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王李自成新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闯王李自成新传- 第1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一打就是半天,科尔沁到底人少,到最后只剩下不到千人被团团围住,朵颜兀良哈,额尔多斯,永谢布;阿苏惕;阿巴嘎五部也没好到哪儿去,他们先被科尔沁一阵袭击,接着又是在黑暗中一阵乱砍乱杀,他们本部的一万人只剩下不到四千,依附于他们的八千小部落人员更是死伤惨重,只剩下不到二千人,其它所有部落加起来也不到四千人,总共一万多人将科尔沁围在了中间。

战场上渐渐停息了下来,苏布台一脸铁青,他本以为可以捡现在的便宜,没想到这次会祸从天降,科尔沁竟敢首先杀入他们的营帐,这次亏吃大了,他恨不得马上就撕了奥巴,只是还有事想问清楚,才命人暂时停止了攻击。

奥巴被重重围困,手下的战士越来越少,他想找多尔衮,却发现多尔衮早与不知去向,不由的大声诅咒他,这次若不是受他连累,何至于落到如此地步,见对方的攻击突然停了下来,正感到奇怪,听到有人在大喊他的名字,抬头看去正是朵颜兀良哈部的苏布台。

奥巴恶狠狠的道:“苏布台,你造谣说我和多尔衮是奸细就罢了,我与决定要退出大汗的竞争,为什么你还不放过我,派人偷偷模模进我大帐,杀人放火。”

苏布台正想斥问奥巴,没想到被他倒打一靶,气的全身发抖,破口大骂:“放屁,我什么时候造过谣,什么时候攻击过你的大营,分明你就是奸细,见暴露了才想用武力迫我们就范,可惜你打错了算盘。”

奥巴满是悲愤,对方咬定他是奸细,不是苏布台造的谣还会是谁,奥巴咬牙切齿的道:“苏布台,你想要我死,没那么容易。”对身后的人道:“冲,咱们杀出去。”

趁着刚才停战的功夫,科尔沁已调整好了队形,随着奥巴的命令,象锥子一样冲向了苏布台,苏布台没想到非但问不出自己想要的结果,反而给了奥巴重整队形的机会,他连忙下命令:“拦住他们,快拦住他们。”

科尔沁部从层层叠叠的人群中砍出一条血路,还是笔直的冲向了苏布台,奥巴恨苏布台恨入骨髓,拼了性命也要拉他垫背。

见到科尔沁如此拼命,苏布台终于退了,此时胜负已分,犯不着和他拼命,没想到苏布台一退,带动了整个包围圈,终于露出了一丝空隙,科尔沁部毫不犹豫的从空隙中一掠而过,等苏布台重新指挥人马合围时,奥巴已带着数百人冲出了包围圈,苏布台看着包围圈还剩下的数百科尔沁人,一咬牙道:“杀,全杀光。”同时分出一部分人去追击奥巴。

此时围攻的人都是与朵颜兀良哈,额尔多斯,永谢布;阿苏惕;阿巴嘎五部为主,其他小部落的人只能在外围摇旗呐喊,李双喜终于将人都汇合起来,总共才只有一百三十五人,剩下的一大半都与不见了踪影。

等到将科尔沁的人全部剿灭后,其他部族都相继散去,李双喜才又发现了六人,再也不可能还有人存活了,此时整个草原成了一片血海,数万人的尸体倒在草原上,与红彤彤的夕阳连成一片,构成了一副凄凉的画面,想起这些人等于都是死在自己手下,李双喜心里也是一阵发闷,对剩下的人道:“走,咱们回家。”

第三十三章玉玺风波

 侥是以李鸿基的见多识广,接到这个传国玉玺也吓了一大跳,这个东西从它现世以来就传的风风雨雨,卞和被砍了两腿,秦王愿拿十五城来换,孙坚为了它心生异念,司马家没有了它被嘲笑为白板天子。

隋文帝灭陈,从陈后主处得传国玺。隋朝末年,隋炀帝携带传国玉玺南巡扬州,在江都被缢死,玺属宇文化及。宇文氏兵败,隋亡。萧后携太子元德携传国玺遁入漠北突厥。

唐太宗李世民因无传国玉玺,乃刻数方“受命宝”、“定命宝”等玉“玺”,聊以自慰。贞观四年(公元630年),萧后与元德太子背突厥而返归中原,传国玺归于李唐,太宗才龙颜大悦。

唐传二百七十余年至昭宗。唐天佑四年(公元907年),朱全忠废唐哀帝,夺传国玺,建后梁。十六年后,李存勗灭后梁,建后唐,传国玺转归后唐。又十三年后,石敬塘引契丹军至洛阳,后唐废帝李从珂,与曹太后、刘皇后携传国玉玺登玄武楼。石敬瑭陷洛阳,李从珂自焚,于是传国玉玺失踪,又成为千古疑案。

元世祖至元年间,太师国王之孙、通政院使硕得死后,妻子病重,儿子只有九岁,家境艰难,遂以家藏的一块宝玉托御史台通事阔阔术拿到市上出售,因非寻常物制,无人敢买,后为权相伯颜命人购得。只见“乃黝玉宝符,其方四寸,螭纽交蟠,四可边际,中洞横窍,其篆画作虫鸟鱼龙之状”,经监察御史杨桓辩认,刻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于是又被确认为秦玺。

