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月奇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皓月奇劫-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她搂紧怀中因为压抑而颤抖的男人,「就算没有孩子也没关系……我们可以收养那些无父无母的孤儿,让他们平平安安、快快乐乐的长大,也可以好好栽培他们成为国家未来的栋梁,成为你的左右手,这样不是也很好吗?」
泪水溃堤了。
「呜……呜呜……」一旦说出心中的秘密,压力瞬间释放,琅邪再也强忍不住的嚎啕大哭,这哭声道尽了内心那个受尽苦难的孩子最大的恐惧。
皓月也跟着哭了。
教她怎么不爱这个男人?
他的内心是如此的脆弱敏感,强悍专制的外表也只不过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受欺凌,教皓月怎么忍心再责备他?
第五章
外头的雪还在下。
寝宫内,两人的感情却在升温当中。
他们并卧在榻上,谁都没有开口,只是闭上眼皮,宛如交颈鸳鸯,享受着眼前这宁静温馨的一刻。
「对不起。」皓月忽然开口。
琅邪嗅着一撮垂落在雪白肩头上的乌黑青丝,「为什么要跟朕道歉?」
「因为霙妃的事是我误会你了。」当时她气愤的指责他的无情,连自己的亲生骨肉都能牺牲,现在想一想,他是有苦说不出。
他撇了撇弧度优美的嘴角,「那件事朕已经忘了。」那女人居然敢给他戴绿帽子,没立刻将她处斩算是开恩了。
「只是我不懂为什么霙妃会……」猛地打住话语,想到一个可能性。
「妳猜得没错。」琅邪冷哼。「以为怀了个野种就要朕认帐,天底下没有这么便宜的事。」
皓月侧过娇躯瞅着他,「可是孩子也是无辜的。」
「朕可没要她打胎,已经算是仁慈了,是她自知罪孽深重才寻短见,与朕无关。」他悻悻然的说。
她轻喟一声,「为什么这么傻呢?」
「那是她自己造成的结果,怨不得朕。好了,别净谈这些会让朕不开心的事,说个故事给朕听一听。」
「你不是最讨厌听我说故事的吗?」皓月失笑的问。
琅邪扬高嘴角,打趣的说:「谁教朕今儿个心情好,所以愿意洗耳恭听。」
「那我是不是要说谢王上恩典?」还没说完,她已经先笑翻了,这些古人的用词总是会让她发笑。
他朗笑数声,「哈哈……爱妃不用客气。」
笑了一阵,皓月偏着螓首,认真的搜寻装在脑袋里的故事,既然他有兴趣听,可要好好的利用,自然要讲个有用的,足够让他自我反省的故事才行。
皓月娇瞋一眼,「不管我说什么故事,你都不会生气?」
「朕会学着当个有肚量的君王。」他笑谑的说。
她笑意晏晏,「这可是你自己说的。」
「当然,君无戏言。」
清艳的笑靥忽然敛去一半。
「在想什么?」琅邪非常好奇她的小脑袋里装的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跟其它女子如此的截然不同。
「我从来不知道君无戏言这句话居然这么沉重。」皓月语重心长的轻喃。「就因为你是君王,一旦说出去的话就收不回来,所以更要格外谨慎。」
琅邪低笑一声,「朕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了,妳再不说故事,那朕只好另外找别的事来做了。」说着就要付诸行动。
小脸登时又羞又恼,「我想到一个故事了。」
琅邪笑不可抑,佯装遗憾状。
「朕就先听妳说完,若是不好听,那朕可要好好处罚妳了。」他暗示的笑说。
她红着脸瞪他。
「还不说?」琅邪继续逗她。
皓月这才清了清喉咙,表情一整,顿时严肃起来。
「在某个地方有位孝顺的媳妇,侍奉婆婆十分恭敬谨慎,婆婆非常感动,可是又想媳妇为了奉养她,每天勤劳工作,真的太辛苦了,她老了,何必为了爱惜晚年,拖累了年轻人,于是那天夜里便悬梁自尽了。
「没想到婆婆的女儿一状告到衙门,说是媳妇杀了她娘,官衙便拘捕了媳妇,还严刑逼她认罪,孝顺的媳妇不堪刑求的痛苦,被迫承认诬陷的罪名。当时的狱官便对郡守说:『这位媳妇奉养婆婆十多年,孝名远播,必然不会杀了自己的婆婆。』无奈郡守就是不听,狱官据理力争无用,便失望的离开了。」
听到这里,琅邪的表情也变得凝肃沉敛。
她没有停下来,一口气把故事整个说完。
「……那位孝顺的媳妇死后,城中忽然发生干旱,三年不雨,后来新任的郡守到职,先前的狱官便出面说:『那名孝妇不该死,前任郡守冤枉好人,将她杀了,灾祸就是从此引起。』郡守立刻亲自到坟上祭奠,并在坟墓旁设立表碑,此时天空马上下起大雨,那年便五谷大丰收。」
琅邪沉声斥责,「若曌国有那样昏庸的郡守,朕非要他的脑袋不可!」不过转念又想,氐宿城的例子已经证明他确实可能任用到那样的昏官,那么百姓们不是有冤无处申了吗?
