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瘢酱诱艿萰iān臣已逐渐被排挤出去,吏制稍显清明。由于杨涟等人在帮助熹宗即位时出了很大的力气,因此,熹宗对这些东林党人也是非常信任,言听计从。
群臣能治外,但是管不了皇帝家里的事,此时后宫有两颗毒瘤正在悄悄的生长,一旦他们成了气候,大明王朝这个弥留之际的病人,就将被掏空最后一滴jing血。这两个毒瘤就是臭名昭著的魏忠贤与容氏。魏忠贤大字不识,却善于钻营,很快攀上了大太监王安的关系,地位直线上升,容氏熹宗皇帝的ru母,其jiān诈并不亚于郑、李,客魏两人很快结成了同盟,成为了后宫不可一世的力量。王安等太监在后宫逐渐被排挤,客魏首战告捷,权利覆盖了整个后宫。但魏忠贤并不满足,他要向他的先辈王振,刘瑾那样,成为权倾朝野,名副其实的大太监。
一方面,魏忠贤引诱熹宗玩乐,使熹宗整ri沈浸在木工活之中,成了名副其实的木匠皇的,从不过问朝政;另一方面,魏忠贤与朝堂上的一些文臣败类(崔呈秀之流)结成联盟,排挤东林党人,逐渐掌握了内阁、六部。东林党人被贬、被杀不计其数,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杨涟、左光斗为首的东林六君子,他们为了能够扳倒魏党,作了很多努力,也是魏忠贤最痛恨的人,他们有的已经告老,有的还在任上,均被魏忠贤先后投入监狱,尝尽了人间酷刑,最后惨遭杀害,却始终没有向阉党曲膝,不仅为一代文人的表率,也被百姓传为佳话。
魏忠贤不仅残酷地排除异己,而且加深了对百姓的盘剥,使得民不聊生,各地起义不断。就在整个大明王朝摇摇yu坠的时候,一手制造了客魏专政的熹宗皇帝还在后宫玩乐,做木工活之余他也临幸嫔妃,游山玩水,想尽了人间富贵。天启五年,皇帝外乘舟游玩的时候不慎落水,虽被人救起,但落下了病根,到了天启七年,病情加重,一命呜呼,终年二十三岁。死后葬于德陵。值得注意的是,明朝的两位少年天子武宗、熹宗,一个喜欢打仗,一个喜欢木工,均不问朝政,都是落水得病而死,都没有子嗣,都培养出了明朝最坏的太监——刘瑾、魏忠贤。历史竟惊人的相似,试想如果没有这两个皇帝,大明江山应能再多坚持几年。
第二百一十七章 明思宗
明思宗朱由俭(1610…1644)
朱由俭,母亲贤妃,父亲明光宗。1627年即位,改国号崇祯。思宗在位17年,勤勤恳恳,不近女sè,对大臣宽厚,一心想让大明江山中兴盛世但无力回天,他被战争和起义等等很多问题一直困惑着。1644年,李自成攻进běi jing城,思宗朱由俭在景山上吊,明朝随之灭亡。思宗死后葬于思陵。
力挽狂澜:
由于朱由检的兄长明熹宗朱由校无子,临终下遗诏,命其五弟——十八岁的信王朱由检即皇位。朱由检在即位后,面对着危机四伏的政治局面,殷切地寻求治国良方,勤于政务,事必躬亲,朝政有了明显改观。天启七年(1628年)十一月,明思宗在铲除魏忠贤的羽翼之后,再将其贬至凤阳,途至直隶的阜城,魏忠贤得知明思宗要逮捕他,遂与一名太监王承恩自缢而亡。此后将阉党二百六十余人或处死、或发配、或终身禁锢。与此同时,平反冤狱,重新启用天启年间被罢黜的官员。起用袁崇焕为兵部尚书,赐予尚方宝剑,托付他收复全辽的重任。
为剿流寇,明思宗先用杨鹤主抚,后用洪承畴,再用曹文诏,再用陈奇瑜,复用洪承畴,再用卢象升,再用杨嗣昌,再用熊文灿,又用杨嗣昌,十三年中频繁更换围剿农民军的负责人。这其中除熊文灿外,其他都表现出了出sè的才干。但是他不断地加税,民间称呼他为“重征”以代替“崇祯”,这也使得明末农民起义是“野火烧不尽,chun风吹又生”。
无力回天:
虽然明思宗期盼着明朝能在他手中迎来“中兴”,无奈前几朝的积重难返,当时天下饥馑,疫疾大起,各地民变不断爆发,北方皇太极又不断sāo扰入侵,加上明思宗求治心切,生xing多疑,刚愎自用,因此在朝政中屡铸大错:前期铲除专权宦官,后期又重用宦官;中后金反间计,自毁长城,冤杀袁崇焕。明王朝面临没顶之灾。崇祯十七年(1644)正月,明思宗召见阁臣时悲叹道:“朕非亡国之君,事事皆亡国之象。祖宗栉风沐雨之天下,一朝失之,何面目见于地下。朕愿督师,亲决一战,身死沙场无所恨,但死不瞑目耳。”在大臣反对之下未能下决心迁都南京。
悲惨结局:
1644年,李自成西安称王,建国号“大顺”。一个月后,李自成攻进běi jing,明思宗逼周后自杀,手刃袁妃、乐安公主、昭仁公主,后在景山歪脖树上自缢身亡。时年35岁,明王朝至此灭亡。上吊死前于蓝sè袍服上大书“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勿伤百姓一人”。
谥号:
