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帝国(月兰之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铁血帝国(月兰之剑)- 第5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问题是我们连主要战场的弹药都不能保障,哪还有余力去支持遥远的东方战场。您猜陆军大臣苏克霍姆利诺夫怎么说?‘马刀、旗杆矛和刺刀就是战争的一切,过去的战争是这样,现在的战争也还是这样,除此之外的种种玩意都是歪门邪道,二十五年来我就没看过一本军事手册。’正因为有这样英明的陆军大臣,三年来我们没有新建一座兵工厂,到战争爆发前,陆军部连政府专供军火生产的拨款都没用完,于是,现在,我们的军队,没炮弹了。皇上这才想起来要发火,可他是拉斯普京的人,拉斯普京跟皇后一说,皇后再跟皇上一说,没事了,到现在他还坐在那位子上——我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真后悔当年没把那妖僧推进芬兰湾里……您还不知道吧,总理大臣阁下其实也对拉斯普京深恶痛绝,我敢说,他是真正的爱国者——”

维特心中一颤,隐约猜到了萨佐诺夫的来意。

“听说您写了一部回忆录?”

狗就是狗,不咬人,并不意味着他丧失了狗性。

维特冷冷一笑:“您从哪听说的,没有这回事。”

窗外忽地飘起了纷纷细雪。

圣彼得堡的冬日,尚漫漫无终

第一百七十六章 方向(一)

承宪五年新历二月十四日,旧历正月初一,京师,新华宫。

入夜,装饰一新的承宪厅内,开始了当日皇储殿下与月兰公主殿下婚典的最后节目——西洋舞会。

虽说是战时,“一切典礼从简”,宫里还是拿出了十万元内:其中六万专用于置办皇储婚典,三万用于置办公主婚典,最后一万就用于这承宪厅内的宴会——经皇储与公主同意,两家的宴会合办在一起。

既然预算有限,再者不宜张扬,有幸出席这次宴会的人不多,除新人亲族密友外,余皆朝廷重臣、显贵王爵,多携家带口前来拜贺。

与平民百姓的婚宴不同,直至客人到齐,主角才姗姗而入。

一身全黑禁卫军将官制服,立领上闪耀金龙领花,双肩平挑元帅穗饰,胸前披佩勋绶,衣袖描饰金线花纹——如此打扮更显英姿勃发的二十四岁皇储刘平挽着储妃率先踏上正门前的红地毯。

迈着清雅而不造作的步伐,轻启娴静与知性并举的笑容,如此伴随刘平进门来的储妃朱馨早已换下了白天在紫禁城行华式典仪时的凤冠霞佩,改以一袭量身细作的白纱洋裙,雪色长手套覆盖的左手无名指上,闪耀着一颗硕大的南非钻石,胸前的珍珠项链和耳边的红宝石吊环据说是当年太后随先皇登基时所佩——“与其说是太后对这位新媳妇的重视,不如说是太后想借此表达对皇储的期望”。

紧随皇储夫妇之后出现的,便是那位身着雪白海军校尉制服、充溢清新刚健气息的乘龙驸马——琉球王世子尚昌殿下,与这段华丽剧目中真正地主角之一——同样一袭洁白婚纱、却更显雍容大方姿态的月兰公主刘玉春殿下。

女皇刘千桦也只是今天宴席的客人之一。

“皇上只管去操心军国大事,平儿和玉春的婚事交给本宫便是。”

太后既这么说了。千桦也乐得脱身,何况她对这种事情原本就毫无兴趣,在她看来,这场婚礼的惟一意义大概就是成为战略上的烟雾弹。

根据参情处的报告,英美对战前帝国的军事调遣并非毫无察觉,但在预测帝国发动进攻的时间时,却大多推定为19153到5,有证据表明,帝国定在15年214举行皇储大婚并邀请各国要人参加这件事,是对方预测失误的重要因素之一。

千桦对“重要因素”这个词是很不感冒地。但即便只起到一点点微小作用,“这十万块也够本了”。

久居深宫的太后倒是乐此不疲,这些天来忙前忙后,事必恭亲,重新装修皇储殿下婚后的居所毓庆宫时,竟天天顶着寒风跑到工地督促,谁都劝不住。

就让她开心去罢,她的儿子娶媳妇,她的女儿嫁人,还有谁能比她更兴奋。倒是因为嫌宫里拨的钱少了。闹了不少别扭,到处说她自己又贴了多少多少私房钱……

无所谓。

千桦暗地冷笑一声。调整好表情或面具,头一个上前迎接新人。

以皇帝身份接受了两对新人的半跪礼后,千桦突发灵感,凑近刘平耳边:“看你这样子,等不及了吧。”

惹得刘平一阵面红耳燥:“哪有,怎么皇上也来寻我开心……”

千桦微微举袖掩面:“不是我来寻你开心,其实还有个人更等不及了。”

“谁啊?”

“你说还有谁?”

