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王李自成新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闯王李自成新传- 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等官军打过来再动手,趁着陕西空虚,一举将全省拿下。”

众人一听,果然如此,一时都热烈起来,彼此交头接耳,李鸿基示意下面由周凤梧来说,周凤梧站了起来道:“诸位安静,下面听我分折双方的情况。”

众人安静下来,周凤梧开口道:“目前陕西各地唯有西安,潼关两地驻有重兵,西安由洪承畴这个三边总督统领,大约有三万人,潼关由王朴统领,大约有两万人,其它地方只有驻军一千至数千不等,所以只要我们拿下西安和潼关,整个陕西就等于落入了我军的撑握中,各位还有什么意见可以提出来。”

众人都摇头,一起异口同声道:“请闯王下令,卑职一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李鸿基接过周凤梧的话道:“好,那下面就要分派各位的任务。”

众人都站了起来。

“命令李万成,老张飞,赵胜,混天猴,黑虎星,拓养坤统领精兵一万,伏牛,熊耳两山守备兵员三万人,大炮二十门,在六月二十日前集结在伏牛山。随时听我号令,目标潼关。”

李万成,老张飞,赵胜,混天猴,黑虎星,拓养坤等人大声应令:“是。”

“命令高一功,高杰,眼钱儿将商洛各地兵力作好准备,随时听我号令,将商洛的各个县城拿下,不准走脱一人,拿下商洛后,马上向西安集结。”

高一功,高杰,眼钱儿应道:“是。”

“命令高立功,李双喜回去后将府谷,金县两县人马聚结在金县,听我号令随时可向榆林进攻。”

“命令马维兴,周凤梧,贺景三人随我坐镇中军,将商洛山人马全部集结,以便随时向西安出击。”

“命令,李守忠,袁宗第两人全力作好十万大军的兵器,粮草准备工作,供大军随时使用。”

“命令贺珍,加紧情报的搜集工作,一旦山西官兵进入河南,马上报告。”

众人都一一听令,周凤梧道:“这次我军三路大军预计将在七月出击,为防打草惊蛇,各位回去后要严守消息,不得泄漏半点,否则军法从事。”

众人凛然,李鸿基环顾了一下众人,道:“各位还有没有问题。”

李双喜站了起来:“闯王,目前我全权处理蒙古事宜,在次期间我们和蒙古的交易需不需要停止。”

李鸿基考虑了一下:“不用,你另外找人代替,自己随时候命。”

李双喜应道:“是。”

高一功又站了起来;“闯王,现在是不是马上切断商洛各县的联络。”

“不用,目前各地都保持现状,兵力集中也需保密,千万不能让官府察觉,尤其是西安府更不能让半点消息给洪承畴。”

这次各人都有任务,商洛山全体出动,李鸿基见众人都没有问题,马上吩咐散会,各人都回驻地准备,本来众人在会后还想好好交流一下也没有时间,第二天就匆匆出发。

整个陕西在这个五月都暗流涌动,闯军的士兵迅速集结,到了六月,闯军在潼关附近已有一万正规军,三万辅助军队,在金县已有五千正规军和一万辅助军队,在商洛,李鸿基自领了二万正规军,各地的辅助军更是达到八万,可以说李鸿基把能抽调的人都集中了,单等曹文诏一进入河南,闯军就会马上出动,在陕西掀起一股狂风巨浪。

这一个多月来,商洛闯军的兵马调动频繁,商洛知州浪大夏自然有所觉察,但他还是什么都没有做,这两年来,知州大人日不能食,夜不能寝,已经麻木了,他也知道目前商洛他的话出不了城墙十里,但还是抱着侥幸心量过一天算一天,好在二年了都平平安安,只是自己的白头发已增加了不少,若他向朝庭报告,恐怕二年前脑袋就搬家了。

第十八章亮牌上

 曹文诏此时已接到朝庭旨意,率军入河南平贼,此刻他正屯兵在晋城,对面就是河南了,他却有点按兵不动的意思,此时他手里正拿着一把单刀在仔细观看,这赫然是闯军卖给高迎祥的兵器,这把单刀是曹文诏在与义军交战时缴获的,开始他不在意,见此刀锋利,便当作了自己的配刀, 后来缴获的兵器有数百把之多,他才感到严重了,义军何来这么精良的兵器。

更让他不安的是其部下又在山西境内劫获了一批兵器,这批兵器更多达二千件,刀,枪,弓箭样样都有,椐部下讲,贼军运送的兵器更是达数万件之多,而且这批兵器已进入了河南,让他不安的不是贼军拥有这几万件精良的兵器,凭他一手带出来的精锐部队,就是兵器不如对方他也有信心将贼军缴灭,他担心的是何人能提供出这么一批兵器给贼军使用,而且兵器比官军使用的还要好,这个人是存心要扰乱大明的江山,隐藏在黑暗中的敌人才是最可怕的敌人。

他绝不相信贼军自己能治练出这一批兵器,治练这批兵器的敌人必定有一个牢固的基地,非到处流窜的义军所能为,这个敌人还必定是富可敌国,而且精通军队的兵器,在他的老巢附近应该还有大量的铁矿石,煤石,说不定还是朝庭的官员,才能如此神不知鬼不觉的打造出如此精良的兵器,山西有许多地方附合这个要求,所以他宁愿放任高迎祥所部在河南壮大,还要再把山西搜一遍,务必要找出这个隐藏的敌人,他才能放心进入河南剿匪。

