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失落的圆明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追寻失落的圆明园-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蓬莱洲”就在湖的中央,是根据唐代大艺术家李思训笔下的神话所设计。自中国山水画从六朝萌芽以来,他跟吴道子同样是传统中最有成就的画家之一。46他作画的技巧给了山水画法一个三度空间的视野,蓬莱洲的设计者显然有周围地形和视野的考量,所以整个风景和建筑很巧妙地融合在景观四周的环境里。乾隆为四十景取名的时候,就把这座蓬莱洲命名为“蓬岛瑶台”。    
    蓬莱洲高出水面大约6英尺(约1。8米),由三个小岛组成,中间最大的一座岛名叫“仙人承露台”。这座台观的地形是正方形,总共有12座美观的楼阁,主要是北边的镜中阁、东边的畅襟楼,和在西边用来进行佛教或道教仪式的“极乐世界”。位于东南边的小岛叫做“瀛海仙山”,位于西北边的另一个小岛就是“北岛玉宇”。蓬岛瑶台这座大院有四个方向,每一方向都可以一览湖上缤纷楼阁的闪耀倒影,让整个视野看来非常壮丽。每一幢人工建筑在雾山之中若隐若现,以符合神话中的景象。传教士王致诚完全陶醉在这个情境当中,他把瑶台比做湖上一块巨石,身置其中,美感与品位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他又说:    
    从这里你获致的视野,可以见到所有宫殿以适当的距离遍布在这个福海沿岸的周围;所有山丘都伸展到此;所有溪流会聚在一起,不是溪水流向这里,就是这里的水流向溪涧;所有桥梁不是在溪头就是在溪尾;所有凉亭和壮观的牌楼衬托着这些桥梁;所有种植出来的树丛是用来区隔和装饰不同的宫殿,并避免住在里面的人会互相被窥视。47    
    这座蓬莱洲只有坐船才能到达,雍正就经常带领他喜欢的皇族和官员在湖上泛舟。他的龙船建造得非常华丽。皇帝的龙船后面常有30艘船跟着前进。乾隆更喜爱泛舟的乐趣,他于每年的端午节在这里举办盛大的龙舟竞赛。48王致诚有幸常陪伴皇帝在蓬莱洲欣赏这个特别的庆典。他看到许多华贵而光鲜的船只在湖上:“有时候是用作休憩;有时候用来垂钓;有时候用作对阵、战斗等操练。”49在1860年的夏天,咸丰皇帝享受最后一次在湖中泛舟之乐,因为在四个月之后,外国的侵略军就摧毁了他的御园。50    
    在福海周围,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乾隆皇帝在1740年完成的“方壶胜境”。此景坐落在湖的东北角,前面是迎薰亭,乃“方壶胜境”的主建筑,其中有一对配上金色琉璃瓦的楼阁,东边的那一座是锦绮楼,西边的一座是翡翠楼,俱往外伸展就像一双臂膀。在这两座楼阁的后面竖立着多座装饰华丽的闸门,圈出一个非常大的空间,庭园内布满了松树、木兰花、一般的树木和焚香炉。在圈地的前方是一座鲜艳的殿堂,夹杂在东面的紫霞楼和西面的碧云楼之间。    
    围绕着这个小区的是琼华楼,夹在千祥殿和万福阁的中间。在这个小区的东边是蕊珠宫,宫的南面是一座船坞和龙王庙。在“方壶胜境”内多幢建筑物的梁柱都被漆上暗红色并以绿色、白色和蓝色来衬托,来把白色大理石同蓝色的水做一个鲜明的区分。    
    在“方壶胜境”的西边是从杭州西湖上的“三潭印月”借景而来,在水面上会产生三个月亮的影子,这个景观的整体设计明显地具有道教神秘的风味。事实上,根据乾隆自己的描述可以得知,他认为完全有必要创造那连秦始皇都无法在海外寻求到的人间仙境。51    
    从“方壶胜境”往西走就是“平湖秋月”,是另一个从杭州西湖复制而来的景观。乾隆皇帝复制这个景观是因为他要在八月中旬的月圆晚上,欣赏湖上的金光灿烂。若皇帝离此往西走,他就会进入位于福海西北角的“廓然大公”。这个景点包括了七楹宽也是叫“廓然大公”的主建筑,以及环秀山房、双鹤斋、临湖楼和一个大池塘。在福海南端的西岸建有“澡身浴德”,内中有一座三楹宽朝东的澄渊榭,两侧分别是“含清晖”和“涵妙识”。位于“澄渊榭”北边的第一座建筑是环顾福海的“望瀛洲”,然后见到的是“深柳读书堂”。52    
    在福海的南岸有一个很大的景观叫做“夹镜鸣琴”,乾隆取材自李青莲的诗,把两个紧邻一起的湖泊形容为一对镜子。53大湖在一边,而小的内湖则在另一边,当然中间长而狭窄的堤岸是由人工划分出来以创造一个景观,主建筑是一座鲜艳的凉亭,坐落在长而直的岸边连接着两个小岛的尾端,因而在岸边的后面围出一个水面。凉亭在两边水面的倒影产生出缤纷的景色。在凉亭南面跨越一道水面的地方高耸着聚远楼。从南面看过去,笔直的岸边看起来就像被U形的堤岸弄弯曲了。


第二部分:建   筑环福海景色(2)

