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在不同的场合多次看过他的画,严格地来说是他的艺术品。可是,
每一次我都带着无限的热忱去,回来时却是有了更多的迷惑。我几乎读不懂
他的作品,每一次他总是耐心地向我解构与诠释他在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思
想,只有在他的自圆其说中我才稍能得到一些领悟。
梅雨季节来临之前的那段日子我的心情极不好,忽明忽暗,忽晴忽阴。
时不时地会说话撞人——其实我不是故意的。我的这位画家朋友经常打电话
来与我聊聊他近来的作品,得知我心情不好就说:“你出来走走吧!来看看我
的作品吧!”
难得一个凉爽的黄昏,我走进了那个到处扔满了瓶瓶罐罐和画布的画
室。我感到凌乱之外隐隐飘来一些伤感。这是一幅正在进行的艺术作品,大
约已进行了一半。它有一个名字——话语。过去的岁月犹如一些飘逝而过的
话语,是一些碎片。它是一个人对往昔岁月最深刻的印象——一个中国艺术
家的感受,于是广而扩之成为一个人所理解的生活,现在通过艺术来表现就
如同用一种话语在向别人诉说。画的规模很大,大约有近三十二张画布构成。
上面粘满了如指甲般大小的碎片。我站在画布前好一阵发怔,只是隐隐地感
到有一份难言的压抑在触得我的神经发痛。
既而我们离开那幅未完成的作品,坐在他布置得极为雅致的客厅里听
他聊前卫艺术。周身是黑管柔和而略带沙哑的诉说,墙上挂着二幅他获过奖
的国画和一些他后来创作的前卫艺术画。国画中的线条是那么柔和,笔触间
可隐约地感到有一份温婉而细腻的情感涌动。对于他的国画我有一种特别的
偏爱,他的那些束之高阁裱过或还未裱的国画我都看过。我一直很固执地称
他画家,从不叫他现代艺术家。我知道他曾被一份爱恋纠缠了多年,后来一
位搞前卫艺术的朋友用一些莫名奇妙的作品、打扮和处世态度轻易地夺走了
他爱的女孩,那是一个对艺术和爱情报以同样热忱的女孩。自此以后他消沉
过很长一段时间。待他不再消沉的时候他便发誓不再画国画而要去搞前卫艺
术了。他要超越一个无所谓存在与不存在的目标,尽管别人已经不再介意他
的感情,可是他仍不罢休。他每日在他与自己的作品之间对话,他选择了一
种让人推崇的竞争方式,他没有伤害任何人,然而他选择了一种自我伤害的
方式来完成他的作品,每日复每日。他的现代艺术品一方面受到很严厉的贬
斥另一方面又得到莫大的礼遇,有人愿意出不小的价钱买他的作品。可他好
象从来没有真正快乐起来的样子,他也丝毫不为外界的评价所干扰只是每日
投入到他的创作中。
后来我知道他又彻底地放弃了前卫艺术。那个女孩被她痴迷到极点的
丈夫所弃,开始了孤独的生活。我看到他的时候已是盛夏,他消瘦而颓唐,
那幅作品依然是半成品。他说自从听到那个消息后就再也没有握过笔,他感
到身上所有的激情、灵感都已逝去了,一旦目标逝去,所有的力量也都消解
掉了。他说想调整一个心态,他依然要回到他的国画中去,他认为他真正钟
情的艺术还是国画。
好多朋友都在婉惜,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夭折了。我想也许不
是这样,也许可以找回一个真正的画家。
宛如风筝
刚刚踏上人生的第二个本命年,我正迎来生命中最宝贵的时光。在有
限的弥足珍贵的岁月里享受着单独的快乐。从前年开始,我中学里和大学里
的同学一边在埋怨着婚姻是围城的同时一边就像排了队似地纷纷成为新人,
我开始一次次地赴宴,直到前些日子最好的女友也订下婚约,而且我被指定
为伴娘。亲朋好友也愈益关注我的生活,以中国人特有的热情和让你不知该
如何应对的热情。总之最关键在于想让我明白在对优秀和幸福的抉择时一定
要高度明智。
我还记得小时候听大人讲故事的情景,那时所听到的最美的地方就是
天堂。后来有人把美满的婚姻也比作天堂。幼时的我对天堂的理解是:天堂
一定很美,要不去的人为什么没有一个愿意回来的呢?想到即便是得到幸福
也将是要去走一条不归路,总有些莫名其妙的惶恐。
当我真正长大时才明白,要去承担一个人的感情或者是将自己的情感
托付于一个人都不是件简单的事。爱或被爱是一种近乎于奢侈的幸福,我可
以不在乎很多东西,但我珍惜幸福,而真正的幸福实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需要无数的琐碎、平凡去一丝一毫得以慢慢兑现的。我从没怕过爱情是一个
美丽的谎言,怕的是即便是真挚的爱也有着无可弥合孤独的裂缝。
过完二十岁生日以后至今的岁月,我都忙着成为一个父母师长眼中优
秀的孩子而不敢懈怠,读不完的书,求不尽的完美,生活被忙碌压成一张薄