可惜,随着他的部队在整个山西的搜查,这个敌人的一点痕迹也没有,曹文诏重新理了一遍,如今只有陕西可疑了,但他却没有时间再等下去,在朝庭的一再催促下终于在六月进入了河南,还过他还是给自己以前的上司洪承畴去了一封信,告诉了自己的发现和猜测。

曹文诏是大同人。勇毅而有智略,明末著名将领,号称第一良将。早年从辽东军,历事熊廷弼、孙承宗,积功升至游击。崇祯二年冬,随袁崇焕入关保卫京师,与后金军作战有功。

崇祯三年七月,陕西贼军势大,曹文诏被封为延绥东路副总兵,进行征讨。可就在这次中部下经过米脂时,只因一件小事,致使李自成的老父死亡,给朝庭竖下了一大敌,不然李自成说不定现在还在官军中对贼军作战,成为他的手下也说不定,如果不是此事,李自成说不定还会打消了反意,看来历史还是有他的必然性。

崇祯四年四月,曹文诏击灭据守河曲的贼军首领王嘉用,以功升任临洮总兵官,又连续击灭李老柴、一条龙、扫地王等义军首领。

崇祯五年三月,曹文诏与义军大战于西濠,斩首千级,生擒杜三、杨老柴。接着又击斩红军友。义军首领可天飞、刘道江等包围合水城,曹文诏前往救援。义军将精锐埋伏起来,以千骑挑战,将明军诱到南原,伏兵大起。城上人说曹将军已经战死。曹文诏持矛左右突击,匹马出入万众之中。守军看见后,出兵夹击,义军大败。曹文诏在陕西大小数十战,功劳最多,但洪承畴不帮他叙功。

崇祯六年,陕西明军势大,义军都流入山西。朝廷命令陕西、山西诸将都受曹文诏节制。他更是多次击败贼军。解救了太原,依靠不到二万人的部下,将高迎祥号称三十万的大军打得鸡飞狗跳,部队损失大半,不得不避入河南,如今他却因为手上这把单刀的出现变得迟疑不决。

他已感道风暴将要来临,他甚至已预感他进入河南之时,就是这个隐藏的敌人跳出来对朝庭一击之时,他不知道这个隐藏的敌人力量有多大,朝庭能不能挡得住这一击,他心中对洪承畴寄以厚望,接到自己的书信后,能够引起重视,帮朝庭拔出这个钉子。

五月,崇祯发谕兵部:“流寇蔓延各路。兵将功罪应有监纪,时命太监陈大金、阎思印、谢文举、孙茂霖为内中军,会各抚道分入曹文诏、左良玉诸营,纪功过、催粗饷,仍发内帑四万金、素红蟒段四百匹、红素千匹,军前给赏。”

曹文诏将太监陈大金恭恭敬敬的迎入了军中,崇祯从此开始了用内官为监纪的历史,曹文诏再也不能等洪承畴的消息了,他没有时间来为朝庭找出这个隐患,六月曹文诏终于进入了河南剿匪。

洪承畴接到了曹文诏的书信和送来的兵器,半信半疑,但他是一个谨慎之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下令各地方官都要严查,看其辖下有无大股人群聚众为盗,私造兵器,同时自己派出人员四下查防。

很快各地传来消息,陕西已无大股匪患,各地只是隅有饥民吃大户。他自己派出的人员也陆续回来报告说没有问题,就在洪承畴为之松了一口气时却发现派往商洛的人迟迟末归,洪承畴警觉起来,商洛离西安最近,怎么会迟迟没有消息呢,忙再派出几批人马,却依然杳无音信,

洪承畴大感奇怪,可是明明和商洛官府的公文往来却毫无问题,难道是整个商洛都被判匪占据,而官府都已成为判匪,想起商洛和西安相隔咫尺,他就不寒而怵,派出两千官兵前往查看。

李鸿基在商洛各村都建立了牢固的政权,和官府也一直相安无事,洪承畴派出的人一进入商洛就被发现,开始闯军都没有在意,但他们到处打探消息,顿时引起了贺珍情报部门的警觉,汇报贺珍后将所有人都抓了起来,贺珍亲自审问,得到结果后贺珍顿时觉得棘手,洪承畴已有了警觉,忙向李鸿基汇报,询问各部队是否提前发起攻击。

李鸿基接报后,和周凤梧商议了半天,认为曹文诏还没有和义军接战,随时可以支援陕西,暂时不可乱动,要求贺珍将人都处理了,一切照旧,让洪承畴先疑神疑鬼去。

第十八章亮牌下

 高迎祥站稳脚跟后,仔细听了郝摇旗的汇报,一听闯军有大炮,马上挤出两百万两银子向闯军购卖,这次攻太原义军吃足了官军大炮的亏。

李鸿基听到后,本来每门火炮开价二十万两银子,李鸿基一次给了十二门大炮,没等义军的银子到商洛就马上起运,还送了三十名操炮手,一千发炮弹,运炮和运银的两队人马在半路上相遇,当场交易,这笔交易不到十天就已完成,大炮已到了义军的军营。不过这次交易后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