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远古的汉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那些远古的汉子-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周公在成王成年后也说话算好,没有恋栈,果断地把权利还给成王,自己回到封地安享晚年。这也足以看出周公倒也真是条坦坦荡荡说话算话的好汉子。周公是以礼义道德传家,封地鲁国也是号称洙泗礼义之邦。以这礼义道德之理做人倒也未见得不好,只是在治国上却也未见得真的很好。当初周公的儿子鲁公伯禽受封至鲁,三年以后才向周公汇报施政情况。周公说:“为何如此迟晚?”伯禽说:“变其风俗,改其礼仪,要等服丧三年除服之后才能看到效果,因此迟了。”结果这话被老狐狸吕尚知道了,老狐狸叹息说““唉!鲁国的后代将要永远成为我齐国之臣了!”纵观此后春秋战国的历史,吕尚这话果然没有夸张。
第二十八话:载入史册的一夜情
    总的来说,前几任周朝的天子都还不错,唯一有点意思的是成王的孙子召王。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这一代上头要出个混蛋天子了,事实证明历史的眼光是从来也不会错的。这召王是如何混蛋的历史记载不详细,我们也不太清楚,但是从他的死法略知一二。这一代天子某次南巡,非要坐船玩,结果当地的老百姓就害他,给了他一只用胶沾合的船。而这古代的胶水肯定不如今天的502什么的好用,水一浸泡就散架了,就把召王给淹死了。贞观年间的名言“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估计也是从这个典故里来的,这民果然能覆舟啊!
这混蛋召王在位的时间很长,搞得他儿子穆王即位的时候都50岁了,跟今天的查尔斯王子差不多,不过查尔斯王子更加不幸的是没谁敢那么大胆子把他妈给放水里去泡着,所以一直只能还是王子。50岁在今天也算老年人了,不过考虑到天子是属于中央级别的干部,年龄限制可适当放宽。不过按正常思维,50多岁的人了你还蹦达个啥啊,安享晚年得了。可这位穆王不,他要把失去的青春都抓回来。
史书上说他“不恤国是,不乐臣妾”,总的来说就是对工作和女人都没什么兴趣,那么他爱好什么呢?他有样很是健康的爱好——旅游。这让后世想指责他昏庸腐败的文人都没话说,人家不贪酒色,唯一的爱好还是很高尚健康的爱好,这实在让人没话说。我们都知道,旅游是很花钱的事,再加上从前的交通工具不像现在这么发达,上海到乌鲁木齐也就4、5个小时的飞机,原来的话那是要走一辈子也不见得能走得到的,所以这爱好比较奢侈。可穆王是天子,有足够的条件来满足他的这点健康爱好啊,没事就用八匹马拉着车到处去游玩。他从北方转到西方,在阳纡山见了水神河伯;在休与山见过性情平和温良的帝台;在昆仑山游览过黄帝的宫殿;在赤乌族接受了赤乌人奉献的美女;在黑水封赏了殷勤接待他的长臂国人……最后,到了大地的西极——崦嵫山,见到了他平日思慕已久的西王母。等等!西王母?!¥&;#8226;*&;#8226;++=%%&;#8226;#—!
我晕!西王母不是传说中玉皇大帝的老婆嘛!拜托,我也不知道,不过原来的书上都是这么写的,我也只能照本宣科了。这孤男寡女一见面啊,就像那干柴烈火……对不起,应该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虽说这穆王对女色不太感冒,但终究是个正常的男人,再说了,跟西王母共度春宵的机会可不是随时都有的。于是,历史上最NB的一夜情发生了,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天人合一了。
这穆王也是个有情有义的汉子,跟今天那很多拔了那啥就不认人的家伙大不一样。他亲自驾着车子,登上崦嵫山的山顶,叫人在山上树立了一块大石碑,石碑上简单刻写了他见西王母的事迹,题额上还刻了几个大字,叫做“西王母之山”。石碑的两旁又种了几棵槐树,穆王也亲自执锸壅上,种了一棵,作为和西王母one night stand的纪念。后世有个叫何峻宇的汉子写了本小说叫《一夜情不够,我们多夜情吧》,估计正好能迎合当时穆王和西王母互道珍重,依依不舍的心情。
所以说彪悍的人生50才开始,穆王经此一役之后精力充沛,热情奔放,胃口特好,吃嘛嘛香,回家之后生猛得很,为了发泄多余的精力,他要去打西边的犬戎。这时候有个道德贼出现了,解释一下,什么叫道德贼呢?就是他的行为永远是为了自己内心高尚的道德操守,从不考虑自己所作所为是否对国家有利,是否对人民有利,只去为了自己道德上的完美而孜孜以求。说的是仁义之理,行的是道德之事,奈何对家国大政一点用都没用。祭公谋父就是这么样的一个仁义贼。听说穆王要去打犬戎,他慌忙跳出来阻拦:“使不得呀大王,使不得!”然后他张开嘴开始喷了,从周的先祖开始喷起,一直喷到穆王都睡了一觉了还没喷完。大意不外是说只要你仁德了,天下诸侯会自动来归附你的,不要动刀动枪的,万一打到小朋友怎么办,就算没有打到小朋友,打到花花草草也不好……可穆王是跟天神都睡过觉的人物,压根就不鸟他这一套,执意出征,结果大获全胜,把人家犬戎的5个王都抓来了。
