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塔被剧烈的爆炸掀上了天,“甲板和上层建筑到处被洞穿,弹片和军舰碎片横扫周围暴露的官兵,扭曲的舷梯与其他不知曾是何物的钢铁废墟中填塞着鲜血淋漓的残肢碎肉,火焰在整个上甲板疯狂卷动,一切仿佛冥王哈迪斯的地狱景色……”
第二、第三次齐射则彻底摧毁了“苏”舰的舰桥,其司令塔被大口径穿甲弹直接命中,罗热斯特文斯基及舰长依格那齐乌斯当场阵亡,参谋人员几近全灭,第二太平洋舰队的司令部就这样被一发炮弹直接瓦解了。
不到一刻钟里,“苏沃洛夫公爵”号的两座烟囱全部消失,桅杆全部倒塌,前部主炮塔被击穿,爆炸摧毁了整个炮塔,将两门305毫米主炮掀飞到海里,后主炮塔侧面中弹,完全失去了作用,左舷侧面遍布大大小小的弹洞,水线附近大量的击穿造成了战舰快速进水,仅190毫米厚、高出水线不过1点83米的舷侧主装甲很快就因战舰吃水增大而变成了“水线下装甲”,海水随即从安装位置极低的75毫米速射炮不密封的炮廓中涌入,装甲带以上无防护的船体又频频被联军炮弹轻易贯穿,这一可怕的恶性循环加剧了“苏沃洛夫”号毁灭的进程。
“苏沃洛夫公爵”号在众目睽睽之下熊熊燃烧,每一个高于水面的弹洞都在喷火,它很快失去了动力,失去了控制,死鱼般漂浮在双方舰队之间,不由自主地向左舷迅速倾斜,其间还不时发生惊天动地的大爆炸,没有哪艘军舰愿意现在就接近它,战斗打响后40分钟,即14时40分,“苏沃洛夫公爵”号的船底翻露出了水面,15000余吨的舰体渐渐没入了南中国海温暖的海水中。
虽然眼睁睁看着旗舰和总司令在联军炮火下融化、粉碎,俄舰队各舰仍在完成转弯后单独予以反击。
与“苏沃洛夫公爵”号同时受到攻击的“博罗迪诺”号在15分钟内被命中19次之多,其中6发为大口径炮弹,左舷3座双联152毫米副炮塔被摧毁了两座,上层建筑损坏严重,但该舰的指挥系统和两座305毫米主炮却未受损伤,在舰长尤比金上校的指挥下,“博罗迪诺”号率先开炮还击,集中射击联军先导舰“杭州”号,数次成功命中。
俄舰队第二支队旗舰“奥斯利亚维亚”号也遭到猛烈的打击,其前甲板被炸碎,前主炮塔顶部如罐头般被轻易掀开,里面的战斗员无一生还,但该舰并未就此失去战斗力,不但以其后主炮塔的两门254毫米主炮及左舷可用的6门152毫米副炮坚持还击,并在“苏沃洛夫公爵”号沉没后升起了司令旗,表示副司令涅鲍加托夫少将接过了舰队指挥权。
随着俄舰队第一编队各舰相继完成转弯,形势开始逆转,防护薄弱的联军装甲巡洋舰并不足以抵御对方重炮的打击,俄舰队的炮术虽然奇臭,但还不至于百发千发无一中的,第二战队的旗舰“杭州”号成为俄舰不约而同的首选打击对象,10分钟内被命中11次,其中4发是大口径炮弹,其中一发炮弹在指挥台附近爆炸,弹片削去了第二战队司令官马升宇少将的右耳,另有一发305毫米炮弹击穿了右舷前部水线以下装甲,战舰开始进水。
血流满面的马升宇忍痛下令:“左转30,最大战速,保持射击直到与敌脱离接触。”
第二战队各舰迅速撤出了战斗,由于双方编队航速相差9节以上,俄舰队无法也无力追击。
事实上,就在第二战队拦堵俄舰队第一编队的同时,第一战队的6艘重装甲战列舰由俄舰队西面包抄了过去,其间多次调整位置以保持与第一战队左右合围俄舰队的态势。至15时许,俄舰队第一编队已在第二战队的堵截下被迫向南调头,联合舰队第一战队的战舰单纵列几乎与俄舰队第一编队纵列并列行进,但第一战各舰位置较靠南,基本上处于俄舰队右前方,距离不过7海里。
亲自指挥第一战队的林泰曾中将于15时15分下令本战队左转90,转到航向80(东北近东),企图以最大战速横切俄舰队航向,随后又补充了一道命令:“本舰升起Z字旗”。
又是“帝国兴亡,在此一战”的信号,自现任海军总司令刘步蟾在大东沟海战中使用过此信号以来,本次战争中林泰曾也只在第一次海参崴海战中用过,虽然刻意模仿纳尔逊显得没个性,然而作为曾经的赴英海军留学生,刘林二人的情结也在情理之中,况且这样的信号毕竟也是本国所定,既然《海军信号手册》上的确有这样鼓舞人心的信号,临大敌之前又有什么理由弃之不用呢?
15分钟后,第一战队的6艘重型战列舰横在了俄舰队第一编队的右前方,此时双方距离11000码,安装了三年式主炮指挥仪的“瑞祥”号和“瑞仙”号战舰在俄舰主炮有效射程外抢先开火,两舰共12门305毫米主炮一起指向已成为俄第二太平洋舰队新旗舰的“奥斯利亚维亚”号,先由“瑞祥”号试射数发,以确定俄舰目标的射击诸元,并将数据以灯光信号迅速传递给“瑞仙”号,两舰的炮手立即解算参数并调整火炮,只待林泰曾一声令下,两舰主炮将一并发射。
“开火!”