    从这个小岛到岸的东边是一座有瀑布的假山,在附近的广育宫和南面的凝祥殿都可以听到哗哗的瀑布声。广育宫东边的山上有一座著名的钟,是从杭州西湖附近的南屏山上著名的南屏晚钟复制而来,这个复制出来的钟完全依照原物的形状和大小所制造。54根据一则传奇的故事,当这个复制钟第一次安放在这里的时候,它的声音没有预期的洪亮,但圆明园里有一个机灵的年轻工匠,在钟的旁边挖了一个很深的井,这个布局提高了声音的共鸣。之后,乾隆即使在九州的寝宫内,也能清晰地听到钟声。55    
    在福海的东南角是一个名为“别有洞天”的景观,主建筑有五楹宽,周围环绕着一个没有瑕疵的庄园建筑群,包括了相当著名的纳翠楼和水木清华,以及时赏斋。56在福海的东岸有很多别墅,乾隆命名为“接秀山房”,主要的建筑差不多有三楹宽,紧接着下面的览翠亭和上面的寻云楼,以及后方的澄练楼和怡然书屋。依山到接秀山房的后面,福海忽然开朗,日出时的浮雾和日落西山时的昏影,是最为乾隆所欣赏的。57    
    福海东岸的北端有一群湖畔房舍名为“涵虚朗鉴”,跟其他被命名的景点一样,这个优雅的名字也是它的主建筑的名字,引用唐诗里的典故,把清明的湖比喻成明澈的镜子以自我反省。这个景观还包括了一座名为“雷峰夕照”的楼座,上面挂有写着“涵虚朗鉴”的牌匾。楼座之西北可见一座四方形叫做“惠如春”的建筑,以及位于东北边与之相连的寻云榭和贻兰亭58。    
    环绕着福海这个大湖的所有景点,在真实与虚幻的结合当中增添了迷人的诗意。“实”指的是建筑实体,而“虚”则来自思想,衍生并创造了真实。不过,在中国园林艺术里的虚不是完全抽象,而是园林营造学里捉摸不定、含蓄,以及有所保留的要素。如果实是看得见的形式,则虚是模模糊糊的内涵。因此在寻找想象中的景色时,实与虚的交互作用是任何中国园林设计者所必须具备的认识论。从这个观点来看,被特别命名的圆明园四十景,给这种交互作用提供了一个最好的例证。    
    王致诚神甫是在完成四十景取名前一年就来到圆明园,他在一片大地上,以及20英尺至60英尺(约6~18米)高的山丘上看到非常多雅致可爱的房舍,自然而然形成许多“村落”。这些村落在王致诚的笔下应该就是那些被命名的景点。他还看到许多“清溪”流向或大或小的湖泊里,并且在运河当中有一艘“78英尺(约24米)长、24英尺(约7米)宽、上面有非常华丽的楼座”的壮观大船,以及“不同的殿堂、开放和密集的门廊、花圃、园林和瀑布,当统观这一切时,颇有赏心悦目的效果”,让他印象深刻。他估计组成四十景的建筑群超过两百幢,如此雅致的地方不曾在欧洲见过。他认为圆明园绝对是“真正的人间天堂”59。    
    


第二部分:建   筑圆明园的扩充(1)

    乾隆皇帝在1744年,从圆明园里选出一系列多彩多姿的景点命名为四十景的时候,曾经认为他的御园工程已经完成。但事实上,乾隆要建造更多园子的热情才刚刚开始,除了承德避暑山庄和扬州的瘦西湖之外,他大大扩充了圆明园,最后形成数以十计的小园林和独立的景观。虽然每一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主题,但并没有因此而损害全园的整体性。一个景区跟另一个景区重叠,而重叠处又从一个景区渐变到另一个景区,因此产生出不断连续和结合的印象。很明显地,当皇帝无法从无休止的园林建筑中克制他自己的话,就没有人敢制止他;而更可能的原因是,乾隆在位时帝国仍然相当富裕,足以满足或合理化他对园林的追求。    
    长春园的兴建    
    1749年标志着圆明园大扩充的开始,就在这一年圆明园向东边开拓了1059英亩(约6428亩)的土地,建成后取名长春园,因乾隆童年时曾长期住在“长春仙馆”。    
    这座巨大的别馆完全根据蓝图建造,成为园林历史上最包罗万象和最奢华的单一工程。乾隆说需要一个退位后的居所,因为他希望在八十五岁也就是登基满六十年的时候逊位。不过,长春园在1751年完工时,距乾隆退位的日子还有四十多年,从完工的那一年开始到乾隆退位,长春园就成为圆明园内极重要的部分。既然这个别具风格的园林是为了皇帝退位而建造,所以整个设计是强调休闲。不同性质让人陶醉的建构,具有以道家美学为主的迷人的建筑外观,在圆明园原址内很少见,而在长春园内却多见。    
    如果说圆明园是一座水景园,那长春园的外貌就更配得上水景园这个名称了。它的设计以很大的活水空间为主,利用水的空间区分为许多不同形状的小岛和沙洲,彼此之间由多座桥梁和岸边互相连接。里面的建筑由水磨村东边一大片开发土地上的含经堂和淡怀堂开始。这里靠近圆明园的东门,即著名的明春门。为了让长春园看来像一座帝王宫苑,堂皇的前门有五楹宽,还有一对麒麟竖立在汉白玉的座台上,很像圆明园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