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社会心理学-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社会学习理论
  Ashmore (1980)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则认为偏见是偏见持有者的学习经验,在偏见的学习过程中,父母的榜样作用和新闻媒体宣传效果最为重要,儿童的种族偏见与政治倾向大部分来自父母,儿童所接受的新闻媒体的影响使得儿童学习到了对其他人(比如少数民族和妇女)的偏见。
* 认知理论
    认知理论用分类、图式与认知建构等解释偏见的产生,认为人们对陌生人的恐惧(贬低对他们的认识)、对内团体与外团体的不同对待方式(喜欢内团体的人,排斥外团体的人)以及基于歧视的许多假相关(多数人与少数人不良行为的比率相同,但少数人的不良行为被过分估计)等都助长了我们对他人的偏见。
* 心理动力理论
    心理动力理论(Psychodynamic theory)用个人内部的因素解释偏见,认为偏见是由个体内部发生、发展的动机性紧张状态引起的。心理动力理论有几种不同的形式:一种形式把偏见看成是一种替代性的攻击,另一种形式则将偏见视为一种人格反常,偏见是一种人格病变。其中最为有名的当数Adorno(1950)对〃权威性人格〃(Authoritarian personality)的研究。他发现30年代德国人的反犹太情绪是由权威性人格中发展起来的,这一人格的特征包括:对传统价值观与行为模式的绝对固执;认同并夸大权威;将对某些人的敌意扩大到一般人身上;具有神秘及迷信的心理倾向。
2、偏见的影响与克服
(1)偏见的影响
* 对知觉的影响
  偏见会影响到人们对他人的知觉,以性别偏见为例,尽管照片上男性与女性的身高一样,但人们的实际判断依然有很大的差异。如图4…13:



                                                       男性照片

                                                       女性照片


                      控制组         告知组         激起组
              图4…13:性别偏见的表现
  在控制组条件下不告诉被试任何东西;在告知条件下,告诉被试之所以选择这两张相片是因为照片上的男女一样高;而激起条件下,告诉被试他们如果判断准的话有一笔奖金,同时还告知他们照片上的男女一样高。这种知觉还表现在许多其他的领域,比如白人评判者认为黑人儿童画的画比白人儿童的更危险。
    Spencer和 Steele(1995)在研究针对女性数学能力的刻板印象时发现,男性与女性数学能力的差异受测验指导语的影响,在测验之前如果告诉参加测验的男女生这个测验会有性别差异(男性成绩优于女性),则实际测验能发现这种差异;如果测验前告诉被试该测验不会有性别差异,则这种差异也确实消失。
* 对他人行为的影响                               
    我们对他人的偏见也影响他人实际的行为表现,这一点最明显地表现在自证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中。偏见不仅影响偏见持有者自己的行为,而且也影响对方的行为,偏见持有者对对方的预期会使对方按照自己的预期去表现行为,Rosenthal(1978)把这种个体使得目标对象产生符合预期行为的现象叫做自证预言,也叫做自我实现的预言。
(2)消除偏见的方法
  消除偏见的方法很多,主要包括:
* 社会化
    儿童青少年的偏见主要通过社会化过程形成,因而通过对这一过程的控制可以减少或消除偏见,而在社会化过程中尤其要注意父母与周围环境以及媒体的的影响。
* 受教育水平
    接受的教育越多,人们的偏见将越少。有时候人们的偏见更多地来源于自己的无知和狭隘,所以通过让人们接受更多的教育来减少偏见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 直接接触
    Amir(1969)、Brewer与 Miller(1984)提出的接触假设(Contact hypothesis)认为在某些条件下,对立团体之间的直接接触能够减少他们之间存在的偏见。这里所指的条件包括:地位平等(Pettigrew,1969);有亲密的接触(Cook 1964 ,Herek 1993);团体内部有合作,并有成功的机会(Aronson 1978);团体内部有支持平等的规范(Blanchard 1991)。基于这一假设,举办国际性的学术会议、奥运会等都可以克服人们之间的偏见。
(4)自我检控
  由于偏见本身也与认知过程有关,所以通过对认知过程的检控也可以减少偏见。当人们意识到自己有偏见时,通过静下心来想、抑制自己的偏见反应等减少之。在此过程中,内疚感、自我批评、搜寻引发偏见反应的情境线索都有助于偏见的消除或减少。
本章推荐读物:
Ajizen; I。(1988)。Attitude ;Personality; and behavior。 Chicago: Dorsey。这本书是对有计划行为理论及其发展陈述最完整的一本书。
Alwin; D。 F。; Cohen; R。 L。; & Newcomb; T。 N。(1991)。Personality and social change: Attitude persistence and changes over the lifespan。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这本书是Newcomb50年有关态度研究的总结,它包含了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有关政治和社会态度研究的成果。
Eagly; A。 H。; & Chaiken; S。(1993)The psychology of attitudes。 San Diego: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这本书对有关态度的研究和理论做了较为完整的陈述。
Perloff; R。。 M。(1993)。The dynamic of persuasion。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这本书提供了全面而系统的有关说服的研究。
Petty; R。 E。 & Cacioppo; J。 T。(1986)Communication and persuasion: Central and peripheral routes to attitude change 。 New York: Springer。 该书的作者系统地分析了浅层和深层说服的问题。
本章复习题:
1.什么是态度?它包含哪些心理成分?
2.通过态度预测行为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因素?
3.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测量人们的态度?
4.简述有计划行为理论的观点。
5.海德的平衡理论和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是怎样解释态度改变的?
6.不当理由、自由选择以及努力因素与认知失调有什么样的关系?
7.从说服模型论述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
8.什么是偏见?人们为什么会有偏见?怎样克服人们的偏见?
  
