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东巴文字。几乎在差不多时代的公元前3200年,两河流域才创造了另一种古老的象形文字——楔形文字,然后再200年后,埃及第一王朝也创立了另一古老的象形文字——圣书字。往后再过了1500多年,大概在公元前15世纪的时候,腓尼基人借助圣书字创造了历史上第一批字母文字,共22个字母,后来传入希腊,演变成为希腊字母,孳生的拉丁字母、斯拉夫字母成为了今天欧洲各种字母的来源,而腓尼基字母在西亚则演变成了阿拉米字母,成为了亚洲阿拉伯字母、印加字母、犹太字母的基础。此后字母就一枝独秀地蓬勃发展开来,并一发而不可收拾,逼迫着楔形文字和圣书字早早地就退出了历史舞台。再往后进入到20世纪末期,由字母衍生出来的CET、TOEFL、IELTS、PETS……等等各类考试来折磨在象形文字熏染下长大的华夏儿女,这也是仓颉和腓尼基人当初打死也想不到的。
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文明进入到了一个高级阶段。首先是克服了语言转瞬即逝的缺点,口说无凭嘛,有了文字,白纸黑字地记下来,再加个手印,谁也跑不了!你有权保持沉默,但是你签过字的文件照样能作为呈堂证供的。其次,文字能把信息传播的隐秘性和范围都提升到了更高的程度,在没有电话电话手机互联网的时代,通信基本靠吼。“嘿……什么花儿开得艳也……”“嘿……牡丹花儿开得艳也……”男女传情只能靠大庭广众之下的对山歌来完成,哪比得上后来崔莺莺姑娘勾搭张生而手书的“隔墙花影动,疑似玉人来”这样的含蓄浪漫啊。再次,有了文字能让文明以更顽强的形式保留下来,让大规模的行政和司法以及官僚组织成为了可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谁要是想耍赖,对不起,查阅原来定下来的规矩就可以了。最后,文字也促使了新阶级的产生。文字是复杂的,是需要专门学习的。每个人说话不用专门学习,慢慢就会了,但是要写字就没那么容易了。贵族、僧侣、文化人有了学习的优势,就掌握了统治权和话语权。下面的人就算要造反也得装神弄鬼地写个“大楚兴、陈胜王”的纸条才搞得成事。
后来的文化人供孔丘为偶像,其实这是不公平的。千古的第一文人该是仓颉先生,吃杏不忘载树人,喝水牢记挖井人。要是没有仓颉创造文字,哪来的什么文化人啊!
第七话:从世袭到禅让
黄帝死了。再英明神武鸟生鱼汤的人都逃不过生死大劫的。黄帝死了之后是由他的孙子高阳接替的帝位,称为颛顼帝。颛顼帝死后是由黄帝另外一支的曾孙也是颛顼的堂侄,叫高辛的接替的帝位,称为帝喾。这两个天子都是很好的统治者,做的事跟黄帝差不多,不外就是修订历法、教化万民、指导耕作、祭祀鬼神什么的,让老百姓安居乐业。所以说好的统治者都是相似的,不好的则各有各的不好。
帝喾死了后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叫帝挚,但是这个统治者好象不怎么好,没干出什么政绩,没能有效地拉动GDP的增长,估计考评的时候没通过,于是被免职了。接替他的是帝喾的另外一个儿子放勋,也就是尧。
这帝尧也是个很好的老大,他很讲究科学,制定了历法,让老百姓按照历法来耕种稼穑,还有今天都还在用的闰月就是他创造的。这帝尧具体的好我也没办法描述,讲起来就太罗嗦了,总之他老人家干的事跟他几个祖宗干得都差不多。
帝尧老的时候就想着安排接班人的事了,一天开会的时候就问了:“谁可以继承我的事业啊?”下面的人就开始各怀心事地揣摩了,这话可不是能随便回答的啊,回答对了未见得加分,回答错了的话那可极有可能掉脑袋的啊。
想了半天,放齐小心回答:“我看您的儿子丹朱还成,他通情达理的,肯定能做个好天子的。”这个回答很谨慎,也很传统,历来不都是你们黄帝家族的当天子么,你要挂了那安排你儿子总没错吧。这样的回答不好,但是也不坏,所以可以放心说。
结果尧一口否定了:“哼!丹朱这个人又冥顽不化又穷凶极恶的,用不得!”这个回答是在大家伙意料之外的了,您老的儿子都不用,那该用谁啊?莫非您老心里有了主意了?那还问我们做什么啊!于是就都闭嘴养神了。
帝尧等了半天见没人回答,急了,桌子一拍:“还有谁可以用?” 讙兜大胆说道:“共工这个同志不错,他团结群众,很是做出了一番成绩,可以用啊。”
每每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就心生疑惑,讙兜说起来也是天子身边的重臣了,怎么一点政治觉悟都没有,脑子都进水了。天子还没死呢,你知道他问你即位者是个什么意思吗?搞不好就是试探虚实的。要推荐哥们也不是这么露骨地吹捧地啊,你这样的说法简直是不光害了自己,也害了你的铁哥们共工啊。再说了,如果新的天子即位,知道了你的这番言论,你说你讙兜和共工两个还可能有好日子过吗?
