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哈大全说完王家兄弟的事情,安妮说:“我嫁给伊丽莎白父亲的时候,也是十五岁,她也到了这个年龄了。”
十五岁嫁人,在当时的东西方,都不是奇怪的事情。
“这件事情,还请伯爷做主。”
“我觉得。她还是个孩子,太小了。”这时的哈大全更想一个保守的老爸。“况且伊丽莎白跟王家的两个小子不熟,也不一定会喜欢他们。”
典型老丈人看女婿不顺眼。
“我不想勉强伊丽莎白,让她自己挑个喜欢的人,我们哈家不许包办婚姻。”这一点上,哈大全是很现代的。
安妮感激的说:“谢谢,伯爷。”
在心里,安妮也不舍得女儿,也觉得伊丽莎白还太小了。
他们在沙龙里喝茶聊天,却不知道伊丽莎白正在偷听。说到婚事的时候,她还十分的紧张,听说爸爸不会强迫她嫁人,马上觉得安心不少。
王家兄弟是谁?伊丽莎白不认识,也不准备认识,因为小姑娘心中已经有心上人了。
伊丽莎白偷偷离开偷听的地方,回到在二楼的房间,她站在窗户边,用窗帘挡着偷偷向外张望。
在庭院的门口,站着一个英俊潇洒的身影。
第281章 六科连考。
正文 第281章 六科连考。
儿女的心事,当父母的很难猜。
你以为他们还是孩子,还需要父母的关爱,却突然间现,他们都已经长大了,都有一份小心思,都有许多的小秘密。
虽然不愿意,但二十八岁的哈大全,的却有了老爸才应该有的烦恼。
儿子大了心思多。
女儿大了留不住。
现在哈大全就面对这样的局面,虽然儿子女儿都是干的,也够叫人*心的了。
哈大全没有询问伊丽莎白意见,他觉得还是不要插手的好,顺其自然吧。
学子们到达马尾七天后,一场正式考试在太平学馆举行,三百二十名学子,揣着坦荡的心情走进了考场。
考试要进行三天,上下午一共六场,题目是有哈大全亲自出的。
第一场考军事,要求考生默写《血夜。千帆大海战。》中的一段,并分析当时的各方势力形势,立足荷兰人的角度,相处击败哈大全的方法。
这种逆向思维的考题,让考生们十分为难,这么写难道不是大逆不道吗?
他们将来要给哈大全打工,虽然澎湖海战已经过去了几年,在虚拟的战场上,出招砍未来的老板,好像也不太好。
写荷兰人没有胜算,是不可能过关的。
既然题出了,大家只有老老实实的答了。
第二场考民政,要考生们默写一段关于屯田的文章,要大家描述汉武帝在朔方城屯田的故事。然后对台南开荒屯田的方法提出自己的意见,对移民政策的意见,对民政建设意见。
哈大全要在外海建立一个牢固的大后方,如果不能搞好移民屯田移民,就没有财力的支持,没有兵源,没有退路。
与朱由检对着干,哈大全心里没有底,留条后路,将来好跑路。
第三场考文科,这个比较传统,都是四书五经的内容,有福建学正负责出题。一方面考察学子的基础知识,一方面潜移默化的推广很学。
四书五经是汉学的精华,想要在哈大全这边做官,先要学好这些。
第四场考术数,这个就比较专业化了,题是徐士安出的,他是商人出身,对数数十分了解。
这场考试难道了很多学子,明代的读书人,绝大部分学的是文科。对理科的了解很少,让他们做数学几何,真是强忍所难。
哈大全又亲自在里面加了一些二元方程式的题目,以前上学的时候,哈大全是混的,能记住一点二元方程式,已经是极限了。至于高等数学,哈大全根本看不懂,更没法出题了。
整个考试下来,术数成绩好的,大部分都是洋鬼子。
第五场考历史,考题不以某个朝代为主,分散的历史阶段很广。主要内容都取自《史记》、《二十四史》等学子必读的历史书,尽可能不出偏门的题。
最后哈大全加了二道思考题。
一对汉武帝的评价。限制三百字以内。
二对武则天的评价,限三百字以内。
第六场考的是水利,这个内容就绝对的偏门了。
福建地区水网纵横,比浙江也差不多少,每年的都会生水灾,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还有人员的伤亡。
考试内容,先要考生默写一段都江堰的历史简介。
然后写出福建地区所有水利工程的名字,这个比较缺德,就连出题的哈大全,都不知道答案。
然后一下子跳到了朝鲜,要学子们为朝鲜移民农场的水利建设提出合理化的意见。
三天的考试结束,许多志得意满的学子,都拉达脑袋了,这考试题出的太偏门了。完全违背了传统科举考试的路数。
而这种考试的模式,在哈大全管辖的地区一直被沿用了下去,成为选拔人才的唯一手段。
哈大全却理直气壮的说:“我这不是科举,我这是选材考试。”
三天考试结束,学子们可以轻松一下了。
