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游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钱游戏-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决定让他任地板厂的厂长。    
    小陈的地板厂终于生产出了第一批红松地板,从经销商那里反馈的信息是质量好,外观高贵华丽,市场畅销,货供不应求。    
    地板厂当月就收回了投资成本,周杰决定再投资一台,小陈不同意,小规模的生产便于转行。有这样一个实业支持着他们,公司的前途就可以乐观了点了。    
    做了几年的生意得出这样一个结果:商机也是在不断的探索中寻到的,人躺着不动就只能等死了。下岗的姊妹们胆大一点跳进商海,这边的风景无限美好。


第四部分 策划篇第34节 策划生财

    策划这两个字,在当今时代,已经不是陌生的词汇了,它频频出现在各种媒体,流行于口头耳际。策划运用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活动中,常常会产生关键性的,甚至是震撼性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策划是创业者,经济者不可或缺的成功手段,策划水平的高低,往往影响着某一经营活动的效果,甚至决定了它的成败。一项好的策划可以令效益不理想的企业“咸鱼翻生”,让红火的企业更如日中天;对创业者来说,则可以成就一桩事业,直至实现自己的理想。有人总结说:人类一切活动要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都离不开“策划”。由是,明智的企业家搞推销抢市场会来一番周密策划,就连个人要开店、歌星想出名,影星搏上镜都知道要精心策划。策划要素所释放的能量,已经不是用数据来衡量的了,它往往会带来某种令人惊诧的奇观。    
    有这以一个传闻却也是实实在在的故事。美国总统克林顿当初竞选总统时,诽闻不断,民气下降,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克氏请了世界知名策划大师寻求良策。于是有了这么一幕:在一次现场直播竞选演说之中,克林顿和夫人希拉里在美国选民的注视中侃侃而谈,突然,直播现场上方一只射灯掉落下来,眼看要砸到希拉里的身上,克氏猛地将夫人拉将过来,抱在怀里,射灯顺着克氏肩膀重重砸在地板上。全美选民通过直播画面看到了克林顿英雄救美,舍己救妻,有惊无险的戏剧性一幕、感叹克氏真挚的夫妻情意。于是,克林顿诽闻议论下降,信任人气上涨。为其入主白宫铺垫了通途。这真是一次事故吗?不是,是精心策划的一个政治秀,一次利用生活中突发事故来换取政治效应的典型策划案例,极具四两拨千斤之功效,足以见证策划的能量所在。    
    该怎样理解策划呢?“策”,是古时候人们用来赶马的、带有尖刺的棍状物,用它刺戳马的屁股,马就奋力奔跑。也可以说,策,是鞭赶,“扬鞭策马”正是这种意蕴。“划”是筹划。筹是古时的算盘,拨动算盘可引伸为动脑筋算计。有了“策”的力度和“划”的智慧。就构成了智谋。故而,策划即是出谋划策,是一种知识和智力的组合思维过程和理性抉择行为。    
    策划和计划的异同。计划是工作流程,是为了达到目的而预先制定的具体步骤和方法策划是研究怎样用谋略计策去实现预定目标,计划是程式行为,而策划往往不受程式间法的束缚。策划与计划一样也要有预见性、计划性。没有预见性,任何策划就没有意图和目标:就好像我们要投资创业却不知道要干什么,资金往哪里投一样;没有计划性,任何策划的思维和行动都没有步骤,就如同我们要开店办厂,可连开业的吉日在哪一天都未确定,怎样安排经营或生产呢。    
    策划是智力的较量。市场经济中的商业策划尤为反映了这一点。推销某种新产品,既要冥思苦想地去设计这种产品的市场卖点,又得周密思考推出卖点的方法,用多变的套路和招数,去挑战激烈竞争的市场形势,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    
    策划有一套方法。古往今来的策划大师们已经摸索和归纳了许多策划的具体方法,犹如人事管理中的“多吹南风暖人心,少吹北风袭人身”的南风法则一样,也有如企业管理中的“加补短木条方可盛多水”的木桶法则一样,策划已进入了科学的、系统的工程体系,什么“点式策划”、“面式策划”、“动态策划”、“静态策划”;什么是“战略策划”、“战术策划”、“激励策划”、“悬念策划”……掌握和运用现代的策划方法,已经成为商界、政界、社会各界成功人士的追求。    
    我们面对着一个科技日益发达的时代,面对一个变革十分激烈的时代,更面对一个“生意越来越难做”的市场局面,为了致富的“梦”想和成功的愿望,不妨开动脑筋搞策划,创新思路拓市场,让成功离我们近一些。