果然帝尧说得很重了:“共工这个人就会花言巧语的骗人,心术不正,假装对领导很恭敬,其实心里打着瞒天过海的算盘,不能用!”这样的话出现在这样的一个场合基本上是判了共工政治生涯的死刑了,讙兜估计也被划拨到共工那一拨的坏分子里去了。
这个时候帝尧又说了:“唉,四岳啊。你看最近这洪水滔天的,山都被围住了,矮点的丘陵都被淹没了,老百姓生活得很困苦啊,你看,派谁去治理比较好啊?”看看,我说刚才问谁可以即位那是火力侦察吧,得到了想要的结果,揪出了隐藏在干部中间的坏分子之后就转移话题了,高!实在是高!
四岳是分管诸侯的一个官员,这问题本来跟他什么关系都没有的,你管你的诸侯,关洪水什么事。但尧在这个时候点名问他话,那想来平日里是很看重他的了。妙的是接下来书上写的是“皆曰鲧可。”结果大家都说鲧。这里我们看不到四岳是怎么回答的,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本来是问四岳的问题忽然一下就变成了大家一致推荐鲧。看来这个叫四岳的是个老江湖老油条了,太极推手玩得很好,佩服啊佩服。
尧说:“鲧这个人我知道,违背天命残害同族的人,用不得的呀!”这几段对话能充分看出来尧是个好天子,至少对手下官员的道德品质,平日操守都了解得很清楚,你们想忽悠他是不可能的。
这时候四岳说了:“试试嘛,实在不行就换了他吧。”这四岳真的是个老油子,这时候说话,鲧要成功了,他这最后临门一脚谁都记得;如果鲧失败了,都是你们“皆曰鲧可。”鄙人不过顺你们的话说说罢了,跟我什么关系?再说了,鄙人也没打包票鲧能行啊,你们说的是“可”,我说的是“试”,这可是有本质差别的哟。
这事的结果大家早就知道了,鲧治水治了九年,屁用不顶。
尧又开会了,真诚地说:“唉……四岳啊,我在位都七十年了,实在干不动了,你们当中谁有那个天命,就接替了我的位置去做天子吧。”尧16岁以唐侯升天子,这七十年下来,已经是86岁的老人了,看来尧是真的当腻味了。
四岳匆忙表态:“就我们几个这德行,那里配接替您的帝位啊,您说笑了。”
尧又说:“那你们就放开了推荐吧,不问贵贱远近都可以的。”
众人才放开胆子都说有个单身汉叫舜的,很不错。
尧来了兴趣:“对,这个人我听说过的,他人到底怎么样啊?”
四岳说:“舜是个盲人的儿子,他的父亲是个老顽固,母亲是个老糊涂,弟弟心高气傲,而舜居然能和他们和睦相处,尽善尽孝,让这一家子人不至于去违法犯罪。”
尧笑道:“那我就试试他吧。”
黄帝轩辕一族的帝运,到这里算是走到个尽头了。或许上古时期的天子真的很辛苦,真的是人民的公仆,所以大家都视为畏途,都不想去做,尧也不想自己的孩子再受苦受难了。就像后来朱由检在1644年对女儿长平公主哀叹的:“你为什么要生在帝王家啊!”谁高兴去做天子,那谁就去做吧。
第八话:奇人大舜
单从舜这孩子出生来看,就可见以后肯定是大人物。据说舜的妈某天看见一条大虹,然后意念一感应,就怀上了他。这样的怀孕方式当然让舜的爸爸大光其火,瞎老头信誓旦旦地说:“老子是眼瞎心不瞎,这也能怀孕,你忽悠谁呢?”这也怪舜的爸爸吃了没文化的亏,不知道历史上所有大人物都是这样生出来的。就算那会没有孔子、耶酥,那你也总该听说过黄帝大人公孙轩辕同志是怎么出生的故事吧?要早想明白这一点,估计舜小时候的日子也好过一点。
传说中舜的眼睛是重瞳,就是两个瞳孔在一个眼睛里。后来的大人物项羽也是重瞳,再后来就只有恐怖片里才有这样离奇的长法了。这种种迹象都表明,舜这孩子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家里是呆不下去了,舜17岁上头就离家出走了。当然,古人发育迟缓了点,17岁才开始青春叛逆呢,今天的孩子可是12、3岁就敢离家出走的。舜离开家之后走了很多地方,到历山种田啊,到雷泽打鱼啊,到黄河岸边卖陶器啊……总是是过着颠沛流离混乱不堪的生活。但舜性格坚忍,而且深刻地明白“吃得了亏,才打得拢堆”的道理,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人缘很好。
正当舜为着美好生活而不停奔波的时候,帝尧对他的考察如期而至。这考察方式也够绝的,尧把自己的两个宝贝女儿娥皇、女英一并嫁给了舜。神啊,也考察考察我吧。
被忽如其来的幸福生活冲昏头脑地舜就这样带着一大群赏赐的牛羊和两个如花美眷荣归故里。舜的弟弟一看这场面,气得差点背过气去。不是吧,这个丑八怪怎么有那么好的运气啊,是不是伟大的帝尧搞错了?本来该是考察我的吧。舜的同父异母的弟弟象就这么胡思乱想着。
舜暴发了,这让他的后妈很不满意。一心就想着把舜给搞定了,霸占他的财产。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