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条脸探头对外看了看,估算了一下距离,然后命令道:“三具掷弹筒全部给我下到山下的战壕里,鬼子上来就给我炸。”
七个人全部整理掷弹筒和弹药,准备下到山下的战壕。李青林也拿起一具掷弹筒,刀条脸制止了他:“你们班马上就要上来,你给我带好他们,守好第二防线。”
敌人的炮火还在继续,三组掷弹兵拿着武器猫着腰顺着战壕走了,李青林身边的战壕一下子空了。
刀条脸这时注意到李青林左臂扎了一条白绷带,问道:“什么时候受伤的?能坚持得住吗?”
李青林受的伤并不重,昨晚上了药以后就止住了血。云南曲焕章“万应百宝丹”生肌活血的功效确实名不虚传,左臂的伤口早就不疼了,并且还有点发痒,李青林知道受伤的部位已经在愈合。
李青林动了动胳膊,道:“有长官您在指挥,就算是不行也要咬牙坚持住啊。在长官的英明指挥之下,我保证到时候不给您丢脸。”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李青林小小的马屁正好拍到点子上,紧靠在战壕里的刀条脸眼睛都笑眯成一条缝。刀条脸伸手从口袋里掏出一盒纸烟,抽出两根烟,甩了一根给李青林,道:“小鬼子还要炸一会,先点上一根压压惊,这根抽完了鬼子就差不多上来了。”
领兵的人都喜欢能打仗的部下,刀条脸也不例外。一支香烟算不上什么值钱之物,刀条脸王培汉用这种小小的动作拉近了和李青林之间的距离。
李青林接过那根香烟,就着刀条脸划着的火柴点上了烟。此时的香烟没有过滤嘴,烟味很冲,李青林吸了一口,被呛得连连咳嗽。
刀条脸笑道:“没抽过吧?多吸几次就习惯了。”
正吸着烟说着话,鬼子的第二轮炮火结束了,机枪声开始响起,鬼子的步兵开始进攻了。
刀条脸将手中香烟一扔,伸手拿起望远镜伏在战壕上对山下瞭望。
李青林一班进入了战壕,刀条脸的命令得到了切实实施,除了老兵们之外还补充了新兵,一班现在是齐装满员的十三个人。
这次不需要李青林下命令,老兵们自动带着新兵做好了战斗准备。在上来的路上,老兵们狠狠地吹嘘了一班的赫赫战功,顺带着也狠狠吹嘘了他们的班长李青林一把,新兵们情绪都很稳定,基本看不出来是第一次上战场。
山下的鬼子还是按照昨天的套路,大炮打、机枪扫了以后再匍匐前进,他们已经到了预定的冲锋地点。
第一三二章风云起,山河动18
更新时间2011…7…8 20:42:34 字数:2069
山下战壕里的五连官兵依然如同昨天四连初上战场时一样,鬼子还离得老远就开始射击。阵地上听上去“噼里啪啦”打得挺热闹,但这种射击基本上只能算是给自己在壮胆。
五连长昨天一直在山顶观战,鬼子进攻的基本套路已经了解了不少,为了防止昨天敌人一个冲锋就丢掉阵地,他亲自下到山下的战壕指挥。
山下一线战壕里依然摆着两个排的兵力,不过今天五连长更有底气,因为营里给他增加了三个掷弹筒小组。五连长昨天见识了掷弹筒的灵活机动以及相当大的杀伤力,知道这掷弹筒可是连一级的重火力,五连长索性将几挺轻机枪交给排长们去指挥,自己在掷弹筒的位置上直接指挥掷弹筒射击。
训练有素的鬼子依然按部就班,他们低姿势运动到距离战壕一百米左右,在小队长的命令下全体起身,端着上好刺刀的三八大盖开始冲锋。
一百米的距离很近,鬼子的鼻子眼睛都看得清清楚楚,他们面目狰狞,高呼着“板载”端着寒光闪闪的步枪勇往直前。战壕里的士兵有人开始动摇,他们有意无意的开始往后边看。
“打!”五连长对着掷弹筒射手们一声令下,“嗵、嗵、嗵”,早已装填好的九一手榴弹被发射出去。还没等第一批榴弹落地,第二发又被助手装填进弹筒。
射程早就被估计好,射手们稍稍调整了一下方向,再一拉击发机上的皮带,“嗵、嗵、嗵”,又是三颗九一手榴弹被发射出去。
掷弹筒本质上是简易迫击炮,它没有瞄准具,完全靠射手的经验进行概略瞄准,要想精确射击需要长期训练。此时的日本老兵在四百米以内可以达到惊人的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准确率,射速能够达到每分钟三十发。
二营的射手们在这之前连一发实弹都没打过,完全就是二把刀技术。可二把刀技术也有二把刀技术的优势,这几个人拼命发射,在短短一两分钟以内,每人打出了十多发榴弹。
三四十颗榴弹如同雨点般的往下落,“轰、轰、轰、轰……”的爆炸声不绝于耳。九一式手榴弹杀伤半径八米,这几个人射击技术再差,但他们发射的榴弹数量多,爆炸点密集,刚刚发动冲锋的一个小队日军竟然被炸死炸伤十来个,加上被乱枪打倒的,现在没有受伤能够冲锋的竟然连一半人都不到了。
日军对于国军连排火力有过深入地研究,按照以前的经验,在一百米距离上,国军除了步枪、机枪,就只有少量的迫击炮火力。这次他们太大意了,实在没想到国军竟然也使用了掷弹筒,当掷弹筒发射的榴弹在他们身边爆炸时,日军小队长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人都打没了,还冲什么锋?小队长经过最初的震惊以后立刻恢复了理智,他连忙召唤士兵撤退。
鬼子撤了,阵地保住了!士兵们一阵欢呼,现在他们心安了。
五连长激动地一把抱住一个掷弹筒射手,惊喜地高呼:“老子要为你们请功!”
