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军魂 作者 黄昏前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军魂 作者 黄昏前面-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两人以五支箭,射一百五十步外的箭靶,看谁的成绩更出色。
赵启东拿了自己的弓,先定了定神,抽出一支箭,瞄准箭靶。
所有的场上的人都屏着气看着。
“嗖…”正中靶心,全场响起一片叫好的声音。
一百五十步大概相当于一百二三十米,箭靶放在那儿都已经显得有些小了,更不用说中心位置。在众人眼里,能在一百五十步外射中箭靶,已经是比较困难了,而射中靶心,难度是非常之高了,不但要求箭术精湛,且力道也要非常之大,弓至少要四石以上才可做到。
李业诩从李成手中接过自己的弓,只是瞥了一眼箭靶,略一瞄准,引弓便射,也是正中靶心,箭头没入靶中寸许,箭尾在那儿颤歪歪的抖着,力道明显比赵启东的那一箭足。
赵启东看了眼李业诩,心里有些震撼。
场上叫好声更响。
赵启东咬咬牙,一下取出两支羽箭,瞄准片刻,箭响处,二支箭都在靶上,一支在靶心,一支在接近靶心的位置。
李业诩也同样取下两支箭,也同刚才一般略微看了下,在众人叫好声中,两箭都命中靶心。
赵启东脸色有些灰败。
第四箭,还是赵启东先射,射中靶心,三支箭挤在一起。
这次李业诩拉满弓,略微瞄准片刻,嗖的一声,却射往赵启东的箭靶,把靶中心的三支箭都射落在地上,赵启东靶上只剩下一支箭插在那儿。
场上队员都兴奋的大声喊了起来。赵启东脸色惨白。
最后一支箭,好似没有比试的必要,赵启东知道自己输了,但还是把手中的箭射出。
李业诩也快速引弓,射出手中的箭,只听“啪”的一声,接近靶处,赵启东先射出的箭竟然被李业诩后射出的箭射中,折成两段。
场中一片寂静,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过了一会才暴发出震天的叫好声。
赵启东的箭先射出,李业诩后射出的箭必须比之速度更快,才能追上赵启东的箭,要射断飞行中的箭,力道也要更大,且计算要精准,李业诩正是料到赵启东的箭是奔靶心而去,才能在靶前位置把它射落。
赵启东满脸不可置信的惊愕表情,拿着弓怔怔地看着前方,半天才从震惊中回过神来。他自己引以为傲的箭术,在李业诩面前竟是不值得一提。
当下转身对李业诩敬了个礼道,“总教官的箭术已是出神入化,是我太自不量力,向总教官挑战,输的心服口服,以后,再也不敢当这‘赵百步’的称号!”转身走入队列中。
李业诩伸手示意场中队员静下来,露出一个难得的笑容,指着赵启东说,“一百四十四号,你的箭术水平已经是非常不错!”
全场队员都用羡慕的目光看着赵启东,到训练营后,队员们还是第一次听到李业诩出口称赞别人。
李业诩又指向吴二毛说道,“还有你,八十二号,你想比试什么?”
“报告总教官,”吴二毛出列,敬礼后说道,“我不比了,我对总教官无比佩服,自感没有任何胜过总教官的武艺,”再敬礼,回到队列中。
全场队员看向李业诩的目光都有些狂热的崇拜。
在军中,一员将领,所立下的战功和自身的武艺最能让兵士们敬佩。李业诩虽然没有军功,但在训练营中的这些表现,已经深深的折服了眼前这些队员们。
第一次考核结束,由郑仁泰宣布了此次考核的最终结果,继续留在训练营中的队员剩下一百四十五名,各小队重新平均分配人员,吴二毛和赵启东还有另一名考核成绩优秀的队员、一百五十八号周平升任小队长,同时免去几名成绩不太理想的小队长。
陈雷本就是小队长,这次的表现让李业诩对其有所另眼相看。
带好队,李业诩开始训话。
“今日的考核成绩不太理想,让我很是失望,我不知道,你们当中会有多少人能坚持到最后,”李业诩稍停了一下,眼睛慢慢地扫过场上的队员,“第二阶段的训练科目会更多,训练的强度和艰苦程度会超过你们的想象,你们唯一要做的,只能接受,要成为最后能留下的人员,你们必须让自己做的更优秀!”
