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风起民国 第三章:征兵的困局
欢迎读者登录读读窝小说网。duduwo。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读读窝小说网。duduwo。更新超快,百度搜索: 读读窝 3。3征兵的困局
黄浩然对于让下面的官员替暂10旅“拉丁”的建议是坚决不同意,黄旅长知道只要自己的命令一发出去,那些一心钻在钱眼里面的基层官员们一定会扛着他的旗号去搜刮民脂民膏,他黄浩然才不替这些被钱迷了心的狗东西背骂名呢!
再说靠用强抓来的壮丁训练起来困难也多,人家不是自愿加入你暂10旅的,难免在训练的时候就会消极应对,黄浩然要的是一只能打硬仗,还要能打胜仗的队伍!新兵思想上的问题不解决好,就很难达到他预想的目标!
黄浩然派了人员出去四处张贴招募新兵的布告,可是却没有收到什么好的反响。
暂10旅的征兵遇到了大问题。
安徽自古就是出好兵员的地方,李鸿章的“淮军”在清末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直到近代才被北洋的新式陆军取代。组成“淮军”的兵员正是主要来自安徽。
可暂10旅现在居然守着金矿要饭,看来这安徽的百姓也是被征兵征怕了,安徽这名声在外的兵源地黄浩然绝不是垂涎三尺的第一人了,安徽人的白骨已经随着“好兵源”的名声撒遍了大江南北。
于是整整一周,黄旅长在皖南设立的几十个招兵点居然只拉回了100多个人头,还不够一个连的建制。
黄旅长一直觉得中华最不缺的就是人了,21世纪的招聘会都是人山人海的场面,记得有次新闻里面报道因为应聘的人实在太多,居然将人才市场的大门都给挤破了,可现在黄浩然这位“大老板”居然要面对有岗位没有人愿意来上岗的局面。
谁让咱招的是“危险工种”呢!
于莲君在私底下表示上海青帮愿意帮着暂10旅解决一部分兵员,可是黄旅长实在不想让帮派的势力渗透到自己的军队里面,所以宛然谢绝了。
于莲君也不强求,他想看这个黄司令能用什么方法解决他现在面临的麻烦。
如今的军队如果不拉壮丁,怕是大部分番号的军营里面都要空上一大半的地方。
“自愿参军”?这个黄司令的想法还真是古怪的很!
在几次亲自上阵领回五、六个面黄肌瘦的流浪汉之后,黄旅长终于憋出了一个馊的不能再馊的主意。。。。。。
这还得感谢21世纪的那些法制宣传节目。
黄旅长领着他暂10旅旅部的参谋们在兵营里面四处转悠。。。。。。
芜城附近原先住过军队,不过在去年已经被编进了中央军的系统,原先驻过兵的营房一直空着,暂10旅一建立,黄旅长就让人把这块地方接管了过来。
足足可以容纳下一个师的营区里面现在只有三百出头的人马,自然显得很空旷,有些比较油的老兵居然一人占着一间青砖大瓦房坐窝,过上了地主老财的日子,都高兴的有些找不着北了。
那些刚刚放下锄头的新兵蛋子们则以各自出生的村落为单位分成几堆挤在几间大点营房里面,现在他们正面带惶恐的看着屋外经过的黄浩然一行人。
“川宝,这走在前面的好像是个大官呢!”
“你怎晓得的啊?你家亲戚哦?”
“那天招兵的那个官爷跟在他的屁股后面,那个马屁样子,怎个看不出来嘛!”
“别管,别管。当兵当兵,拿饷吃饭,长官的事情不是我们好管的,一会就要吃午饭了,小王庄的人多,回回都能吃着肉,我们只能喝汤,今个动作要快点,抢在他们前头。”
川宝把脑袋从窗台上面挪了下去,看着靠在炕上拿个树枝子剔牙的二哥,再看看头上高高的房梁,想想这几日在军队里面的日子,感觉就像做梦一样。
张川宝和他二哥张二牛是在当涂县参加的暂10旅,不过川宝觉得自己更像是卖了身。
那天他们哥俩为了给病在床上的老爹抓药赶了几十里路到了县城,药店的老掌柜看完药方再看了看他们哥俩打满了补丁的衣服伸出一个巴掌就没再说话。
一个巴掌,就是五块大洋!
家里从村头借到了村尾才凑了一块半给他们哥俩揣上,居然还是不够!
川宝一出药铺的门就蹲在街面上哭了,二牛急得在弟弟旁边绕圈子,结果看见了街尾正在卖力吆喝的暂10旅招兵人员。
暂10旅招兵站的招兵员向街面上来往的青壮们不停的鼓动着,不过这些招兵的说出的待遇当涂的老百姓们是一百个不信!
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事情?,一天三顿,有鱼有肉,到月还有一块光洋的饷钱,衣服用具全部免费,这怕是哪个抓不着壮丁的老总想出来骗人的新花样吧?
更绝的是桌上还放着一封封的大洋,说是给新兵的安家费。
每人4块,体检通过就让你揣上带走!
当涂的百姓更加确定了这不是什么好事,你看这“断头钱”都摆出来了!
