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娼妓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娼妓史-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慢词。  〓〓〓〓——以上慢词  〓〓真凤歌,山东名妓也,善小唱。  〓〓李芝仪,淮扬名妓也,工小唱。  〓〓李心心、杨奔儿、袁当儿、于盼盼、于心心、吴女、燕雪梅,皆国初京师之小唱也。  〓〓小娥秀善小唱。  〓〓〓〓——以上小唱  〓〓于四姐合唱为一时之冠。  〓〓金莺儿,山东名奴也,〖HTXL〗NCF24〖HTF〗争合唱,鲜有其比。  〓〓〓〓——以上合唱  〓〓龙楼景、丹墀秀,专工南戏。  〓〓〓〓——以上南戏〖HT5,5”SS〗


第五部分:官妓鼎盛时代元代娼妓与曲 3(图)

  看完上表,便发生两种感想:第一,元代戏曲包罗万有,集唐宋以后之大成。《乐府余论》说:“慢词盖起宋仁宗朝,中原息兵,汴京繁庶,歌台舞席,竞睹新声。…其后东坡少游山谷辈,相继有作。慢词遂盛。”则慢词是宋代产物了。王国维《宋元戏曲史》说:“其所以名诸宫调者,则由宋人所用大曲转踏,不过一曲,其在同一宫调中甚明。唯此编(批董解元《西厢》)诸宫调中多或十余,曲少或一二曲,即其他宫调,合若干宫调以咏一事,故谓之诸宫调。”又说:“董解元《西厢》,胡元瑞施《研北笔记》中均有考订,讫不知为何体。沈德符《野获编》且妄以为金人院本模范。以余考之,确为诸宫调无疑。”依王说,则“诸宫调”确为金代产物。明祝允明《猥谈》说:“南戏出于宣和之后,南渡之际,谓之温州杂剧。”刘一清《钱塘遗事》说:“贾似道少时佻挞尤甚,自入相后犹微服闲行,或饮于妓家,至戊辰己巳间,王焕戏文甚行于都下,始自太学有黄可道者为之。”叶子奇《草木子》说:“俳优戏文,始于王魁,永嘉人作之。”王国维以为“宋官本杂剧中有王魁三乡题,其翻为戏文,不知始于何时。要在宋亡百数十年前。至以戏文为永嘉人作,亦非无据。”又说:“以余所考,则南戏出于南宋之戏文,与南宋杂剧无涉。唯春与温州有关系,则不可诬也。”(《宋元戏曲史》)是“南戏”又源于南宋。观“南戏”“诸宫调”“慢词”元代娼妓犹能诵习,与“杂剧”并行于世,则元代戏曲界之兼容并包可知,其为戏曲灿烂之社会又可知。第二,元代戏曲以“杂剧”为中心。王国维说:“杂剧之为物,合动作、言语、歌唱,三者而成。”又说:“元代杂剧,视前代戏曲进步有二:(1)每剧折数有定,每剧皆用四折,每折易一宫调,每调中之曲,必在十曲以上。比大曲宋大曲为自由,而较诸宫调为雄肆,金诸宫调。且于正宫《端正好》共十四曲,皆字句不拘,可以增减,此乐曲之进步。(2)由叙事体变为代言体。宋人大曲,就现存者观之,皆为叙事体,金诸宫调虽有代言之处,而大体只可谓之叙事,而曲文全为代言。虽宋金时,或当已有代言体之戏曲,就现存者言之,则断自元代始。


第五部分:官妓鼎盛时代元代娼妓与曲 4(图)

  不可谓非戏曲之进步也。此二者进步,一属形式,一属材质。二者兼备,而后我国之真正戏曲出焉。”看了上面的表,“善杂剧”,“精杂剧”,“长于杂剧”,“杂剧特妙”,“杂剧为当时所推”“杂剧无比”“闺怨杂剧为当时第一”等等话头,时时刺于吾人眼帘,则知当时娼妓几无一人不通“杂剧”,又知元集宋金之大成,号称戏曲黄金时代,实为“杂剧”。一般娼妓诵习传播之功,绝不可没。“戾家把戏”与“行家生活”,实有异曲同工之妙。当时娼妓能“度曲”“歌曲”日多,“娼夫”亦染其流风,通词藻的亦不少。如张国宾为教坊管勾,有《汗衫记》,《衣锦还乡》,《罗李郎》、《薛仁贵》诸剧。红字李二为教坊刘耍和之婿,有《武松打虎》,《病杨雄》,《黑旋风》诸剧。花李郎亦刘耍和之婿,(或云即李二,未知是否,)有《相府院》,《钉一钉》,《勘吉平》诸剧。我看古今最不守旧,随时代风气为转移者,莫如娼妓。时代尚诗,则能诵诗、作诗;时代尚词,则能歌词作词;时代尚曲,则能歌曲作曲。我看了唐宋元诗妓,词妓、曲妓,多如过江之鲫,乃知娼妓,不但为当时文人墨客之腻友,且为赞助时代文化学术之功臣。我们还忍心以贱隶婢子待遇她们吗?