刘平眨眨眼,摇头。

千桦伸出一指:“你说还有谁在望眼欲穿盼孙子哪。”

刘平楞了一下,哑然失笑。

“谁在说本宫坏话哪。”

说曹操,曹操到。太后这会儿也是迫不及待地要来看新媳妇的洋装打扮。

千桦让过身来,摆手笑道“哪敢啊,朕是说啊,太后今后就有福享了。子女之外,又多了媳妇女婿的孝敬,不多久再来几个孙子外孙什么的。都围在您前面转,多好。”

太后乐得直点头,忽然又叹了口气,举帕拭眼道:“只可惜你们父皇看不到这一天了,这事早几年办成就好了……”

“太后保重身子啊,父皇在天有灵,见平儿和玉春终身大事已了,也只会欣喜万分,了然无憾地。”

“说的是啊,看我,这大喜地日子,都在说什么呢。”太后拍了拍额头,瞬间哀容一扫而空,喜滋滋地伸手拉过储妃:“来来来,让我好好看看,我家平儿的新媳妇,不愧是洋大学出来的,穿起这洋装真有味……好,好,真好。”

继而又上下端详了一番刘平,顺手为他整了整领子,继而转向新女婿,上看下看,左瞅右瞄,直看得那位风度翩翩的王世子殿下没了主意,手脚都不知往哪放。

还是玉春赶忙给夫君解围:“母后,别看了,世子殿下都不好意思了。”

太后这才回过神来,连连拍手:“噢,对对对,你看我,我是欢喜啊,看不够,看不够,这么漂亮个人,我家小公主有眼光,有福气……哟,这边这位就是亲家翁吧……”

现在是主角们的时间……

千桦知趣地退到一边,要了杯红酒,向时刻不离左右的女官长叶镜莹使了个眼色。

“皇上想见谁?”日夜陪侍,叶镜莹自然深知女皇心意。

“潘国臣和梁根生还没回来吗?”

“已经到天津了,预定两天后进宫觐见,要打电话去催吗?”

千桦淡淡抿了口酒:“算了,叫方天华他们过来吧。”

稍顷,所谓“特遣队六人组”中的领袖方天华,与六人组中专责情报工作的武海松,前者着燕尾服佩领结大礼帽——典型政治家打扮,后者着配饰金穗的藏青色参谋官制服,皆若驯服已久的鹰犬般,恭恭谨谨地跟随叶镜莹来到千桦面前。

千桦招呼二人坐下,先瞥了一眼绷紧了脸地方天华:“战事正酣,皇室犹铺张浪费,奢靡无度,方天华,你是这么想的吧?”

“臣——不敢。”

千桦放下酒杯,眼一冷:“朕不要你说不敢,朕想听你的真心话。”   

第一百七十六章 方向(二)

皇上的家事,臣不好逾越,再说典礼的费用早已编入不知铺张浪费从何谈起……”方天华倒是说得实在。

“你倒是这样想了,不知国民会怎么看哪。“

方天华笑道:“平常百姓家的嫡子娶个媳妇,尚不遗余力,不惜花费全家多年积蓄,力求办得热热闹闹,皇储大婚只是这种规模,已算是节俭的了,皇上不必忧心。”

千桦转眸晃了一眼远处太后的背影:“节俭么……倒是有人暗地里骂朕抠门,到处扫朕的脸哪。”

“无知牢骚,成不了气候,皇上无须与其计较。”

千桦冷笑道:“计较又能怎样,父不慈,子不可不孝,换成母女亦然。”

“是……皇上宅心仁厚……”

“就不谈这个了。”

千桦挥挥手,打断方天华的话,唤过叶镜莹,附耳交代了一番,又回过头继续道:“帝国参战也有两个多月了,国民的精神状态究竟如何,你们可有了解?”

方天华与武海松彼此对视了几眼,这才由方天华先应答道:“据臣所知,战时内政委员会的工作做得很到位,真正形成了举国一致、万众同心的大团结局面……”

千桦不满地嗤了一声:“谁要你说这虚套,武海松,你来,说点实的。”

武海松阴阴一笑:“是,据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新华时报所做的民意测验,有四成多国民支持参战,不足一成国民反对参战,另有四成多不置可否。在支持参战的国民中,三十岁以下占百分之八十强。在反对参战的国民中,三十岁以上占百分之七十强。在对参战不置可否地国民中,百分之六十强为农民,百分之三十多为工人。在不置可否的回答中,选择最多的是:‘打仗总不是好事,但既然皇上说要打,怎么好违抗圣命’。”

千桦看了看方天华:“这就是你说的举国一致,万众同心?”

方天华慌忙低头:“臣……”

“慌什么,这又不是什么坏事,真正举国一致的时候才危险哪。全民狂热起来,我们可就骑虎难下了。”

方天华掏出手帕擦了擦额上沁出的汗滴:“改造国民性确非一朝一夕之事……张志高他们也尽力了……”

千桦拨弄了一下左腕上的翡翠镯子:“方天华,我注意这一点已经很久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你不说话就罢了,说起话来就没有不提到张志高的。”

方天华紧张地眨眨眼,额上的小汗珠愈发密集了。

“臣……”

“不必解释了,其实回过来一想,先皇安排你到张志高身边,自有其用意。朕也有心让你成为张志高派系的有力人物。”

“先皇与皇上地苦心,臣不敢忘记……”

“忘记了也没关系。”千桦轻抚那透彻洁莹的水晶杯壁,“这里人人自由,但自由从来都不是无代价的,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选择了一条路就得放弃其他的路,你觉得呢?”

方天华睁大眼睛,剑眉紧绷,一字一句道:“当日的誓言,臣无时不刻不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