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帝国(月兰之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铁血帝国(月兰之剑)- 第7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临时工压根没休息日,也没什么津贴保险,干的活最苦最脏最累,薪水也最低,都是些没本事没关系的,叫做‘气饭碗’,意思是空气做的饭碗,又有‘受气’的意思。”

“财团办的大工厂,有技术工、有普工,还有学徒工:

“技术工的待遇,大概相当于官办工厂的‘瓷饭碗’编外工;

“普工的待遇,只比官办工厂的临时工‘气饭碗’稍稍好一些;

“至于学徒工,一般只包吃住,没有薪水,有时还得自个掏钱孝敬老师傅,不过一般来说,吃住的条件跟官办学校相比,差不到哪里去,有的大厂还给发衣服鞋袜,生活还过得去。

“一般人办的中小工厂,技术工的待遇通常比不过大工厂,但无论如何总要高过大工厂的普工;至于普工,比起官办工厂的临时工,差了不止一截两截,号称‘两脚骡’;到了学徒工,就真是畜牲不如了,吃的简直是潲水,住的根本是猪圈,被工头打骂更是常事。一旦违反厂规,轻则体罚,重则罚款,有的学徒欠下的罚款,干一辈子活都还不完。”

“还有些黑工厂的学徒工,又叫‘包身工’,多是边远地方骗卖来的童工,没熬够三年学徒期就活活累死、累残的,据说十有七八……”

见青眼小伙子越说越没边,“黑狗”忍不住打断他:“说这些做什么?这都是命啊就说开战以来,官办大集团和政商大财团一边吃着军需大订单,一边垄断了‘亚太解放区’的投资和贸易,利润滚滚的同时,还有拿不完的各种补贴。至于摸不到关系的民间中小公司,只有边角残渣可吃,却还要承受没完没了的各种摊派勒索,不小心还会落入财团银行的借贷陷阱,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是加紧压榨工人,就只好把厂子折价卖掉,如果卖厂之后正好能清掉各种债务,那就已经是阿弥陀佛了……”

说话间,走廊里突然传来令人心悸的皮靴声,“黑狗”慌忙闭了嘴,背转身去,在他带动下,破头大叔与青眼小伙子一行人,也纷纷向囚室四角散开,盘腿而坐,低头不语。

伴随一阵粗暴的金属摩擦声,厚厚的铁门被从外面推开了,早先领头抓人的便衣墨镜男气喘吁吁地跨了进来。

“刚刚漏了那顿杀威棒的,都出来,有位大人物要亲自提审你们。”

刘千桦朝武海松使了个眼色,便落落然起身,朝“黑狗”等人点头致意:“萍水相逢,难得诸位以诚相待,但愿后会有期。”

“黑狗”缩在墙角,默不作声,倒是那破头大叔,抬头笑了笑,眼中却是一种怜悯的目光。

“安心上路。”



半小时后,直隶省内政厅厅长办公室,之前一直神气活现的墨镜便衣男此时已双膝跪地,浑身抖如筛糠,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哭诉不已:“……小人该死,小人该死,小人有眼不识泰山,竟然把皇上拷入囚室,与诽谤政府的危险分子一同关押,实在罪不容赦,虽千刀万剐,死不足惜……”

“只是这一切其实都是因为这位总参情报处的武上校,是他跟我亮了军官证,说是军部有绝密任务,让我把他们跟危险分子关在一起的啊……还好我及时上报,才不至于让皇上久居囚室,没出什么事还真是谢天谢地……”

另一方面,腆着肚子的内政厅长正笑眯眯地摩擦着手掌,向办公桌后翘起了二郎腿的刘千桦很有诚意地解释道:“让皇上受惊了,微臣罪该万死——其实搞出这档事的混蛋,是个新来的临时工,请皇上放心,我这就把他解职,送交有关部门法办!”

“我很放心。”刘千桦眯眼道。

“那么……这个……”

内政厅长恭恭敬敬地双手奉上办公桌前空挂了好一阵的电话话筒。

“内政大臣阁下还在等着皇上呢。”

刘千桦冷冷一笑:“告诉张志高,让他再等个一天半天的,朕有好多话要跟他说,电话上可说不完。”

说罢起身一挥手,似乎是下决心不带走一粒灰尘。

“武海松,我们走,这里没我们的事了。”



次日凌晨,大本营第一号实时态势演示厅,换了一身特制红衣黑裙元帅制服的刘千桦,在总参谋长顾英扬以及几位侍从武官的陪伴下,正透过指挥台的玻璃幕墙,默默注视下方这具以中俄战场为主题的巨幅沙盘,在十多位短裙制服美*女的操作下,缓缓“启动”。

“4时30分起,北方方面军开始全面炮击敌乌拉尔山主防线,炮击将持续1小时30分6时起各路主攻部队将发起首次突击……”

“5时30分起,中亚方面军将全面炮击敌乌拉尔河主防线,炮击同样将持续1小时30分,7时起,各路任务部队将在航空火力掩护下发起首次突击……”

“6时起,里海方面军的装甲摩托化先遣队将越过波斯边境,在航空兵掩护下向德黑兰方向快速开进……”

第二百一十章:抉择!帝国的意志!(十三)

