。
车队缓慢而又有序的行进,不时有大车走向另外一条道,而又有新的大车加入到队伍中。李青林他们昼行夜宿,虽然行车速度慢,倒也平安无事。
走了几天,车队到达东林县,此处已经进入豫省境内。
此处有一座大山叫青石岭,翻过青石岭再走两三个小时就可以到达晚上的住宿处。青石岭原本有一条大道穿山谷而过,这是一条捷径。可是经过青石岭需要爬一道石头坡,冬天的冰雪在石头坡上结成了像镜子一样的冰面,人连徒手步行都难以通过,更别说满载的骡马大车了,于是车队不得不绕山而行。
时间正值下午三点多钟,今天天晴没有风,午后的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牲口们的蹄铁在“达达”作响,车轮在地面上“轰隆隆”碾动,把式们手中的鞭花“啪啪”炸响,躲在车轿子里的有钱人也拉开棉门帘透透气。
就这这时出事了。一阵“轰隆隆”响声以后,一根圆滚滚的大树干从旁边的山上滚下来,不偏不倚正横拦在大路中央。


第七十一章暗剑无声11
更新时间2011…5…20 14:49:16  字数:2566

 圆滚滚的大树干从山上滚下,还带下来一堆积雪和一些乱石,车队行进的道路被这些乱石和圆木堵住,车队停住了脚步。
无风无雨,这山上的东西突然滑落下来,这本身就不正常。常走江湖路的汉子们立刻提高了警惕,一些有枪的人快速取枪上弹,另一些汉子下车去清理道路,以便尽快走出这危险之地。
“喔呵呵……,喔呵呵……,喔呵呵……”,山头上响起一片人声,这种声音和农民在田地里比赛干活时发出的声音一样。紧接着山头上冒出一些黑色人影,这些黑色人影正往山下快速移动。离开大路两三百米处的一个干沟里,突然冒出一些人头,干沟里这些人现身以后,其中一部分人拿着大枪趴在沟边向车队瞄准,更多的人拿着大刀片子、红缨枪、木头棍子,甚至还有人拿着锄头往车队这边冲来。
真的遇到土匪了!而且山上山下的土匪加起来不少于两百人!
男盗女娼,自古有之。而土匪横行,五千年中国历史上民国时期最盛,可以说史上无出其右!
土匪盛行的原因很复杂,但究其最基本原因,无外乎两点:其一是人民贫穷,非盗抢不得活命;其二是社会动荡,唯有自身强悍者才不至于被别人消灭。二战以后中东地区××教派极端主义兴盛,就是此两点原因最明显的例证。
豫省民国初年地方志记录“无处无土匪,无日无土匪”,可见土匪之猖獗。北伐以后,民国政府会同地方政府多次颁布《惩治土匪条令》,并多次组织军队剿匪,可土匪数量有增无减,这正印证了老子名言:“法令滋彰,而盗贼多有”。
此时的土匪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职业土匪,另一类是兼职土匪,或者叫做“偶然为匪”。
职业土匪他们不事生产,专靠抢夺别人而生。他们有的是单个,有的结成一伙,甚至有整个家族或者整个村庄终生为匪。在这样的村庄中,那些女人和孩子看上去弱小无助,但他们会站岗放哨,一旦外人接近村庄他们就去通风报信。
这些职业为匪者并不像《水浒传》里描述的那些好汉有一副侠义心肠,他们丝毫没有仁义道德可讲。土匪之间也经常互相抢夺,在自己没粮时抢别人的粮食,自己手里有粮食时,又要防范别人抢自己的粮食。
另一类偶然为匪者则为农民,平时他们种地耕田,遇到天灾人祸不得生存时则外出为匪,生活一旦改善他们还是回到田地里务农。
民国时期土匪横行和政府的剿匪政策有极大的关系。对付土匪,政府一般采取“剿”和“抚”的两手策略。但因为政府方面剿匪军队战斗力低下,剿匪行动往往成为军队的武装大游行,不能取得什么实际效果,所以政府往往采取第二手的策略,采取委之以官职,授之以金银的办法招抚土匪。
这样做的后果反而使土匪活动得到鼓励,此地就有民谣:“要当官,做匪王;想坐轿,去绑票”。
寒冬腊月过年以前是土匪活动最为猖獗的时期,一是因为土匪急需要过年钱物,二是因为此时人们手中有钱粮,能抢到东西。此地有民谣:“枪栓一拉,银子哗哗;清早做匪,晚上Piao娼”。
土匪一般都有固定的团伙,在平常情况下不与外人合作。但是需要攻打大的财主土围子或者拦路抢劫大的商旅车队,他们有可能联合起来干一票。他们往往以出人出枪的数量,以及抢夺以后伤亡情况来分赃。今天山上土匪如此之多,肯定是几股土匪联合起来,准备吃下这个大车队。
土匪出动从来都不会空手回去,而且动手之前绝对有过详细的侦察。一个这么大的车队,并且车队里还有枪支,这些土匪都敢公然下手,那说明今天就是你死我活的结果,逃跑与退让已经毫无意义。
既然毫无退路,那就只有拼死一搏了。土匪们开始对车队射击,车队里有枪的人都以最快的速度拿起了长短家伙,各自以大车为掩护,装弹上膛瞄准射击。这些武器型号各异,一时间,“乒、乒”、“乓、乓”、“啪、啪”、“八勾、八勾”响声不绝,宛如一场小规模战斗。
车队里有牲口被枪声惊吓,开始骚动起来。这些骡马车辆就是车把式们的的饭碗,甚至有的就是他们全家的家当,一旦落入土匪手里将有去无回,车把式冒着被子弹打倒的危险,拼命安稳住受惊的骡马。
前世的李青林军训时使用的武器就是半自动步枪,并且打过五发子弹;李青林有了《步兵操典》后,对日军的单兵武器有过精心研究;这次出门之前李万财还让护院的家丁给他训练过三八步枪的使用,在路上李青林没事的时候就拿着步枪按照《步兵操典》的要求不断自己训练自己,因而对三八式的使用一点都不陌生。
李青林看到别人拿枪,他跳下车前盘躲在马车一侧,飞快地解开包枪的麻袋片,拿出步枪和子弹。
李青林随手拿了一支三八大盖自用,扔了另一枝给小六子,然后从弹盒里取出一个五发弹桥,拉开枪栓压上子弹,扔掉空弹桥,一推枪栓,子弹上膛。
山上的土匪距离有点远,并且车队里已经有人在开枪射击他们;干沟这边来的土匪离车队很近,这两三百米距离只要一个冲锋就能到跟前,所以李青林决定专门对付最近的威胁。
瞄准一个从干沟冲过来的土匪,李青林一扣扳机,“八勾”!
那人竟然没有停步,还在继续向前冲,李青林没有打中。
李青林再次瞄准,“八勾”!还是没有打中!
两枪未中,李青林汗都下来了,难道这三八大盖真的杀伤力这么差?
稍稍稳了一下心神,他忽然想起军训时教官说的和《步兵操典》说明的射击活动目标的提前量问题。敌人在活动,你还照着原来的位置射击,打得中才怪呢!
要有提前量!李青林想明白了这一点,恨不得给自己一个耳光。
剩下的三发,李青林一发都没浪费,“八勾”、“八勾”、“八勾”三枪之后,地下躺倒了三个土匪。其中一个被打中了脑袋,显然是死了;另两个一个被打中肚子,一个被打中胸部,都躺在地上“哎呦、哎呦”地直叫唤。
李青林信心大增,“哗啦”一声再次拉栓上弹,又一轮五发过后,地上再躺到了三个。
车队里还有其他几杆枪,他们和李青林同样意识到干沟里冲来土匪威胁。这些人打枪明显是老手,几排子弹过后,他们也干倒了好几个土匪。
李青林越打越顺手,第二个弹桥打完以后,感觉装弹有点来不及。他突然觉得自己这辆车应该还有枪该打响,可到现在却一点声音都没听到。他扭头一看,旁边的小六子正手忙脚乱的鼓捣那支枪,却怎么也弄不响,原来他把三八大盖的保险关了,却没想到要打开;李万财也从车厢中跳下来了,手拿两支盒子炮抖抖簌簌,慌乱得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土匪们枪支不多,枪法却不错,车队里不断有人被打倒。但土匪们手中的枪没有车队里的枪多,因而被打倒的土匪更多。
仗着人数的优势,土匪们没有停下冲击的脚步,伴随着一阵阵令人心悸“喔呵呵……”的喊叫声,山上的人快冲到半山腰,车队旁边干沟里冲出的人已经接近车队不到五十米了,情况十分危急!


