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吕布退下后,董卓方才喟然长叹:
“如今奉先有伤在身,关外贼军虎视眈眈,子平可有良策乎?”
李儒自吕布败归后,一直呈思索之状,现在见董卓发问,立刻回道:“相国,以儒之见,我虽有雄关在手,可贼军势大,温侯新败,长相对峙下去恐与我军不利,不如赠之以利,再行分化之策,待其内乱,相国即可坐收渔人之利。”
“哦,如何行之?子平速速言来。”董卓顿时来了兴趣。
“我军陈兵虎牢,即使凭借雄关与联军交战,无论战果如何皆会有极大损耗,与我不利,不如尽迁朝廷与洛阳富户以至长安,让一空城于诸侯联军。既让他们有所得,却也在无形之中拉长其阵线,诸侯得洛阳后必会生变,即使有不知天高地厚之辈挥军再来长安,可一来长安易守难攻,城内物资充足,二来长安坐拥崤函之险,泾渭之隔,地势也利我军,加之联军补给必将更为困难,恐怕到时相国就是不出手他们也不得不退,我军还可寻机予以重创,如此一来相国舍一空城坚壁清野,而得破贼军,何乐而不为?”
董卓闻言思虑良久,李儒此计应当可行,当今天下实力才是王霸之道,一城一地又算得了什么?
“子平妙计,便照子平之谋行之,我等今夜便可退军洛阳,准备迁都事宜,徐荣将军,某家与你步卒一万五千,守卫虎牢,只要拖延五天之期即可,到期将军可速退,径来长安与某家汇合,以将军之能加虎牢之险当非难事。”
“诺,荣必定为相国坚守此关。”徐荣语气坚定。
“好,某家留与他们的岂是空城这么简单?哈哈哈哈……”董卓目光中射出狠厉之色,放声大笑。
正文 第二十章 火烧洛阳
董卓得李儒之计,留下徐荣守卫虎牢后便星夜率兵回返洛阳。回城后立刻于朝堂之上召集众大臣议事,言道:
“今乱党猖獗,势大难敌,某家心系汉室,与数十万乱军战于汜水虎牢一线,手下将士皆忠勇为国,虽众寡悬殊仍浴血奋战,斩贼多矣。奈何我数万将士岂能敌乱党数十万之众?今虎牢岌岌可危,徐荣将军仍在拼死力战,某家为朝廷计,只能护驾西幸,迁都长安,某家一片忠心,叵耐乱臣贼子纷扰不休,唉……”
董卓说完长叹一声,此时的他仿佛就是一个忠君爱国的长者。众大臣闻言都是大惊失色,这迁都岂是小事,可看董卓态度却是无可置喙,不由面面相觑,一时竟是无从出言。
董卓见无人说话,又再言道
“东都洛阳,历二百余年,气数已衰。吾观旺气实在长安,便在今日,移驾起行,汝等各宜促装。”
司徒杨彪、太尉黄婉等人纷纷进言却被董卓当堂呵斥,更有尚书周毖、城门校尉伍琼更是被推出城门斩首,这下众大臣人人自危,无人再敢出一言。
只有太仆卿韩?诺诺连声,一再称赞相国明鉴,董卓哈哈大笑,状甚开怀,一众大臣心中鄙夷,这韩?旧为十常侍一党,十常侍之乱时,他几乎不保,现下又见董卓得势,便阿谀奉承,想这韩?也是舞阳望族,人品却如何这般卑下?
董卓之令已下,迁都今日即行,李儒又道:“今钱粮缺少,洛阳富户极多,可籍没入官。逆党袁绍宗人门下凡在洛阳者,尽戮之而抄其家赀,必得巨万。”董卓心里会意,这是准备罗织罪名,趁火打劫了,便命五千铁骑遍行捉拿洛阳富户,共数千家,插旗头上大书“反臣逆党”,尽斩于城外,取其金赀。
彼时洛阳繁华,百姓数十万,李?、郭汜则领军强驱百姓,前赴长安。往往是数百骑兵押解着数千百姓,间杂交横,与路若见行的迟者,便鞭打刀砍,死于沟壑者,不可胜数。西凉军士军纪又坏,淫人妻女,夺人粮食之事,屡见不鲜,百姓啼哭之声,震动天地。
董卓临行前,又在诸门放火,焚烧居民房屋,并放火烧宗庙宫府。南北两宫,火焰相接;长乐宫庭,尽为焦土。又差吕布发掘先皇及后妃陵寝,取其金宝。西凉军士乘势掘官民坟冢,可怜东都洛阳两百年繁华昌盛之所,如今尽成凋敝残坏之地,董卓自己装载了金珠缎匹好物数千余车,劫了天子并后妃,并百官公卿,径奔长安。
董卓走后第二日袁绍便得了消息,当下传令三军大举攻城,自己亲为指挥,将大军分作五路,日夜狂攻不止。
不过天下雄关出虎牢,此地之险犹胜汜水,加上徐荣也是良将,盟军经三日夜厮杀,虽死伤无数却还是攻拔不下。袁绍只得下令暂停攻击,整顿士卒,再做计较。
这一日袁绍整军完毕便要再打城关,却闻探马飞报,说是虎牢关上守军昨日已经尽数撤离,那徐荣在城头上遍立假人旌旗以为疑兵,因此瞒了联军一夜。
袁绍闻报面现喜色:“今虎牢既破,洛阳再无屏障,当可一举而下,诸侯且随我入关。”当下便引兵进了虎牢,只有刘备曹操面有忧色,这徐荣用兵沉稳,怎会弃关而逃?想来必有所谋。
