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帝国(月兰之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铁血帝国(月兰之剑)- 第1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年前则是七十五公斤。

“知道了,后勤处出了什么事吗?”

“一些杂事,还有一些该死的小官僚,敢在战争期间跟我玩把戏,得发起狠来对付一下才行……”

数日后,刘家兄妹和朱家兄妹“空袭大本营”的逸事开始在京师的街头巷尾如风中轻烟般流散开来

第六十七章 帝国群鹰

1903年9月13日,中华帝国吉林省首府吉林。

清晨的薄雾尚未完全消散,吉林城北的一片被高墙铁丝网围绕的广阔平地中,耸立着数十幢浅灰色的巨大建筑,这些建筑形似工厂厂房,但没有烟囱,前后均开有大型滑动门。

从数千公尺空中俯瞰,可以看到这些建筑分成两排,中间有一大片空地,空地上竖立着十多座高达三十公尺的铁塔,铁塔顶端安置有许多滑轮之类的机械。每幢建筑都有一条水泥路通往某一座铁塔,另有一条水泥路通往另一端的开阔草地。

这些建筑的军方正式名称是:浮空飞行器维护存放库,通常又被称为飞艇库。

随着雾气渐渐衰弱,一幢标有“01”字样的飞艇库的大门缓缓向两边滑开,一群人,一群牵着十数根粗大绳索的人费力地挪到大门外,绳索后的灰白色怪物,一点一点,一段一段,一片一片,慢慢露出真容。

表面绘着金色巨龙的、雪茄形的庞大躯体,帆布和钢管构成的四具双层尾翼,直径超过三米的四具钢质五叶螺旋桨,开着一排小舷窗的长卵形半嵌式吊舱——这便是帝国最可怕的空中武器——FTG…3“强云”大型攻击飞艇。

“强云”飞艇由十六个充满氦气的大气囊提供升力,气囊包含在三角钢骨架的结构硬式外壳中,推动力来源于4台北洋重工HK…10A型300马力航空引擎,带动4个五叶螺旋桨,最大时速70千米,半封闭吊舱,限员6名,升限6000公尺,配自卫机枪2挺。有一个大型弹舱和两个外挂炸弹架,最大载弹量8吨,载5吨炸弹时的航程为1600千米。1902年定型生产,至1903年8月共有12艘该型艇装备部队,每艘平均造价约80万元(合13万英镑)。

人们继续牵引着这巨大的怪物,来到飞艇库对面的一片开阔草地上,这片草地也有其正式军方名称——浮空飞行器起航场,通常称为起飞场,而两排飞艇库之间树立着一长列铁塔的的空地则被称为降落场,正式名称则是:浮空飞行器着降回收场。在起飞场的远处,有几条纵横交错的被压平的跑道,跑道附近也建有一些小型库房,库房附近的大块平地上停放着一排排展开双层翅膀的大鸟。这些由木片、铁钉、帆布、钢绳、螺旋桨和外露引擎拼凑成的丑陋鸟儿在气势恢弘、外表优美华丽的大型飞艇面前,不得不自惭形愧,它们毫无骄傲的理由,虽然它们的飞行速度要比飞艇快上几十公里,但它们故障多,留空时间短,可搭载的人员和物品少,而且一但引擎失去动力,飞机通常会变成一堆垃圾,而飞艇即使所有引擎损坏,还可以借助自身浮力留在空中,然后慢慢放出气囊中的气体以实现安全降落。

这里是帝国最大的航空浮空基地,设有26座中型飞艇库和12座大型飞艇库,另外还开辟了4对不同方向的跑道,配有50座简易机库和5座一级维护机库,一座飞机组装厂房和一座飞机大修厂房。

这里的正式名称是陆军吉林航空浮空基地,国防部编号LAKJ…02,在帝国政府宣布总动员后,该基地作为东北方面军司令部直辖航空浮空群主要的待命基地,接纳了一支庞大的空中部队。

根据1901年6月颁发的航空浮空兵条例,陆海军航空浮空兵的正式编制为航空浮空集团、大队、中队、小队、机组,另设航空浮空工程营和勤务营等支援单位。

航空集团一般下辖2到3个大队,大队下辖2个以上中队,中队下辖2个以上小队,小队下辖2个以上机组。

另外,每个陆军师均编制一个浮空气球连,装备浮空侦察气球3具,浮空校射气球6具。

到1903年9月初,东北方面军司令部直辖航空浮空群下辖第1航空集团,第1、2浮空集团,独立第91航空校射中队,第1航空工兵营,第1、2、3、4浮空工兵营,第1航空勤务营,第1、2、3、4浮空勤务营。

第1航空集团含第1航空侦察大队,第1航空轰炸大队和第88、89航空侦察中队。第1航空侦察大队编制30架“沧风”单座侦察机,第2航空轰炸大队配备30架“晴风”轻型轰炸机,第88航空侦察中队配备10架“火风”双座侦察机,第89航空侦察中队配备10架“大风”侦察联络机。待命基地在吉林。

第1浮空集团含第1、2、3攻击大队。第1攻击大队配备12艘“强云”大型攻击飞艇,第2、3攻击大队各配备12艘“紫云”中型攻击飞艇。待命基地在吉林。第一出发基地在齐齐哈尔,第二出发基地在牡丹江,第三出发基地在满洲里。

