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塔里的困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象牙塔里的困惑-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躲开了集体的圈子,逐渐远离了同学。人多的地方,他顶多去去篮球场上,在那里随意玩玩投篮,也不参加分队的比赛。他的成绩不再名列前茅,班上70多人,他一般排在50名之后。“一开始,同学们认为他很厉害,初中就得过全国竞赛的大奖,到后来都认定他不行了,肯定考不上大学。”黄俭说。    
      这一切的改变,马加爵的父母并不清楚。    
      一次突然出走    
      或许意识到自己高考希望渺茫,马加爵在高三那年情绪出现了巨大波动。1999年11月,他没有向任何人说明就离开了宾阳中学。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直到几天后,同学才将此事向学校汇报,并到公安局备了案。    
      他的老师、同学,还有公安人员以及他的家人开始四处寻找,方圆好几里贴了有他画像的寻人启事,结果一点音讯都没有。同学们甚至判断他可能会轻生,于是就到学校周围的枯井、沟壑中去找他的尸体。马加爵的父母为此差点精神崩溃,但他们只能在泪水中等待,一个星期后还没有儿子的消息,他们以为儿子永远不会回来了。    
      这个时候,马加爵竟然被关在50公里外贵港市的一家派出所内,他是带着20元钱去的。后来,他对此的解释是,他没有见过大海,贵港的名字听上去像在海边,他就去了。他的高中班主任卢利铭说,大家都认为他的解释不是心里话,真正的动机并不那么简单。    
      在他到贵港的第一天深夜就被关了进去,总共在里面待了一星期。进去前,他一个人正在深夜的街道上游荡,当时他口袋里只剩10元钱。当他发现有两个巡警向他走近时,错以为他们要抓他,一下子变得惊慌失措,转身就逃。巡警见状,就拼命地追赶,终于在一个转弯处将他逮住,并带回了派出所。    
      第一次进派出所,马加爵惊呆了,话都说不清楚。警察因为弄不清他的身份就先把他关了起来,直到马加爵把自己的身份讲清后重新回到学校,才结束了这场出走风波。学校为此给了他处分。    
      经过这件事情,马加爵如醍醐灌顶,一改高中几年浑浑噩噩的生活,发了疯地恶补以前拉下的课,而凭着最后这半年的努力,他竟然考上了大学,而且成绩排在班上第四名。“实际上,按照他的成绩当时都可以上哈尔滨工业大学。”班主任卢利铭说。    
      因为他后来拼命苦读,且如愿考上大学,他的家人便没有深入追问他那次突然出走的真相。他用成绩继续掩盖着他性格上的某些缺陷。    
      大学时性格扭曲    
      按照马加爵父亲的意愿,儿子应该考一所军校,这样他的未来就不用家人多操心。但马加爵在大学志愿的选择上听取了高中老师的意见,觉得上一所好的院校、选择一个前沿热门的专业比上军校更有前途。    
      2000年9月,马加爵在父亲马建夫的陪伴下到他亲自挑中的云南大学报到,他也非常喜欢生物技术专业。父子俩带上了家里的全部积蓄——6000元存款,除了留下回去的车费,马建夫将剩余的钱都交给儿子。这是他为儿子大学4年提供的最大一笔费用,之后,儿子没有向他开口要过一分钱,但他断断续续给儿子邮寄了几次生活费。“我给他的钱总共不超过1万元。”马建夫说,“他不要钱,说有助学贷款,他还在打零工挣钱。”    
      大一时,寡言少语的马加爵试图改变自己孤僻的个性,融入大学的文化。他的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同学说,看其他同学幽默地开玩笑,他有时也想表现一番,结果往往弄巧成拙,反而让大家觉得他很可笑,情况越来越糟糕。他开始怀疑一切,变得有些神经兮兮,而且脾气越发暴躁乖戾。    
    


第一章学子心声(5)

