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小说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风小说集-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才像话嘛!”少佐得意地笑了,他对四爷狠狠的说,“我得不到的东西,别人也休想拥有!”

    四爷欲阻止三爷,两个鬼子却拦着他,对他横眉怒目。

    少佐看着三爷拿出来的画,眼珠子都直了,手不停的摩挲着,嘴里不断说着“好画好画呀!”久久不愿放下。

    四爷从少佐的眼里看出了强烈的占有欲望,他心里不住的埋怨三爷,这下看你怎么办?

    不料三爷却说:“如果少佐先生喜欢的话您就收下它们吧,我想您会很好的收藏好的。”

    “是吗?那太好了!”少佐喜出望外,他似乎从未遇见过如此的顺民,他想了一下说,“我还是买下来吧。哈哈!”

    四爷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呆了好一会儿才醒过神来,看到少佐丢在桌上的一些钱,他想不通三爷怎么会为了这么几个钱而出卖了自己的良心,这画给谁都不要紧,也不能给日本鬼子呀。他觉得现在的三爷似乎变得陌生了,难道他要做万人唾骂的汉奸吗?这就是平时那个满口仁义道德,教书育人,受人尊重的三爷吗?四爷发觉对三爷非常的痛恨,如果不是他哥的话他真想揍他一顿,他走到三爷面前,重重的往地上吐了一口水,骂道:“丢人!“

    三爷低着头,站在那儿,铁青着脸,一声不吭。

    从那以后,少佐没来骚扰过他们。三爷|、四爷也和往常一样教书,只是两人再也不在一起喝茶赏画了。四爷逢人就数说着三爷对日本人奴颜婢膝的事,他觉得对三爷的鄙视真是到了骨子里,他不配做中国人,也不配做他的哥。四爷以后再也未叫过三爷一声哥,甚至话也不和他说一声,两人虽然还在同一屋檐下生活,但遇见了,四爷就会吐一口水,给三爷一个白眼。他恨,他可以和嫂子说话,可以和侄女说话,和三爷就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了”。

    时间在这样的气氛中非快的流逝着,转眼间日本鬼子就投降了。

    四爷觉得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他挺直了腰板,他要让三爷看看做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是多么光荣的事,他仿佛看到三爷的愁容满面了,更让他高兴的是,接管日本人财产的委员会送来了少佐带去的那些画。据说,那个少佐视之如命,一直把它们藏在一个秘密的地方,除了他谁也不知道。他看到日本要投降了,偷偷的拿了出来想潜逃回国,不料却被逮住了。四爷摸着那些画,不禁热泪盈眶,这几年没有它们的日子里他一直吃不好,睡不香,他视它们更甚于自己的生命。

    三爷仿佛早就知道画要回来似的,他也来看画了。

    四爷赶紧把画收好,他冷冷的说:“你不是把它们送人了吗?你没资格看!以后我会保管好它们的,不用你操心!”

    三爷说:“如果换了你当初的做法,这些画还会存在吗?”三爷默默的走了。

    四爷不解三爷的话。

    只是既然画已失而复得,四爷感到对三爷的鄙视也不那么深了,毕竟是亲兄弟嘛。不过四爷仍然冷漠的对三爷,他心里始终有隔膜,不知情的人还以为二人是陌路人呢。

    风云变幻的世界正起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日本人投降后,国共又打起了内战,解放后,又是不停的运动。三爷、四爷已经退休在家,三爷仿佛与世无争了,守着他新得来的画悠闲度日;四爷却激情荡漾,他积极的参加各种运动,他要紧跟上形势,虽然有时候他也不理解自己的行为。

    形势的发展出乎四爷的意料,一伙红卫兵竟然上门来扬言要破“四旧”。

    带头的气势汹汹的说:“听说你们藏了很多的画,快点拿出来烧掉它,告诉你们那些都是封建余孽。”

    四爷听得楞了一下,三爷缓缓的说:“你们搞错了吧,我们没有那种东西。”

    “你们这些臭老九,想违抗伟大领袖的号召吗?”红卫兵们火了。

    四爷虽然不明白这些画怎么就成了封建余孽,但是他想这一定是个高深的哲学道理,不是他一个小小的教书先生所能够体会到的。他不明白但他得响应这个号召,他忙说:“我家里有。”他从家里小心翼翼的抱出了那些他无比宝贵的画。

    三爷想阻止四爷,但是已来不及了,他长长的叹了口气。

    红卫兵们得意的就在院子里烧起了那些画。看着那红红的火光,看着那画化作了一缕缕的青烟,四爷觉得心一阵阵的痛,这是他一辈子的心血啊。他忍住眼泪。

    他看到三爷也是满脸的泪水,他想不通这是他的画,三爷的画还藏在里面呢,他哭什么呢?四爷想表现的积极点,他想举报三爷,可是他看到三爷的眼神,竟然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害怕,三爷眼里的怒火仿佛随时要把他吞没似的。他觉得疑惑,当年日本人来逼画的时候,他怎么没有这样啊?

