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点排队!”
我心想:慢一点剪票又有什么关系?火车上空座位多得很呢,这傻孩子,就是这样一个急脾气!
可是回头再一想:要是他没有形成这种“赶点”“到点”的思维方式,他今天还能在天津念大学吗?说不定还在盘锦的哪个小学校慢悠悠的学着四则运算哪。
我这个说法绝不是故弄玄虚,张炘炀长期的自学生活,学习效果为什么不错,跟家庭长期形成的到点规律培养有很大关系。
他自己形成了到点的主观意识,使我省略了很多的精力。我不需要做太费劲的督导工作,更不需要来那种老生常谈——什么“今天做的事不要拖到明天”、什么“学习是为自己学不是为别人学”。他自己会锁定目标一门心思地完成既定的任务,谁要干扰他完成他自己都会焦躁。这种个性的培育,是我在他幼年时的重要收获。
当然,这种收获有时候会给家长带来意想不到的烦恼,因为形成了“说好了就不要改变”的固定思维,他会把这个原则推到很极端的程度,有时候显现得非常过分:比如家里人正在看着一个电视节目,突然停电了,孩子就不干了,哇哇大叫,乱发脾气。我开导他说:咱们先出去遛遛弯,等电来了咱们再接着看还不行吗?
“不行!那漏看的一截你们得给我补回来!”
你说气人不气人?我哪来的那么大权力指挥电视台?对他的这种蛮不讲理,我们两口子会忍住火气跟他讲理。实在讲不通也就不理他,被他闹腾得实在烦了,就干脆采用下策:一阵臭揍。
这也说明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你不可能两头占便宜。孩子固执的个性,可能对学一门学问有好处。固执,某种程度上表明他容易拘泥,但同时也证明面对某种事物他的精气神是沉下去的,比较专注。但是接触社会、人情交往上,负面影响也很大。我没有对他这个性格的两面性及时分析,拿出对策,这也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教训吧。
回想起当年为孩子所操的心,我由衷地感到:理性地对待孩子成长关键时期的各种问题,不因为孩子是独苗,就过分地去溺爱无谓地去操持,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我看到外国人教育孩子的材料,人家就看得很远。哪怕是富豪的家庭,也能做到“家富而不奢”。美国大富豪洛克菲勒每周只给孩子一点零用钱,他们懂得怎样很理性地对待孩子,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
我的家庭条件肯定没有资格谈什么富而不奢了,买贵一点的玩具都是一笔很大的开支。但我自认为对孩子没有什么歉疚。我认为,父母能赐予孩子最大的财富,就是在孩子童年时期多陪护一下孩子,做他的好朋友好伙伴。这其实是一个极其朴素的原理,天下的家庭,各有各的现实问题,情况都不一样。但我觉得什么样的现实情况都不该成为推托这种陪伴责任的理由。
没有这种陪伴,张炘炀的早期智力启蒙就无从谈起。
没有这种陪伴,张炘炀即便有了学习才能上的灵光一现,也不可能被及时引导,他也许还在小学阶段念“望天书”。我们作为家长的,还得为他的择校问题托关系,费财耗时。
没有这种陪伴,张炘炀不可能从超慢式教育中脱离出来,他可能还在和成千上万的小学生一样,应付大量的习题作业,为小学生书包减负问题而苦恼。两者相比较,我认为我选择的这条路没有错。
“世上只有爸爸好”怎样让孩子提前“适应社会”
前面说过,张炘炀的早期教育环境有几点与一般孩子不同:没有爷爷奶奶带护的经历,作为父母多了一些负担,孩子面临的人际关系没有那么丰富。但从正面意义上看,孩子面对的教育者更加单纯(当然我这种说话属于事后总结式)。这个环境分析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没有借鉴性,咱们可以再探讨。
仰仗着单位领导和同事们的照顾和理解,我有比较充分的时间带护这个孩子。
张炘炀的“人之初”,我淘费了不少精力。我们家里没有请保姆,因为炘炀妈妈的产假(再加上寒暑假)时间比较宽裕(再加上我这个老爸的陪护),所以孩子幼小时的环境就更加单纯。
除了来用俯卧式锻练让他培养出能动性和自主性外,我在让孩子提前适应外部环境上做了这么几件事——
一是多带孩子出去走动。只要天气情况不错,我就抱着小家伙到处溜达。大街、公园、商店、河边……社会自然的五光十色,本身就给孩子的心灵带来极大的愉悦。看着小家伙在自己怀抱里咿咿呀呀,小眼珠子被广告呀行人呀吸引得滴溜溜转,我自己也感到有一种莫大的乐趣。
二是为他的入托提前做适应准备。我经常带他去的另一个场合是幼儿园。
