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波评点千古爱情:宋元明清那些爱-腾迅读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郦波评点千古爱情:宋元明清那些爱-腾迅读书- 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他为什么在陈圆圆的故事要表现一个那么勇敢、那么有情有义的、敢〃冲冠一怒为红颜〃的男人来,说到底,那是〃借他人之酒杯,浇心中之块垒〃。那份〃冲冠一怒〃的大无畏,实在也是他自己心中的渴望啊!
只是写写诗而已,一句〃冲冠一怒为红颜〃,吴伟业下笔轻巧地大概就像他在卞玉京楼下吹一首笛曲,哪知道就此耽误了卞玉京的一生,也就此搅混了历史的一池清水。
陈圆圆那个本来就命运多舛的美丽女子,吴三桂的汉奸之路,实在不关她什么事儿!
吴伟业〃妻子岂应关大计〃的〃红颜祸水〃之说,可以休矣!
说到〃冲冠一怒为红颜〃这句话,从中国的历史来看,我觉得古代女性最悲哀的一件事,就是权在男人手上,笔也在男人手上,在生活里受蹂躏不说,在史册上也要被蹂躏,这就是〃红颜祸水〃说的根源所在。幸好,当柳如是的故事被传颂的时候,那支笔是握在一位叫陈寅恪的大师手上,因为这位好男人,我们才得以认识那位真实的好女人。
请看下回:柳如是的故事〃野百合也有春天!〃
                  第75节: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见我应如是(1)
第十七回
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见我应如是
柳如是的故事
柳如是,原名杨爱,〃柳如是〃的名字,是这个女孩子给自己取的名字。
听起来,这个名字很美,也很女性化!但其实原来的意蕴倒不太符合女性。这个名字的典故出自辛弃疾的一首词,叫《贺新郎》。这首词上阙的最后一句是〃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如是〃的名字就取自这句词。
我们可以看出来,这里的〃如是〃确实说的是〃妩媚〃,但不是女子的妩媚,是青山的妩媚。而辛弃疾这首词的原意也不是婉约的,因为辛弃疾从来就没写过什么婉约词。
在词的下阙里与这一句对应的是:〃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这是一付典型的狂士风范,或者说怎么着也是一付男士风范,这与青山的妩媚刚好对应起来,所以说青山的妩媚也不是说女子的,而是说男人的潇洒狷狂的姿态的。
那么柳如是是不是没有读懂辛弃疾的这首词呢?
还真不是,柳如是琴棋书画样样精绝,尤其是诗写得好,不仅为当时人所称赞,连三百年后的国学大师陈寅恪读了之后都叹为观止,忍不住要穷尽大师十年之功,为这位女子写了一部近百万字的《柳如是别传》。连陈寅恪都对柳如是的诗才如此佩服,她怎么可能误读辛弃疾的这首词呢?
那么柳如是既然很清楚辛弃疾的词意,她为什么又会从这个很男性化的词句里取名字呢?
答案正在这个〃男性化〃,以这个名字为标志,以前的那个柳如是和以后的那个柳如是踏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先说以前的那个柳如是,那时候她还不叫柳如是。她先后用过杨爱、朝云、云娟等名字,她还取字叫〃影怜〃。一看这两个字我们就知道,这是顾影自怜的意思,那正是女孩子的情趣。这位叫杨影怜的女孩子跟后来的那位柳如是截然不同,她的人生道路基本上是传统意义上标准的女性悲剧。
杨影怜的出身很悲惨。就像《投名状》里的徐静蕾向李连杰介绍自己身世的时候说:〃你知道扬州瘦马吗?〃大概很多人也不知道,原来名闻天下的柳如是竟然也是〃扬州瘦马〃!
〃扬州瘦马〃在明清两朝可是个时髦的词,它是指人贩子会把一些长相不错又身材娇瘦的小女孩儿像小马驹儿一样圈养起来,教她们琴棋书画,长大了就卖给大户人家做小妾,卖不掉的就卖到妓院去做娼妓。而扬州当时是明清两朝的进出口贸易的集散地,也是当时中国最繁华的城市,富人最多,买卖〃瘦马〃之风最盛,所以〃扬州瘦马〃就成了这个现象的代名词。现在黑社会的流行语里还称女朋友为〃马子〃,源头就在这里。
杨影怜作为〃扬州瘦马〃,开始的命运跟另一个有名的〃瘦马〃潘金莲一样,都是被卖到了大户人家做小妾。可后来,潘金莲被钉在了历史耻辱的柱上,杨影怜却化名柳如是被后世文人推上了英雄式的祭坛,这不禁让人感叹命运的不同,也让人产生了好奇杨影怜是如何避免了潘金莲的命运而走向了成功的呢?
