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军空中闪击英国过程中,英国政府又一次尝到了长期纵容法西斯侵略的苦果。英法两国真正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简介丘吉尔:长期活跃在英国政坛,历任议员、内阁大臣。二战初,曾任海军大臣,力主抵抗德国侵略。1940年5月张伯伦政府垮台后,出任英国首相,领导英国抵抗德军的侵略,直至二战胜利。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⑤ 苏联卫国战争开始(点击显示)
A. 德国突然袭击苏联
侵占苏联是法西斯德国发动战争主要目标之一。在它与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为进犯苏联做准备了。先是在苏联西部边境之外集结大量兵力;后又侵入巴尔干各国,形成从西南包围苏联的态势。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国撕毁互不侵犯条约,对苏联发动大规模的突然袭击,法西斯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以190个师、3700多辆坦克、5000多架飞机的庞大兵力,对苏联发动了突然袭击,苏联卫国战争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进一步扩大。苏联人民为捍卫国土,开始了卫国战争。由于苏联准备不足,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德军深入苏联境内,北路围攻列宁格勒、中路逼进莫斯科,南路深入乌克兰。(观看影片《基辅会战》片段)
B. 莫斯科保卫战胜利
苏联卫国战争初期,由于准备不足,使德军在几个月里,深入苏联境内,占领了大片领土。尤其是中路的德军直逼苏联首都莫斯科,形势危机。1941年10月2日,德军开始总攻莫斯科。希特勒狂妄宣称要10天攻下莫斯科。苏联军民团结一心,誓死捍卫首都。45万市民冒着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修筑工事,其中3/4是妇女。市民们还自动组织了摧毁坦克组,巷战班。11月7日,在敌人兵临城下,炮声轰轰的条件下,红场照旧举行了庆祝十月革命的阅兵和游行。斯大林威严地站在列宁墓上发表演说,充满胜利的信心。在“让伟大列宁的胜利旗帜引导你们!”的口号下,红军指战员从红场奔赴前线。英勇的苏联军民,在斯大林和苏联政府的领导下,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寸土必争,誓死保卫莫斯科,捍卫国家,12月初,苏军转入反攻,到1942年1月中,在莫斯科战役中,50万德军被歼灭,德军被迫后退150公里至300公里。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国法西斯军队“天下无敌”的神话,使全世界人民受到了极大鼓舞。
三.太平洋战争爆发
日本与英、美矛盾的激发
日本企图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政策和日本在亚洲的侵略扩张直接损害了美、英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利益,美、英等国宣布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禁止向日本出口钢材石油等战略物资,这对战略物资依赖进口的日本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使日本和英、美矛盾激化,导致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日本偷袭珍珠港
利用教学挂图《二战中的亚太战场》让学生了解珍珠港的重要地理位置,它位于夏威夷群岛的瓦胡岛南部,是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活动中心。是日本南进的最大障碍,1942年12月7日,日军对珍珠港发动突然袭击,太平洋战争爆发。
组织学生观看电影<;珍珠港>;的片段,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四、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因为这个问题是本课的难点,因此我设计让课件显示出以下问题: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是怎样形成?标志是什么?