山上也有火力支持,但真正起作用的还是轻重机枪。刀条脸在山头上看得津津有味,当敌人撤退时,他一拳砸在战壕的沿上,大喊道:“打得好,就这么干!”
李青林在一边也看得很真切,他有点担忧地说:“鬼子下一次会吸取教训,在进攻的时候会改变方法。再说这些弹药都是缴获的,打一发少一发,这样死守是守不住的。”
刀条脸情绪有点低落,道:“差距啊,我们和他们有很大的差距啊!他们有飞机,有大炮,士兵训练也比我们好得多。我们有什么?步枪,机枪,最厉害的就是迫击炮了,可是炮弹总是不足,我们只有拿人命在挡啊!”
战场指挥官的情绪会影响到全体官兵,李青林急忙给他打气道:“长官,别着急,飞机大炮我们也会有的。你看,刚才我们不就是用掷弹筒就把他们赶回去了?”
说到这里,他忽然想起昨晚还缴获了日本人的其他武器,道:“长官,昨晚还缴获了其他的武器呢?怎么不拿来用?”
刀条脸道:“都在放后边呢,日本枪一打两个眼,哪有我们中正式一打一个洞好?”
李青林道:“小鬼子的枪也不能说一点优点都没有,他们比我们打得准,和他们的枪有很大的关系。三八大盖射程远,后坐力小,最适合新兵使用了。”
刀条脸道:“反正是缴获的,你派人去拿几支来试试看。”
这时传令兵通知刀条脸去接电话,李青林忙派小六子带着一个兵跟上他去领枪和子弹。
过了不大一会,小六子和那个兵背回来四支三八大盖和配套的弹药盒。李青林和小六子很熟悉三八大盖,两人各拿了一支,剩下的两支被李青林交给两个枪法比较好点的兵。
鬼子刚被打退,下一次进攻大概还有一段时间,李青林命令所有人擦拭保养武器。
等他们把枪支弹药都擦拭好,太阳已经有半杆高了,气温迅速升高,战壕里一丝风都没有,非常闷热。但是每个人都严严实实地藏在里面,没有一个人敢露出身体,谁也不敢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快到九点的时候,日军的进攻又开始了。这次日军没有飞机助阵,炮火准备以后,日军开始进攻。
日军以前的进攻都是第一轮炮火全面打击,第二轮火力打击守军薄弱的一侧,然后步兵猛攻。刚才日军在五连的掷弹筒下伤亡较多,正是因为他们进攻的步兵集中在一侧造成的。这次他们吸取了教训,进攻的步兵三四个人一组,交替掩护,逐级跃进,让五连三个二把刀掷弹筒射手打出的榴弹不容易选择瞄准点,使榴弹的杀伤力降到最低点。
日军的推进相对较慢,但是这个战术相当有效。日军单兵能力确实很强,他们不仅再停下来时可以准确射击,行进中也可以射击。虽然有掷弹筒的火力支持,守军依然不断有人伤亡,五连守军受到强大压力。
第一三三章风云起,山河动19
更新时间2011…7…9 21:13:21 字数:2285
国军二线三线阵地上的机枪开始咆哮,它们在为一线提供火力支持。山下日军也增加了好几挺重机枪,国军的机枪一直是他们关注的重点,他们只要发现一个火力点就猛烈射击,山上也不断有人伤亡。
日军所用的九二重机枪是日立公司生产,口径七点七毫米,有效射程两千四百米。它采用光学瞄准具,使用三十发金属弹板供弹。它射速不高,但是远距离射击的准确性很高,一个优秀的日军射手在点射的情况下能够达到惊人的百分之三十的命中率。九二重机枪一般由四个人组成一个小组,一个指挥官兼观察手,一个射手,两个助手兼弹药手。
一班的捷克式一直在打着点射,大个子的机枪打得好,日军有一挺重机枪一直特别照顾他,
好在战前修了两个备用火力点,大个子听了李青林的话,每打两梭子就拖着机枪换个阵地。打来打去将近一半时间是在转移阵地。
跑得气喘嘘嘘的大个子边打边骂:“后边这些炮兵也不知道干什么吃的,那些炮弹全他Ma的打到空地上去了,你们也该给咱国军长长脸,干掉一挺重机枪也算你们立了功啊。”
打得正激烈时,刀条脸猫着腰跑了过来。他找到正在聚精会神瞄准射击的李青林,道:“鬼子重机枪太厉害,你枪法不错,能不能摸上去干掉一两挺?”
李青林暴汗,道:“我枪法不错?你没搞错吧?”
刀条脸道:“小子,昨天我可是亲眼看到你打死两个鬼子的,你放眼在阵地上找一找,到现在为止有谁打死过两个鬼子?怕死就说怕死,千万别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