开始的时候,杨影怜被卖到了一位已经退休的高官家里,给一个曾经做过宰相的老头周道登做小妾。因为她很得这糟老头子的宠爱,其他那些妻妾们就坐不住了,诬陷杨影怜与家中的男仆私通,糟老头子一怒之下,把这个十六岁的小女孩又卖到了妓院。
要说这位杨姑娘还是很聪明的,不管她在周老头子家里有没有与小厮私通,也不管她是真私通还是假私通,她对自己能从周家解放出来是相当满意的,从此再不用在妻妾成群的堆儿里小心翼翼了,尤其是可以像杜十娘与莘瑶琴那样规划自己的爱情,终于可以不用再在那个七八十岁的糟老头子身边强颜欢笑了。可命运真的很奇怪,在转了好大一圈后,柳如是年轻的脸庞还是在一个老年人身边才绽开了婚姻与爱情的笑脸。当然,这是后话,我们待会儿再说。
说杨影怜的聪明不仅在于她会逃离,而且她还会炒作。在卖入妓院之后,如何在江南狎妓成风的时代里脱颖而出立刻成了这个十六岁女孩儿考虑的主要问题。杨影怜出人意料地打出了一张招牌〃故相下堂妾〃。
美女作家闫红曾经打趣地说,这对男人来说就像是二手宝马。闫红以一个女性敏锐的视角认定,男人有二手宝马开就绝不会去碰哪怕是崭新的QQ,因此这位〃故相下堂妾〃一下子就迅速窜红了。
当时的〃娱乐圈〃大概跟现在差不多,只要有了名,就有了要价的资本。杨影怜用自己的聪明与才学无可厚非地为自己赚取了要价的资本,从此以后,她开始细心地经营与规划自己的生活。
女人所谓的经营与规划生活,说到底不过就是两个词:〃爱情〃与〃婚姻〃。杨姑娘在成名之后开始寻找自己的爱情。先是一个叫宋辕文的小伙子进入了她的视线。
这是一个与杨影怜同龄的官宦子弟。据说他对杨姑娘的追求颇有些现代青春剧的风格。他能在众多追求者中脱颖而出不是因为他的才学,而是缘于他的行为艺术。有一次,他一大早来拜访住在画舫中的杨影怜,杨姑娘才起床,想刁难一下小伙子,就派人传话说:〃宋郎且勿登舟,果有情意,不妨水中待之。〃这话就是说我还没起呢,要等我起床的话,就站水里等吧。
这本是句玩笑,可宋辕文贼精贼精地利用了这个机会,扑通往冰冷的水里一跳,当时看得杨姑娘便感动地心痛起来,连忙出来把宋公子扶上船,从此两个人坠入了爱河。
看来,男孩子在追求女孩子的时候,有时候也得有点壮士断腕的狠劲儿,这位宋公子可谓是深谙此道。但小处了了,大处却未必。在杨影怜倾心于宋辕文之后,那位〃埋伏〃在宋辕文身后的宋母出场了。事实上应该提醒每一位恋爱中的女孩子,要知道每一位情郎的身后都〃埋伏〃着一位母亲,这场伏击战打不羸,估计爱情就没指望了。
宋母不仅严令儿子不准再与这位江南名妓交往,还利用宋家的影响力,让当地郡守把杨姑娘驱逐出境。
                  第76节: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见我应如是(2)
面临这样一个危机,杨影怜与宋辕文的性格特征都显明地暴露了出来。
杨姑娘在画舫中备下一张琴和一把长长的倭刀,然后把宋辕文叫来商量怎么办。宋辕文一点不像他当初追女孩子时候的样子,嗫嚅了半天,才说了句:〃且避之。〃
杨影怜一听这话,当时拔出刀来,说:〃别人这样说也就罢了,宋郎这样说实在让人寒心,从此以后,我与公子有如此琴。〃说罢,手起刀落,琴弦尽断。宋辕文估计当时也吓傻了,看着刀光闪闪地,本能地就吓跑了。杨影怜没想到初恋的竟是这样一个不肯担当、没骨气的男人,自此以后,她对年青的小伙子就再也看不上眼了。
因为对宋辕文的失望,杨影怜的第二次恋爱就爱上了比自己大十岁的陈子龙。陈子龙是明清之际少有的英雄,后来在明亡之后,全力抗清,并宁死不屈,最终战死沙场,成为当时文人的精神楷模。但英雄也是凡人,在面对家务事的时候大概跟清官难断家务事一样,一样的一筹莫展。
杨影怜与陈子龙同居过一段时间,两个人的感情也很好。可陈子龙却是已经成了家的人,他家里有一个心机很深的老婆,叫张孺人。这个张孺人虽然未能生育,但听说陈子龙与一位江南名妓好上了,反倒斗志昂扬了起来。她发动了各方面的力量,把亲手将陈子龙抚养大的老祖母也搬了出来,还为陈家继承香火考虑,专门为陈子龙另娶了妾。然后她就上演了一出千里寻夫,在张孺人的人事技巧与道德压力面前,陈子龙最后不得不黯然身退,只把那还在憧憬爱情与婚姻的杨姑娘孤单单地留在了江南。
俗话说,经一堑,长一智。经过这两次的挫折,聪慧地杨姑娘发现了一个真理,那就是女人绝不能只把幸福的希望寄托在男人的身上,尤其不能寄托在男人甜蜜的誓言上,女人要想获得幸福,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身上。
那么,怎么做呢?
第一步,要苦练内功,打造一个更加出色更加完美的自我。杨姑娘痛定思痛,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名字。她决定再也不像所有的弱女子那样顾影自怜了,她要像辛弃疾说的那样,虽是巾帼,但要不让须眉。于是她取〃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豪迈气,自名〃如是〃。也有一种说法是她因见到一句佛语〃如是我闻〃而有顿悟,才取的〃如是〃这个名。不论是缘自哪一种说法,这都说明了她要〃跟往事干杯〃,要告别过去的想法。
为了跟往事干完杯后能有一个崭新的自我,她连杨这个姓都不用了,因为杨柳连用,索性就改姓柳。于是,中国历史上就有了一位熠熠生辉的柳如是。
关于取〃如是〃这个名的两种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