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49-旧爱新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4549-旧爱新欢-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旧爱新欢》 第二部分中关村vsCBD(1)

    中关村vsCBD    
    中关村在城市的西部,CBD在城市的东部。    
    当一个人要逛店的时候,会想到CBD ;但是当一个人想学习的时候,则会想到中关村——谁会去国贸买电脑?就如同没有人会专程到中关村买衣服,当人们需要逛街的时候,多数女人会说:“哦,去国贸吧。”可是,当一个人需要找一个新游戏或者一个好用的工具软件,你认为他会去哪里呢?连十几岁的少年都知道,应该去中关村。    
    我认为在这个城市里生活着两种人,一种是长于制定游戏规则的人,一种是长于按规则玩游戏的人;前一种人属于中关村,后一种人属于CBD。中关村的新闻总是与创业有关,但CBD则总是在“开业”,比如一个百年品牌在国贸开业,再比如一个化妆品的旗舰店进驻国贸。总之,CBD是在复制,复制已有的成功案例;而中关村,则喜欢创新,喜欢打破陈规。可以这么说,在CBD汇集着一群最优秀的执行者,给他们一个创意,他们就能制定出最合理的商业计划书,然后坚定不移不折不扣地执行;而中关村则不同——中关村是创业者的乐园。如果拿破仑生活在今天,他一定更喜欢中关村,而不是CBD,也许他会在CBD开新闻发布会,但是他一定会在中关村开展自己的事业。因为他曾经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CBD的士兵,最高的理想就是做一个等级更高一点的士兵,他们喜欢听从别人的命令,而不是自己成为那个下命令的人;但中关村的士兵则不同,他们似乎更符合拿破仑的口味——他们心中多少都藏有一份关于创业的激情,他们讨厌重复别人的生活,他们善于学习,喜欢创造,有自己的梦想。    
    上个月,我一个朋友打算回国,他问我应该在哪里发展,我问他你更喜欢表扬别人还是喜欢被别人表扬。他问我这有关系吗?我说大有关系——如果你喜欢表扬别人,那么你应该去中关村,如果你喜欢被别人表扬,尤其是被上司表扬,那么你应该选择CBD。    
    他又问,那么哪里的机会多,发展空间大?我反问他:你说美国和英国相比,谁的机会多,发展空间大呢?他说这是一个因人而异的问题,有的人适于生活在美国,有的人适于生活在英国,英国比较讲求秩序,比较井井有条,但美国比较丰富多彩,兼收并蓄,很难说的。我告诉他CBD和中关村的差异,有点类似英国和美国——如果你喜欢在一个条条框框都很清楚的地方,那么去CBD,如果你喜欢一个可以按照自己的梦想去建立和创业的地方,那么去中关村。总之,去CBD,安全稳定可靠,但缺少惊喜,就像你在CBD的星巴克喝咖啡,没有什么奇迹发生,来来去去的人都是和你一样的,国际化的标准面孔,西服革履职业套装,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差别不大;但去中关村则不一样,中关村有“雕刻时光”,有“万盛书园”,每一个人和别人都很不一样,在这里你有想法不可笑,反而是你什么想法都没有才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朋友携家带口回来,选择的结果非常富有戏剧性——他选择了中关村,因为他说是男人为什么不听自己的?但是他的妻子选择了CBD,理由更简单——听别人的生活要比听自己的生活,不费脑子,容易得多。    
    还有一个故事,说来很有意思——2005年以来,许多高科技企业都迁往中关村,像新浪,搜狐等等。我一个做企业的朋友说:“如果当初的网络公司不盲目进军CBD,也许他们不会死得那么快那么惨——人一进到CBD,不知道为什么就容易浮躁,喜欢炫耀,要气派要场面要辉煌,这些还不要紧,最可怕的是失去创造力,一天到晚热衷于谈概念,出入各种名流荟萃之地,把同样的话今天说给你,明天说给他,夸夸其谈,如果你是在做商业,比如某个服装品牌,这样做可以,因为潮流嘛,就是这样,找几个名模一带头,马上后面就跟着一群小包法利夫人,但是做高科技企业怎么可以这样,你在前面说概念,但说来说去,懂行的人一看,你其实什么都没有。你说这还怎么做?”    
    根据我这个朋友的分析,当初扎根中关村的企业——比如联想、北大方正、清华紫光、金山软件、洪恩在线,不管开始的时候规模多么小,遇到多少困难,但后来都走出了自己的路,相反倒是当年广告铺天盖地,在嘉里中心汉威大厦租了整层整层办公室的互联网公司,动不动就到国贸开一个新闻发布会的那种,一场纳斯达克寒流过去,片甲不留——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的东西——只会跟随的人怎么可以创业?他们就像猫,哪家企业给的薪水高,就去哪家做事,谁的条件优厚,就跟随谁——而真正的创业者不是这样的,创业者可以为理想为事业舍弃许多忍受许多,创业者是给予型的,而不是索取型的——创业者愿意让别人分享他的成功,愿意给别人很好的薪水,很好的工作环境,他们尊重别人,鼓励别人的创意;但是跟随型的人不同,他们首先要索取,要看你给的价钱是否合适,之后他们有很强的地盘意识,层级意识,假如你养过猫你就知道,如果主人对其他的猫稍微好一点,那跟随主人的猫就会不高兴,觉得受了伤害,甚至要伺机报复。


