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挣脱的过程,一切的一切又将重新开始了。那个过程到底需要多久,心
里是一点底也没有。朝着一个方向飞或是挣扎都是可以的,只要离开此时此
地此情此景就好,究竟要往何处是以后的话题了。
(完)
未落定的尘埃
作者:董懿娜
作者简介
董懿娜女1972 年10 月生于上海
祖籍浙江·宁波
1991 年至1993 年在复旦大学中文系就读,
次年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作家班)就读,
1996 年毕业,获得文学学士学位
著有散文集《玻璃心的日子》
现为上海人民出版社《青年一代》编辑
目录
┌────────────────────────────┐
尘烟往事4
往昔岁月5
我的家11
经典影片13
朴素的情谊14
世上最可爱的女孩15
乡村记忆17
剧社二年间19
洪僖鲜20
事如细屑22
在路上23
画家的故事26
宛如风筝27
首饰27
和一位成功男士的晚餐29
湿云如梦雨如尘31
柔情手记32
与夜相依44
写给Silen50
给Z 小姐的信53
泛黄的书签56
永不寂莫的文字57
由乔治·桑想到的58
我钟爱的女人们59
为诗歌狂热的日子62
三毛和她的书66
点滴成河69
点滴成河70
渴望生病的女孩71
小方先生72
犯在孩子面前的错误73
携手相依74
孤栖与谁邻75
美女一种76
你的路是万水千山77
对手已不存在。。77
为爱所困78
独居时代79
重逢80
迟暮美人81
午茶和散步81
宠爱自己82
游戏一种83
└────────────────────────────┘
自序
在这本书里写下的,都是我在学校里的生活和工作将近一年多来的感
受。我在写它们的时候便觉得,一切已流逝的东西都在我的生命沉淀下来,
随着时光荏苒,它们会藏得越来越深,变得淡而缥缈,却是永不会褪去的。
我好象是在面对着我的十六七岁的光景而自言自语,所以在心底里是
一点陌生感都没有的。象是写给那些朝气蓬勃的你们,又象是写给我自己。
也许我在长辈们的眼里依然还是年青的,可是我总觉得那些纯粹的、无忧的
青春岁月于我而言是逝去了,永不会再回头,每每念到此,心中总是承载着
很多怀恋。
从来我就相信,世间唯一相通的是人的情感。纵然会有不同的经历,
不同的人生,然而情感的纷纷扰扰却是可以跨越千山万水的。所以,我想我
所经历的一切也许会在你的心底有那么一些共鸣之处,因为我和很多普通的
女孩一样,有着简单的经历却有一颗敏感且自认不凡的心。
写作,在我而言,在很多时候,是一种心情的记录,我以为这种含蓄、
自我的方式比较适合我的业余生活。当很多事与心情被不经意地记下,隔了
好久无意间翻到时,那种感觉真的是很奇妙。我总是在一些特别安静的日子,
会在心底里腾升出一种感激,感谢生活让我与文字缔结一种比较亲密的关
系,它可以让人产生一种调节平凡琐碎的日常生活的能力,可以不被孤单湮
没,反而会升出对个人空间的向往。人是需要空间的,心灵的空间会给人提
供很多纯美。
我是这样地一路走来,虽然也是简单的步伐却也不失丰厚的回忆。一
路上的点点滴滴就汇成了所有往事中的欢欣与悲愁,也许生活本来就是这个
样子的,只是因为人赋予了它很多想象,它便真的会变成想象世界的一部分,
在我,真实的世界和想象的世界常常是界线模糊的。我这个人,常常是会被
各种往事缠绕,其实往事也未必见得是那样地绚烂多彩,只是因为已经逝去,
已经成了记忆中的一部分,它便是变得越来越有味道,连那些最原初、最细
微、最不屑的快乐都会拿出来细细地品。对逝去的情感和古旧的东西天生都
会眷恋不已,也许天生是那种抗拒进步的人,拖拖拉拉地,独个儿徘徊在这
样如水般纯净的岁月里,不肯轻易离去。有时候,就感到自己象一颗尘埃一
般,落不到地,又腾升不到高空,在晨曦未明的阳光里舞蹈,美丽而忧伤地
永不停息。
这就是我的少女时代的一个真实的侧影。
作者
于1997 年2 月上海
尘烟往事
往昔岁月
岁月就象一条河,你我只是这条河里的水,两岸的风景在变,水还是
水,是不会变的。
这是我在今年的新年里写给我的一位远方的朋友信里的话。
直到去年夏末我从学校毕业,进了出版社,进了杂志社工作,从一些
纷乱无序的生活状态里慢慢挣脱出来,又可以象学校里那样有比较充裕的时
间去安排我的生活时,我才感到那种心底里一直不曾褪去的对平静和舒展的
渴求重又从生活的各个角落涌上来,复回到我的心头了。在无数个静谧的午
后,我坐在出版社这幢欧式建筑一间朝南的办公室里,静静地望着窗外,往
