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氏军史评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彭氏军史评论- 第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伞兵师是德军最后撤出西西里岛的部队。然后在意大利继续与占优势的盟军战斗。在凯塞林元帅的指挥下在以卡西诺为中心的古斯塔夫防线,坚守着罗马以南的地区。1943年年12月…1944年3月,将盟军阻击在卡西诺山地,重创了英、加和新西兰军队,赢得了“卡西诺的绿色魔鬼”的称号,该师在之后则撤退到凯撒防线、哥特防线与盟军作战一直持续到1945年。该师的历任指挥官:理查德。海因里希(1943。5/1…1944。11/17)冯。寇特(1944。1/4…1944。2/21)卡尔。舒尔茨(1944。11/18…1945。5/2)
第十名 奇尔河畔的“消防队”第十一装甲师 (星级指数:三星,王牌师)
经过冯·;梅林津的《坦克战》一书的宣传,相信在二战爱好者中,很少有人会不知道巴尔克将军和他的第11装甲师。1940年,法兰西战役结束后,由第11摩托化旅加上来自第5装甲师的第15装甲团组建了第11装甲师,1941年4月参加巴尔干战役。6月参加入侵苏联。隶属于南方集团军群,在基辅作战,然后调入中央集团军群,进攻莫斯科。1942年,在第6集团军被苏军包围后,为稳定德军脆弱的防线,在师长巴尔克将军英明指挥下该师在奇尔河重创苏联的第1坦克军,加入顿河集团军群为斯大林格勒的第6集团军解围,虽然失败但第11装甲师在十余天的应急机动作战中,灵活机动地作战,消除了一个又一个危机,稳定了顿河防线,并创造了以仅有的五十辆坦克击毁、击伤苏军七百辆坦克的辉煌战绩。后又在罗斯托夫作战,使A集团军群免被苏军切断在高加索地区。1943年7月第11装甲师参加了库尔斯克会战。1944年2月陷入了切尔卡西包围圈。突围后撤往法国南部重建。清剿法国抵抗组织。1944年7月第11装甲师与盟军在法国作战。1944年冬,第11装甲师作为预备队,参加了突出部战役。第11装甲师占据雷马根桥头堡,挡住了美军通过这条重要的道路渡过莱茵河。陷入鲁尔包围圈。1945年5月4日向美军第3军投降。
【候补王牌】
★ “负重轮”第3装甲掷弹兵师 :其前身是第3步兵师,成立于1935年,参加了波兰战役以及法国战役,表现非常地突出。1940年10月调回德国改编为第3机械化步兵师。1941年,该师隶属于北方集团军群第4装甲集群第56军,进攻苏联的列宁格勒。不久调到中央集团军群,进攻莫斯科,遭到惨重的损失。1942年,该师又被调往南方集团军群参加了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与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一道被红军包围歼灭在伏尔加河畔。1943年,第3机械化步兵师和第386机械化步兵师的残部重组为第3装甲掷弹兵师。1943年7月该师进驻意大利。参加了萨莱诺、卡西诺、安齐奥等著名战役,功勋卓著。1944年6月该师又被往调西线参加了南锡、麦次等地的战斗。1944年末,该师参加了亚琛的保卫战和阿登反击战。阿登进攻失败后,第3师在艾弗尔与盟军作战。最后随B集团军群在鲁尔口袋向盟军投降。
★ ‘沙漠弯刀‘第二十一装甲师 :1941年10月由第五轻型师的改建的。英军发动“十字军”行动,11月19日,第21师第5装甲团向南插入甘布萨尔赫与英军遭遇,击毁了二十三辆斯图亚特式坦克,自己仅损失2辆。21日,其主力攻占了西迪雷泽格的英军机场。21装甲师几乎耗尽了它的装甲部队,迫于英军持续的压力,隆美尔将部队撤至阿盖拉一线。第21装甲师一直在进行后卫战斗以阻止英军的追击。1942年1月,非洲军团向英军发动了进攻,第21装甲师再次充当先锋,协同其他部队攻克托布鲁克,俘虏英军3万余人,缴获了大量的物资和燃料,打开了通往埃及的大门。第21装甲师然后参加了阿拉曼战役,因为密码被破译,燃料不足,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等原因,德军被击败。第21装甲师师长冯。俾斯麦少将阵亡。第21装甲师殿后掩护撤退。第21装甲师又取得了凯塞林山口之战的胜利。在突尼斯,第21装甲师随着非洲军团的灭亡而全军覆灭。1943年6月德国在法国重建了第21装甲师,参加了诺曼底战役,遭重创,在卡昂一线坚持战斗了数星期之久。1945年初,第21装甲师从斯特拉斯堡动身前往东线,参加柏林战役,1945年4月,曾一度狙击了科涅夫的进攻,但最终寡不敌众,被苏军歼灭。
(本文系原创编撰,文中观点系作者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版权归作者彭志文所有,转载请署名作者。谢谢!)
