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汉: “盈盈姑娘呢?” “在里面。”老汉弓腰答道。 这院子就是原来薛义潮的住所,连正带偏共有二十几间房。张崇诂边喊着盈盈的名字边进屋去找,不想找遍每一间房,竟没有见到盈盈母女的踪影。 “跑了?” 他气急败坏地回到门口,问老汉道: “你把人给我看到哪里去了?” “就在里面哪。”老汉抓了抓后脑勺。“找不着了?” “你去找吧!”张崇诂朝老汉屁股上狠狠地踢了一脚,将老汉踹倒在地,吩咐身后几个兵丁:“留在这里再找,我就不信她们能飞出去!” 李重进早等得不耐烦,张崇诂连忙赔笑,拥着他进了州衙。
《赵宋王朝》 第三部分归德军暂藏龙影 沧州城偶见天机(1) 淮南一围就是两年,李璟终于打熬不住了。眼看着齐王景达的几万军队消耗殆尽,江北十四州除了庐、舒、蕲、黄四州之外,都已落入了周人之手。为了保全江南,李璟经过几天几夜的思考,决定让中书舍人草写降表。第一,把江北十四州统统割给大周;第二,削去自己的皇帝之号,从今以后只称“唐国主”;第三,每年给大周进贡白银十万两、丝绢十万匹。条件是划江而治,互不相犯。 此时柴荣正在真州的迎銮镇坐镇指挥,这是他第三次驾临前线。他原本不想再出京城,可是自从符皇后病逝,秀妃整天在他耳朵边吹风,要立宗让为太子。看来这个秀妃希宠太切,竟然不顾祖宗法度了。虽然柴荣对秀妃仍旧喜爱,但他更怀念死去的符皇后。为了追回对符后的那份情感,更因为符彦卿是大周两代皇帝倚重的老臣,他打算再立符彦卿的第五个女儿符金环为后。符彦卿现已回到了大名府,柴荣命礼部尚书前往大名,与符彦卿商量纳后之事,趁这工夫,他再次来到迎銮镇。 李璟派来的特使是兵部侍郎陈觉,就是盯着齐王景达的那个监军使。几乎所有的唐国大臣都明白: 唐国丧师溃败,都是由于陈觉离间军心颐指气使所致,可陈觉却凭着如簧巧舌,把责任都推到景达身上。此次奉表,陈觉的态度十分恭谨,连说话的语调都像个受气的娘儿们。 看罢李璟的降表,柴荣问道: “除了表上所言,李国主还有什么话要你对朕说吗?” 陈觉偷眼瞅了瞅柴荣,连忙说道: “敝国主自知与大周抗衡两年,罪在不赦,请求传位于太子,并命太子听命于大周。” “朕发兵南来,就是想收复淮南之地。你回去告诉你家国主,如今献出淮南之地,朕不会再与他过不去。传位不传位,是你们自己的事,朕对此无意干涉。” “微臣明白。”陈觉连连道谢,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陈觉走后,柴荣命众将退下,只留下赵匡胤一人。 “赵爱卿,你觉得李重进到底有没有叛逆之心?” “陛下言重了!”赵匡胤回答道。“依末将看来,李重进将军只是脾气暴躁,桀骜不驯而已。” “桀骜不驯,什么意思?” “末将以为: 李重进绝不会有叛逆之想,他对陛下的忠诚,是将帅臣僚们都看在眼里的。末将还有句心腹话,实在不敢讲出口。” “说吧,朕恕你无罪。” “陛下,”赵匡胤把声音压得更低。“李重进是个只钦服陛下一人的人。可陛下万岁之后,末将料他必叛。所以此人不可不用,又不可大用。一旦他兵权太盛,日后的江山社稷就让人担忧了。” 柴荣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半晌,又换了个话题: “你看李璟这边还有何事要做?” 赵匡胤略一思索,答道: “末将以为当派一介使者慰劳吴越,以固其忠诚,同时牵制李璟。” 柴荣思忖片刻,点头同意了。这个钱俶,难得他多年以来对中原大朝恭恭敬敬,惟命是从。就拿这一次淮南之战来说,让他攻打常州他就出兵常州,让他巡行江上他就出兵江上,为周兵纵横淮上牵制李璟立下了大功。钱俶确是个绝顶聪明的人,尽管李璟多次拉他共同对付柴荣,他都没有答应。在他看来,中原皇帝统一天下是迟早的事,今天稍有违拗,日后再投降一百回,也不会有好果子吃了。 “派谁去?” “惟陛下圣断。” “朕在问你嘛!” 赵匡胤想了想,说道: “末将以为此事曹彬最能胜任。” “曹彬?”柴荣感到有些意外。“此人在淮南可没立下什么功劳啊。” “陛下,曹彬这个人,末将与他交往也不多,但末将冷眼观察,他之所以在淮南功劳不大,一是在李重进和张永德的夹缝里无所适从;二是此人以仁爱为本,不忍杀戮过多。此人还有个最大的长处,就是既不贪财也不贪色,所以这一两年来,他不但深得淮南民心,连唐国和吴越人都对他颇为敬重。要想把吴越的事做得稳稳当当,非此人不可。” 一连又议了几件事,柴荣对赵匡胤言听计从,赵匡胤心里十分欣悦。直到红日西沉,赵匡胤才起身告辞,柴荣说道: “别急,朕还有话呢!” “末将唐突了,陛下恕罪。”