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十年灯-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昔日重来(1)   
45 
接到方湄寄来的装有那盘磁带的邮件后,我连信封也没拆,就把它扔到了桌子上的一大堆杂志和稿件里。 
6月,上海的天已经很热了。一天下午,完成采访任务后,在淮海路上还没走多远,就热汗直流。在一家食品店要了一杯冰可乐,站在门口的空调下一边喝可乐凉快,一边看街上来往的行人和车辆。也就在这时,我忽然看见对面的一家音像店的橱窗里,贴着一张大幅的黑白海报。我慢慢把手里的杯子从嘴边拿开。 
海报上,方湄留了个短短的学生头,直直的头发整整齐齐地垂在耳际,那一双黑白分明的眼镜正隔着喧哗的淮海路看着我。我几乎有些不相信我看到的这一切。 
方湄的专辑真的推出来了! 
我顾不得许多,把喝了一半的可乐扔到了旁边的垃圾箱里,直接从街道中间的隔离栏上跨了过去,走到了对面的那家音像店。看得出,方湄的这张海报是精心制作的,画面偏暗,黑色,灰色和白色是基调,方湄的脸有一半隐没在阴影之中,她的眼神显得迷惘而缥缈,似乎正向一个遥远的我们所不知道的地方眺望,而在画面的下方,是四个在黑色的田字格中发亮的楷体字《昔日重来》。从音像店门口摆着的一只黑色的音箱里,正流淌出一曲我熟悉的歌曲。卡伦·卡朋特的《昔日重来》,不过并不是卡伦·卡朋特的原唱,而是汉语的翻唱。 
在我小的时候, 
我常守着收音机,等待我喜欢的歌。 
我常跟着它们一起唱,觉得好开心。 
那种幽婉、感伤的气息一下子抓住了我。这略带沙哑的声音,还有那每一节歌曲转折时的叹息声,使我突然明白过来,这就是方湄的声音,一种既不纯熟,也不圆润,更无多少技巧的,粗糙的,几乎就是原生态的嗓音。我不禁笑了,看来,方湄的声乐素养并未提高多少。她还是原来的那个她。 
可是,也许惟其如此,更觉真实、感人。 
回顾那段消逝的时光, 
是如此的美好, 
它让今天更显得令人忧伤, 
这是多么大的变化啊。 
我冲进音像店,在一排排磁带架上寻找方湄的那盒带子,可是我来回找了好几遍也没能看到,可四周却又分明响着方湄有些生涩的嗓音和婉转的歌声,我只好问站在一旁穿着条纹衬衫的中年女营业员,在哪里才能找到这盘磁带。 
我所有美好的记忆, 
清晰地又再现, 
有一些甚至能让我哭泣; 
就似从前一般, 
好像昔日又重来。 
“喏,就是正在放的这盘?”我指着空中,似乎这首歌触手可及。此刻,它正在不断地反复播放。 
“卖光了,今天已经有好几个人来问了。” 
“哦,谢谢了。” 
“真怪,这盘带子怎么会卖得这么好。”她对旁边的一个同事说。“好像也没做什么宣传、炒作。” 
“是啊,蛮怪的,这盘磁带很多大人都来买,不像那些香港台湾的歌星的带子,都是些中学生来买。” 
“能把你们正在放的这盘卖给我吗?”我问。 
“哦,这可能不行。你也听到了,这是我们拿来做广告用的。你再等等好了,明天再来看看,我们已经去进货了。大概明天就能到。”那个女营业员说。 
我不再听她多嗦,转身离开了这家音像店。外面,阳光灿烂,我回头又看了一眼橱窗玻璃上的那张海报,感到这一切难以置信,但却又是如此真实。那张海报在周围五彩缤纷的海报衬托下是那样的醒目,我看着它似乎一点一点正慢慢向橱窗深处凹陷,像一个时光隧道,把人的目光深深地吸引到了幽微的往日之中,让人渐渐迷恋,又渐渐不能自拔。我觉得自己正不知不觉地一步一步向里面走去,它是如此幽深,漫长,却又如此温馨,宜人。我看到有一个人正向我慢慢走来,他的面孔是模糊的,甚至性别也是含混的,但却是我熟悉的,我不知道他是谁?又来自何方?我只是感到,我们两人的距离越来越近,也越来越亲切,可我们始终有一段距离,我们只能接近,接近,再接近,却怎么也无法跨越。可即使这样,我也身不由己地向他走去,我试图向他伸出手,我要和他拥抱。也许,我们将融成一体。甚至,我感到,我们就是同一个人。不同的是,一个在今天,而另一个在过去,可能正因为这样,我们才会努力接近对方,并渴望变成对方。 
一辆公交车嘎的一声停在了我面前的街道上,从上面下来了一大群人,他们说笑着从我身边走过。一个姑娘撑着一柄色彩斑斓的太阳伞在我面前晃动了一下,那鲜艳的色调比阳光还刺眼,把我从回忆中拉了出来。我突然想起前面还有一家书店,那里面也有卖音像品的专柜。我不再犹豫,转身向那家书店走去。   
昔日重来(2)   
然而让我惊讶的是,书店里一样正在播放方湄翻唱的卡朋特的这首歌,只是因为环境的原因,歌声显得略微轻柔一些。我走到音像柜前,让营业员给我拿一盘方湄的《昔日重来》。营业员像早已准备好一样,抱歉地对我笑了笑,告诉我这盘磁带已经脱销了。 