可怜的德国战俘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法西斯虐待战俘、屠杀犹太人的事件,通过影视作品、小说和文章的放大及宏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毒气室焚尸炉、最终解决,死亡集中营!人民更增加了对法西斯罪恶的认识,同时愈发地痛恨希特勒与纳粹德国,认识到纳粹是世界邪恶的根源,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与必要性。既然知道法西斯这么做不对,是犯罪!那么我们这些正义人士肯定不会去这么做的。但如果人民能关心一下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那些普通的德国俘虏的命运。了解一些真相后,是否也有值得我们去深思与反省的地方呢?所谓的日内瓦公约在某些强权国家的眼里完全是一张废纸。
在中国有许多军事爱好者都从纯军事角度,非常地喜欢和崇拜希特勒或者德国陆军、党卫军。而在德国国内,民众对上述三类人则不感冒,甚至非常地反感。因为我国的“哈德派”(泛指从军事角度,喜欢二战德国纳粹建立武功的人)可能永远也无法真正地去体会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后,德国人民受到的苦难和不公正待遇,遭受到的强奸、饥饿、尊严丧失与死亡。在他们最需要保护的时候,已经没有一个德国军人出来保卫他(她)们,德国人民蒙受的屈辱永远也得不到国际上哪怕是道义上的支持与同情。
根据数据统计德军东线被俘人数估计为250万人左右,这些人大多是在战争后期被苏军包围而突围不成的而被俘的。能跑的都会逃到西方向英美投降,例如在捷克斯洛伐克和库尔兰的德军无路可逃,除了战死只能是向苏军缴械,其中估计有50万战俘死在苏联的集中营里,但只有363343名死亡俘虏的身份被苏联方面确认。
我记得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德国的第一号王牌飞行员哈特曼在战争结束以后被苏联判处了25年监禁。在监狱里他拒绝劳动,苏联看守非常地愤怒,哈特曼的回答是,“5年前,您的国家打赢了战争,我是一个战败国的空军军官,而不是什么战犯!列宁说过,一个国家如果6个月之后不释放战俘,那么它就是帝国主义国家,是一个堕落的国家。”是的,当你带着一颗无私公正、善良的心去阅读这些材料时,你会为那些德国战俘的悲惨命运而震撼,难道这些会发生在我们标榜的文明与正义的社会吗?第一次触及到这些资料,我不得不把厚重的材料缓缓地放下,许久许久地沉默着,在心底艰难地嚅嗫着,“那些可怜的德国战俘。。。。。。”
稍微通晓二战历史的人们都知道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苏联红军消灭了纳粹德国33万人,其中俘虏德军9万多人。不过战争结束以后,却只有5000名战俘回到了德国,其他人则因为各种原因死在苏联西伯利亚的集中营里。不知道你看到这些文字的时候是否会考虑一个问题:苏联是个社会主义国家,不是纳粹,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监狱里有这么高的死亡率是否正常?那幸运的5000人中的一个后来回忆说,“我们在苏军士兵的驱赶下用双腿走往战俘营,中途如果有人掉队的话,苏军士兵会立即将他枪毙。到达战俘营后,我们三天吃一次饭,每天都有许多人死去,从2月2日到3月初的这段时间里,有50000多名德国俘虏先后死于伤寒。。。。。。。活下来的36000人被苏军用火车运往西伯利亚去劳改,途中又有一半人死去,到达西伯利亚后,我们在零下60度的天气下被强迫劳动,死亡率很高,很快只剩下6000人。。。。。。”
其实与另外的一个例子比较起来这9万人真的算幸运的了。在1943年的科尔孙口袋中,德军突围时,留下了所有的3000名伤员和一些护理人员,想让他们成为苏联红军的俘虏。战后苏联方面公布,当俄国突击部队抵达时,发现所有的德国伤员都已经中弹而亡,由此断定德军在撤退时杀害了他们自己全部伤员。这3000名德军想成为战俘都没有资格。苏联人的公报遭到包围圈里的德国幸存者的一致驳斥。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次屠杀?反正没有任何人因为这3000人的死而受到责难,这3000条生命真的是死了白死。
苏联红军在攻占柏林后,对投降的战俘的暴行罄竹难书。这里仅举一个例子,你就可以看出当时的红军战士对于生命的漠视,一个德国兵不幸被俘虏了,为了活下来什么事都愿意干,红军战士于是命令他弹钢琴,只要钢琴声一停就枪毙他,那个德国兵连续不断地弹了12个小时,最后终于累倒在钢琴上,红军战士立即遵守诺言地把那德国兵枪毙了。
苏联人虽然不是什么好鸟,但要与人权斗士美国比,那真的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德军千方百计要逃到西方去,向美英军队投降,但是会是什么样的命运在等待着这些德国兵呢?
到1945年5月,德国向美、英、法三国投降人数的分布大致是蒙哥马利的英军受降50万德国俘虏;英国与加拿大联军受降200万人。一位在非洲被俘的德国人回忆说在英国的战俘营,每天的口粮是12块很小很小的饼干和2杯茶水。这些俘虏大多数在德国投降后就被释放回了家;其中有30万人被送到法国作为“重建法国”的劳动大军。英国与加拿大对待德国战俘比较的宽容,毕竟都是欧洲的兄弟。
而向美军投降的520万德国俘虏却遭到了比向苏联投降的俘虏还要惨的恐怖待遇。盛传有一百万德国俘虏被虐杀在美军集中营里,当然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