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得美!就算我同意,妈妈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你好象很怕你妈?”
“怕。四岁,妈妈又教我学外语,每天我要起得更早了,妈妈也管得更严,我挨打受
罚就更多了。”
“钢琴不练啦?”
“照样练。早上先背半个小时单词再练琴,晚上练琴一小时,学外语二小时。不过我好象对外语比较感兴趣。毕竟,学钢琴不能出声,只能听声,学外语则可以咿咿呀呀读出声来。”
“那你现在的外语水平一定很好咯。”
“现在我掌握了六门外语。”
“哇噻!真是才女呀,佩服!我对外语最头痛了,大学里唯一补考的科目就是英语。”
“其实,学会了一门外语,再学其他外语就简单多了。”
“你会哪几门外语?”
“英、法、德、日、葡、阿拉伯语。”
“你可以去联合国当外交官了!呵呵。”
“现在回想起来,虽然妈妈对我严了点,狠了点,但教会了我很多东西,我指的不光是知识和技艺,还有独立的人格、自强的个性、良好的习惯、执著的精神等等。”
“这么说,你对你妈还挺敬佩的。”
“我和妈妈关系不太好,也没什么话说。爸爸最疼我,我与爸爸更亲近些,也更敬佩爸爸。爸爸很爱妈妈,在我与妈妈发生摩擦的时候,他总是充当我们的出气筒,小心翼翼地陪着笑脸,千方百计哄我们开心。我觉得爸爸是天底下最好的爸爸。”
我发现懿儿在提到她爸妈的时候,不称“我爸”“我妈”,而是直称“爸爸”“妈妈”,不知是出于习惯呢,还是有意以这种不分“你”“我”的方式拉近我与她之间的距离。
7
“你爸怕你妈不?”
“有一点点吧,更多的时候是让着妈妈。”
“那你妈不成了女皇啦?”
“一般情况下是妈妈说了算。妈妈年轻的时候是个千娇百媚的大美女,家境又好,外公是个富商。爸爸和妈妈是大学同学,在学校里,妈妈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追她的男生排成长队,她一个也没看在眼里,却偏偏看中了爸爸这个穷小子。”
“你爸没追你妈?”
“没有。爸爸来自穷乡僻壤,很有骨气,更有自知之明。一门心思扑在学业上,从来不去凑那些热闹。妈妈着了魔似地爱上了爸爸,让旁人大惑不解,议论纷纷。那时候,爸爸家里穷得叮当响,穿着土里土气的,少言寡语,人长得还算英俊。大家都不明白妈妈到底看中了爸爸哪一点,外公外婆明确表示反对。爸爸也不敢接受这份不相称的爱情,对妈妈不冷不热的,有时还装傻敷衍她。妈妈可不管这些,死心塌地非爸爸不嫁。”
“爱情真是让人捉摸不透。”我不由自主地发出感叹。
“在妈妈火力十足的攻势面前,爸爸被征服了,外公也妥协了。结婚后,爸爸为了报答妈妈的厚爱,处处护着她,事事顺着她,对她照顾得无微不至,成了一个模范丈夫兼护花使者。”
“难怪你妈高高在上、颐指气使的,原来让你爸和外公给宠坏了。”
“妈妈本来就是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娇小姐,什么也不会做也不愿意学着去做,家务活全是爸爸包了。妈妈心疼爸爸,想请个保姆,爸爸不同意,直到有了我,才请了一个钟点工帮忙,他好省点时间多陪陪宝贝女儿。”
“你爸真是个难得的好男人。”
“是啊。他在妻子面前是好丈夫,在女儿面前是好父亲。他真是把我当掌上明珠一样捧着的,我长这么大,他从来没骂过我一句,没打过我一下。人家是严父慈母,我家却是慈父严母。我小时侯学钢琴、学外语,经常受到妈妈的责罚,爸爸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知道妈妈是为了我能成才,也了解妈妈说一不二的脾气,并不去制止她的‘暴行’,只是一有机会就抱着我,给我讲那些惊心动魄的神话故事,教我诵唐诗,读宋词,给我幼小的心灵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也让我单调灰暗的童年增添了些许光亮和明媚。”
“你爸是才子,你妈是美女,你是他们爱情的结晶,应该是一个又聪明又美丽的优秀女孩吧?”
“你错了。我才比不过爸爸,貌赶不上妈妈,我是他们生产出来的次品。”
“你钢琴过九级,外语会六门,不说你才高八斗,起码也有七斗半吧。至于相貌,虽然没见过你的芳容,但我猜你一定象你妈妈,是一个有沉鱼落雁之貌、闭月羞花之容的江南美女。”
“你说的是天仙,不是我。”
“有玉照吗?发一张过来一饱眼福。”
“看了会让你失望的。”
“发过来再说。”
“我在奶妈家,没照片。”
“哦。那等你回去就发,一言为定?”
“好吧。”懿儿迟疑了几十秒才回复。
“象你这么优秀的女孩子,一定有很多男生追你吧?”
“没留意过,只知道男生背地里叫我‘冰儿’。”
“没有一个让你动心的?”