听着李业诩简单的几句话,所有队员心里都是一沉,他们明白,真正艰苦的日子才刚刚来到。
晚餐异常丰盛,但所有队员都没有了欣喜的感觉。
-------------------------------
尖利的紧急集合哨子声在训练营上空响起。
考核的当天晚上,多数队员以为白天刚刚进行过考核,主官们会让他们放松一下,也就放心地进入梦乡。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队员们刚入睡不久,紧急集合的哨子声撕碎了所有人的好梦。
稍稍的惊诧后,大部分队员快速穿戴好,百米冲刺般的速度来到场地中间列队集合。
对于紧急集合,队员们已经渐渐的些适应了,不像刚开始几次那样慌乱。有人总结出来紧急集合时的最快动作,并得到推广:不能慌乱,有条不紊地完成各项动作---起床,先穿好裤子,再穿靴子,衣服套在身上,拿好武器装备,到训练营的路上再整理好衣服,集合的速度也渐渐快了起来。而那些没有头绪的队员,也差不多都在这次考核里被淘汰出去。
亲卫教官整好队伍,李业诩扫了一眼场上队员,宣布解散,各自回营睡觉。
只是一次突击的紧急集合训练,队员们心里如此想道。如集合般快速散去,回营房马上上床睡觉,一天神经紧张下来,所有人都是很困乏至极,很快营房中又是鼾声一片。
哪知道,一会,紧急集合的哨声再次响起,离上一次集合才不到一个时辰…
营房中像炸了窝一样,乱成一团,所有人都摸不着头脑,一个晚上两次紧急集合,所有队员都懵了。
集合速度明显比前一次慢多了,一些队员甚至又没穿靴子跑了出来,还有人连自己队列的位置也搞不清楚了,站错了队。
像极了训练刚开始时的第一次紧急集合情景。
“你们以为有了一次紧急集合,就不会有第二次了吗?我们要时刻操持警惕。战争时敌人来袭扰第一次,难道就不会再来第二次?兵不厌诈,要在任何时候快速做好迎敌的准备,”依然是李业诩威严的目光下严厉的训话。
这次李业诩破例允许没穿靴子的队员回去穿好靴子再追上来。
“整理好自己的装束,带齐随身的武器装备,出发…”待场地上的队员们准备妥当,李业诩示意那些临时负责的亲卫们带着各自的队伍开始越野跑。
五公里强度的越野跑回来,队员们都已经是筋疲力尽,有几名队员甚至是相互搀扶着回来,进了营房,所有人倒头便睡,许多队员甚至连脚上的靴子都没脱,就睡着了。
清晨,照例是起床的哨声把他们从睡梦中叫醒。
还是五公里强度的越野跑,而且早饭供应的包子明显少了,每人平均两个,一碗汤,对这些折腾了大半个晚上,早晨又五公里跑回来的队员来说,这两个包子只能塞牙缝了。
要命的是,上午的训练科目不但没有减少,还增加了不少,每天一百个引体向上,一百个俯卧撑,一百个仰卧起坐,一百个高抬腿跑,一百个举木杆跳蹲。
这是今后每天的必修课,无论何种训练情况下,这些科目每天必须完成。
队员们开始体会到这李业诩说的更高强度训练的滋味。
让队员们感觉更加痛苦的是,到了中饭时分,供应的饭和菜也是明显减少了。队员们都感觉几乎整天饿着肚子在训练。
队员们慢慢感觉到李业诩所说的更加艰苦的训练是怎么样了…


第二卷 磨剑 第十九章 尚书大人来视察
午后休息时候,突然隐隐听到营房外远处传来马匹奔跑的声音,还有人声骚动,似有一伙人骑着马朝这边奔来。
没有听到门口禁卫的阻拦喝斥声。
李业诩一下猜到是何人到来。能直接进训练营而不被阻拦的只有三四个人。
场上响起紧急战斗集合的哨子声,所有队员都按照命令,如临大敌般快速摆好战斗队形,弓箭上弦,李业诩带着几名亲卫迅速冲到营房门边,做好战斗准备。
难得战斗预演的机会,这样的战斗预演还是第一次进行。
门口禁卫敬礼的声音,随即冲进来几骑,最前面的赫然就是一身戎装的大唐军中第一武将,当朝兵部尚书李靖,身后是右卫大将军候君集,后面跟着几名亲卫。
看到场中指向自己的弓箭,队员准备出击的阵形,李靖和候君集全都愕然一愣,连坐下的马儿都感受到死亡的威胁,立起马头长嘶一声。
虽然心中已经猜到,李业诩看到李靖的到来还是一喜,立即改变口令,所有队员改变战斗队型,迅速列队集合,速度之快,让还骑在马上的李靖和候君集一脸惊诧。
“立正!敬礼!”
李业诩跑步来到李靖马,“报告李尚书、候大将军,训练营全体官兵列队完毕,请指示,”说摆,敬了个军礼。
李靖满脸讶色中跳下马,问道,“翼儿,刚才你们唱的是哪门子戏?用这种方式来迎接我们?你们这是什么礼仪?请指示,这又是何解?”指指列队整齐的队员问道。
“报告李尚书,刚才演练的是特战训练营迎击来犯之敌的一种战斗阵型,”李业诩指着行礼的队员道,“刚刚这是下官制定的训练营中军礼,”又走近李靖身边,悄声说道,“祖父,孙儿是想给您一个惊喜,也请您给他们作训示!”
“好!”看着队列整齐的士兵,李靖吃惊中露出稍稍的赞许。
“礼毕,稍息,”陪着李靖和候君集来到队列前,李业诩再次喊出口令。
整齐划一的收礼,立正,再稍息。
“李尚书,这些兵士号令间进退如一,军姿整齐,比右卫军中任何一营都不逊色,”候君集也在一旁称赞道。
场下大部分队员都是第一次见到这位被称之为军中战神的李靖将军,很多人脸上都是露出崇拜的神色,李靖的不世战功在大唐军中广为传诵,在军中已成了所有将士的偶像。
到底是身经百战的将军,李靖在场上一站,不怒自威,虎眼扫过之处,人人噤若寒蝉,即使是在这盛夏之时,也感到一丝寒意,和主教官李业诩的眼神非常相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