穆王打上瘾了,继续东攻徐戎,扩大了疆域。他还在涂山(今安徽怀远东南)会合诸侯,巩固了周在东南的统治。此外他还制定墨、劓、膑、宫、大辟5刑,其细则竟达3000条之多,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法律条例。虽然这些东西在仁义贼们看来都很为不齿,但从客观上看,穆王在位期间,扭转了他老子召王时候周朝的衰败景象,平定了四方,促进了人与神的交流和融合,巩固了内部统治,使得国力更加强盛,让周王朝的影响能扩展到很远的地区。在历史书上,穆王不是个好天子,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倒不失为一个好领导。
第二十九话:上古英勇的暴民们
    伟人曾经大手一挥,说:“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这话其实该更正一下,历史,是由暴民创造的。
周朝平稳地走到了第10位天子——厉王。历史书上都说这个周厉王不是个东西,胡吃海塞,花消很大,很快就把国库消耗一空了。这又是古代的无聊文人们编造的谎言,他们始终强调的观点是:君王的品德决定王朝的兴衰。为了维护这个高尚的谎言,他们不惜编造历史,真是可恨得很。你想啊,周朝时期生产力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周厉王在位时也没见有什么大的国家动作,比如修个长城啥的,周厉王的个人花消再大,就算一顿吃一头牛,喝10斤酒,按照当时周朝的国里而论,也绝对就是九牛一毛,根本不成立为什么负担。话说回来,如果连这点花消的供应不起,那周朝也趁早完蛋算了。
细查当时王朝的经济基础,就是众所周知的“井田制”,简单地说来,就是赋税大概在12。5%左右。平心而论,这个税率也不高。可当时王朝没有个人所得税、交易税、印花税等别的税收啊,税品很单一,只在种田的农夫身上收税。再加上当时地税和国税分得很开,地方诸侯享受自己地盘上的税收,而王朝的税收只能在所谓的王室之地收取。而当时武王分封天下的时候傻叉了一点,又没有给王室留下足够的地盘提供税收给养,随着几年后王朝官僚系统的逐渐庞大,供给问题自然地显现出来。这也就是为什么有周朝从春秋到战国数百年来都奄奄一息,并非没有出好天子,而是在这样的制度下,天子的好坏等于个屁,王室衰落,诸侯坐大的结局是从最开始分封天下就确立了的。
到了厉王的时候,已经明显感觉到钱不够用了。历史书上说厉王为人“贪财好利”。废话,要有钱了谁还贪财好利?你问问比尔&;#8226;盖茨贪财好利吗?人家说的是:“当你有一亿美圆的时候,钱对你就只是一个符号。”身为天子,要维系一个国家的经营,没钱发工资,能不贪财好利吗?
这时候有个荣夷公,对于经营很有一套,所以很受厉王的信任,任命他主持国政。这时候又有个无聊文人大夫芮良夫冒酸水了,告诉厉王说:“王室恐怕要衰微了!那个荣公只喜欢独占财利,却不懂得大祸难。财利,是从各种事物中产生出来的,是天地自然拥有的,而有谁想独占它,那危害就大了……”然后还絮絮叨叨说了一大通,不外就是什么君王要以德服人,自己做好道德的表率,那么天下就自然太平了。这话自然不入耳,靠,这话理所当然不入耳了。就好比你们公司开中层干部会,老板脸色凝重地告诉大家:“最近公司经营出现了问题,希望大家多提建议,如何开源节流,增加效益。”结果你发言就告诉他:“老板啊,你不要慌,这天下的财富是天下人的,不是你一个人的,要有平和的心态对待。关键是你自己要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的提高,这样的话公司会自然度过难关的,所有客户都会主动来找你做生意的。如果你一心想着要找钱,那么公司肯定要破产了。”
对于这样的下属,我的做法就是停发你三个月的工资,我看你丫的道德修养能不能当饭吃。可厉王屁话也没说一句,只是不鸟这大夫芮良夫,懒得跟他废话。由此看来这厉王其实道德修养还是很好的,至少比我要强上很多了。
荣夷公上任就做了一件事:扩大国家专营的范围。其实这也不希奇,后来历史上每次引起群众不满的改革都是在于国家专营的尺度问题。从西汉的桑弘羊到北宋的王安石,都栽在这个问题上。荣夷公把山林和湖泊河流都归入国家专营的范围,简单说就是老百姓不能随便上山打猎,下河捕鱼了,因为这都是国家经营的范围了。其实公平地说,荣夷公的做法也确是富国强兵之举,但是老百姓不买帐啊。老百姓才不鸟你国家如何,关心的是自己碗里有几滴油,所以反对的情绪高涨。国家专营历来有之,到后来的铁、盐的专卖,再到今天的烟草专卖,国家专营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只是看这中间的一个尺度问题。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