二战初期,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什么未能联合起来?1942年,有哪些因素促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通过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和组织讨论、回顾已经学过的知识来找出答案。
(三)总结、扩展
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德、意、日三国蓄意发动对外侵略战争,在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先燃起战火,然后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在欧洲扩大战祸。先是吞并奥地利,接着在1938年9月底,通过德意英法四国慕尼黑会议协定,在英法的纵容和出卖下,达到了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目的。在这里,英法为达到“祸水东引”的目的,牺牲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扮演了不光彩角色。之后,德军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9月1日,德军扩大战火,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面对德军进攻波兰,英法“祸水东引”之心不死,对德国宣而不战,打“奇怪的战争”,致使波兰孤立无援,迅速覆亡。
而德军占领波兰以后,并没有按照英法希望的去进攻苏联,反而集中兵力对付英法。在1940年四、五月间,德军首先闪击丹、挪、荷、卢、比,迫使英法40万军队不得不实行敦刻尔克大撤退。6月初,德军绕过马其诺防线进入法国,很快占领巴黎,法国投降。但爱国将军戴高乐则流亡英国,领导“自由法国”运动,号召人民坚持战斗。接着,德国空军于7月起对英国展开“空中闪击战”,使英国陷入危险境地。英国丘吉尔政府坚持抵抗政策,使希特勒取消了入侵英国的计划。
德国在取消入侵英国计划之时,却积极准备进攻苏联。1941年6月22日,德军突然袭击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火扩大,苏联卫国战争开始。当德军深入到莫斯科的时候,苏联军民在斯大林领导下,英勇抗敌,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二次大战进一步扩大。苏联、美国等更多的国家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各国反法西斯力量联合起来,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 需要掌握重要事件:
慕尼黑会议、法国大溃败、敦刻尔克撤退、不列颠之战、苏联卫国战争、莫斯科保卫战、偷袭珍珠港
★ 需要识记的重要年代:
1938年9月底(慕尼黑会议)
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二次大战全面爆发)
1941年6月22日(德军突袭苏联,苏联卫国战争开始)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重要人物:
希特勒、斯大林、丘吉尔、戴高乐、张伯伦
此外,小结过程中结合书中插图适当讲解,加深学生认识和理解。
☆☆活动与探究
问题探究
动脑筋
1。想一想,英法为什么要对希特勒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
英法对希特勒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是出自仇视社会主义苏联的原因,但也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根源。首先,英法尽管是一战的战胜国,但其经济、军事地位却受到了巨大的削弱。这种状况使得英法统治集团中的一部分人不敢同德、意、日的侵略扩张针锋相对,而是试图通过牺牲局部利益和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满足侵略者的部分贪欲来维持自己的既得利益。其次,世界大战的残酷性和破坏性,使一部分人谈战色变,鼓吹不惜任何代价避免战争的和平主义思潮。再次,30年代的危机使英、法两国政局动荡;还有英、法资产阶级对弱小国家固有的蔑视,对社会主义苏联的本能仇视。而希特勒投其所好,竭力造成一种唯有共产国际、唯有苏联才是德国敌人的假象。所有这些都是促成英、法两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因素,但根本原因是英法两国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来维护本国利益。
2。有人说,日军偷袭珍珠港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序幕,这种说法对不对?谈谈你的看法。
这种说法不对。因为早在日军偷袭珍珠港之前,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后,日军已对中国的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等地区进行了侵略。1940年日本还提出了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狂妄计划,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序幕早已拉开。日军偷袭珍珠港只是揭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并非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序幕。
活动与探究
德国在欧洲大陆很快占领了包括法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为什么没能使苏联屈服?请谈谈你的看法。
德军在欧洲大陆很快占领了包括法国在内的许多国家,这是英法等国推行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的结果。而面对法西斯德国的侵略,苏联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卫国战争。卫国战争开始后,苏联成立了以斯大林为首的国防委员会,集中了国家的全部权力,按战时体制改组党政工作,迅速把国民经济转入战时经济的轨道。当莫斯科遭到法西斯德国的进攻时,苏联红军奋力抵抗,莫斯科市民紧急动员,苏联军民团结一心,誓死捍卫祖国,表现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寒冷的冬季,苏联红军展开反攻,不断突破德军防线,对冬季作战毫无准备的德军连吃败仗,莫斯科保卫战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这是德军在苏德战场上的第一次大失败。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不仅从军事上粉碎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更重要的是从政治上打击了德国法西斯的嚣张气焰,证明了人民的力量是可以战胜法西斯的,它极大地鼓舞了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板书设计】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一)
一、大战的爆发
①慕尼黑会议
②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③德军突袭波兰和第二次世界战爆发
二、德国占领西欧大陆和东侵苏联
① 德国占领丹麦、挪威、卢森堡、荷兰、比利时
② 敦刻尔克撤退
③ 法国溃败和“自由法国”运动
④ 不列颠之战
⑤ 苏联卫国战争开始
三、太平洋战争爆发
① 日本与英、美矛盾的激发
② 日本偷袭珍珠港
四、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该CAI课件在2005年全省课件评比中荣获省级课题一等奖)
金与南宋对峙时的中国
(2001年我从事历史教学工作后的第一个CAI多媒体电化教案,第一场公开示范课教案,并获得市级三等奖)
第13课 金与南宋对峙时的中国
主讲人 彭志文
【教学目标】
⑴ 知识方面: 掌握“南宋建立、王彦的八字军、宗泽、韩世忠与黄天荡战役、南宋抗金将领岳飞、郾城大捷、1141年宋金和议、西州回鹘、黑汗王朝和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