明思宗卒后,南明的弘光年间谥号思宗为“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庙号思宗,后改为毅宗,唐王谥为威宗。清改为庄烈愍皇帝。庙号怀宗。葬běi jing昌平思陵。
历史评价:
思宗的xing格相当复杂,在除魏忠贤时,崇祯表现的超乎机智,但在处理袁崇焕一事,却又表现的相当愚蠢。如学者所言“在思宗身上,机智和愚蠢,胆略与刚愎,高招与昏招,兼而有之”。史家对于思宗普遍抱有同情,以为崇祯帝的一生实是“不是亡国之君的亡国悲剧”。
《明史•;流贼传》中说:“庄烈之继统也,臣僚之党局已成,草野之物力已耗,国家之法令已坏,边疆之抢攘已甚。庄烈虽锐意更始,治核名实,而人才之贤否,议论之是非,政事之得失,军机之成败,未能灼见于中,不摇于外也。且xing多疑而任察,好刚而尚气。任察则苛刻寡恩,尚气则急遽失措。当夫群盗满山,四方鼎沸,而委政柄者非庸即佞,剿抚两端,茫无成算。内外大臣救过不给,人怀规利自全之心。言语戆直,切中事弊者,率皆摧折以去。其所任为阃帅者,事权中制,功过莫偿。败一方即戮一将,隳一城即杀一吏,赏罚太明而至于不能罚,制驭过严而至于不能制。加以天灾流行,饥馑洊臻,政繁赋重,外讧内叛。譬一人之身,元气羸然,疽毒并发,厥症固已甚危,而医则良否错进,剂则寒热互投,病入膏肓,而无可救,不亡何待哉?是故明之亡,亡于流贼,而其致亡之本,不在于流贼也。呜呼!庄烈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运,又乏救亡之术,徒见其焦劳瞀乱,孑立于上十有七年。而帷幄不闻良、平之谋,行间未睹李、郭之将,卒致宗社颠覆,徒以身殉,悲夫!”
明思宗大事年表:
1610年,朱由检生,母贤妃刘氏,早薨。
1622年,封信王。
1625年,出居信王府邸。
1627年8月,明熹宗朱由校病逝于乾清宫,年23岁。朱由检即位。追谥生母贤妃为孝纯皇后,册妃周氏为皇后。11月,安置魏忠贤于凤阳。魏忠贤自缢死。
1628年正月,戮魏忠贤及其党崔呈秀尸。7月,亲召袁崇焕于平台。8月,定制,每ri在文华殿与辅臣共同处理朝政。10月,皇太极攻打林丹汗,开始征服漠南蒙古。西北大饥荒,李自成乱起。
1629年正月,定逆案,自崔呈秀以下凡六等。2月,长子朱慈烺生。3月,蓟州兵变。5月,议改历法。6月,袁崇焕杀毛文龙于双岛。久旱,朱由检斋居文华殿,敕群臣修省。11月,清兵入遵化。11月,京师戒严,清兵进攻德胜门。12月,逮捕袁崇焕于平台。总兵官祖大寿兵败,东出关。
1630年,立皇长子慈烺为皇太子。久旱,斋居文华殿,谕百官修省。5月,清兵败归。6月,米脂张献忠聚众起义。8月,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巡抚延绥副都御史洪承畴、总兵官杜文焕在清涧打败张献忠。
1631年,大雪,民饥,农民起义不断。
1632年8月,皇三子朱慈灿生,后封定王。
1633年6月,皇四子朱慈焕生,后封永王。7月,驻台荷兰侵略军侵犯厦门,福建巡抚邹维琏委郑芝龙为前锋,于9月在澎湖大屿、金门料罗击败荷军。
1634年正月,广鹿岛副将尚可喜降清。安南、暹罗、琉球入贡。
1635年,洪承畴出关讨伐农民起义军。安南、暹罗、琉球入贡。
1636年,安南、暹罗、琉球入贡。
1637年正月,南京地震。2月,朝鲜降清。4月,后金军队攻克皮岛。敕群臣洁己爱民,以回天意。6月,两畿、山西大旱。7月,山东、河南遭遇蝗灾,民大饥。安南、琉球入贡。
1638年,两畿、山东、河南大旱,并有蝗灾。9月,陕西、山西旱饥。清兵入墙子岭,京师戒严。土鲁番、琉球入贡。
1639年正月,后金军队入济南。6月,畿内、山东、河南、山西旱蝗。琉球入贡。
1640年,两畿、山东、河南、山、陕大旱加蝗灾,造chéng rén吃人惨况。
1641年六月,两畿、山东、河南、浙江、湖广大旱加蝗灾,山东百姓为盗,四窜。8月,左良玉大败张献忠于信阳。
1642年2月,清兵攻克松山,洪承畴降。3月,祖大寿以锦州降清。11月,下诏罪己,求直言,起用废将。
1643年,凤阳屡次地震。暹罗,琉球、哈密入贡。
1644年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称王,国号“大顺”。3月,李自成农民军攻陷běi jing城。18ri,在景山上吊。清兵入关,明亡。帝后梓宫葬昌平陵区,名思陵。
第二百一十七章 李自成(顺)
李自成(1606~1645),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原名鸿基。万历三十四年八月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