    红卫兵问四爷还有没有别的画了,四爷犹豫了一下说“就这些了”,他们才满意而去。

    自那以后,四爷感到心里仿佛失去了什么,他怏怏不乐的过着日子。后来又有文件下来了,把一些抄没的东西也归还了。四爷听到这个消息,看到一些人在兴高采烈的议论着,看到三爷还像以往那样赏着画,他知道他的画再也回来了,他的心已碎,他再也没有精力活下去了,他只是感到疑惑,他不理解三爷,更不理解这个社会。
学陶
    莱阳县县令陶恭泰一生最最仰慕的是陶渊明。

    陶恭泰自幼家贫,原是没什么指望读书的,却不料父母见他聪明伶俐,怕将来让他做了别的屈了他,就省吃俭用的供他读书,希望他能博取功名,光宗耀祖。陶恭泰于是拼了命的读书,。教他读书的私塾先生也是个人物,他谁都瞧不上眼偏对陶渊明敬仰的不得了,动不动就说“靖节先生如何如何”的,谁要是说了陶渊明的闲话他就会气得胡子直翘,脸红脖子粗的非要理论出个高底不可。他常在课堂上吟咏陶渊明的诗文,那如痴如醉的样子让陶恭泰也不禁着迷了。先生的为人处世,言谈举止都在学着陶渊明,他曾在自己的书房手书了一条幅曰:莱阳县之塾师,陶渊明之走狗。陶恭泰在潜移默化中受了先生的影响,他为先生执着的精神所感动,觉得眼前尽是陶渊明的影子,不仅是他的诗文,而且他的高风亮节都是自己人生的楷模。也许就是凭了这股子信念,陶恭泰读书高中了,上面选了他做县令,并且挑了几个县让他选。这是天大的恩宠啊,陶恭泰一不挑那富庶的,也不挑那交通便利的,却偏偏挑了这个莱阳县。原因很简单,离莱阳县不远的彭泽县就是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辞官归隐的地方。陶恭泰想陶渊明虽然早已逝去,却离自己很近,他仿佛还闻到了陶渊明的气息。

    莱阳县有山有水,是个怡情养性的地方,陶恭泰却觉得好像少了一种味道,是啊彭泽县才是他所向往的,那儿有着陶渊明的余韵,他一直记着那句“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他愿死后能埋在那儿。

    陶恭泰公务之余,也喜欢纵情山水,陶渊明的性情都是在山水、田园中滋养出来的,虽然自己现在还不能归去田园,但也可去山水中领略他的风范啊。

    莱阳县毗临彭泽县,陶渊明逝去几百年后竟也有余韵留存。陶恭泰闻说有人藏有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墨迹,他欣喜若狂,好似三伏天吃了凉西瓜一样,嘴里吟着“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决定无论花多大代价也要觅得此宝。

    陶恭泰携了他年迈的先生同往,先生花白胡子一大片,老态龙钟得摇摇欲倒,听说要去找陶渊明的“五柳先生”真迹,两眼放出了光,兴奋的年轻了好多岁。那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冬日下午,二人辗转反顾,四处大听,终于寻到了那藏宝的人家。农家是在半山之上,茫茫大雪中显得格外孤单、凄凉。陶恭泰二人摸着酸麻的双腿,吃力的拍着门,喊着,声音在山中回荡,却久久无人答应。陶恭泰望着山下白茫茫的一片,感到沮丧,心中不由得慌了,这户人家是有事外出了还是早已迁居他方?难道这半日的幸苦就白费了?他无力的坐下来,不死心的用更大的劲拍门。先生这时沉默了,也露出了失望的神态,他仰望苍穹,嘴唇微微嚅动着,仿佛在问苍天。陶恭泰的手指头都拍疼了,他终于死心了,对先生说,我们回去吧,改日再来。先生忽然哈哈大笑说,大雪天访陶潜真迹不得而返其乐也哉(类似的话在清朝时也有人说过)!陶恭泰吓了一跳,还以为先生失望过度而发疯话了呢,可他看到先生的笑是有所得的笑,是得意的笑,先生对陶渊明的痴恋真是到了骨子里,可他又得到了什么呢?

    莱阳县的百姓都知道知县老爷对陶渊明入了迷,风闻他去寻陶渊明的真迹,有头脸的乡绅就预备了酒席来给陶恭泰庆贺。陶恭泰正欲借酒浇愁,遂不推辞。席间他一直闷闷不乐,却见先生酒酣耳热,正侃侃而谈呢,他不明白同样的喜欢陶渊明又都空手而归,为什么先生就那么放得开呢?他满怀疑惑的问先生为何这样高兴。先生抿了一口酒说,陶潜挂冠而归,纵情田园,什么都能放下,你为什么反而放不下呢?陶恭泰闻之,犹如醍醐灌顶,一下子神清气爽,自己以陶渊明为标榜,学的竟然都是表面上的文章。他感到兴奋无比,斟满酒杯,对先生说,闻师一句话,胜读十年书,今日才真正明白了陶渊明为什么被人敬仰的原因。他一口饮尽杯中酒,不禁有点醉了,满腹的话语滔滔而出,于是在坐的终人都赞叹知县老爷有陶潜的风范。先生看着他,冷冷的笑了,说,不你并没真正懂陶渊明。刘伶醉酒是为狂,狂中带隐;李白醉酒是为豪,豪中带仙;陶潜醉酒是为品,品中带乐。别人喝酒都是有所为和所不为的,只有陶潜才是真正的喝酒。你读懂了他的《饮酒诗》了吗?看你喝了酒成什么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