第四部分 策划篇第35节 策划才能成功

    那段时间,曾晖经常躺在租来的房子里,反思自己的经历,觉得自己24岁前的日子实在过得太窝囊了,尽管一直努力地折腾,但工资从来没有超过1500元……    
    有时候不是我们做的不够,而是我们没有坐下来认真思考。    
    在25岁之前,曾晖跟你我没有什么两样,工作经常换:铣床,传销,广告,编辑,工资也很低,从来没有超过1500元;但25岁之后,他的头脑开始加速:先选好自己喜欢的行业,然后再选定一家好公司作为自己的“黄埔军校”,最后再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好的品牌。于是,他在北京大观园开了自己的公司,成了中国广告界的品牌专家。    
    成功第一步:选一个最适合自己的行业    
    1995年,曾晖从湖南省机械工业学校铸造专业毕业,被分配到中南制药机械二厂,当了一名开铣床的工人。这是他的第一份工作,但他从上班第一天起就对它恨之入骨,因为他讨厌铣床这个嗡嗡作响的庞然大物,更讨厌身上那件永远沾满油渍的工作服。    
    好不容易捱到1997年,曾晖的一个同学打电话来,说他在长沙做生意发了,现在正缺人手,希望曾晖能过去帮他。曾晖立马辞了工作,去投奔那位同学。等弄清楚那所谓的生意就是搞传销时,他已经深深地陷了进去。直到把自己折腾得身无分文,他才从传销陷阱里挣脱出来。    
    那段时间,曾晖的人生跌到了谷底。他住在一位朋友的出租屋里,穷得连早餐都买不起,整天躺在床上睡大觉。后来,实在没脸再在朋友那里蹭饭吃了,便找他借了点钱,去了广州。    
    1997年4月,曾晖误打误撞,进了一家广告公司做文案。刚开始,为了躲避查暂住证的联防队员,他每天晚上必须爬到公司租用的农民屋的谷仓上面去睡觉,与狠毒的蚊子彻夜搏斗。尽管生存环境十分恶劣,但他还是尝到了做广告的乐趣。    
    长沙有一家叫《广告导报》的报社招聘,曾晖便凭着以前的一点文案经验去应聘,当了一名编辑。《广告导报》当时的发行量很小,但因为是广告业第一张专业报纸,在圈内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当时,报社有好几个编辑,每人负责一个版,曾晖的版排在最后,也最好看,因为他总是有办法约到叶茂中、孔繁任、李光斗这些知名策划人的稿子。其实他跟这些人也不熟,只不过摸准了这些策划人需要宣传的心理,多打了几个电话向他们约稿而已。    
    如果曾晖只与这些策划人建立一般的编辑与作者的关系,后面的故事就不可能发生了,那么今天的曾晖,很有可能还是某个媒体的一个普通编辑,仅此而已。所幸的是,他没有这样做。他充分利用报社提供的舞台,策划了几次活动,把这些大师级作者都召集起来讲课。    
    1998年3月,《广告导报》发起海口广告营销研讨会。在宾馆的电梯里,曾晖碰到了前来讲课的叶茂中,一个一年四季戴顶鸭舌帽的广告奇人。当他知道曾晖后,立即走过来拥抱,说:“兄弟,谢谢你!”这个动作令曾晖非常感动。当时,他已是中国十大策划人之一,牛气冲天,而曾晖只是一个普通编辑,曾晖想:这个人真诚、率性、智慧,一定能成大器!    
    1998年底,期刊市场整顿,一直没有拿到全国刊号的《广告导报》被迫关门。失业后,曾晖先后在长沙几个广告公司打过工,但都做得不太如意。曾晖觉得这些小公司很郁闷,自己不能吸收到东西,光是释放,被掏空的感觉很难受。    
    那段时间,曾晖经常躺在租来的房子里,反思自己的经历,觉得自己24岁前的日子实在过得太窝囊了,尽管一直努力地折腾,但工资从来没有超过1500元,最要命的是连一点名堂都没有。他想自己的人生一定出了问题,但问题在哪里呢?    
    成功第二步:选择行业里最牛的公司做“黄埔军校”    
    2000年2月,叶茂中来长沙为一家卷烟厂的烟标评选担任评委,当他看到曾晖一脸落魄的样子,立即邀请曾晖到他北京的营销策划公司去打工。当时,他对曾晖说:“你要来,就在10天内赶到!”    
    那时,曾晖已经有了女朋友,两人感情很好,且从来没有想过离开长沙。但曾晖想:叶茂中是目前大陆广告界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他的公司也是大陆策划界最好的公司之一,如果把他的公司当作自己的“黄埔军校”,扎扎实实地学些本事在手,以后的路一定好走得多!    
    于是,曾晖说服女友,用最快的速度辞去了长沙的工作。当曾晖坐了一个通宵的火车,胡子拉碴双眼发红地敲开叶茂中公司的大门时,叶茂中再次拥抱了他,说:“兄弟,你很守时,我喜欢守时的人!”    
    曾晖开始了一段浴血奋战的“学艺”经历。由于客户遍布全国各地,一年中大部分时间,他必须陪着叶茂中出差。偶尔呆在北京,也是忙得天昏地暗。与这种超负荷的劳累形成反差的是,曾晖的工资并不高,只有1300元,是全公司最低的。要是换了别人,早就拍屁股跑了,但我知道,叶茂中是有意在磨练他,所以他一声不吭,埋头干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