第五部分:官妓鼎盛时代明代初年之娼妓 1(图)

  明太祖设富乐院于乾道桥,以大火复移武定桥。又以各处将官妓饮生事,尽起妓女赴京入院。(见刘辰《国初事迹》)是为明代有官妓之始。其来源是怎样呢?祝允明《猥谈》说:“奉化有所谓丐户,俗谓之大贫,聚处城外,自为匹偶,良人不与接,皆官给衣粮。共妇女稍妆泽,业枕席,其始皆宦家,以罪杀其人而籍其牝。官谷之而征其淫贿,以迄今也。金陵教坊称十八家者亦然。”王渔洋《池北偶谈》说:“金陵旧院有顿脱诸姓,皆元人后,没入教坊者。顺治初余在江宁,闻脱十娘者,年八十余尚在,万历中北里之尤也。”《三风十愆记·记色荒》说:“明灭元,凡蒙古部落子孙流窜中国者,令所在编入户籍。其在京省谓之乐户,在州邑谓之丐户。”看了以上所引,知明代“官妓”来源,为“罪犯”“俘虏”二种女子无疑。我们再拿明初臣工奏章来看:  洪武初以旱求言,刘基奏言:“吴士卒物故者,其妻悉属别营,凡数万人,阴气郁结。吴将士降者皆编军户,足干和气。”(《明史·刘基传》)洪武二十一年解缙上封事万言:“……太常非俗乐之所肄,官妓非人道之所为。禁绝娼优,易置寺阉。……妇女非帷薄不修,毋令逮系。今之为善者,妻子未必蒙荣,有过者里胥必陷其罪。况律以人伦为重,而有给配妇女之条。取之于不义,则又何取夫节义哉。……”(《明史·解缙传》)是明初洪武时以“旧乐籍人”及“担获降附人”为“乐人”,已很明白。至明成祖尽发建文诸忠,妻女亲戚入教坊,茶毒衣冠,最为野蛮残酷。《教坊录》说:“永乐十一年本司邓诚奏:有奸恶铁铉家小妮子,奉旨依都由他。”又《国朝典故》云:“铁铉妻杨氏年三十五,送教坊司,劳大妻张氏年五十六,送教坊司,张氏旋故。教坊司安政于奉天门奏:奉圣旨分付上元县抬出门去,著狗吃了,钦此。”又《南京司法记》云:“永乐二年十二月教坊司题:卓敬女杨奴牛景刘氏合无照,依谢升妻韩氏例,送洪国公转营奸宿。又永乐十一年正月十一日教坊司于右顺门口奏:齐泰妇及外甥媳妇又黄子澄妹四个妇人每一日夜二十余条汉子看守着,年少的都有身孕,除生子令作小龟子,又有三岁女子,奏请圣旨。奉钦依由他。不的到长大便是个淫贱材儿。又奏:黄子澄妻生一小厮,如今十岁,也奉钦依都由他。”又《玉光剑气集》云:“方正学冢在雨花台下,以双梅树为记。其女流发教坊,遂隶籍焉。年年登台望酎,迨地入梅都尉是酎绝。李道父为郎中落其籍,嫁商人汤若士,后访其慕,购田祀之。”又《露书》云:“猪市伶人徐云望善别古器,其祖牛某不从靖难之师,子孙发教坊。甲辰有诏(永乐二十二年仁宗即位时)许自陈,公望因得除籍,仍祖姓,”又《亘史》云:“林云仪其先林某殉节建文之难,籍其〖HTXL〗NBB48〖HTSS〗入教坊司。今苗裔寝衰,沦于执巾司箧之流。”  清章学诚说:“前朝虐政,凡缙绅籍没波及妻〖HTXL〗NBB48〖HTSS〗,以致诗礼之家,多沦北里。”(《妇学》)即是指的明朝这种事情。《〖HTXL〗NBB32〖HTSS〗州史料》所说:“仁宗即位御札,建文中奸臣家属初发教坊、锦衣卫、浣衣局、习匠、功臣家奴,今有存在,并宥为民,给还田土。”然死者不可复生,堕落者难以挽回,事过情迁,恐亦无多补救吧。


第五部分:官妓鼎盛时代明代初年之娼妓 2(图)

  明洪武时又有酒楼制度,类似宋代东南佳丽楼,而范围又扩大。  明姜明叔《蓉城诗话》说:“国初于金陵聚宝门外建轻烟、淡粉、梅妍、柳翠等十四楼,以聚四方宾客。观揭孟同诗可知国初缙绅宴集,皆用官妓,与唐宋不异。后始有禁耳。永乐中晏铎《金陵元夕》诗:‘花月春风十四楼。’今诸楼皆废。南市楼尚存。”清甘熙《白下琐言》说:“南市楼为前明十四楼之一,以处官妓,在斗门桥东北,今通太仓巷,尚呼其名,当街小楼一所,为守夜者所居,徒识旧迹已耳。”《金陵闻见录》:“长沙陈太守鹏年拆毁南市楼,改讲堂,命父老于朔望讲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今斗门桥东名讲堂大街。”《二林居集》载:“康熙乙酉六月公(陈鹏年)以南河牍事被议落职,总督阿山必欲杀公,既捃摭无所得,则以公尝逐群娼,建亭其上,月朔宣读圣谕,为大不敬,狱成论死。圣祖一日问大学士李光地曰:阿山在官何若?对曰:廉干果于任事。失民心,独劾陈鹏年一事耳。圣祖颔之,遂从宽免死。”盖即拆楼改堂之事也。我们看了上面所引,第一:知道明代确有“十四酒楼”以处官妓的制度。第二:知道南市楼至明末尚存。第三:知道南市楼规模,至清朝康熙年间,尚宛然存在。至“陈鹏年逐群娼,建亭其上,月朔宣讲圣谕”,始完全废止。所以到了道光末年,甘熙有“徒识旧迹”之说。但是我们对于姜明叔的话,仍然不免有多少怀疑的地方:  第一:姜氏说明初缙绅宴集用官妓事,颇有疑窦。  谈明初娼妓事,最详实的,要算刘辰著的《国初事迹》。他说:“太祖立富乐院,令礼房王迪管领,此人熟知音律,又能作乐府。禁文武官吏及舍人,不许入院。只容商贾出入院内。”是明初对于官吏“出入妓院”,已明定限制了。又说:“太祖以按察佥事喜山言浙江及直隶府设官店,除官收课,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