元灭后此玺被元顺帝带到了漠北,朱元璋为了它,更是不惜遣徐达带兵数十万深入漠北,以期夺回此宝,却莫能如愿,这一千多年下来,不知有多少英雄为它折腰,又有多少人为它死于非命。

李鸿基拿着这个传国玉玺,仿佛拿到了一个汤手山芋,这个玉玺的分量在儒家心中本身就代表天命,若此时他已统一全国,那当然好办,群臣也必然会歌功颂德一番,但现在离统一还远,若传出和氏壁在自己手里也不是是祸是福,起码若手下都因和氏壁一定要让他称帝就会感到为难,若是称帝,天无二日,就是崇祯认了,他也得马上发兵灭了大明,可就是这三边之地,李鸿基还缺少官员,就是打败了朝庭,他又哪来这么多人管理,没有得力的官员,大乱之下不知会有多少百姓死于非命,他宁愿等上一段时间,也不原马上挑起天下大乱。

李鸿基马上下令将消息封锁,让知道此事的人都严守秘密,可为时已晚,宋献策虽知此事重大,但他可没有保密的意识,他心中恐怕还恨不得把唐军得到传国玉玺的消息传得越快越好,如此才能让天下百姓知道,唐王才是天命所归之人。他派出二千人护送这小小的一个东西,自然会让那些人猜疑不定,许多人都已知道那就是和氏壁,等到李鸿基下令此事要严加保密时,西安城内已传得风言风语,许多人得知唐王得到和氏壁都弹冠相庆。

唐军的官员也马上得到消息,大明一直得不到的传国之玺如今被唐王派人夺了回来,这代表着什么,这代表着我们大唐才是天命所归,唐王才是真命天子,唐代明已是大势所驱,许多原来的降官都放下了心,不是我要背叛朝庭,实仍天命如此,非人力能挽回。

就在李鸿基以为此事能压下去时,数日之间,唐军的道贺表纷纷上来,接下来就是劝进表,都希望唐王秉乘天命,进阶帝位,否则必伤臣民之心云云,这事李鸿基就是要压也压不下,每个人都希望能向唐王表示忠诚,何况唐王进一步为唐帝,他们自然也可以更进一步,何乐而不为,见李鸿基不为所动,马上又纷纷上了第二道劝进表,渐渐除了西安的官员外,其它各地的官员也得到消息,纷纷快马加鞭送上奏章,拥护李鸿基称帝。

李鸿基见如此,知道此事不处理这不行了,把周凤梧,洪承畴,许鼎臣还有他的叔叔李守忠招来,垂询此事该如何处理。

他们四人也上了劝进表,李鸿基怕他们一开口就劝李鸿基称帝,所以等他们一进来,李鸿基就先开口道:“本王知道各位也有意让孤王称帝,非孤王矫情,非要推三阻四,只是此时还未到称帝的时机,所以今天把你们叫过来,非是要劝本王接受各位的劝进,而是让各位爱卿想出一个办法,如何能不伤臣民的心,又能把此事尽快平定下来。”

众人都相互望着,谁也不开口,唐王虽然说了不想称帝,但此事还真不好开口,否则传了出去,自己就是第一个反对唐王称帝的人了,现在大伙儿都眼巴巴的指望着唐王称帝后自己也能水涨船高,尤其是那些降官更是如此,唐王称帝后,代表的是天命,他们也就不用愧疚,若有人断了他们的指望,以后说不定能落下多少埋怨。

见众人都不开口,李鸿基只好转向李守忠,道:“李侍郎是本王亲叔,那你先说说,如何可以解开这个局。”

李守忠无奈道:“唐王,此仍唐军上下所有人的心意,若想不伤他们之心,卑职无能,想不出办法。”

李鸿基又转向了周凤梧,看到李鸿基的目光,周凤梧硬着头皮道:“唐王,此仍天意,实不可逆行,卑职想不出办法。”

没想到周凤梧也如此说,李鸿基大为失望,道:“胡扯,若得到此物的人真是天命所归,那元顺帝也不会被大明太祖赶到草原去了,得到此物的林丹也不会被皇太极击败,当年秦始皇一统天下,就不会有汉,唐,宋,明了。”

许鼎臣在旁补道:“唐王,此仍五德轮回,始皇虽是天命所归,但不修德政,天命也随之转移,才有了汉,而林丹暴虏,虽得到此宝,终不会长久,而今唐王起兵为父报仇,救三省百姓于水火,又派人寻得那高产的作物,使三省百姓不知少饿死了多少人,此仍文治,唐王的武功更胜,一举打败了满蒙联军,大长我汉人志气,唐王文治武功谁能相比,自然是天命所归,所以传国玉玺才会如此之巧的落入了唐王手中,唐王称帝,实仍名制实归,唐王何不顺从人愿,召告天下,进阶帝位。”

李鸿基一听,这个许鼎臣还真不是一般的固执,一抓住机会又要向自己劝进,对于儒家的五德轮回,李鸿基更是懒得评说,偏偏这些都能自成体系,何况李鸿基也不能去驳倒这些东西,天命正是封建统治的基础,没有了这些,皇帝凭什么要臣下来效忠,李鸿基自己以后肯定要坐上皇帝的宝座,这时候若是否定天命,以后就是自打嘴吧。

李鸿基只好抚慰道:“爱卿莫急,孤王说此时不适合称帝,又没有说以后不称帝,只是我军现才得数省之地,人口比之大明,更是只有十分之一,又是身处贫地,从起兵以来,年年征战,不曾与民休息,实不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