      和室友有积怨    
      有时其他人在宿舍一起说笑,他就认为笑声中包含对他的嘲弄,为此少不了动怒、吵架、摔门。逐渐,他说话的次数越来越少,发脾气的叫声却越来越大。伴随时间的推移,他同寝室室友之间的积怨越来越深,严重时他甚至动手打人。    
      “大家都觉得他心理有问题,每次同别人闹不愉快,他从不反思自己,总认为是别人找他麻烦。后来,大家只能以远离的方式对待他,但绝没有料到他会如此极端。”马加爵的一位同学说,“一段时间里,不被别人接纳的他变得不羁与反叛。”    
      他独来独往,没有参加过任何社团组织,他把头发有意理得很短,这样看起来更加凶悍。他还苦练体魄,早上6时不到就起来到操场上长跑,到了冬天只用冷水洗澡。    
      大学期间,他和父母的沟通几乎是零,老实的父母并不能敏感洞悉儿子的复杂心理,只是在大一时接到过一封儿子的家书。    
      原本丰富的大学生活对马加爵而言衍变为一种折磨。“走上杀人这条路,是他长期压抑之下的被扭曲心理的畸形宣泄。”他的同学说。    
      在马加爵的老家屋内,有一幅他收集的水墨画,一个特大的“忍”字。这说明,他很早就意识到自己的性格缺陷,但他没有寻找理性的方法拯救自己,而是选择了可悲的报复手段。他逐渐预谋了自己的凶杀过程,也将自己不断带入到非正常人思维的轨道。    
      马建夫的记忆里只有儿子沉默乖顺的样子,就像他唯一保留的一张儿子照片──初中时马加爵照的一张两寸黑白照。马建夫小心地用纸将它包起来放在胸前的口袋里,想到儿子是一个杀人犯的时候,他就拿出来:“你看看,他哪里有凶残的一面?”    
      从别人眼里看马加爵    
      “这孩子太可惜了。”──马加爵的小学老师    
      “这孩子太可惜了!”记者电话采访了马加爵的班主任马老师后,马老师沉沉地加上这一句。    
      马老师告诉记者,马加爵是在本村的马村小学读的小学,小时候的马加爵同其他男孩子在性格上没什么区别,有时候也很顽皮,但学习成绩非常优秀,每次考试都考在全班的头两名,从未落到第三名,尤其在数学方面非常突出,思维开阔、敏捷,有几次马老师在课堂上列出了一些经典的数学智力题,结果马加爵总是第一个举手算出正确答案,给马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    
      马老师还说,马加爵是他培养出来的为数不多的大学生当中比较优秀的一位,虽然马加爵小学毕业后,再没回去看他,但他一直认为马加爵会是一个人才,没想到会出这样的事,如果真是他作的案,那孩子真是太可惜了!    
      “我什么都不清楚。”───初中班主任王老师    
      记者随后又拨打马加爵在宾州中学读初中时的班主任王贵峰老师的电话。王贵峰老师告诉记者,他只是在初中时教过他,由于时间相隔太远,所以现在什么都不清楚。王贵峰老师说,马加爵是从宾阳中学高中毕业的,要了解什么情况还是打电话到宾阳中学了解。    
      “马加爵的纪律太差。”───高中教导主任    
      马加爵是否一直优秀?带着疑问,记者又采访了马加爵高中读的宾阳中学的政教主任张老师。当记者拨通宾阳中学办公室的电话,却得到与马加爵小学老师相反的评价,“马加爵的纪律太差!”这是宾阳中学办公室的张主任在听完记者询问后的第一句话。张主任告诉记者,马加爵在宾阳中学读高中时,他担任学校的政教主任,由于职务关系,张主任经常处理马加爵违反校规校纪的事情,因此虽然马加爵已毕业将近4年,但对他仍有较深的印象。而且每次对他教育后,过不了多久,马加爵又会做出其他一些违反校规的事情。    
      最严重的一次是私自离校,瞒着学校和家长,同社会上的朋友跑到离宾阳50多公里的贵港市去玩,害得学校和家长以为他失踪,到公安局报警。直到几天后在贵港市火车站的当地派出所里被找到,才平息了一场风波。这次事件后,宾阳中学给了他严厉的处分,但考虑到他能读上高中并不容易,而且马加爵的学习成绩也不错,有希望考上大学,才没有开除他的学藉。    
      “他给人一种不舒服的感觉。”───女生眼中的马加爵    
      云南大学的一位女生告诉记者:“虽然跟马加爵不是同班,但印象挺深刻的。因为他平常看起来就给人一种不太舒服的感觉,特别是有时候在教室楼道内遇到他,因楼道光线不好,他整个人就会给人一种阴沉沉的感觉,能吓人一跳。”    
      一位女生告诉记者:“马加爵那个人太怪了。以前在篮球场上遇到了,大家还会在一起打球。但如果别人没打好或不小心撞到他一下,他就会翻脸骂人,时间一长,我们都不敢跟他一起打球了,慢慢的也没什么交往了。”    
      马加爵是不是“妖魔”    
      外界对马加爵的直观印象,来自那张曾经遍布中国大街小巷的通缉令。通缉令上的照片显示马加爵面目狰狞,肌肉发达,而且摆出一个散打姿式,这让很多人以为马加爵头脑简单、性情暴戾。但马加爵的同学告诉记者,外界对马加爵有很多误读的地方。


第一章学子心声(6)

     他有没有被“妖魔化”    
      在大学里,最了解马加爵的是与他朝夕相处的同学。曾住鼎新公寓1栋316寝室(马加爵住317,案发寝室)的两位同学都表示,媒体报道马加爵有不少失实的地方。与他们了解的马加爵差别甚大。比如说他报复心理强,一篇报道说马加爵经常受人差遣去食堂打饭,马加爵心有怨气却不敢言说,于是暗地将口水吐在同学饭盒里。这纯属子虚乌有。马加爵这样独立的人不可能受人差遣,而同学们也没有这个习惯。    
      也有报纸说马加爵崇尚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