《旧爱新欢》 第二部分中关村vsCBD(2)

    当然,如果你是一个喜欢宠物的人,你会认为猫还是很好的一种宠物——就像《孙悟空是个好员工》。这是本上榜畅销书,据说是本土制作的白领职场生存手册——我个人认为,当孙悟空到了CBD,他就会成为一个好员工,但是假如他到中关村,他就会找到他的花果山水帘洞做他的齐天大圣美猴王——这个故事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我很赞赏新浪的做法,他们把总部设在中关村海淀,但是在CBD设了一个分支机构——专门做广告和商业推广。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人,中关村的人热爱技术,肯为自己的目标脚踏实地,勤勤恳恳,但是CBD的人喜欢和别人比较,他们只愿意认识有价值的人,与已经成功的企业成为商业伙伴,和有前途处于上升阶段的精英交往,他们完全不肯在稍微过气一点的人身上浪费时间,他们甚至也懒得去寻找有升值潜力的人。这种人非常适合做广告和商业,他们是BUSSINESSMAN,但是他们只能在CBD工作,假如让他们在海淀总部,让他们做内容,第一他们没有兴趣,第二他们肯定忍受不了;同样道理,如果让做技术的做内容的人去了CBD,不出一个月,他们就什么都做不出来——他们会变得浮躁,当一个人变得浮躁以后,就会和别人比较,然后他们就失去了自我,你能指望一个失去自我的人有创造力吗?当然不能。    
    其实,区别中关村和CBD最容易的一点,是看他们的业余生活——如果一个人喜欢读时尚杂志,并且喜欢按照时尚杂志上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安排自己的生活,那么他或她,多半是属于CBD的,至少在气质上属于,即使他(她)来自某个边远山村,在到北京之前,都没有见过比长安街更宽的路;但是如果一个人喜欢读书,无论时间多紧,工作多忙,他(或她)总会隔一段时间买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无论是否读完,但是他(或她)总会翻翻——比如在国际机场转机的时候,再比如在异国酒店度假的时候。书的内容也许和他(或她)的工作有关,也许毫无关联,只是他(或她)的兴趣——一个气质上的中关村人,他们就是这样,他们相对自我,相对独立,他们读书是出于喜欢和好奇而不是像有些读杂志的人群,他们读杂志就是为了获得谈资和保持一种不落伍的生活姿态。    
    就我个人而言,我喜欢到中关村买电脑,软件,如果要买书,一定要去海淀图书城,就像某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如果要找个地方坐坐,一定会选择后海的荷花市场,但是如果是心烦气躁,连续加班一个星期,想胡乱找个地方透透气,我会去国贸,所有的橱窗所有的店面都在告诉你什么叫“高尚生活”——看上去你有很多选择,其实你没有什么选择。你根本不是在买你喜欢的衣服,你是在买一种可能性——你想象当你穿上这样的衣服,你就过上了这样的生活,别人就会以另一种眼光看你,而你自己也信以为真——以为自己真的很“IN”。    
    我曾经在海淀图书城买过那种一次都没有翻开过的书,不止一本;就像我无数次在国贸买过那种这一辈子根本不会穿的上衣和裙子,捐给老区人家都不肯要的那种。这不能怪我,要怪只能怪环境——在国贸,随便过来一个人,全都千篇一律地衣冠楚楚风度翩翩,于是你就想,为什么不对自己好一点?想一想,你是在国贸啊,当你想对自己好一点的时候,你除了给自己买衣服买香水买鞋买口红,你还能做什么?可是在海淀图书城就不一样了——白发的先生,红颜的女生,你的眼睛转啊转,你忽然意识到自己已经好久没有享受过那种求知时代的快乐了——那一刻,你渴望自己能成为那些读书人中的一员——从容淡定,宁静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于是鬼使神差,你的手就会伸出去——那些你买来后一次都没有看的书就这样被你拿在手里,一本又一本。    
    最后,我来谈谈我的两类朋友——我在各种场合遇到他们,并有机会和他们成为那种现代意义上的朋友——我强调现代意义上的朋友而不是古代意义上的,这是因为古代对朋友的要求比较怪,比如说要求能为朋友做到两肋插刀,千金散尽,而现在“两肋插刀”的事情基本上由保镖负责,他们做得比较专业,而所谓“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基本属于丑闻,如果是官员做,属于腐败;如果是有钱人做,属于败家。我说的现代意义上的朋友,是指彼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