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丽宋朝的落寞:这才是宋史(壹+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华丽宋朝的落寞:这才是宋史(壹+贰)- 第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太后反问道:“宰相怎么干预起宫中之事来了?”

    吕夷简回答,说他是宰相,宫里宫外之事,事无巨细,他都应该知道。

    刘太后听后有些不高兴了,先同赵祯退入内廷去了。过了片刻,刘太后又出来了。显然,她是要避开赵祯来回答吕夷简提出的问题。

    刘太后重新出来,立在帘子后面问吕夷简,死了一个宫人,宰相却要这样郑重其事地上奏,到底是什么意思。

    吕夷简奏答道:“其他宫人死了,臣可以不问;李宸妃薨逝,臣就非问不可。”

    刘太后听后大怒,质问说:“宰相是要离间我们母子之间的关系吗?”

    “臣怎敢离间太后与皇上的关系呢?”吕夷简不卑不亢地说,“请问太后,想不想保全刘氏的后人?”

    “此话怎讲?”太后站在帘后惊问道。

    吕夷简回答说:“太后如果想保全刘氏后人,就必须厚葬李宸妃,该有的礼节,一样也不能少。”

    刘太后是个聪明的女人,想了想,不由得惊出一身冷汗,她知道了问题的严重性,连声夸赞吕夷简考虑得周到,说罢入内去了。

    内侍总管罗崇勋正要跟着进去,吕夷简一把拉住他说:“且慢!”

    “吕相有什么事吗?”罗崇勋问道。

    “你去对太后说。”吕夷简慎重地说,“李宸妃生育了皇上,丧事却不能成礼,他日这件事一定会公之于天下,稍有不当,会有很多人受到牵连。到时,莫怪我吕夷简今天没有说清楚。李宸妃必须用皇后的服饰入殓,用水银盛满棺,这样才能保得安全。”

    罗崇勋把这话转告了刘太后。

    刘太后大悟,完全依照吕夷简所说的办法执行,将灵枢停放在洪福院中。

    6。太后归天

    李宸妃的丧事刚刚办完,宫中突然失火,朝野对此议论纷纷,都说这是上天的惩罚。

    刘太后召见群臣,请大家直言朝政过失。殿中丞滕宗谅、秘书丞刘越,奏请太后还政于皇上,以赎天谴。两疏送上去后,没有得到任何回音。

    转眼到了明道二年(1033年)春,刘太后垂帘听政十一年了。这一天,刘太后突发奇想,想穿上皇帝的衮龙袍享祭太庙,真正地过一把皇帝瘾。虽然这是违背祖制的行为,但刘太后是一个敢想敢干的女人,她就要开这个先例,穿上皇帝的衮龙袍享祭太庙,以示女子与男子是平等的。

    刘太后便传旨照会朝臣,说春祭时,皇太后用天子冠服亲享太庙。

    薛奎听得这道诏旨,进谏道:“太后穿戴天子衣冠享祭太庙,用什么拜礼呢?史官怎样记载这件事以传后世呢?”

    刘太后决然说道:“这件事不是你想见得到的,不必多言。千百年后的人,未必就如你今天一般固执!”

    薛奎不敢再谏,只得遵旨。

    春祭之日,刘太后果然戴起仪天冠,穿了衮龙袍,偕同杨太妃、郭皇后,至太庙祭享。刘太后先祭,杨太妃次祭,郭皇后终祭。

    祭祀完毕,群臣敬上刘太后尊号为应元齐圣显功崇德慈仁保寿皇太后。

    回宫之后,三司使程琳见刘太后穿龙袍祭祀太庙,以为她将效法唐朝武则天所为,自行称帝,便献上《武后隔朝图》,其寓意当然是明显的。

    刘太后把这幅图丢在地上,不高兴地说:“我怎么能做对不起祖宗的事?”

    程琳知道自己拍马屁拍错了地方,吓得战悚而退。

    这一天,刘太后忽然染病,赵祯征召天下名医诊治,并大赦天下,以求为太后祈祷。然而,太后的病不但未见好转,反而越来越沉重。刘太后知道自己的死期到了,遗诏尊杨太妃为皇太后,与皇帝同议军国事。

    三月,刘太后病逝。

    赵祯在太后灵前痛哭流涕,哭着问群臣,说太后临终时,嘴里说不出话,几次用手拉着衣服,像是要说什么,却又来不及说出来,不知是何缘故。

    薛奎说道,这是因为太后身上穿戴的是衮冕,这样的穿戴,怎好见先帝于地下呢?

    赵祯顿然醒悟。即用皇后的冠服装殓,发丧告哀。

第二篇 守成之君 第39节:惊天秘密

    三女人的折腾

    1。惊天秘密

    赵祯办完了刘太后的丧事,便欲遵照刘太后遗诏,奉杨太妃同议军国事。

    御史中丞蔡齐找到宰相吕夷简,说皇上已经成年,现在亲政已经太晚了,怎么还要让母后亲政呢?

    吕夷简虽然觉得他说得有理,但由于这件事情关系重大,一时犹豫不决。正在这时,八王爷赵元俨进宫吊丧,听到他们议论这件事,朗声道:“太后是国母的称号,刘太后已经是很勉强了,怎么还要杨太后同议军国事呢?”

    吕夷简见八王爷说得突然,惊悚得愣在当场。赵祯不知八王爷说话的意思,顿时起了疑心,询问八王爷,到底是怎么回事?

