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白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文化自白书-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院中,这是多浪漫的事呀!四合院的精彩之处就在于院子。这个院子是整个家庭的多功能的空间。到了夏天搭个凉栅,要结婚了搭个喜棚……”    
    “四合院那么好,是不是可以大量地盖一些呢?”    
    “保留一些过去的四合院是必要的,但大量盖四合院也没必要。四合院最大的问题是太占用空间。过去四合院只住一家人,住几家人就成了大杂院了。吴良庸曾搞了个胡同,在建筑风貌上是很成功的,是四合院的风貌。可是他把四合院搞成两层楼了,当中的院子几家合用,几家一合用四合院的优点就没有了。底层的一家连一点隐蔽性都没有了,楼下的人干什么,楼上的人一目了然。人的住处不仅仅是遮风挡雨,关键还要隐蔽,有自己私人的空间。四合院的精彩是独门独院,所以改良的四合院不解决问题。”    
    “北京保留一些四合院还是有必要的吧?”    
    “四合院要保留,一定要和胡同一起保留,相配套。最好是保留一个区域。北京最近几年对保护古都风貌很重视,这比过去好多了。”    
    


张开济:一望无际叹古都大师对大师的评介

    “中国要修建国家大剧院,请的是法国建筑设计师保罗·安德鲁先生,做为一个中国的建筑设计师,你有何感想?”    
    “请外国人设计我认为没什么不好,世界上的好东西应皆为我用,狭隘的民族主义不解决问题。法国是世界上的文化古国,巴黎是法国的中心,卢浮宫是巴黎的中心,结果在卢浮宫中心的‘中心建筑’是中国人设计的,由贝聿铭设计了一个玻璃金字塔。当时搞这个设计的时候,许多法国建筑师也反对,结果建成后却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为什么呢?”    
    “因为金字塔的体型简洁,比普通建筑面积少,加上是玻璃的,所以放在中间不影响空间。建筑设计很重要的原则是因地制宜。”    
    “你认为国家大剧院的设计如何?”    
    “我曾经和何祚庥、叶廷芳等四个人写了个东西,对国家大剧院提了些意见。这个意见不是针对设计的,我们提出目前要不要修建国家大剧院的问题,我们认为国家大剧院是一个不急之物,现在没有必要修建,讨论大剧院设计怎么样为此尚早。”    
    “你和保罗·安德鲁先生认识吗?”    
    “保罗·安德鲁先生我早就认识,他曾设计了戴高乐机场,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建筑设计大师。对于大剧院的设计我不太赞成。”    
    “你认为缓建国家大剧院的理由是什么?”    
    “国家还不是太富裕,还没到歌舞升平的时候,中国人欣赏歌剧的文化文平还没有达到。中国人有听戏的习惯,而中国的京剧也好,豫剧也好,越剧也好,用的都是小舞台,你现在急着修建一个大歌剧院干什么?当然,国家大剧院可以修建,但不是现在修,现在可以把钱用在刀刃上,先搞必须的基础建设,将来更富裕了再修也不迟。”    
    “你对保罗·安德鲁的设计不太满意的地方是那里?”    
    “最大的问题恐怕是歌剧院的内在结构问题,几个剧场放在一起恐怕不行,这一点我曾和贝聿铭讨论过,他也认为几个剧场放在一起没有必要。还一个就是要建也不应建在人民大会堂附近。”    
    “为什么?”    
    “在国外一个国家的歌剧院是城市的中心,也代表着国家的形象,比方巴黎歌剧院,悉尼歌剧院等。人民大会堂那一片本来就是城市的中心了,有不少重点的国家级建筑。国家大剧院是一个主体建筑,建在那里不但显示不出大剧院本身的地位,也影响其它建筑的地位。再说天安门那一片的人流本身就十分密集,再加上一个国家大剧院,肯定要造成拥挤。可以建在另外一处,能带动所在地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刚才你谈到贝聿铭,你能谈谈和他的交往吗?”    
    “我们是好朋友,我比他大几岁,他称我为老大哥。我说我这个老大哥只多长你几岁,成就比你差远了,你是全世界出名。贝聿铭说各人的环境和条件不同,如果你在国外情况就不同了。贝聿铭说的话不是没有道理,如果我年轻时处在一上更好的环境,我不敢说成为另一个贝聿铭,但我相信中国肯定也会出现贝聿铭之类的大师。如果贝聿铭当年也留在中国,说不定还不如我呢!(笑)文革时期我们埋没了太多的人才。特别是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正准备出成果,文革来了,一切都搞不成了,当然这不仅仅是建筑业,在各所各业都是一样。”    
    