薄的书签。寂寞也是要有空间得以舒展的,而我的寂寞刚一抬头还未来得及
张扬就被压回了头。我一边咀嚼着单独的洒脱一边吮吸着孤单的寂寞,一来
一去时间就在不经意中流过了。我以为,人的一生的每个阶段都有着属于它
的美好的东西,我相信爱情是存在着的,那些不信爱情的人是不相信曾经有
过但现在已不复存在的人。这样不是太过简单就是太过贪心。在我可以无限
接近爱的内核的时候将尽全力去做,如果有一天当我跨进婚姻的界线都无法
企及爱的本质,我也不会去否定爱情,只会埋怨自己。
有的时候和朋友聊天,我才会觉得自己的心态就像一个飘摇的风筝。
飘啊飘的,而那个线团不知道散落在哪一个不知名的角落。终有一天这个线
团会被一个人不经意地遇到,就在那一刻,于千百人中的那一个,那一时,
那一地,他能拾起那个线团然后以耐心以沉静以爱开始收线,这只风筝开始
回来,那一刻,她会真正明白:风筝飞得再高,那根细线将是她的全部。
首饰
我收到的第一份首饰是母亲在我二十岁生日时送的礼物。那是一枚白
金戒指,纤小细致,造型别致。母亲亲自为我戴上,拥着我的肩说:“祝你
生日快乐。”以前,我曾在生日的时候收到过无数的长毛娃娃、像架、成套
的书籍磁带。可首饰这是第一次,妈妈说,戴着母亲送的戒指的手是最美的
手。
我把这份礼物好好收藏着。平时在学校里很少戴,主要是觉得穿了一
身学生装戴上戒指会显得不太和谐。只有在节日里,或是情绪特别高涨的时
候会戴上它。还有就是惹母亲生气的时候,想以此来暗示她,我是多么珍惜
她的心意,想籍此来讨好她,可以不在口头上道歉就能让她原谅我。后来,
父亲后来又给了我一挂项链。这是他多年以前从香港买来的,款式与造型唯
此一挂,价值不菲。母亲对父亲说:“你不是说这是为女儿准备的嫁妆吗?
怎么这么着急就送给女儿了?”父亲浅浅一笑道:“我想让女儿知道爸爸像
妈妈一样细致地爱她,我可不想输给了你。”他们总是这样有趣地“争抢”
女儿的情感,唯恐我会偏心。
后来外婆给了我一挂珍珠项链和一对她的母亲留给她的手镯。爷爷给
了一枚翡翠戒指。
女友从泰国归来给我捎了银手链、银挂件。去西安旅游,自己又买了
一副鸡血石镯子。妹妹给了我一枚玉佩,说是戴上可以消灾避祸,我倒是蛮
钟情于这种略带了一些黄的浅浅的绿,一直贴身佩了好久。
这些我都收着,平时倒是钟情于一些假的饰品。主要是那些木质的或
仿真的饰品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比较便宜却经常可以收到不同凡响的效
果。我每挑选一件这种假首饰,就像采撷归来一份意外得到的奇珍异宝一般
的兴奋。这些真的、假的、昂贵的和廉价的首饰被我装在一个纸盒子里。心
情好的时候我会把它们全都取出来,一件件地摆在床上揣摩品味。
有一次,我居然把所有的饰品都挂在了手上、颈上、脚上、胸前,活
像个女巫一般,惹得全家人大笑不止。
那一年的春天,一个深爱着我的男子对我说,他要结婚了。他等了两
年,两年的时间里他用了能用上的一切爱心,我也是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
只是我一直没有接受他的感情。我一开始就告诉他,我不爱他,以后也不会
爱的。他愿意尽最大的努力试试。两年的时间几乎耗尽了他的耐心和忍受力,
他终于决定放弃了。就在他告诉我他的决定时,我在如释重负的同时又隐约
感到一份浅浅的失落,自此,将少了一个终日为我牵挂,愿意为我努力去做
好每一件事,为我欢喜悲愁的人。虽然我一直很少在意过他,并且一直希望
他能尽快找到可以移情的女孩,可真的将要不复存在了,又平添了些许惆怅。
人的心理总是这样的微妙啊!
他说,他的未婚妻温顺细致,比起我的倔强任性是好多了。。我就这
样静静地坐在他的面前,听他语无伦次地说着他未婚妻的种种优点,渐渐地
他安静下来,说:“我已经很投入地爱过了,现在我需要一份婚姻了。”眼中
已经有雾气产生,这也许应该是我最后一次看到他神气俱伤的样子了。
他最后送了我一个盒子,是一只极漂亮的音乐首饰盒。盒子里有编了
号的二十几封信和一张卡片。我的身边从未留有他的信,起初认识他的时候
曾收到过一些,因觉得不妥便退了回去,我没有想到他一直坚持着。他在卡
片上写道:我多么想有一天能为你精心挑选一件首饰且亲自为你戴上啊,可
是我永远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了,这个首饰盒是我的心意,送给你,为了你,
为了我不再回复的感情。
我打开编号最末的那封信,信的最后说:不要以为我是一时冲动才结
婚的,她待我那么细致体贴,且能包容我所有的缺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