果然进了虎牢,诸人登高一望,却见西边天空一片火红,浓烟四起,正是洛阳方向。
“观那方向,正是都城,难道又是徐荣之计?”袁绍心道。
“盟主,前方火光冲天,不知何故,备愿率本部人马,前往打探,盟主自引大军,以为后援。”刘备上前言道,别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肖毅心里可是一清二楚,定是董卓迁都,纵火焚烧长安,因此立刻劝刘备请命为先锋,书上说得分明,那玉玺可在洛阳!不过刘备并不知他的心思,只是心系天子,立刻请命。
“好,便劳烦玄德先去打探,将前遭情势速速报来,绍引大军随后便到。”本来袁绍还怕是是计,今见刘备请命,自是欣然应允。
“盟主,此恐是董卓之计,坚欲随玄德通往,以为接应。”孙坚怕刘备有失,担心刘备兵少,故特意请为同往。
“准,二位还需小心为上。”袁绍挥挥手。
“诺!”二人立刻整顿人马,奔洛阳而去。
虎牢据洛阳路程极近,两路人马又是全速赶进,用不多时便已来到洛阳城下,此时的展现在他们面前的场景却是令人吃惊,城中四处全是火头,看情况已经焚烧数日,犹自不熄,进得城来只见到处残垣断壁,昔日极盛之大汉都城此时已经是一片废墟。
“董卓贼子,安敢如此!”见到此景刘备更是怒火中烧。当年自己在洛阳为官,洛阳城是何等的繁华似锦,人潮涌涌,大汉两百年心血却尽丧在这董卓之手。
“文台兄,烦你引本部人马先去皇宫处灭火,备再与四处巡视一番,看看有否遗留。”刘备其实心中更担心宫室那里,但考虑到孙坚也是忠义之人,让他前去倒也放心,便转向孙坚道。
孙坚答应一声便要率众而去,肖毅却心中寻思,那孙坚可就是在皇宫得的玉玺,如今一去岂不……不如让大哥前去皇宫得那玉玺,不过又一转念,当年孙坚虽得玉玺却落个兵败身死,可见“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现下大哥羽翼未丰若得此宝恐为其害,想到这里是心意顿平,只是在思索以现在自己兄弟与孙坚的关系是否要出言提醒。
肖毅略一沉吟,立刻道:“文台且慢,看这火头,危害极甚,天子早被那董贼劫走,便去宫中也于事无补,我看城中多有百姓存留,不如就在此处,两军合力,将满城火势扑灭,也能多救些百姓。”
肖毅这番话入情入理,孙坚顿时应允,他又哪里知道,肖毅在无形之间却是救了他一命。刘备却是心急如焚,那里毕竟是汉室宗庙所在,自己汉室之后,岂可轻忽?一番商议之下,坚持自引了一队军士前往宫城而去,将此间大计交给了关羽和孙坚。
肖毅心道:“怕什么来什么,大哥此去,恐怕和那玉玺脱不了干系了。”本想随同前往,不想刘备摆摆手,说道:“救助百姓,扑灭大火要紧,我自去,这里有劳诸位兄弟。”飞马直奔,早和那队骑兵去得远了。肖毅只得留下,先帮忙救火再说。
待关羽与孙坚将城中大火灭掉之时,袁绍也引大军到了,见此情景都是大惊,急忙入城寻刘备问个仔细。
刘备不在,是孙坚将城中之事备叙,肖毅却发现曹操不在入城诸侯之列。
“盟主,怎不见孟德兄?”肖毅开口问道。
“哎,孟德见到火起便知此事,当下要我尽起大军追击,吾尚未允,他却自带人马去了……”袁绍说到此处不禁有点支吾,脸上闪现不豫之色,想来在此事上与曹操闹了些不愉快。
肖毅则知道曹操看出董卓人马行走必然不快,此时若大军追击当有可为,可是袁绍不许,便自领人马追杀而去,此去却是中了李儒埋伏,大败亏输,想到曹操与自己兄弟的交情。此等英雄人物,便是日后对阵沙场也是快事,再说书上可说曹操性命无碍,正好教他欠上大哥一份天大人情。
“盟主,曹孟德此去危矣,此迁都之策必出于李儒之手,此人计谋深远,定会留下伏兵,曹将军势单力孤,恐为所算。还请增兵前往援之。”肖毅立刻上前禀道。
袁绍却犯了踌躇,连日鏖战,此际终于已入洛阳,诸侯弹冠而庆,又能有谁还愿意再往厮杀?
孙坚跃跃欲试,大有前去救助之意。
肖毅一看,这人情可别给孙文台落了去,急忙道:“便是我等兄弟去救!”
袁绍大喜:“文龙愿去,再好不过。”
关羽却轻轻拉住肖毅,附耳道:“大哥不在此间,我们去救曹孟德,总要大哥应允方可。”
肖毅一听也是,自己一时情切,倒未先告之刘备,只是现在话已出口,不禁愧赧起来。
关羽看出肖毅为难,微笑道:“五弟古道热肠,大哥若在,必也不会见怪。只是既然大哥不在此处,某便替大哥走一遭,你和四弟兴霸留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