哈大全却忙碌了起来,他组织太平学馆的老师,对封闭的试卷进行了仔细的批阅。从每科三百二十分卷纸中,选出最优秀的二十分给哈大全看,其余的由老实将其分为二个等次,二档八十人,三档二百二十人。
哈大全亲自浏览了一百二十分卷纸。
放在以前,哈大全看到文字就头痛,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他也能静下心来看东西了。
每一科哈大全选出三分最佳的卷纸,分为一、二、三名。其余的十七人为一档。
所有考卷批阅完后,由专人打开试卷上的封条,统计学子们的具体成绩。
把学子们每一个的排名数相加,得数最少的一个为第一名,以此类推,把三百二十名考生的顺序排了出来。
当哈大全看到成绩单是,惊讶的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
第一名王家贝,在政、文、数、史四科都是头名。武科第三十二名,水利第二十五名。总分61分,是所有学子中得分最少的,比第二名整整少了三十分。
哈大全亲笔提名为:“四甲头名。”
没想到王家贝平时沉默寡言,学习如此只好,真叫哈大全感到无比的意外。
王家宝的成绩,也很优秀。他是武科第一名,史科第十三名,文科第二十名三科成绩进入了一档。政科第七十名、术数第二十九名、水利第一百一十二名。总分245分,位列第5o名。
在王家贝之后。
第二名蒋金,总分91分。同时术数第二名。六科全都进入了前二十名,称得上全能行人才。
第三名代童,总分123分。同时是水利第一名。
哈大全这样的排名方法,很新颖,也很公平。
除了成绩优秀的学子外,哈大全还注意到一个人。就是排在第三百二十名的考生山本四郎。这位兄弟得了192o分,也就是说,他所有六科都考了最后一名。
哈大全为王家贝提名四甲第一。
山本四郎也被学友们戏称为:六甲第一。他这可就是指到第一了。
这位日本兄弟一时想不开,竟然在宿舍切腹自杀,还好同宿舍的考生及时现,才保住了一条性命。
第282章 家事。
正文 第282章 家事。
考试榜后的几天里,学子们怀揣着不一样的心情,等待着哈大全的决定。
成绩好的,自然每日喜笑颜开。
成绩不好的,已经准备收拾东西回家了。
很快决定下来了。
总分第一的王家贝,被任命为一等文书,跟在哈大全身边,干些文秘的工作,并授权军机处行走。
给哈大全干文书,绝对是个前途似锦的工作。
看看给哈大全干过文书的人就知道。
徐凌,现在已经是朝鲜显然福州知府。
荀卫,朝鲜学正,相当于教育部长。
欧阳浦,因为在劝降郑芝龙时立功,哈大全任命他为台南道知府,现在已经到台南去任职了。
王鑫,是老文书中唯一还留在哈大全身边的,虽然只是一等文书,却监理军机处事物,手握重权,管制不大,却是个呼风唤雨的人物。
从上面四个人的现状看,能够到哈大全身边做文书,数年只能必定得到提升。
而且王家贝还有一个优势,他是哈大全的干儿子。
第二名的蒋金是全能型人才,哈大全也他任命为文书,却没有军机处行走的资格。
第三名的代童,是个很专业的人才,特别是水利专业。哈大全将他分配到丹学院任教员,负责组织工匠,对福建境内水利攻城进行审核,并向哈大全提交修缮工作的报考和预算案。算是人尽其才了。
王家贝也得到了一个不错的工作,作为武科第一,他进入了哈大全的亲兵营,从十人小队长做起。半年历练之后,他将作为虎颜的副官,站在哈大全的亲兵队列里。
干儿子,待遇当然得好。
其后各科前二十名,都按照专长分配了职务,只要认真干,前途无量。
二档以上的学子,都按照专长分配到了各自不同的部门。哈大全叫个部门自己来选人,具体怎么分配,哈大全没有在过问。
“把工作交给专家去做。”哈大全很喜欢这句话。
没有得到分配,也没有被选中的学子,原本以为要收拾包裹回家。这时却得到了一个意外的惊喜,哈大全把他们都留在了太平学院和丹学院。
按照专业的不同,文理分科。
哈大全又开创了一个历史记录,就是把文理分科学习分类提前了几百年的历史。
政科、文科和历史被化为文科。
术数、水利被划分为理科。
武科责备单独提了出来,部分文理都需要学习。
这些人在未来的岁月里,有些成为了哈大全手下的官员,有些则在太平学馆和丹学院教了一辈子的书。
根据个人的志向不同,他们所获得的也不同。
那个吊车位,考了192o分的日本人山本四郎,进入了丹学院,学了一辈子的水利,一直在福建工作到退休。
在中国生活的久了,他取了个中国名字:田六一。
以此怀念:六甲第一。的外号,他这个是六个倒数第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