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情未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尘情未了-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后来,陈兰芳也发现自己的儿子很快便懂事,而且智力既自控能力要远远超出同龄人。而跟着陈家良整天呆在一起的方熙怡居然也懂事的早,虽然没有陈家良那样明显,但比起其他的小孩,却要超出甚多。

    当然陈兰芳心想这可能是遗传和目前家庭背景造成的,便也没有多往其他方面想。

    唯一让陈兰芳难受的是,家良很小的时候便问过自己爸爸到哪里去了,虽然后来家良不再问了,陈兰芳却依旧知道总有一天自己要向陈家良坦白这一切的。而自己的儿子也为其爸爸的原因不知和别的小孩打过多少架。
第五章 礼
    “家良哥,你醒了啊。”

    陈家良睁开眼第一眼看到的便是方熙怡那可爱的脸蛋。

    “恩,我怎么睡在你家啊。”陈家良问到。

    “昨晚我妈妈把你带到我家后,你就睡着了呢,还抢了我的被子。”方熙怡嘻嘻的笑着,浑然不提昨晚的事情。

    陈家良低下头来,想到自己昨天又惹妈妈难过了,有点伤心。

    “哥哥,你还没有吃早饭呢,来,我们一起吃吧。”方熙怡拉着陈家良的手拖到了餐桌边。

    “小怡,我妈妈和王姨呢”

    “陈阿姨和我妈早早就去厂里去了,说是中午不回来了,让我们中午到外面去吃。”

    “哦。”陈家良喝了口稀饭漫不经心的应道。

    “小怡,我前几天教你背的东西背了吗?”陈家良像是想到了什么,突然问到。

    “当然背了,早就背熟了。家良哥哥,这些东西还像你以前教我的东西一样,怪怪的。我每天都背两遍,每次感觉都好像不同,不过挺舒服的。”方熙怡得意的答道。

    陈家良虽然年纪还小,但早就知道背这些东西的好处了,所以当方熙怡缠着自己的时候,从小便习惯和方熙怡分享一切的陈家良便让方熙怡也和自己一起背这些经书了。

    “小怡,中午我们不要出去了,自己弄饭吃吧。”

    “好啊,我最喜欢家良哥做的鱼汤了。”

    “那你也不许像上次一样自己只顾着看电视偷懒哦,我们一起做。”家良刮了下方熙怡的小鼻梁。

    “知道啦!”小怡跑开拌了个鬼脸,笑着说道,“人家还不是怕自己做的东西不好吃嘛,当然就全让哥哥做好了。”

    “你啊,小懒猫还要找借口。”陈家良虽然这么说,但想到小怡曾经把煮鸡蛋最后弄成了煎鸡蛋,也不禁笑了起来。

    “不许取笑人家,小怡才六岁呢,当然不会做菜了。”方熙怡见陈家良呵呵的笑,知道他想到了自己的糗事,便嘟嘴道。

    我也不比你大多少啊,陈家良心道,不过嘴上当然不会这样说了,“好啦,不生气啦,这样吧,饭菜都我来做,你负责摆放碗筷可以吧。”

    “呵呵,就知道哥哥最疼我了。”方熙怡见计谋得逞,高兴的挽着陈家良的手,“家良哥哥,反正下午不用去学校,等吃完饭,你带我去镇东的东林寺玩吧。”

    “好啊,听说东林寺新筑的大佛今天下午开光呢,呵呵应该比较好玩吧。”陈家良心想自己也想去看看,便一下就答应了。

    最后方熙怡并没有安静的坐着看电视,而是跑到厨房里大闹了一通,直到陈家良把她拉出厨房并把门锁住后,才把午饭做好了。

    嘻嘻哈哈的吃过午饭后,两人便手拉手的向镇东的东林寺走去。

    陈家良家所在的小镇名为凤仙镇,虽然不大,但却历史悠久。而镇东的东林寺虽不及洛阳的白马寺但却也是闻名江南,每年来东林寺上香的香客络绎不绝,同时也有许多各地幕名而来的高僧前来寺中谈经论佛,精研佛经。

    东林寺位于凤仙镇东向的一座小山上,整座寺庙环山而建,正是山外绕寺,寺中含山。东林寺始建于唐末,虽然佛教在当时开始势微,但整坐庙宇依旧修建的气势磅礴,甚有庄严正威之像。后来虽历经各朝战火不断,但也几经重修,才形成了今日的雄伟,而其正殿大雄宝殿更是宁心正气之所在。

    离正殿庙山门前三百米处便有一碑坊,上书澄心二字。凡来东林寺求佛的香客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达官贵人无不于此处下车马,而徒步进殿。

    碑坊前的大道便是平常时日也是热闹非常,而一过碑坊却是显的静幽起来。两旁是夹道的苍松劲柳,脚下是不知哪个朝代铺垫下的青石板路。此道便名明心,意为无论你于凡尘俗世之中是何身份,做什么营生,一旦过了碑坊步入此道之后,你便要放掉俗世中的一切,回归自我,方能得见我佛。

    东林寺主持法号铭慧,精通佛法,是苏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在佛教界盛名非常。铭慧大师现已八十有余,本是明国初年一大才子,曾参加新文化运动,至力于文化改革,后因诸多失望,最终堪破红尘,在二十六岁那年于东林寺拜上界主持为师,出家为僧。