一般的家长常常会遇到这样的苦恼:第一天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时,孩子心理上会出现巨大的落差和强烈的不适应,哇哇大哭,把这个场面弄得像一场生离死别。我提前带炘炀去幼儿园活动活动,让他提前适应这个环境。
那一段时间,市里的几个大小幼儿园我都去过了。虽然小炘炀不属于幼儿园的正式“编制”,但幼儿园的阿姨和小朋友们并不排拒这个孩子。小家伙也不把自己当外人,一进入新伙伴的小圈子,拿过玩具就玩,也不谦让。走的时候还有点恋恋不舍。
我让炘炀比较早到幼儿园“体验生活”,主要的目的还是提前让他做好进入集体生活的心理准备。我一直有这么一个担心,我相信人的脾性、性格特点有某种遗传性,我抱着这么一个想法,胆小的缺点绝不能再“遗传”炘炀这,因此我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对他进行一种前期教育。
张炘炀胆小的毛病,后来果然表现出来了,看来性格遗传的说法还是有它的道理的。他有一个说话不看人的毛病,不爱冲在人前,这些都是性格使然,好在我在他成长前期有意识地对他进行了引领:如跟小伙伴结交,参加卡拉OK大奖赛,大大方方地待人接物,这些有目的的培训,使他的毛病多多少少有一些克服。
教育的效果总的来说我还是比较满意的,他现在能够应付一些大场合的活动,遇到不熟悉的人开始有一点羞怯,但混熟了以后还是能够朗声说话,尽情笑闹。我觉得这个孩子这方面已经超越了他父亲。他母亲的日记里对他的“公关内容”也有一些记载。
炀炀已满两岁,此时他已很会表达自己的要求了,会背诵很多古诗和儿歌,也会做许多动作,如做操等。走路很稳,跑得很快;有时很任性。两岁时第二次回奶奶家,给村里的人背诗、唱歌,出尽了风头,人们都很喜欢他。
张炘炀这孩子记事,我陪护他的经历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当他第一次听到“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时,他会挤着眼睛诡笑着搂住我,冲着他妈妈仰起小脸唱念——
“世上只有爸爸好!”
我们两口子一起乐了。
张炘炀的早教确实有一定的特殊性,妈妈工作忙,老爸充当超级陪伴,老爸对他的成长进行了全面的抚育,这可能也是这个孩子的福气。
2岁到5岁:“徒手识字”打开启智之门无声阶段是智力启蒙的最关键阶段
张炘炀从小就有一个流“哈喇子”的毛病,在“俯卧式”时期
就是这样,动不动枕头上就湿一片,很不雅观。
后来,当他长到快20个月都不能发音说话时,有的熟人就开始暗中担心了,“怎么回事啊这是……别的孩子都8个月、9个月就能说话,1岁多开始咿咿呀呀话都能成串了,炘炀这孩子咋跟个闷葫芦似的?”
还有的人开始联想:“这老两口这么大年龄才有的孩子,是不是有什么毛病啊?你看这孩子,满嘴的哈喇子……啧啧,难说呀。”
当别人对炘炀的智力发育心怀疑虑忧心忡忡的时候,我和吴慧娟也曾经在心里闪过一丝隐约的不安:是啊,这孩子的开口是慢了点,会不会……
可是很快,我们就打消了这种疑虑。道理很简单,我们是看着这个孩子成长的,我们非常清楚,他的反应、举止、情绪的表露,是非常正常的。
我相信孩子开口说话肯定不是什么问题。原因是:
一、孩子听力上没有什么毛病,这一点我们心里有数。
二、可能是我们夫妇两个对孩子的“单向交流”不够,造成孩子开口说话的意识和兴趣不大够,应该多创造一点这方面的条件。
三、我认为孩子某种程度上属于“内向”型,即使不说话,也不耽误他的心里的秘密“盘算”——也就是内心的智力发育。
我观察到小炘炀对电视里的广告非常感兴趣,这种广告片,因
为情节概念是一气呵成的,图象又比较夸张,能给孩子形成某种刺激,当他看到广告片里的情节时,表情明显被吸引过去了,有时候跟着兴奋,有时候跟着哭。我能感觉到他有触动,也有内心的小兴奋或者小小的忧愁。这些迹象令我对他的将来充满信心。
我就抱着这样一个态度:说话晚一点没有关系,不必着急。也许他的性情跟他的老爹一样,心里爱琢磨可外表不一定要显示。
后来的情况发展证实了我的预测。对于他第一次开口说话的情景,我记忆犹新,那是1997年3月12日下午两点多钟,他已经有20个月大了。那一天炘炀的三姨、三姨夫都来了,我和慧娟边跟他们唠嗑边哄着孩子,不知道我们哪一句话逗起了他的兴趣,他开口对我们说了句——
“拜拜。”
一边说一边还摇摇他的小手。
我们全体都乐了。我注意到他刚开始说话就与众不同,别的孩子说话都是一个个蹦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