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已经逼近了,不过中国人真的有胆量动手吗?那些黄狗,就会让人觉得麻烦……”
阿列克塞耶夫一下子同意一件事情,然后立即又作出反对的姿态,他额上沁着汗——虽然天气并不是很热,他也许有点紧张,但脸上却摆着镇静自若的表情,他让人看不懂,于是大家都不想说话,他一个人说了好一会儿,然后作出了一些决定,他命令要塞司令在半夜里让岸炮试射,派部队到军港附近的山头上和彼得大帝湾内的俄罗斯岛上去建立信号观察哨,然后又下令军舰放下防雷障碍网,但只需要在午夜之后布设。
舰队副司令斯达尔克少将提出了异议:“我看以不使用障碍网为宜,携带障碍网的仅有六艘装甲舰和四艘巡洋舰,它会在需要紧急起航的时候耽误分舰队的行动,还可能……可能导致更加危险的事故——推进器被网缠住……”
马卡洛夫正要驳斥他,却听到阿列克塞耶夫已经用他那开始笨拙化的发声器官说道:“是这样啊,的确很危险,说的对,那就不要放下来了,敌人来了就派装甲舰出击好了,那么,今天的会议就到此为止,时间也不早了,大家赶快回去布置吧,战争逼近了,中国人?好吧,先生们,明天见。”
说完,阿列克塞耶夫站起来,离开了会议室。
马卡洛夫却在那边对斯达尔克咆哮起来:“副司令官阁下,你竟然一点都不考虑敌驱逐舰的袭击会造成损失,只是担心起锚时会浪费时间,以及障碍网会缠住螺旋桨?!少将,快回到你的座舰上,督促舰长把障碍网放下来!快去吧,我们都要回去,中国人不是黄狗,他们自己会造鱼雷,能把我们战舰打穿的鱼雷!”
斯达尔克绷着脸走开了,马卡洛夫呼着气,叫上参谋长维特盖夫特,往港内的舰队旗舰“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上去了。
当夜,海参崴港内锚地跟平时一样停泊着太平洋分舰队的十八艘军舰。它们是舰队装甲舰“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波尔塔瓦”号、“塞瓦斯托波尔”号、“曙光”号、“列特维占”号、“胜利”号、“柴沙列维奇”号;一级巡洋舰“留利克”号、“霹雳”号、“帕拉达”号、“狄安娜”号、“阿斯科尔德”号;二级巡洋舰“诺维克”号、“保雅林”号、“骑士”号、“大力士”号;炮舰“莽汉”号和运输舰“安加拉河”号。这些舰船排成三列,舰距2链。
马卡洛夫一踏上旗舰“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的甲板,就下令安装有防雷障碍网的军舰全部放下障碍网,并命令值班军官报告港内外的警戒情况,得知舰队驱逐舰“无畏”号和“机敏”号正在外海巡逻。炮舰“基利亚克”号正在港外抛着锚,等候与巡逻中的炮舰“海狸”号换班。值班巡洋舰“阿斯科尔德”号和“狄安娜”号按照规定升火待发,装甲舰“列特维占”号与巡洋舰“帕拉塔”号则正以探照灯不断照射停泊场。分舰队全体人员都按命令留在了舰上,为了防备敌人的水雷攻击,各舰除炮塔炮外的部分舰炮都装上了炮弹,炮手和鱼雷手轮流值班在战位上。
马卡洛夫掏出口袋里的镀银怀表,借着甲板上微弱的航迹灯看了一眼,已经接近午夜零点了。
他走上指挥台,左右张望了一下,看到停泊场内的军舰都点着前锚灯和航迹灯,位于停泊场内侧的“狄安娜”号、“波尔塔瓦”号和“胜利”号正在装煤,点着明亮的大吊灯,心里忽然觉得不安起来。
锚灯,航迹灯,大吊灯,再加上港湾入口的灯塔灯,或许会成为中国驱逐舰的良好航标也说不定。
抱着这样的想法,马卡洛夫召来了副官,准备下命令。
或许他应该早点下命令。
二十三时三十分左右,俄国值班驱逐舰“无畏”号和“机敏”号在海参崴以南十海里处,它们用探照灯向远方照射,没有发现正借着夜色接近港口的中国小型鱼雷艇,却因而暴露了自己的位置。
于二十三时与拖曳舰艇分离的第3和第4鱼雷艇战队正以二十节的航速接近海参崴港,第3战队司令官王知节上尉非常机敏地由俄国驱逐舰发出的探照灯光测出了对方的航向和航速,下令本战队加速到二十八节,以便在俄国驱逐舰驶近以前进入停泊场,紧跟在第3战队后的第4战队见状也随之加速,两战队的二十艘小型鱼雷艇由此避过了俄国驱逐舰,畅行无阻了到达了停泊场。中国鱼雷艇根据灯塔和俄国舰船上的灯光修正航向接近俄国分舰队,艇上人员凭借长期艰苦训练达成的默契,在不允许使用灯光通信也没有无线联络手段的情况下,在一千码距离上顺利分散成攻击队形,进入到三百到五百码距离时发射鱼雷。
随着一声声低沉的闷响,鱼雷管内的火药燃气推动着四零六毫米九九式鱼雷跃入海中,推进器的螺旋桨飞快地转动,推动着鱼雷划破暗黑的海水向着停泊场内飞驰而去。