第2浮空集团含第4攻击大队和第1、2侦察校射大队。第4攻击大队配备8艘“青云”轻型攻击飞艇,待命基地在吉林。第1侦察校射大队配备“升云”侦察飞艇和“升云J”炮兵校射飞艇各4艘,待命基地在满洲里。第2侦察校射大队配备“平云”侦察飞艇和“平云J”炮兵校射飞艇各4艘,待命基地在牡丹江。

独立第91航空校射中队配备10架“晴风J”炮兵校射机。待命基地在牡丹江。

以上共80架飞机、60艘飞艇。

事实上,东北方面军辖下的每个野战军也都配备有规模不等的航空浮空群,以便为前线部队提供近接空中支援。各野战军直辖航空浮空群的配备情况如下:

禁卫野战军司令部直辖航空浮空群:

下辖第2航空侦察轰炸大队,第10浮空侦察校射大队,第86航空侦察中队,独立第92航空校射中队,第2航空工兵营,第2航空勤务营,第5浮空勤务营。

第2侦察轰炸大队配备10架“沧风”单座侦察机,10架“火风”双座侦察机和10架“晴风”轻型轰炸机。待命基地在瑷珲。

第10浮空侦察校射大队编制“升云”侦察飞艇和“升云J”炮兵校射飞艇各4艘。待命基地在嫩江。

第86航空侦察中队配备10架“大风”侦察联络机。待命基地在嫩江。

独立第92航空校射中队配备10架“晴风J”炮兵校射机。待命基地在瑷珲。

以上共50架飞机,8艘飞艇。

第一野战军司令部直辖航空浮空群:

下辖第3航空侦察大队,独立第93航空校射中队,第25浮空侦察校射中队,第3航空工兵营,第24航空勤务连,第25浮空勤务连。

第3航空侦察大队配备10架“旋风”单座侦察机和10架“火风”双座侦察机。

第25浮空侦察校射中队配备“升云”侦察飞艇和“升云J”校射机各2艘。

独立第93航空校射中队配备“火风J”和“晴风J”炮兵校射机各4架。

以上共28架飞机,4艘飞艇。待命基地全部在满洲里。

第二野战军司令部直辖航空浮空群:

下辖第87航空侦察中队,第96航空侦察校射中队,第23浮空侦察校射中队,第27航空勤务连,第26浮空勤务连。

第87航空侦察中队配备10架“旋风”单座侦察机,待命基地在富锦。

第96航空校射中队配备4架“沧风”单座侦察机和4架“火风J”炮兵校射机。待命基地在饶河。

第23浮空侦察校射中队配备2艘“飞云”侦察飞艇和2艘“升云J”校射飞艇。待命基地在富锦。

以上共18架飞机和4艘飞艇。

第三野战军司令部直辖航空浮空群:

下辖第4航空侦察大队,第11浮空侦察校射大队,第97航空侦察校射中队,第4航空工兵营,第3航空勤务营,第6浮空勤务营。

第4航空侦察大队配备10架“旋风”单座侦察机,10架“沧风”单座侦察机和10架“火风”双座侦察机。待命基地在东宁。

第11浮空侦察校射大队配备2艘“飞云”侦察飞艇,2艘“升云”侦察飞艇,2艘“升云J”炮兵校射飞艇和2艘“平云J”校射飞艇。待命基地在珲春。

第97航空侦察校射中队配备4架“大风”侦察联络机和4架“晴风J”炮兵校射机。待命基地在珲春。

以上共38架飞机和8艘飞艇。

合计东北方面军共配备有214架飞机和84艘飞艇,而当时全国属于陆军的作战飞机总共有280架,作战飞艇为90艘,可见大本营已将航空浮空兵的大部分作战力量配属给了东北方面军,鉴于东北方面军在整个中俄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这样的配属也就显得理所当然。

东北方面军之外,陆军其余的航空浮空作战部队编成两个航空浮空群,其中一个航空浮空群直辖大本营,作为航空浮空力量的总预备队,另外一个群则配属到蒙古方面军,以增强该方面军在广阔战区环境中的侦察能力。

这两个航空浮空群的具体配置如下:

大本营直辖航空浮空群(总预备队):下辖第5航空侦察轰炸大队,第98航空侦察校射中队,第100特别航空中队,第21浮空侦察校射中队,第5航空工兵营,第4航空勤务营,第31浮空勤务连。

第5航空侦察轰炸大队配备10架“沧风”单座侦察机和20架“晴风”轻型轰炸机。

第98航空侦察校射中队配备4架“火风”双座侦察机和4架“晴风J”校射机。

第100特别航空中队配备5架“大风GL”双座联络机和5架“晴风L”三座联络机。

第21浮空侦察校射中队配备2艘“平云”侦察飞艇和2艘“平云J”校射飞艇。

以上共46架飞机,4艘飞艇。待命基地全部在京师昌平。

蒙古方面军直辖航空浮空群:下辖第85航空侦察中队,第99航空侦察校射中队,第112浮空侦察小队,第30航空勤务连,第29浮空勤务连。

第85航空侦察中队配备10架“沧风”单座侦察机。

第99航空侦察校射中队配备4架“火风”双座侦察机和4架“晴风J”校射机。

第112浮空侦察小队配备2艘“平云”侦察飞艇。

以上共18架飞机,2艘飞艇。待命基地全部在库伦(乌兰巴托)。

陆军之外,海军也拥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