当下路过的百姓都脚步飞快的离开了这“是非之地”。
二牛和川宝看着白花花的大洋,心动了。
想想病床上的老爹,兄弟俩硬着头皮走了上去,晕乎乎的让招兵的军官检查完了身体,领到8块大洋,二牛把自己压在兵站里,让川宝去药铺买了药再把剩下的钱托了个同乡带回村去,兄弟俩就和其余十几个“卖了身”的乡亲进了军营。
结果居然真的和招兵的军官说的一样是顿顿有肉!虽然他们兄弟俩势单,总是抢不过别人,不过也能捞到些小块的肉下肚,川宝这几天都觉得自己是天天在过年。
“我说哥,要不咱们托人带信把咱村的兄弟都叫来吃饷吧,这有肉吃,在家里一年也吃不上三回。”
“好啊!来多少我们都欢迎啊!”
接话的是黄浩然,二牛和川宝有些惊慌的挤在炕上的一角看着这个面带微笑,军服笔挺的长官。
不知道什么时候,黄浩然带着几个军官走到了营房里面,就站在二牛的身后。
半个小时以后,二牛和川宝还有三十多个刚刚加入暂10旅没有几天的新兵蛋子在操场上挤成一团。
。。。。。。。。。。。。。。。。。。。。。。。。。。。。。。。。。。。。。。。。。。。。。。。。。。。。。。。。。。。。。。。。。。。。。。。。。。。。。。。。。。。。。。。。。。。。。。。。。。。。。。。。。。。。。。。。。。。。。
( 请牢记或收藏读读窝 。duduwo。 )
第三卷:风起民国 第四章:钓鱼模式
欢迎读者登录读读窝小说网。duduwo。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读读窝小说网。duduwo。更新超快,百度搜索: 读读窝 2。4钓鱼模式
二牛他们这些新兵每个人的胸前系着一朵纸扎的大红花,川宝觉得有些别扭,用手不停地拨弄着红花下面的绸带,他感觉自己就像是要成亲的新郎官一样。
又不是娶媳妇,打扮成这样做什么?
过了一会,几个长官走了过来开始训话,说的什么兄弟俩都没听明白,再偷偷看看旁边的新兵,也是一脸的“茫然”。
最后长官们给他们每人发了一包白面、一条猪腿、五块大洋还有一个刻着“优秀新兵”的木头牌子,最后操场上的每个人都得到了三天的“假期”。
二牛和川宝只知道盯着自己手里面的大洋看,他们怎么也想不通自己连枪也没捞着放一下怎么就成了“优秀新兵”!
刚才官长还说了,等他们回来都是要升副班长的,军饷和待遇都有提高!
这些稀里糊涂受了奖的新兵被军官们欢送到军营门口,按家离的远近自发分成几个小队上路了。
黄浩然在军营们口挥着手呼喊着“一路顺风。。。。。。”,还有路费回来可以报销什么的!
后面的军官一脑门的瀑布汗!
这旅座葫芦里面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啊?
黄浩然看着这些新兵园区的背影,心想:
“老子给他们这么多的好处还不是盼着他们能回来,要不说回来有副班长可以当,没准这些小子能给老子玩一手‘半路失踪’;那老子可就亏大了!”
这些放“探亲假“的新兵就是他黄浩然撒下去的火种,我就不信这么优厚的待遇那些刨地的人家能不眼热?
只要你眼热就会循着他黄浩然下的“诱饵”自己乖乖的上钩了!
要知道,“传销”为什么在21世纪屡禁不止?还不是“榜样”的力量是伟大的吗?
川宝他们回到了家乡下树村,穿着一身军衣的兄弟俩把村口放羊的张树根给吓了一跳,他以为是县里面的大兵又下乡来催缴公粮,皖南虽说是个农业发达的地方,可再好的收成也顶不住官爷们这样巧立名目的搜刮啊?东家的租子也是一年比一年高,要不是这里的土地实在肥沃,眼看就要吃不上饭。
张树根赶紧回头往村里跑,他要告诉乡亲们把东西都藏好,要不然这个冬天可就没法过了。。。。。。
二牛和川宝进了村子才发现所有的乡亲们都不见了踪影,搞的他哥俩翻墙才进了自家的院子。
兄弟俩将部队发的东西放在地上,坐在门槛上等着他们的爹娘回来。。。。。。
下树村的村民留下望风的人瞧了半天也看见大队的军队开进村来,这才想起村东老张头家里面的两个儿子好像跑到附近的什么队伍上当兵吃饷,心想不会是这两个小子当了逃兵,跑回来了吧?
于是他壮着胆子悄悄的溜回了了村子,趴在张家的土墙上探头一看,可不正是二牛和川宝吗!?
警报解除了,村里面的人陆陆续续返了回来,兄弟俩的爹娘和大姐还有几个弟妹拨开围的里三层外三层看热闹的乡亲,见到了他们朝思暮想的儿子,兄弟。
老娘看见地上的东西一把把川宝给拉了过来,马上就要找笤帚疙瘩开揍,眼里泪汪汪的说:
“你们这俩个狗娃!连个招呼都没打就把自己卖了当兵,老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