    作为新佛开光典礼,实乃东林寺乃至整个凤仙镇的一件大事,邀请了大量高僧前来参礼,至于普通香客就更不用说了。

    下午开光礼尚未开始,东林寺碑坊前的大道上已经人来人往,多是虔诚的香客。而明心栈道上的来往之人更是一片敬严之色,一些前来的游客也都静步前行。

    “家良哥,你看这里的和尚叔叔好多哦!”明心道上携手行来的两个小人儿正是陈家良和方熙怡。此时方熙怡正瞪着一双大眼睛看着道路两边肃然而立的迎礼修者。

    “是啊,不知道白眉爷爷是否也出来了呢。”陈家良答道。平时两人没有少到此地玩耍,对寺中人物颇为了解,而方才陈家良口中的白眉爷爷便是铭慧大师。

    平日里铭慧大师出门甚少,也是在某个机缘之下和小家良认识,对这个聪慧的小家伙甚是喜爱,以至于寺中众多僧人也对家良和熙怡两人疼爱非常。

    陈家良两人一路走去,边好奇的看着平日不多出来的僧侣。

    若是换做平时,两个小人儿怕是早以跑去拉这些僧人玩了,只是今日看到大家各个严肃的模样,两人也都乖巧的未动了。而这些修者却也并未理会这两个平日调皮的人儿,新佛开光这等大事自然是出不得半点差错的。

    到了正殿山门前的小广场上时,已有众多僧人排列成排,虽然典礼尚未开始,但磬声,诵经声早已响起,而一些香客也在旁边参拜起来。

    方丈室中,铭慧大师正在接待两位远道而来的高僧,一位是杭州灵隐寺的主持山远大师。而另外一位法号圆通,却不常见,只是看铭慧和山远两位大师对其执态甚恭,当也是一佛学大师人物。

    “十年未见,但这红孩儿却依旧醇香如故啊!”这位圆通大师慢慢的品了口杯中的茶水,闭上眼睛,半响才微微笑道。

    “知道这红孩儿是师兄的至爱,我可是把压箱的宝贝都拿出来了呢。”铭慧大师呵呵笑道,“只是一直盼着师兄前来,却一直未见踪影,这红孩儿也是过了一札又一札。”

    “是啊,十年转旬即逝,夕日莲花顶一别,未曾想到再见圆通师兄时已是十年之后!”山远大师也微笑道,“幸而今日得铭慧师弟相邀,否则不知何时才能得以相见。”

    “呵呵,我一孤身和尚,想见我还不容易吗。我可还惦记着你们灵隐寺的极品龙井呢。”

    “只是怕圆通师兄不肯前去。”山远笑道,“十年一逝,我和铭慧连眉毛都白了,到是师兄风采依旧。”

    “我是山野和尚,不像你们多了些俗世的烦恼。”

    “其实我们也希望能像师兄一样抛开俗事,潜心向佛,只是多少有点身不由己。”铭慧大师也品了口茶接道。

    “正是正是。”山远大师说道,“不知圆通师兄这些年来精研佛法可有什么收获,想来大像心经也是精进了不少吧。”

    “佛法无边,即便能够偶得一二已是机缘之合。至于大像心经,近年来虽然进展不少,但要达到大乘之境,却是还要一些时日。”圆通微微说道,“只是这两年来,我老感不安,修习大像心经也是有点停滞不前。怕是大限将至了。”

    “圆通师兄多虑了。我看师兄虽九十高龄却身体健硕,面色红润,当不是阳寿将尽之人。”见平时乐观不拘的圆通大师突然有点郁郁寡欢,铭慧便出口安慰道。

    “呵呵,其实我也不是在乎这身臭皮囊,只是这些年来我独自遍游名山大川,却未能寻得一稍有资质之人得传衣钵,心中甚是遗憾。哎,这也是我这两年来佛法难于进步的原因了。”圆通一声叹到。

    说到传人,铭慧和山远大师确也无话可以说。东林寺和灵隐寺都是江南名寺,寺中僧人自是无数。虽然天资聪颖之人不多,但一两个资质尚可的人还是有的。而圆通一直孤身一人,且大像心经非心志甚坚者难以修炼,所以择徒方面也就苛刻了一些。

    “师兄也不必过于心忧了,有道是缘来由天定,没准佛主已经为师兄准备好了一个传人了呢,只是机缘未到,尚未谋面罢了。”铭慧安慰道。

    虽然知道铭慧大师是安慰之言,圆通大师却也心中藏着这般希翼,想来自己师祖传位到自己这一代已历二十五代之多,段不会在自己这代便断了下去,便也微微的点了点头。

    “圆通师兄,山远师兄。时辰差不多了,请两位移架正殿一同主持新佛开光大礼吧。”铭慧大师见时间差不多了,便对两位师兄说道。
第六章 识
    东林寺新佛开光大礼由方丈铭慧大师主持,而圆通大师和山远大师立于两旁,同众多僧人一起诵读经文。市里也很重视派一名副市长在凤仙镇党委书记的陪同下也到场参加了仪式。

    整个过程非常烦琐,却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小家良和熙怡两人也收起了平日里的调皮,同其他的香客僧人一样虔诚的参拜着。梵音在整个东林寺响彻不消,让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