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最后以陆军大学毕业,二是虽身经百战却从未负伤。
卫立煌,字俊如,安徽合肥人,一九一二年在安徽和县加入革命军当兵,一九一四年入湖南湖南都督汤芗铭的学兵营,毕业后在上海参加“肇和舰”起义反对袁世凯。一九一五年到广州投粤军,由排长递增至旅长,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北伐和东征。一九二五年九月任第一军第三师第九团团长,北伐入闽作战升任第十四师师长,二七年十月升任第九军副军长,二八年任南京卫戍副司令,后入陆军大学将官特别班进修,三零年任四十五师师长。
卫立煌三一年曾参加对江西苏区三次围剿,三二年任第十四军军长,参加对鄂豫皖苏区围剿,并率部最先攻进鄂豫皖苏区中心——金寨。蒋介石为表示对卫立煌的鼓励,特地将金寨县和周围地区划为立煌县。
三五年十一月任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三六年六月授陆军上将衔,任第十四军军长。七七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以卫立煌的基本部队十四军为核心,组建了第十四集团军,卫立煌任第十四集团军司令。
李默庵,字霖生,湖南长沙县人,黄埔军校一期毕业。黄埔一期中国民党方面黄埔三杰之一,时称“文有贺衷寒,武有胡宗南,又文又武李默庵”。是黄埔一期生中第一批加入共产党的学生,但他也是第一个退党的学生。
一九二六年,李默庵和女生队的一个学生恋爱了。当时党小组每逢礼拜天要开会,而李默庵要和姑娘约会,因此常常找借口请假。有一次当李默庵在和女学生约会时,共产党员许继慎当着众人的面批评他,李默庵就和许继慎吵了起来。后来女学生和李默庵分手,李默庵不久就公开宣布:退出共产党。
黄埔时期,李默庵参加了第一第二次、东征,北伐时期从连长升至团长。一九三四年十一月,李默庵率第十师占领中央苏区首府瑞金,一九三五年四月被授予中将军衔。一九三七年七月,蒋介石亲自任命李默庵为第十四军军长。
经过整训后的第十师虽然不是完全德械师,但卫立煌和李默庵都是国军悍将,他们带的队伍既能打猛仗也会打巧仗。
很奇怪的是,作为两个曾经在“围*剿”中攻进苏区首府的军人,二人在抗战中都同共产党并肩作战,并且对共产党人相当友好。
一九五五年三月,卫立煌回到新中国定居,被毛主席称为“有爱国心的国民党军政人员”。一九四九年,李默庵因参加原国民党高级军政人员四十四人联名的起义通电被台湾通缉。一九九零年,李默庵回国定居。
还好,进的是绝对主力的中央军,而不是进了其他杂牌地方部队,并且队伍的长官是这样两位能征善战的虎将,李青林心里轻松了一点。
虽然是运兵专列,可此时的火车速度确实不敢恭维,直到到八月二日下午,列车才到达石门,第十师补充团的驻地到了。
被捂了一天一夜火车,新兵们身上都臭哄哄的。他们再次被绳子串了起来,他们被士兵们赶下了火车,再像赶羊一样赶进了新兵营。
在一处用铁丝网围住的大广场南边,有一个巨大的院子围住了几十幢简易房子,这些房子就是新兵们的军营,铁丝网围住的广场就是新兵们的训练场。
进了新兵营,新兵们被接兵的长官按着人头数分成一个个新兵连,然后再被被带进新兵宿舍。在新兵宿舍里,再被连长按人头数分成排、班,排长、班长都是由老兵充任。李青林被分在第十师补充一团一营三连三排一班,李狗剩和小六子被分在二班。
分好队伍后,新兵们被命令脱光衣服轮流洗澡。
新兵们都来自农村,很多人都不习惯在陌生人面前赤身裸体,因此都畏畏缩缩拖拖拉拉。正当他们犹犹豫豫的时候,看管他们的老兵边咒骂着边动起手来,一时间枪托皮鞭如雨点般挥过来。新兵们吃不住疼,一个个被迫脱了个精赤条条轮流洗澡。
洗完澡,赤条条的新兵们排队进入一间简易房,那里有军医给他们检查身体。检查完身体后,新兵们每人领到一套长裤和一套短裤的草绿色咔叽布军装以及其他如衬衣、军帽、皮带、绑腿、胶底布鞋等杂七八拉的物品。
这次看押李青林他们的还是那个张二苟,张二苟骂骂咧咧道:“你们这些新兵蛋子真有福气,亏得咱们是中央军主力才有这么好的装备。三年前老子在江西当兵的时候哪有新衣穿,第一套军装就是从死人身上扒下来的旧军服。现在打成了成了主力,好装备都便宜你们这些王八蛋了。”
张二狗是个喜欢说话的人,李青林一路上从张二苟的嘴里了解到他的历史,他也是被抓的壮丁。张二苟三四年在江西被第十师抓了壮丁,因为在同红军作战中立有战功,被任命为班附。