10分钟内,“奥斯利亚维亚”号被大口径炮弹命中十余次,而且其间毫无还手的机会!其上层建筑几乎被火焰覆盖,冒着浓烟的战舰完全失去控制,负伤的舰队代司令涅鲍加托夫少将抱着染血的司令旗登上前来救援的驱逐舰“狂暴”号,在舰上草草包扎伤口后又换乘到海防舰“乌沙科夫海军上将”号上,对舰长伯里姆克上校说:“我准备在此死战到底。”
伯里姆克答道:“我们已经没机会不去死战到底了。”
失去动力的“奥斯利亚维亚”号在涅鲍加托夫转移之前就开始倾斜,由于大部分火炮被摧毁,人员伤亡惨重,舰长下令停止射击,全员弃舰逃生,随后华军驱逐2战队的8艘月字号驱逐舰围拢过来,在500码距离上先以120毫米舰炮直射“奥”舰,进而连发数枚鱼雷,15时50分,“奥斯利雅维亚”号终于向右翻转倾覆,露出覆满海藻的舰底,20分钟后,这艘6年前下水的12000吨的战舰翘着屁股上的铜制螺旋桨没入海中。
随着距离逐步拉近到8000码以内,第一战队的另外4艘战舰也开始发炮轰击,此时,林泰曾下令调整火力分配,第一分队的3艘瑞字号战舰转而攻击俄第一编队第1支队的“博罗迪诺”号,第二分队的3艘电字号则集中攻击“博罗迪诺”号之后的“亚历山大三世皇帝”号。
“博罗迪诺”号此时已成为整个第一编队的先导舰,“博罗迪诺”号舰长瓦涅里西上校也许是出于发扬本舰火力的考虑,在联军战舰炽烈的火力下竟决然下令右转100度,转到方位270(正西),以便与联军第一战队战舰纵列平行相对而行。
“博罗迪诺”号一转向,后续各舰也盲目跟随,一时间,在联合舰队第一战队30门305毫米主炮和左舷可用的33门150毫米副炮的炮口下,俄舰队第一编队的12艘战舰正慢腾腾地进行着近似直角的急转弯,在转弯完成之前,它们的火炮射击效果几乎为零……
“机会来了,就是现在!”萨镇冰惊喜地叫了起来。
林泰曾却考虑得更远:“一刻钟后,我们就要和敌人擦肩而过了……发电给第二战队马司令官:着你队转向西,自本队以南相对而过,以最大战速由敌之南面追堵,本战队将折向北以从北面追堵之。”
第一百三十九章 沸腾之海(六)
开战后两小时内,两艘俄国战列舰即葬身海底,俄第一编队其余各舰也不同程度受损。俄第二编队的辅助舰和巡洋舰则与联军第三战队优势巡洋舰兵力展开了激烈的混战,渐渐与第一编队拉开了距离。
16时10分,在联军第一航空战队1007号“蜇电J”水上侦察机的机翼底下,广阔大洋之上清晰地呈现出三支几乎处于并列位置的战舰纵队划过大海的航迹:最靠北的是俄第一编队残余的12舰,此时的航向为正西;中间的是联军第一战队的6艘重型战列舰,此时的航向近乎正东;最靠南的是联军第二战队的10艘装甲巡洋舰,此时的航向近乎正西。
几分钟内,形势骤变,以20节航速轻易超越了俄第一编队的联军第二战队突然向北急转,自俄舰队左前方横切其航向,几乎与此同时,联军第一战队也向北急转,自俄第一编队尾部左后方超越——三支战舰纵队呈现出在浅蓝色幕布上拼凑出一个钢铁质地“H”字母的趋势。
俄第一编队此时的先导舰“博罗迪诺”号在瓦涅西里上校的指挥上,又来了个90度的直角转向,带着整个编队转到方位360(正北),以回避联军第二战队的舷侧齐射火力,截止此时,俄第一编队等于是绕完了一个360度的大圈,回到了原先的航路上。
此前遭到了联军第一战队重型战列舰火力集中射击的“博罗迪诺”号此时已是千疮百孔,前主炮和右舷副炮全部失去效用,上层建筑一度一片火海,现在也只是拖着长长的烟带以10节以下低速勉强航行而已,紧跟其后的“亚历山大三世皇帝”号情况也不妙,舰体和上层建筑弹洞累累,不少弹洞里烟火绚烂,破损的烟囱底部泄出的大量煤烟笼罩了大半个舰体……
自固定于三脚架上的望远镜观察到这一情景的林泰曾微微一笑:“已经没有悬念了。”
“您的意思是,敌人已经注定战败了?”一旁的萨镇冰自信满满。
“我的意思是,敌人已经没有逃散的机会了。”林泰曾应道。
此时的形势恰似数字“111”,三支战舰纵队并列向北行驶,彼此距离1万码以上,而两翼的联军第一和和第二战队航速较快,不久即超出了俄第一编队好长一段。
17时5分,第二战队旗舰“杭州”号升起旗令:“全队右转90!”
5分钟后,第一战队旗舰“瑞祥”号升起旗令:“全队左转90!”
大约在17时20分,海面上出现了一个由16艘联军战舰和12艘俄军战舰构成的巨大“T”字,联军第一战队和第二战队分别自俄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