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信心十足道:“河西原本是匈奴右贤王浑邪王治下,原本势力极强,又有右谷蠡王统兵在后,我军的确毫无胜机。不过不知何故,浑邪王在三年前的大战中在伊稚斜的势力范围内出现,并遭到重创,现今对河西的掌控力已然极其不足,再加上匈奴内乱,微臣以为现今是最佳出兵时机。”
刘彻兴奋道:“仲卿所言和朕不谋而合,朕最为担忧的就是匈奴有河西之利,诸卿可知,夺河西有三利。”
卫青想了想,不解道:“微臣愚昧,只知道能拒匈奴侵扰和占主动之势,不知第三利何在?”
刘彻微笑不语,显然起了考教之心。
公孙弘灵光一闪:“陛下,微臣前往匈奴曾经过河西,那里沃土千里,经大河千百年灌溉,富饶之极,莫非陛下想在那里设一郡,移民前往?”
其他人脸色都是一变,按照卫青的战略意图,只是把那块地做为军事要塞来用,主要为的就是击败匈奴,匈奴人不甘失败,必定会不断进攻,所以都没有往这边想。卫青也只是想在那里设一军事要塞,如果真的如公孙弘所说,刘彻真想在那里设一新郡的话,那意义可就完全是两码事了,所耗费的物力人力可是以几何倍数增加。
说到底,他们的心也远没有刘彻那么大……
薛泽犹犹豫豫道,尽量不忤逆刘彻:“陛下,在河西设一郡,有匈奴侵扰,只怕没有十数年功夫不会有规模,再加上只怕没有多少百姓愿意迁往,只怕……”
刘彻油然道:“河西大好田地,落在匈奴手中只是浪费,更不用说它的重要位置,朕的目的不仅仅那一小块,也不是整个河西,而是天下。”
殿内沉默了起来,只有刘彻慨语在回荡:
“此地在长安正北,无任如何都要夺得,以此为立足点。设一新郡,郡名朕都已经想好了,取《诗经》中‘城彼朔方’,暂命名为朔方郡。”
塞外苍狼 第一百二十二章 招揽
平阳公主含恨而出,这次她连刘彻也恨了起来,刘彻的所作所为分明是在包庇霍去病。出于某种原因,刘彻并没有告知他曹襄之死的真相,直到现在她仍然以为曹襄是死于霍去病之手,对刘彻的纵容更是不满到了极点。
两旁的侍从纷纷行礼,平阳公主突然停在了一青年面前。
“主父偃见过公主殿下。”主父偃有点不知所措,数年之间,他凭借着出色的才能为刘彻所倚重,现在更是做到了侍中之职,经常不离刘彻左右。
平阳公主玉脸解冻,和声道:“本宫记得你,两年前柳依就是嫁给了你吧。”
“正是卑职。”主父偃心中略微放松,看来不是那事。
“柳依原本是本宫府上的侍女,数年未见,本宫很想念她啊,什么时候,你让她到本宫府上一聚吧,主父大人,这没什么问题吧?”
主父偃赶紧道:“这还要问过柳依的意思,只要她愿意,卑职不敢阻拦。”
虽然柳依原本是平阳府上的侍女,但很显然平阳公主并不重视她,要不然也不会那样轻易的把她赠给了霍去病。主父偃夫妇感情深厚,他从柳依口中早就得知原先她在平阳府中过的并不好,和毫无架子的卫少儿比起来,宛如人间天堂之别,对平阳府一点眷恋都没有,所以他回答的毫不犹豫。
平阳公主奇怪的看了他一眼:“你陪本宫走一路吧,也把柳依近几年的事情像我说说。”
主父偃躬身应是,说柳依是假,平阳公主必定有其他目的,他自付小心即可,倒也夷然不惧。
“本宫总觉得在何处见过主父大人,当然,是在主父大人来京之前。”平阳公主露出思索的表情,眼光不经意的看住了主父偃。
主父偃神色不变,和平阳公主一独处他就已经心有准备,不怕露出破绽:“卑职是齐地人士,早年曾游学天下,也曾到过河东,也许是那时公主见过我吧,主父偃只是一碌碌学子,公主当然记不清了。”
平阳公主微“哦”一声,轻笑道:“怪不得本宫见主父先生这么面善呢,主父大人的才学本宫时常从陛下口中提起,可惜现在还只是区区一侍中,实在委屈了。朝中大臣大多才学不济但却身居高位,像那汲黯,只知冒言顶撞,公孙弘只知溜须拍马,本宫可看不过去。只要主父大人有心,本宫自会向陛下举荐,包保你两年内位列三公九卿。”
这番话说的诱惑之极,要是换作了其他之人,早就同意了,平阳公主对刘彻的影响力不言而喻,所给的承诺也不是虚言,不过他面前的偏偏却是主父偃。
今日的惨败也让平阳公主恍然醒悟,就算她对刘彻的影响力再大,朝中无人也是枉然。原本她属意卫家,但现在卫青等人已然有隐隐脱出她把握的趋势,顿时让她心中警惕,才起了招揽之心。
主父偃咬牙拒绝道:“主父偃从一介平民一跃到今日的地位,已然是跃了龙门,不敢再奢求,还请公主见谅。”
要是真的被平阳公主举荐成为高官,在其他人眼中他就是平阳公主的人马,这自然是他无法接受的。