张开济:一望无际叹古都三十元建筑的家庭

    建筑大师的家是什么样的?无论你想象力多么丰富恐怕也无法想象。当我走进张开济家时着实吃了一惊。他们家象一个宫殿,各种木雕木刻作品摆满了一屋。在结束采访张开济之后,他兴致勃勃地拉住我穿廊过厅,欣赏他收集的木雕作品。这些木雕作品都是从被毁的古建筑和古家具上拆下来的。有朱红的门楣,有金黄的窗棂,有油漆的箱笼,有铜油的柜面……每一件作品都散发着古色古香的气息。张开济后来干脆打开了卧室,他说:“你看这些,这些是一般人看不到的。”卧室正对着床的那面墙已成了木雕之壁,各种精美的木雕又拼成了一个巨大的图案。这时我反而被床头的一群布娃娃吸引了,我指指问:“这些也是你搜集的?”    
    “No,”张开济神秘地说,“这是老伴的宝贝,咱们赶紧出去,等会老伴就回来了,不让看的。”    
    这时不巧张开济的老伴从户外归来,她说:“你看,他到处跑马圈地,我只剩下床头的一点地盘了,连四壁都占领了,要不是看的紧,早被他占了去。”    
    我不由大乐。    
    回到客厅我问:“你搜集这些东西要花不少钱吧?”    
    张开济回答:“花钱是小事,现在越来越难找了,花钱也是买不到的。我不怕花钱,我有钱。我刚刚获得梁思成建筑奖有十万块奖金,我花了一万块钱给养狗的协会,一万块钱发红包给拜年的孩子,剩下的钱我花不出去。我已快90岁了,最要紧的是心情愉快,这满屋的都是我欢喜的东西。我年纪大了,活得差不多了,摆在眼前的能看见的是我的,钱存在银行里看不到不是我的。”    
    “你可以为了孩子留一点呀!”    
    “我的孩子不需要我的钱,我一个月现在六、七千块钱,他们挣得比我多。我的大儿子毕业于美国加州博格里大学,现在他是美国某银行的高级职员,已做到副总裁了。老二是美国耶鲁大学毕业,回国后在北京大学当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建筑研究中心。所以钱我不缺,我给老伴说,你尽量花,爱买什么买什么。她也买不了什么,整天和保姆去逛商场,经常从‘家乐福’超市大包小包地往家提。钱可以用来帮助别人,亲戚朋友的孩子要念书我愿意拿出来帮助他们。前不久保姆的一个亲戚在北京没办暂住证被抓了,要罚了款才放人,挺可怜的。我让老伴取了钱把人保出来。我帮助别人是有原则的,比方朋友亲戚结婚要钱我不给,我当年结婚才花了三十块钱。结婚成家立业应当自立,有多少钱办多少钱的事,铺张浪废不好。”    
    “刚才你说到两个孩子十分骄傲。他们的成才你肯定花了不少心血,你能谈谈怎么教育他们的吗?”    
    “一个家长教育孩子只需要在关键问题上指点指点。小时候我只带他们玩,没有怎么管他们的功课。”    
    “哪时候你带他们怎么玩的?”    
    “那时候在中国的确也没什么好玩的,我经常带他们乘公共汽车在城里兜圈子,就是溜达溜达。每一次我带他们溜达,他们都十分高兴,我也开心。我从来不管他们念书,但英文我有时候要教教他们,其它的不管。”    
    “他刚才说对于孩子的教育只在关键问题上指点指点,你是怎么指点他们的?”    
    “我两个孩子在国内大学毕业后,我坚决支持他们出国,他们俩在80年都出国了。老大学的是经济,我没让他回来。老二学的是建筑,毕业后我坚决让他回来。他留在美国只能在大学里教书,当教授,外国人不盖房子了,国内正是建筑的高峰期,一个学建筑设计的,如果不把自己的宏伟蓝图变成建筑本身,那真是白学了。所以二儿子现在有所成就,在国际、国内小有名气,这和我对他的人生指点分不开。当年我让他出去,后来我让他回来,这都是对的。”    
    “那他算是子承父业了。”    
    “是呀,现在他忙的不得了。所以现在的年轻人如果能出国还是应当出去看看,见见世面有好处。当然不是不出去就不行,但有机会出去还是应当出去。出去后回来了还是不一样,见识不同了。”    
    “你刚才说和老伴结婚才花了三十块钱,那么你能谈谈老伴吗?”    
    “我老伴当年在铺仁大学上学,她是一个通情达礼的人,所以我们一辈子挺愉快。她有七姐妹,有三个在美国,就她福气最好。”    
    “为什么?”    
    “因为她嫁给了我呀!哈哈……”    
    张开济的老伴在一旁说:“你又开始多话了。”    
    


茅于轼:以直报怨以直报怨才是合理的

    市场经济是以交换为特征的,要交换人与人之间就会不断地交往。这种交往首先要平等,要讲妥协,这样才能双赢。    
    在市场经济中出现了许多非常重要的人际关系,这需要互相尊重、彼此妥协。我们在处理市场经济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时要发挥孔子的思想,那就是“以直报怨”。所谓“直”就是正直,讲道德,“怨”就是怨恨。当别人干了一些对不起你的事时你将如何处理?这其中还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德报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