当时得以成功发射鱼雷的鱼雷艇包括第3鱼雷艇战队的闪二、五、六、七、八、九、十一、十二号八艘艇,以及第4鱼雷艇战队的电一、二、四、五、六、九、十一、十三、十四号九艘艇,共发射鱼雷二十五枚,但许多鱼雷一头扎进了俄舰刚刚放下的防雷障碍网中,只有两枚命中目标。
零时五分,就在马卡洛夫叫来副官,下令全舰队实行二级***管制时,未能顺利放下障碍网的装甲舰“柴沙列维奇”(意为“太子”)号上传来一声举响,接着巡洋舰“帕拉达”号上也发生了剧烈的爆炸,这两舰左舷上的所有大炮立即向中国鱼雷艇开火,装甲舰“列特维占”的探照灯迅速转向中国鱼雷艇可能发起攻击的海面,正好罩住了正在转向脱离的中国第3鱼雷艇战队指挥艇“闪二”号,“列特维占”左舷的全部速射炮火立即集中到“闪二”号身上,两分钟内将其打成了蜂窝,一下子翻沉过去,全艇自战队司令官王知节上尉以下二十四人无一幸存。
其余中国鱼雷艇立即将速度开到三十节以上,疯狂地向港外逃窜,俄国舰队的炮火在它们周围打出密密的水柱,第3鱼雷艇战队的“闪七”号和第4鱼雷艇战队的“电九”号在逃跑中被俄舰炮火击成重伤,勉强逃到外海后被迫弃艇,另外还有5艘鱼雷艇中弹受伤。但沉沉的夜幕掩护了中国鱼雷艇,紧急起航的俄国巡洋舰和驱逐舰发起了追击,却一无所获。
被弹片击中肩部的第4鱼雷艇战队司令官王涛上尉率领两个战队剩余的十七艘鱼雷艇与赶来支援的第5鱼雷艇战队和第1驱逐舰战队回合,并由这两个战队的大型鱼雷艇和驱逐舰拖曳着回到了清津泊地,随后其中受伤的鱼雷艇被转送佐世保港维修。两战队当夜共阵亡四十三人,伤四十五人。
战后,时为第4鱼雷艇战队司令官的王涛回忆道:“……我们放出了鱼雷,然后立即回转,加到最高速度脱离,俄国人的炮火铺天盖地跟过来,我回头看时,以为所有的俄国战舰都在爆炸燃烧,可是当我看清楚时,原来是它们的火炮在射击,那样明亮而庞大的闪光,不断地出现又消散,令人胆战心惊……我们拼命地逃,我的艇中了两弹,一块指甲盖大小的弹片穿进了我的右肩里,两名水兵被打死了……那一夜我们战队共有十一人战死,二十一人受伤……”
俄国方面在遭袭过后查明,“柴沙列维奇”号的左舷水雷舱被炸开一个洞,两个舱进水,但还能开动,该舰随即开向新建的万吨级干船坞进行维修。一枚鱼雷击中“帕拉达”号左舷第65至72根肋骨之间的地方,炸坏了一门75毫米炮,使炮台甲板和军官住舱起火,无法航行,被拖入了六千吨级的老船坞维修。两舰共二十八人阵亡,六十三人受伤。
九月九日凌晨时分,俄国分舰队余下的六艘装甲舰和八艘巡洋舰升火待发,准备与敌舰战斗。
马卡洛夫认为,中国人在用夜袭削弱俄国分舰队后,其主力舰队必将向海参崴运动,以求扩大战果。
他的判断完全正确。
海参崴的夜空渐渐明亮起来
第五十八章 初战!铁甲对铁甲!
本书首发于明杨品书库:pinshu;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另,本书可能将在2004年起成为新的爬爬品书库(pinshu)的签约作品,今后可能将只在爬爬品书库发文,即使解锁也将不再到其他网站发文,特此通告。
一九零三年九月九日七时三十分,旭日悄升,四艘浅灰色涂装、舰首镶嵌金色龙纹的巡洋舰沐着微红的日光,驶入了彼得大帝湾东部俄罗斯岛与彼得半岛之间的水域。俄罗斯帝国在远东最大的海军基地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港正位于彼得半岛东南部,此时港内烟柱林立,港湾出口处有好几艘小型舰艇往来穿梭。
中国第一轻巡洋舰战队司令杨天止上校肃立在战队旗舰“龙剑”号狭窄的指挥台上,举着一架外表装饰金龙纹样的黑色双筒望远镜,仔细观察港内外的形势。杨天止的战队是背着阳光接近海参崴的,这样在有效视线方面就比俄国舰队要占优势,——也就是说,能够比俄国人更清晰地观察对方的动向,由此可以减少遭到俄国舰队炮火准确攻击的危险。
杨天止的战队包括“龙剑”、“虎剑”、“宝剑”、“风剑”四艘巡洋舰,四舰同属“宝剑”级,是最新型的国产防护巡洋舰,没有装配装甲带,但在锅炉和机舱外覆盖着五英寸(一二七毫米)的钢甲,配备了四门一五零毫米主炮和十门一二零毫米速射炮,以及三座双联鱼雷发射管,航速二十六节,能有效地执行侦察、警戒、护航、破交等任务,但远不足以同俄国的一级巡洋舰(即装甲巡洋舰)进行正面对抗。
杨天止的任务是率领他的战队在主力舰群到来之前对海参崴港实施侦察,评估昨夜鱼雷艇攻击的战果并上报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以便让司令长官能够作出进一步行动的决策。如果可能的话,引诱俄国分舰队离开岸炮掩护区,以便让联合舰队主力在外海迎击俄国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