昔岁月中的点点滴滴就象是细碎的阳光,斑驳而至,所有你以为淡忘的,其
实都纳在一个尘封已久的盒子里。它在等待,等待着有一天你不小心打翻了
盒子,那些你以为已经消失的都清清楚楚地在里面,不曾有何改变的,消失
的仅仅是时间而矣。我在对往昔零星却清晰的回忆中感受着生命的可贵,亦
觉得唯有时光才是无所不能,无所不在的巨人,很多你原本以为重要或原本
你并不在意的东西,由于它的力量而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人也在这样的转变
中逐渐成熟、美丽而坚强。所有的伤感和欢欣是生命的赐予,也是必要的代
价。
我想我的生活就和无数个女孩一样简单而从容,所历经的东西也是比
较相似的,从家庭到学校,从学校到工作。生活的轨迹注定了它的简单。都
市的生活更是隔离了人与自然,与它种生活的接触。有的时候我真感到庆幸:
因为我迷恋上了文字,在这些方方整整的字块组合间找到了现实生活中所不
能寻觅到的幸福和快乐,文字的海洋浩淼无尽,这便是除了日常生活之外最
好的栖息之地。如果说我的生活有一些和同龄人不同或是有一些自我的乐
趣,那就在此。在那些安静的日子里,我与文字为伴,在遐想的空间任意地
四方走走,它让我感到寂寞并不可怕,单独是一朵开在心底的花,在内心的
世界里它可以永远娇艳。每每念到此,我会为我的选择而感到庆幸。日常的
生活是琐碎和繁杂的,现实的世界也充满了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而文字为人
创造了一个新的空间,无论是故意的躲避还是有意寻觅,在这里所能获得的
自由和安宁才是无与伦比的。
1
我一直在想,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与家庭环境之间的关系到底密切到
什么程度。之所以被这个问题经常提醒和困扰是因为我有一个可爱漂亮的妹
妹。我们几乎是朝夕相处了二十年。我们在几乎相同的环境下生长了那么多
个日日夜夜,但我们却差异甚大,个性、爱好以及对生活的理解都不太相同
或是太不相同,当然这并不妨碍彼此真挚、浓厚的情谊。这种差异让我起先
认识到人的天生的禀性中可能有一些因素会决定他(她)的命运,然而更多
的是个人本身的爱好、兴趣、有意向地选择什么或躲避什么,在童年或是刚
刚步入青年时期的一个极偶然的向往常常是象一颗小种子埋在人的身体的一
个角落里,在岁月的不经意中它会生根发芽,长得茂盛,继而有可能改变你
一生的命运。
我的童年是寂寞的。以至于现在我成为一个大人,每当看到那些郁郁
寡欢,个性内向的孩子时,心中会涌动起特殊的情感。孩子的世界太过澄明,
也不会有太多的手段或方法来排遣这样的寂寞,久了就沉在心底,越沉越深,
本来是一潭微小的水后来就会变成一片湖。大人们往往根本不理会你的孤
单,或者是他们即便体会到了也未必能帮上你什么忙。我知道寂寞对于一个
孩子或是一个刚刚步入青年时期的人而言是怎样一种滋味,因为我也是曾经
那样地一路走来。
人是需要朋友的,尤其是对于孩子而言,而要找到一个好朋友并不是
很容易的。对我而言我曾经是那样的失败。同龄人喜欢的东西几乎没有一样
是让我心生向往的,如果说有“问题儿童”那样的一群的话,我想我该是算
一个。(当然,那时候还没有这样的名词。)可是我那时很乖巧、从来不吵闹,
所以不会给父母带来太多的烦恼,只会给他们带来担忧。如何让这个孩子高
兴也许是他们曾经深受困扰的问题。那时,我的父母亲都得为工作而奔忙,
他们都是不甘于生活现状的,年青时因为历史的原因所失却的时光和青春的
美好成为中年以后重在心头燃起的火焰。他们需要付出成倍的时间和精力去
争回本该属于他们的。那个时候我沉静的个性中多的是倔强,对关心、对爱
的渴求是极为强烈的。总觉得父母欠了我很多的爱,于是就强装不在乎,强
装个性坚强,或是将自己已经逐渐成熟的个性包裹起来,让父母觉得我还只
是个孩子,还处于可以被疏忽情感的年龄。
我的妹妹天性开朗,且又长得俏丽出众,小时候是人见人爱的小精灵。
人对孩子的判断在小时候总是存有很多误会的,总以为伶牙俐齿,善于在人
前表演的孩子是聪明的,而那些个性内向,不善言表的孩子通常是没有人去
夸赞的。孩子对长者的迷信总是很甚的,因为自己缺乏足够的判断力,总以
为大人的话是正确的。那时候有的骄傲有一大半是因为这个小精灵,感到有
这样一个可爱的女孩是在这个世上除了父母之外唯一与我血脉相连的人,心
中便有难以言传的温暖。我和妹妹一起长大的过程中所体味到的情感的回报
也许和别的姐妹有所不同。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