这次,我没有再像刚才那样感到吃惊。在方湄的歌声中,我慢慢地扫了一眼书店里那些在无声地翻阅着新书的人,在这个安静的地方,仿佛什么也没发生过。是的,除了他们身边的背景音乐外,也许真的什么也没发生过。可我知道,对我来说,那些该发生的还是出其不意地发生了。 
方湄已经一夜成名。和往日不同的是,这一次,是成为了一名歌星。而且她必将,甚至已经红透今年夏天。 
当我不得不办完另一件事,回到办公室时,天色已近黄昏,除了一丝淡淡的烟草味外,闷热的房间里已空无一人。我把空调打开,给自己冲了一杯速溶咖啡。窗外的霓虹灯已经亮了起来。那闪烁的光芒反射到窗户的玻璃上,像是不断变换的电影镜头,把房间里照得忽明忽暗。随着空气渐渐凉爽下来,我觉得自己的心情平静了许多。白天的燥热也随之慢慢消失。 
我走到我的桌子前,翻开那一大堆杂志和稿件,找出了方湄寄给我的那封用厚厚的牛皮纸信封装着的邮件。我掏出那盘磁带,放进了墙角的一台录音机里,然后拖过一只椅子,按下了开关。 
磁带开始啦啦地在录音机里旋转,我静静地等待着,咖啡的香味一缕一缕地飘到空中。我想,那首歌将会怎样出其不意地响起,又怎样在这飘溢着咖啡香味的空气中弥漫呢?我能感觉到方湄的存在,她的声音以可见的方式隐藏在一段棕色的磁带里,她将会在时间中蔓延,像藤蔓植物一样在我面前生长,并把我紧紧地包裹起来,并再次像白天一样带回到往日之中。 
是的,我期待着这一切。随着磁带的转动,我感到这一切正在临近,它似乎变得越来越具体,变得可信,甚至变得可以触摸,可以呼吸。 
我渴望歌声响起。而且,我好像已经听到了它正在我的脑海里萦绕、鸣响。 
46 
可是,一直到第二天上午,我才再次听到方湄的歌声。一个刚分来的女大学生,小苏,在工作间隙走到那台录音机前,咔嚓一声按下了放音键,几乎如同梦幻,没过多久,就从那台录音机里传来了方湄翻唱的那首《昔日重来》。 
我放下笔,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因为方湄寄给我的那盘磁带是空的。前一天的晚上,除了磁带转动的沙沙声外,我什么也没听见。 
“这盘磁带你从哪里弄来的?” 
“我特地从家里带来的,怎么,你是不是也想要方湄的歌?我给你复制一盘好了。现在买不到的。你不知道,现在她的歌有多红。她的带子刚上市一个星期就脱销了。” 
“对,就是你说的这个什么方湄,”一个戴着老花镜的女同事也从桌子上抬起头来,“我女儿也是喜欢得不得了。说是有一种怀旧的感觉。哎,小张,这个方湄是不是以前你报道过的那个获得过我们上海选美冠军的那个人呀?她不是你的女朋友吗?” 
“是,”我犹豫了一下。“可现在不是了。” 
“哦,是这样。”她狐疑地看了我一眼,重新把头低了下去。 
我看到小苏的眼睛一下子变大了,给人的感觉,她那本来就近视的两只眼睛似乎马上会从眼镜后面跳出来。 
“那就麻烦你给我复制一盘吧。”我假装不动声色地说。 
小苏的话是真的。方湄的歌声不仅在音像店里反复播放,很快,也许只是我前些天没有注意而已,在大街小巷,甚至在小吃店,出租车里也都一样能听到她的歌。尤其是她翻唱的卡朋特的《昔日重来》这首主打歌曲,更是响彻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仿佛在一夜之间,每一个人都想回到过去,都希望昔日能够重来一样。但昨天真的能够重来吗?那个在方湄的海报上表现出来的黑白的,灰色的,又是如梦如幻的过去,它在哪里?它怎么这么快就消失了呢? 
上海到处都在拆建,街道被拓宽,拉直,高架道路升到了屋顶之上,那些低矮发黑的二三层小楼不是被推土机推倒,就是被戴着柳条帽的民工抡起大锤砸碎,一幢幢崭新的有着巨大的玻璃幕墙的高楼像雨后春笋一样破土而出,肯德基已是遍地开花,麦当劳的那个像人的屁股似的M标志也在繁华的路口闪着金色的光芒。有一天,我偶尔路过外滩,发现对岸的浦东的那几座摩天高楼已经拆下了防护网,其盛气已足可凌人。 
只是,一切都太新,太新了。 
也许,这是一个越来越新的世界。它变化的是这样快,以至于人们来不及把过去遗忘。就像神话里常出现的情节一样,仅仅是刹那之间,在一片荒烟蔓草之上便会出现一座金碧辉煌的宅院。这无疑让人既惊讶,又不安。因为,很有可能,就像它们是突然出现的一样,说不定它们也许会忽然消失。   
昔日重来(3)   
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心并没有能及时更新,以适应这种巨大的变化,它还停留在过去。但是,今天却要把你从过去中拉出来,要你跟上这个变化得越来越快的世界。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