“从小到大,我只接触过三个男人:爸爸、外公和大伯。我家教很严的。”
8
“家里给你立了很多规矩吗?”
“有许多‘不准’:不准剩饭,不准翻菜,不准穿睡衣进客厅,不准染发,不准烫发,不准撒谎,不准大笑,这些还没什么,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有‘三不准’。”
“哪‘三不准’?”
“吃饭不准叭叽嘴。只能无声地细嚼慢咽,小时候为这个没少挨妈妈的呵斥。”
“吃饭叭叽嘴确实不雅,那‘二不准’呢?”
“不准穿牛仔装。”
“为什么?”
“妈妈认为牛仔装是下等人才穿的,有失身份。我读中学的时候正流行牛仔装,满街都是。我的小姐妹都穿,只有我不合群,每天不是旗袍,就是裙子。爸爸看我眼谗得不行,就在我考上大学那年,偷偷给我买了一套牛仔装,让我在学校穿,回家就换下。”
“这个倒是有些强人所难,第三不准又是什么?”
“任何场合都不准跑。”
“要是赶车呢?”
“赶不上就等下一班。”
“要是赶不上末班车呢?”
“那就打的,或者打电话让爸爸开车来接。”
“要是突然下雨了呢?”
“下刀子也不准跑。”
“这条未免太不近人情了。”
“妈妈就是这样的,立了规矩就得照做。有一次,我和妈妈一起去浙大,刚下车,突然下起雨来,我正准备紧跑几步冲到走廊里,妈妈一手紧紧拉住了我,我们两个在雨中不紧不慢地走了一分多钟,身上淋了个透湿。”
“你妈好可怕!你爸给你立规矩没有?”
“没有。爸爸本人就是规矩。他言谈风雅,举止得体,他总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从来不给我讲什么大道理,从来不会训导我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身教重于言教。你受父亲的影响更大一些吧?”
“是这样的。妈妈说规矩,爸爸做规矩,妈妈是教导者,爸爸是实践者。”
“你父母还真是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嘛。”
“我这些身世从来没有对别人说过,今天和你说这么多,还是第一次。”
“能成为你的第一个听众,我感到非常荣幸!”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对你说这些。”
“因为你信任我,对我有一种心理依赖。”
“不会吧?咱们认识才几天呀!”
“这就叫‘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哈哈!”
“是吗?”
“我相信你我之间以后会有更多的第一次。”
“好的第一次还是坏的第一次?”
“我希望都是美好的第一次,但也许避免不了一些不太好的第一次?”
“不太好的第一次指的什么?”
“以后你就知道了。”
“爸爸来接我了,我听到了他的汽车声。今天真是非常感谢你陪我,要不然,我真不
知道怎样熬过这个恐怖的下午。”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能陪你是我最大的快乐,何必言谢?”
“我要回家了,谢谢你!”
“路上小心,明天见!”
第三章 爱情试验
9
第二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一大早,我就拨打懿儿的电话,关机,直到9点才拨通。
“早上好!才起床吗?”
“早起来了。”
“我6点多就打你手机,一直关机。”
“我也是6点多起床的,读一个小时外语,再看一个小时书,一般9点开机。”
“天天如此吗?”
“这是从小养成的习惯。今天礼拜天,你怎么也起这么早?”
“想你,睡不着呀!”
“少来!我们学校的男生几乎个个喜欢睡懒觉的。”
“今天上网吗?你答应给我发照片的,我开QQ等你。”
几分钟后,我俩又在QQ上见面了。
“今天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想送点礼物给你,又不知道送到哪里。我想送
你一个呢称,咱俩之间专用的呢称,你说好吗?反正你也不喜欢懿儿这个名字。“
“什么呢称?你说说看。“
“我想了三个:依依、颦儿、小雅,你喜欢哪个?”
“我不喜欢叠声词的名字,颦儿好象是林黛玉的小名,也不太好。”
“那就叫小雅了。《诗经》由风、雅、颂三大部分组成,雅又分大雅和小雅,我觉得小
雅最适合你这种美女、淑女加才女了。”
“小雅用杭州话说就是小伢,家里人总说我像个小孩。”
“小雅,以后只能我一个人这么称呼你。”
“别人又不知道我叫小雅,当然是你专用。”
“发照片吧。”
“你要先答应我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
“看了一定要删掉。”
“好,我答应。”
“我从未给人发过照片,你看完了马上删掉,不要让别人看见。”
“行了,我保证删掉,快发吧!”
照片发过来了,我眼前一亮:一个标准的江南美女——眉如远黛,眸若秋波,面带桃
花,唇似新蕊。穿一件丝绸淡花旗袍,手拿一把小团扇,轻掩粉脸,眼睑半垂,娇羞动人。
“收到了吗?”小雅在网线那头催问。
“收到了,但是这张好象看不太清楚,你再发一张吧。”我耍了一个小花招。
“那我再发一张爸爸在家里用数码相机帮我照的。”
第二张是侧面半身照,上穿白色短袖衬衣,鼻梁挺拔,曲线圆润,青春逼人,秀色可
餐。
“果然是个美女!”我由衷发出赞叹。
“哪里!比妈妈差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