第七十二章暗剑无声12
更新时间2011…5…21 15:46:59  字数:2486

 五十米距离正是盒子炮的有效射杀范围,李青林把手中空枪扔给小六子,并断喝一声:“上弹!”然后一把夺过李万财手中的一支盒子炮,一拉枪机顶上火,右手手腕一侧,手枪平端,李青林一扣扳机,“啪、啪、啪……”。
李万财的盒子炮是十发固定弹匣的“大眼盒子”,李青林虽然没有瞄准,但十发子弹在平面上一个扇面扫过去,又干倒了两个土匪。
李青林把空枪扔给李万财,再次断喝一声:“上弹!”然后抢过另一支盒子炮,又是一个扇面扫过去,再次干倒了两个土匪。
土匪们枪支不多人数多,他们发动进攻,凭的就是一个胆气。但是再有胆气的人也会怕死,更何况这些只想求财的乌合之众。李青林这边枪响人倒,从干沟里冲出来的土匪被震住了,有人止步不前,有人开始掉头往回跑。
别人开始逃命自己再往前冲,那就是送死。土匪们谁也傻子,谁也不想送命,土匪们于是一窝蜂地冲来,又一窝蜂地逃回干沟。
李万财和小六子此时信心大增,两人很利索地上子弹,再也心不慌手不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