进营就扒个精光是国民党管理新兵的一个办法,也是带队训练的老兵们发小财的机会。旧时社会动荡,很多人出门都带有防身的匕首什么的。新兵们大部分只有十八九岁,有时候很容易冲动,将这些凶器带入人群聚集的新兵营很危险,所以必须没收。旧时当兵的虽然绝大部分是穷困人家子弟,但是家里人往往在他们出门前多多少少塞点大洋什么的,以备不时之需,这些钱往往就被带兵训练的老兵们以“代管”的名义没收了。
这段时间天热,平时李青林穿的都是短衣短裤,潘可为送的匕首放在身上很不方便,所以李青林将匕首放在家里。但是李青林口袋里的一个大洋加上十几个铜圆未能幸免,被张二苟“代管“了。可是李青林身上还有钱没有被搜出来,那就是出门前姜美枝缝在他大短裤里的五块大洋。
李青林经常赶大车出远门,刘秀珍就让姜美枝在短裤里缝了几块大洋。这样即使遇到了土匪抢劫,只要没有被全部扒光,李青林的身上还能有回家的路费。
李青林换好新军装清洗换下来的衣服时,摸着缝在衣服里的大洋,他不禁感慨刘秀珍真的有先见之明。
第一一一章战云再起11
更新时间2011…6…19 14:41:25 字数:2089
做好所有这一切,时间已到傍晚时分,新兵营开饭了。
新兵营的管理同正规兵营没什么区别,衣食住行都是以连级为单位管理。新兵一营三连有个炊事班,班长、副班长是老兵,再加上几个新兵就组成了炊事班。
晚上吃的是疙瘩汤,一口口大木桶被抬了过来,里面装了满满的疙瘩汤。新兵们拿着新发的大号搪瓷碗排着队一个个打好饭,然后都蹲在地上吃起饭来。
这炊事班的手艺实在不敢恭维,所谓的疙瘩汤就是一大锅面疙瘩和一些蔬菜,再加上盐和一点油煮成的糊嘟嘟的食物。
一大碗疙瘩汤很快就吃完了,李青林心情不好不想再吃,可他身边一个瘦瘦的新兵吃完了碗里的疙瘩汤,他连碗底都舔得干干净净,然后眼巴巴地盯着木桶,显然是还想再吃一碗。
李青林悄悄问他:“这疙瘩汤就这么好吃?”
这新兵显然没见过什么世面,见有人注意他,蹲在那里勾着头,一声不吭。
此时农家子弟普遍都是老实忠厚之人,他们都以明哲保身作为处世之道,一般都以忍让为先,不愿意出头露面,也不敢提出什么过分要求,因而显得木讷、蠢笨。
李青林心里叹了一口气,见李狗剩也在东张西望,好像也没吃饱,李青林举手站了起来:“报告班长,还有人没吃饱,能不能再添点?”
张二苟刚好吃完,他骂骂咧咧道:“谁没吃饱?老子刚当兵的时候连这一半都没有得吃,你们这些吃货,除了能吃还能干些什么?”
这次张二苟连李青林都骂上了,李青林不满意道:“班长,我们当兵就是为了吃粮,要是连饭都吃不饱,那我们当的是哪门子兵呢?”
张二苟的权威受到了挑战,他瞪起眼睛正要开骂,这时来了几个军官,领头的是一个中尉。
张二苟连忙放下手中空碗,跑上前去立正敬礼:“报告连长,新兵三连三排一班正在吃饭,请长官训话!”
连长摆了摆手,道:“吃饭时间就别那么多规矩了。”
然后他指着李青林道:“这位兄弟说的对,当兵就是为了吃粮,这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兄弟们想过没有,咱们当兵要干些什么?”
张二苟忙答道:“咱们吃了官饭穿了官衣,就要为官家办事,听长官指挥。长官指到哪里,咱们就打到哪里!”
连长点点头,显得很满意,他临走时叮嘱张二苟,一定要让新兵吃饱。
桶里剩下的疙瘩汤被新兵们分吃了,连桶底都被刮得干干净净。
瘦兵和李狗剩又吃了半碗,李青林见他们好像还没吃饱,就把自己手里的半碗分给他们吃了。
等瘦兵再次舔完碗底,李青林问他:“你叫什么名字?也是被抓来的?”
瘦兵道:“俺叫何长生,俺是自愿来当兵的。”
此时还有自愿当兵的,李青林很奇怪,问他:“你觉得当兵很有前途吗?”
何长生老老实实答道:“俺兄弟四个,家里没田地,都是租人家的地种,在家里俺从来都吃不饱。听保长说当兵了就能吃饱饭,俺就报名来当兵了。”
“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中国社会自古就把当兵当着下等事情。李青林抬头看看队伍里那些瘦骨嶙峋而又吃得很欢的年轻人,心里叹了一口气。仅仅为了一口饱饭就来当兵的,在这个个队伍里应该还有不少。
临睡觉前排长来了,他照例又是一通训话。排长主要是讲当兵光荣,新兵不要逃跑,外面哨兵都是真枪实弹,发现有人逃跑哨兵就会立即开枪,逃跑的士兵被抓回来还会受到严惩云云。
排长晚上不在新兵宿舍住,新兵宿舍由三个老兵班长管理。新兵宿舍的窗户全部钉着粗大的木条,只留着大门可以进出,三个班长的床铺就在门口。关上大门,门外还有一个卫兵持枪站岗。
新兵们的铺只能叫着“铺”而已,其实就是土坯上搭了木板,形成一长条大通铺。通铺很长,可架不住人多,李青林分得二尺半的铺面供他睡觉。
熄灯前,班长们将所有的新兵裤子都收走了,只准许新兵们光屁股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