「虽然那位婆婆也太胡涂了,原本想帮媳妇的忙,到最后反而害了她,不过最可恶的应该是那名想要屈打成招的郡守,若不是新上任的郡守明察秋毫,化解了冤气,否则不知又有多少百姓要受苦了。」
她说得愤慨。「我们姑且相信每个官员都是真心为百姓做事的好官,可是万一真的有人被冤枉了,又无法查明真相,日子久了便会形成民怨,到时百姓们心里会怎么想?他们不会怪罪那些官员,而会把矛头指向高坐在龙椅上的曌国君王。」
感受到她略带怨气的目光,琅邪竟有些心虚了,活像那孝妇是他害死的。
「朕订立严刑峻法,也是为了让曌国的百姓过得安定。」
她不假辞色的反问他。「如果百姓有的是被冤枉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小错,就该自认倒霉,白白的枉送性命吗?」
「朕相信……」
皓月俏颜一板,翻身坐起,「你敢保证真的没有百姓因而冤死?」要不是怕害了那些人,她真想一一数落给他听。
「妳这是在强辞夺理。」琅邪老羞成怒的挥开纱帐,掀被下床,「子婴!子婴!」大喊着内侍总管进来伺候。
候在外头的子婴快步进门。「王上。」
「朕要准备早朝了。」
子婴旋即又问:「那么王上要在这儿用膳吗?」
「不必了。」琅邪嘴硬的说。
他愣了一下,「是。」连忙上前伺候,帮拉不下脸的主子着好衣装,心想这种状况也不是第一次发生,准是皓月姑娘又说了什么惹王上不悦,不过隔了两天,王上还不是又自个儿送上门来。
坐在纱幔后头的皓月不由得叹了口气,还说要当个有肚量的君王,才说他两句就翻脸了,看来想改变他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到的,不过即便是再刺耳的话,只要是对的,她还是要说,直到他听进去为止。

御书房内站了一排的大臣,以丞相为首,心思各异。
「王上,这万万行不得,请王上三思。」
若是郡守的权力因此削弱了,那他安插在各城的心腹不就手脚施展不开,对他有弊无利。
琅邪冷眼睇着丞相,心里不是不清楚他在盘算什么,朝中的文武百官被他笼络的不知有几个,真可以说是权倾朝野,甚至直逼他这个君王,对他更不能不防。
「爱卿的意思就是任由郡守继续独揽大权、作威作福,仗恃着天高皇帝远,朕看不到也管不着,百姓也只有屈服的份了?」
那天早上和皓月不欢而散,心里虽然气恼,不过琅邪也知道她说的没错,他无法保证真的没有冤案,没有百姓受了冤屈而被处死,无论是福是祸,端看郡守如何审判,也考验着郡守的智慧,如果他真的任用的是个昏庸无能的官员,那么百姓的冤屈自然得由他来受了。
他想了一夜,终于做出这样的裁决。
「王上多虑了。」丞相在心里转了好几个弯。「有御史中丞监督各城的郡守,绝对不可能发生那样的事。」
琅邪在心中冷笑。「爱卿忘了几个月前才被朕下令处斩的氐宿城郡守了吗?听说他还是爱卿的学生,却是干尽了亏空公帑、中饱私囊的丑事,看来一向公正无私的爱卿也难免有护短徇私之嫌。」
丞相连忙惶恐的下跪请罪。「微臣知错!」
「爱卿可是朕最得力的臣子,朕怎么会怪罪于你呢?」琅邪一脸似笑非笑,「何况郡守本身公务过于繁忙,难免有疏漏之处,朕决定再增设两名郡尉从旁辅佐,要是真有大事,也好多个商量的对象,免得百姓对朕有诸多怨言。各位爱卿,你们说朕考虑的有没有道理?」
其它的大臣不敢说个不字。
「王上英明!」
琅邪森冷的笑睇着跪在跟前的丞相,「爱卿的意思呢?」对付这只老狐狸得步步为营,恩威并施。
「微臣自然遵旨了。」他咬着牙,暗恼在心。「不过每座城增设两名郡尉,总共多了十四人,对目前的国库将是一笔很大的花费,也许明年王上应该下旨加重赋税。」老百姓反弹的声浪越大,对他就越有利,如此一来,不怕他们不起义造反。
紫色袍袖略微抬高,制止丞相的建议。
「朕不打算加重赋税。」琅邪亲眼看过老百姓的生活,就算逼死他们,也缴不出银子来。
丞相表情微变,「王上。」
「朕打算重整军队,将原本二十万大军缩编为十五万,兵贵在精不在量,要那裁撤下来的五万人回自己的家乡去,好好的过活,至于其它细节,朕改日会召太尉进宫商量。」
这突如其来的旨意让丞相等人一时反应不过来。
几个无法再从中获得利益,有连带关系的大臣顿时灰头土脸,心里无不在想,早知道会有今天,之前应该多捞一些才对。
「王上,曌国向来军力凌驾其它三国之上,若是一下子裁撤五万人,恐怕会让其它国家的君王看笑话。」丞相故意用激将法。「还请王上三思。」
其它大臣同时下跪请命。
「请王上三思!」
哼!这些人终于露出马脚了。
琅邪噙着一抹冷笑,「各位爱卿难道宁可要朕加重赋税,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更苦,也不赞成朕的旨意?」
跟前的大臣你看我、我看你,各个面面相觑。
砰!
一掌拍在桌案上,吓得他们伏得低低的,额头都贴在地面了。
「微臣不敢!」
「王上开恩!」
过了半个时辰,丞相和几名大臣这才鱼贯的退出御书房,每张脸都像是打了场败仗,又恨又恼。
「丞相,你说说看王上今天是怎么了?」眼看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