1916年6月22日,华军“屠熊”作战大幕揭开的第一天,车里雅宾斯克,华军北方方面军前方司令部。

透过帐篷上开的窗洞,东方已经天光微熙,而西方还笼罩在无边的黑暗中,不时传来隐约难辨、近似幻听的炮声。

昏黄的煤油灯光下,方面军司令长官王直元帅一言不发地坐在帐篷中央的地图桌前,不时掏出怀表瞟上两眼,脸上的表情介于焦虑与麻木之间,仿佛即将来临的不是前线的战报,而是嗜血的毒怪。

这一天,在北起克什特姆,南至昆德拉维,正面百余公里的战线上,北方方面军仅仅展开了七个步兵师、四个骑兵旅和1个旅级装甲支队,总兵力不到十八万人,配备旅属以上火炮550门——其中150毫米以上的重炮不过40门,可用的装甲战车和自行火炮不足100部,配属的第一航空集团可投入一线的飞机总数不到100架。

战线最北端,位于车里雅宾斯克至叶卡捷琳堡铁路线上的克里特姆镇以北的山麓与平原间,展开了隶属于第3集团军的骑兵第3军(辖骑兵第12、13、14旅),负责监视和警戒叶卡捷琳堡方面之敌,掩护主攻部队的右翼。

战线北部,以距离车里雅宾斯克80公里的克里特姆为前进基地,由第4集团军司令官楚卿上将直接指挥第4集团军的步兵第2师和第3集团军的步兵第14师发起攻击,第一阶段的任务为夺取敌军主防线左翼的前沿据点——尤尔马山下的卡拉巴什镇。

战线中部,以车里雅宾斯克以西70公里的切巴尔库尔为前进基地,由第3集团军司令官赵民河上将直接指挥第3集团军的步兵第7、10、12师,在5个战车连和1个自行火炮连支援下分三路发起突击,第一阶段的任务是夺取敌军中央的三处前沿据点,自北向南依次为:图尔戈亚克、米阿斯、黑溪镇。

战线南部,以车里雅宾斯克西南偏西85公里外的昆德拉维为前进基地,由第1集团军司令官赵飞雪上将直接指挥所辖的步兵第20、22师,集中攻击敌主防线右翼的前沿据点——克鲁格拉亚山下的乌斯季诺沃。

战线最南端,在车里雅宾斯克以南直至哈萨克大草原的广阔地区,仅以隶属第4集团军的骑兵第4旅进行警戒,掩护主攻部队的左翼。

乍一看,这似乎是一次全线平推,缺乏重点的攻击,但实际上,战线最中央,位于车里雅宾斯克至萨马拉的南乌拉尔铁路线上的米阿斯,乃是这次总攻的关键点,为此,赵民河的中路军将投入百分之六十的步兵、百分之八十的火炮和战车,计划在48小时内突破米阿斯以东的防御据点群并夺取米阿斯镇。

曾经从飞机上巡视过整片战场的王直心里很明白,战区林木密布,山峦起伏,峡谷蜿蜒,河湖纵横,大兵团难以施展机动,只有在整条战线上分批分次投入小股部队,耐心寻找对方防线上的弱点,再一举投入有力的预备队,才有可能实现突破。

然而时间紧迫,短期内可投入一线的兵力兵器,以及为战役储备的作战物资,都十分有限,“突破”看来只能是奢望,何况大本营给方面军的主要任务,是牵制而非击溃当面之敌。

要想以有限的资源,牵制尽可能多的敌人,就只好设法虚张声势,让敌人感受到应有的压力。只不过,假的就是假的,随着攻击部队逐渐接近敌人的核心防御区,我军的真实状况迟早会露出马脚。若是当面之敌在我中亚军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前,就将大股兵力调往奥伦堡方面,那么北方军不管夺取了几座城镇、歼灭了多少敌人,都只能算是失败。

天光大亮,朝阳在西西伯利亚大平原的地平线上破雾而起,王直预感得到,这一天,将会很漫长。



奥伦堡以南80公里,铁路小镇索利…伊列茨克,华军中亚方面军前方司令部。

梁天河站在司令部的帐篷前,手里端着一杯热腾腾的咖啡——加了双倍的奶和糖,目光一路向北,地平线下那看不到的乌拉尔河彼岸,上千门大炮不断**出的成百吨钢铁与炸药正无情地蹂躏着欧罗巴的土地。

是的,乌拉尔河,分隔亚欧两大洲的界河,跨过了这条河,梁天河的中亚方面军就算是打出了亚细亚,侵入了欧罗巴。

但这里,还仅仅是欧罗巴的边缘,边缘的边缘,距离欧罗巴的中心——德意志帝国,还很遥远,很遥远。

中亚方面军的任务,就是尽快让这个距离不再遥远,而这个任务的第一步,就是歼灭奥伦堡当面的俄军重兵集团。

中亚军这次的作战方案,可以形容为一击“右勾拳”,即左翼和中央佯攻、牵制,右翼突破并迂回包抄敌后,最后三路合击,将敌分割歼灭。

为实现这一作战企图,从奥伦堡上游的奥斯特罗夫诺耶,到下游的戈罗季谢,中亚军在一百二十公里的战线上展开了10个步兵师、10个骑兵旅、6个装甲旅和1个旅级装甲支队,总兵力近三十万人,配备旅属以上火炮1100门——其中150毫米以上重炮200门,可用的装甲战车和自行火炮超过600部,配属的第二航空集团可投入一线的飞机总数不少于250架。

方面军的攻击部队编成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