平阳公主脸一下子沉了下来,怒哼一声,再也不看致歉的主父偃一眼,转身离去。
主父偃悄悄拭汗,嘴角露出一丝苦笑,如果自己不是别有用意,就凭着心爱的妻子的关系,这也不失为一道良途。
耳边突然传来脚步声,循声望去,正好见到一名中官向他走来。
“刚才平阳公主见过你了?”刚步入殿内,耳边就传来刘彻的问话。
“是。”主父偃不敢隐瞒,这宫内之事如果能瞒过他就奇了:“贱内原是平阳公主府上侍女,所以公主找微臣聊了会。”
刘彻也只是随口一问,笑道:“说起来你和朕也大有缘分啊,皇后也是皇姐府上之人,不过,皇姐就是……算了,不去说它,公言,你提出的在河西设立朔方一郡,的确精妙,大胆又不失偏颇,丞相等人都没有异意,如能如愿以偿,这首功就是你的。”
主父偃惶恐道:“陛下万万不可,朔方郡如能夺下乃是前方将士拼死血战所得,主父偃不敢居功。”
“你也不用谦虚,赏罚分明,朕心中有数。”……
确立了以河西为目标后,大汉顿时有条不紊的运转了起来,经过了上一场大战,这次的效率明显提高了不少。
兵贵神速,短短十数日,大汉已然做好了战争的准备。卫青率领三万人出上谷直击匈奴,不出意外的,直到卫青占领了朔方地,将此地的匈奴势力尽皆驱逐于外,仍然没有大规模的匈奴骑兵出现,让卫青轻易取得了胜果。
此役令卫青的声势一下子涨到了顶点,重现当年蒙恬的盖世功绩的现实,使得军中对卫青不服和质疑的声音一下子消失无踪,卫青真正的在军中开始建立起极高的威信。而刘彻定下的战略仅仅是取得朔方,李广根本没有用武之地,此消彼长下,很多地方军中都只闻卫青,不知李广。
自胡商狼狈逃回草原深处到霍去病千里追杀胡商,乃至卫青率人夺得朔方之地,才传到了正交战的匈奴双方耳中,面对前所未有的耻辱,匈奴各部落间反战的呼声一下子冒了出来,迅速扩大为主流。
面对巨大的压力,伊稚斜和于单不得不放弃如火如荼的战斗,历史在此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尽管伊稚斜占尽上风,但在大汉的压力下,双方停战,划分势力范围,给了于单喘息之机,匈奴一下子分成了两大势力。
塞外苍狼 第一百二十三章 离别
自大汉开国以来第一次大举开疆扩土,无疑大大的振奋了人心,至少给了刘彻无穷的信心。不过这个新建立的朔方郡注定并不太平,按照规划,将动用全国人力在朔方郡上建立十县,迁徙几十万百姓前往定居,但是遇到的困难是超出想象的。
匈奴并不甘失败,伊稚斜和于单暂时罢兵,一致对付入侵的大汉。不过他们在火拼中已经损伤了大量的兵力,再加上双方之间矛盾不小,虽然迫于压力罢兵,但并非团结一致,所以一直无力对正在建设中的朔方郡造成致命的破坏,不过多次派兵骚扰,也阻扰了朔方郡的建设进程,一直断断续续的打了几年,朔方郡还只有南方的六县建立起来,北方的四县的建立则陷入僵局,一直没有进展。
不过随着南方六县的建成,对前线的支援以及辎重、粮草等的补给立即到位,每一次接触,匈奴人都会发现汉军更加强劲一分,昨日还卷刃的兵器今日又锋利无比,无情的收割着己方的生命,面对着仿佛越来越强,好像无法战胜的汉军,匈奴人的士气越来越低落,完全溃败、彻底失去朔方一地只是时间问题。
占领朔方的意义对汉匈双方来说都至关重要,朔方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大汉第一次占据了主动,整个大汉上下,只有区区几人才知道朔方的另外一个重要作用:沟通西域。
以朔方为据点,往西发展,突破匈奴人的势力就能达到西域诸国。朝中大多数人还并不知道这世界有多大,强横的匈奴吸引了他们全部的注意力,他们并不知道外面更广阔的土地,不过有已经回朝的张骞在,至少刘彻已经知道了遥远的西域,有这位野心勃勃的皇帝,这只是迟早的事。
主父偃并没有如愿高升,平阳公主的影响力不可小觑,出征朔方的将领多有封赏,卫青更是封了三千户于他,加上两年前那次功劳封得的两千户,他这个长平侯食五千户,在诸侯爵之中也是极为少见。
不过做为出谋划策的主父偃,却只是被刘彻赏了百两黄金。
“没有高位,影响力不足,看来公子提倡的推恩令还需时日啊。”主父偃默默的沉思,这次的事件更是让他明白刘彻心中的孰轻孰重。
“封赏一事都这么曲折,推恩令想必更加艰难。”主父偃心中暗暗下了决心,一日没有在刘彻心中占据重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