赵匡胤重新站定。 “赵爱卿,如今淮南战事已平,朕想让你休息一阵,你意下如何?” 赵匡胤脑子蒙了一下,但马上又恢复了平静,因为这是在皇帝面前。他明白了: 柴荣今天把他留在帐中,前面所问的话都不过是敷衍铺垫,让自己“休息一阵”,才是实实在在的内容! 他装作开心地笑了一声,问道: “不知陛下让末将何处休息?” “如今商丘无人镇守,朕想把归德军节度使的帅印交给你,与徐州的吕余庆共同为朕把好京东大门。” 按照柴荣的部署,赵匡胤把一半兵马留给袁彦镇守濠州和滁州,带着另一半兵马来到商丘。商丘这个地名由来已久,相传黄帝的孙子帝喾氏有两个儿子,老大叫阏伯,老二叫实沈。这两个人长大后,都是鼎鼎有名的大力士,可就是兄弟不和,经常互相攻打。一仗下来,往往要死成千上万的人。帝喾氏死后,尧即位为天子,眼看着两人的势力不断壮大,干戈不息,伤透了脑筋。当时阏伯担任的是火正之官,就是掌管着天下火种采集储藏和祭祀火星的官。而实沈担任着主金之官,就是冶炼五金制造器皿、兵器和祭祀金星的官。后来尧想出了一个办法,天上不是有二十八宿吗?这二十八宿中的辰宿又叫心宿,又叫商星,又叫大火星。而二十八宿中的参星,按五行一排,主的是金。那时候还有个天地分野的说法: 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一些区域有个对应。尧帝按图一查,大火星对的是地上的商丘,参星对的是地上的大原,也就是后人叫做太原的这个地方,于是就把阏伯安置在商丘,依时祭祀大火之星,而把实沈安置在太原,依时祭祀参星。五行所说的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古人可是深信不疑的。按照五行的顺序,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阏伯掐着手指头一算,火土不相生,自然无事,火又克金,于是大喜,认为他永远能压住实沈,乃是命定的事,于是乖乖地来到商丘,而且建了一个长、宽各一百步的祭台,好不排场。他在世的时候称此台为火台,死了之后,商丘人改称阏台。打那时以后,商丘这地方的人对火十分迷信,不论是天上还是地上,只要沾上“火”字,就免不了像敬神一样地敬着它。金、木、水、火、土这一套,被后来的帝王们用在朝代更替上了,如果是父子相传,就叫做“受”,比如颛顼氏是水德,颛顼死后帝喾称王,帝喾受颛顼而生,自然是木德称王。这叫做木受于水,火受于木,土受于火,金受于土,水受于金。如果是两姓相接,按天道而更替,就叫做“生”。比如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以木德称王;刘邦灭了秦,建了大汉朝,这大汉朝是由木而生,自然就是火德,这叫做木生而火养,金死而水藏。
《赵宋王朝》 第三部分归德军暂藏龙影 沧州城偶见天机(2) 赵匡胤为了免去柴荣的猜忌,想把母亲和妻儿都接到商丘,做出个安心在此地长期待下去的姿态。这些天他已差人把节度使衙门打扫得干干净净。谁知派去接人的副将王全斌回来说,他父亲赵弘殷正生病卧床,母亲杜氏和妻子贺氏都在专心照顾老人,一时还来不了。赵匡胤是个孝子,一听这话着了急,忙问道: “家父病得如何?” 王全斌答道: “老夫人和夫人也没让末将进卧房,末将只听见令尊大人咳嗽了几声。出门的时候碰见匡义,匡义说有他在京城不甚要紧,让将军在商丘安心治兵就是了。” “敢是受了风寒?”赵匡胤心里踏实了一些。 赵匡胤对父亲的感情是很深的,父亲曾是郭威手下的一个贴身牙校,驻在洛阳夹马营,他本人就出生在那个地方。郭威临终时,嘱咐柴荣说: 赵弘殷一生对自己忠心耿耿,因为不想让他离开自己,所以没有好好提拔他,希望柴荣即位后,替自己了却这桩心愿。柴荣不违遗命,即位不久,即命赵弘殷典领禁兵。不过此时赵弘殷岁数大了,请求退休。柴荣准了他的请求,又给他加了个很高的荣誉职位——检校司徒,还封给他一个天水县男的爵位。赵匡胤知道自己受柴荣重用,与父亲的关系很大。 徐州刺史吕余庆历来对赵匡胤十分敬服,听说赵匡胤成了自己的西邻,亲自带着礼物来到商丘。赵匡胤命人设下宴席,一是答谢吕余庆,二是这些天国事家事让他心中烦闷,正好借机畅饮一番。开宴时,他召来了将校二三十人,而且声言此宴上不论尊卑,每人可以尽醉。这样一来,将校们更是放松了情绪,说是午宴,可众人一直饮到申时将尽,还在大呼小叫。酒足饭饱,吕余庆起身告辞。赵匡胤已有些醉意,但还是一直到把吕余庆送出衙门老远,才返身往回走。冷风一吹,他觉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