    赵元俨见皇上和大臣们都看着他,冲着赵祯说道:“治天下莫大于孝,陛下坐天下已有十余年了,连生母是谁都不知道,能说是尽了孝道吗?”

    “皇叔!”赵祯惊慌地问,“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你是说太后不是朕的生母?”

    赵元俨说道:“陛下的生母是李宸妃,刘、杨二后,不过代为抚养罢了。”

    “这是真的吗?”赵祯惊慌地问道,“皇叔为何不早说?”

    赵元俨奏道:“刘太后虽非陛下生母,但她对陛下的爱护胜于己出,先皇在世的时候,也没有说什么,臣敢冒奏吗?陛下登基之时,又值四凶当道,专制朝政,内外交相蒙蔽,臣唯恐仓促启奏,不但起不到作用,反而会遭到奸人构陷,臣死固不足惜,万一殃及陛下和李宸妃的安全,臣岂不是成了千古罪人吗?纸是包不住火的,这件事终究会大白于天下。十余年来,臣深居隐讳,便是等到有一天将这件事亲口告诉陛下。”

    赵祯突然听说自己的身世,犹如五雷轰顶,乱箭穿心,两眼直盯着吕夷简,问道:“吕相,这是真的吗?”

    吕夷简连忙跪奏道:“八大王所奏,句句属实。陛下确实是李宸妃所生,宫中人人都知道,绝非虚妄。八大王今天不说这件事,臣也会选择一个适当的机会向陛下奏明。”

    赵祯虽然贵为天子,竟然被蒙骗了二十年,生母近在咫尺,却不能母子相认,想到这里,不由放声大哭起来,并欲立即赶赴李宸妃殡所,亲视遗骸。

    吕夷简连忙奏道:“陛下当先全大义,后及私恩。刘太后与杨太妃抚养调护陛下二十余年,恩勤备至,陛下先处理好刘太后之事,再去探视李宸妃的遗骸。”

    赵祯听后止住悲伤,下诏,遵刘太后遗旨,尊杨太妃为皇太后,但删去“参决军国事”一句。

    八王爷也奏道:“杨太妃既可尊为皇太后,李宸妃更应当追尊为皇太后。”

    赵祯点头同意,下诏追尊李宸妃为皇太后,谥为庄懿。

    赵祯办完了亟待办理的事情后,坐上牛车,赶往安放李宸妃灵柩的洪福院,临出宫时,派兵包围了刘美家族的住宅。因为他不但知道了自己的身世,而且还听到一种传言,说他的生母死得不明不白,她的死与刚去世的刘太后有很大的关系,他到洪福院去,一是去祭拜自己的生母,二是要开棺验尸,查明生母的死因,待真相大白后再作处理。

    赵祯赶到洪福院,祭拜之后,立即命人开棺。

    棺材打开了,棺内注满了水银,庄懿皇太后身穿皇后冠服,安详地躺在里面,由于有水银的保护,庄懿皇太后的尸体保存得非常好,容颜如生,就像睡着了一样。

    赵祯见生母身着皇后的服饰,安详地躺在里面,感叹地说:“这样,就可以稍减朕的罪过了,人言终不可尽信啊!”显然,他相信母亲是正常死亡,如果真的有猫腻,是被人谋害至死,尸体绝不会保存得如此完好。

    看来,任何人做事,千万不要做绝。当初,李宸妃去世的时候,刘太后准备将她以普通宫人的礼仪下葬,幸亏吕夷简的干预和提醒,她才没有把事情做绝,以一品之礼葬李宸妃于洪福院,并给她穿戴上皇后的冠服,在棺内注满水银保护容颜,才释去赵祯今天心中之疑,使刘氏一族免遭灭门之祸。刘太后若泉下有知,向吕夷简磕几个响头也不过分。

    开棺验尸之后,刘太后摆脱了嫌疑,赵祯心中稍安。下令遣散包围刘宅的兵士,并到刘太后的遗像前焚香,祭拜说:“自今大娘娘平生分明矣!”

    意思就是说,刘太后是清白无辜的,她并没有谋害自己的母亲。

    刘太后的丧事办得很隆重,谥章献明肃。

    十月,刘太后与李太后同时安葬于永定陵。

    赵祯虽然厚葬了生母,但并没有冲淡对母亲的无限愧疚,他一定要让自己的母亲享受到生前未曾得到的名分。经过朝廷上下一番激烈的争论,最终,将真宗赵恒的第一位皇后郭氏列入太庙之中,而另建一座奉慈庙,分别供奉刘氏、李氏的牌位,刘氏被追谥为庄献明肃皇太后,李氏被追谥为庄懿皇太后。

    奉慈庙的建立,最终确立了赵祯生母的地位,同时也意味着年轻的赵祯在政治上的日益成熟。

第二篇 守成之君 第40节: 郭皇后结了个仇人

    2。郭皇后结了个仇人

    赵祯亲政后,连续下了几道诏书:将刘太后最宠幸的罗崇勋、江德明等人遣出京城;召回因奏请刘太后还政于皇上而获罪,被刘太后逐出京城的范仲淹、宋绶;停止兴修寺观;裁抑侥幸,内外政令一新。

    这时候,朝野上下直接或间接攻击刘太后垂帘时政事的人越来越多,刚回京任右司谏的范仲淹以前虽然强烈要求太后还政,甚至还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但他并未借机报复,而是对赵祯说,太后受先帝遗命,保护陛下十多年,虽然有一些小小的过失,当遮掩的要遮掩,要保全太后的名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