  
  
  
第五章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结成的心理关系,它表现在人们对他人的影响与依赖。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众多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际关系在我们的心理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使我们克服生活中的寂寞,而且人际关系所提供的社会支持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对中国人来说,人际关系更是被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之上,这种对关系的强调有它好的一面,比如由于强调与他人的联系,使得中国人比较强调内团体的利益与和谐;另一方面,这种对人际关系的强调又使得人们在任何事情上都依赖关系,从而使整个社会受到损害。在这一章里,我们将从心理学研究的角度论证分析人际关系的问题,主要讨论人际吸引和亲密关系以及爱情等问题。
           第一节 人际吸引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与他人进行有意义的交往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前提。心理学家鲍麦斯特(Baumeister 1995)等人就指出:归属的需要(Need for belong)是人类最重要、最基本、最广泛的社会动机。拉尔森(Larson 1981)在研究了人们的时间利用时也发现人们大部分是时间与他人在一起(青少年74%,成人71%),并且和他人在一起的时候,个体表现得更快乐、警觉和兴奋。Waal(1989)对大猩猩和猴子的比较研究暗示这种亲和需求存在着生物基础,也就是说,人们寻求与他人交往、交朋友并进一步发展成为亲密关系的倾向源于自身生存的遗传特质,为了生存,人们需要和他人交往。
1、人们为什么互相吸引?
(1)人类的亲和的动机
  心理学家阿特金森(1954)、McAdams(1980)等人认为,有两种动机影响人们的社会交往:一是亲和需求(The need for affiliation),它是指一个人寻求和保持许多积极人际关系的愿望;二是亲密需求(The need for intimacy),指人们追求温暖、亲密关系的愿望。
  人类的亲和需求与两个方面的因素有关:第一个因素与社会比较有关,它强调人们通过社会比较获得有关自己和周围世界的知识。比如沙赫特(Schachter1959)就发现,和他人在一起可以减少个体的恐惧和焦虑。在一项研究中,沙赫特告诉女性被试她们要参加一项电击如何影响生理反应的实验。在〃高焦虑〃组里,被试被告知电击很痛但不会对她们造成伤害;〃低焦虑〃组的被试则被告知电击就象打针一样只有一点痛。实际上她们不会受到电击,实验者只是想让被试相信自己不久将会受到这样的电击。之后,沙赫特告诉被试由于实验用的仪器还没有装配好,请她们等10分钟。并且告诉被试她们可以自己单独等,也可以与其他被试一起等。结果如图5…1所示:
                            图5…1:不同焦虑情况下人们的选择
在高度焦虑时,人们选择与他人一起等待,而在低度焦虑情况下却更愿意独自等待。沙赫特
用社会比较理论(Social comparison theory)来解释这种现象,他认为人们之所以与他人亲近,是为了拿自己的感觉与其他在同样情境下的人比较。米勒(Miller 1984)进一步认为,人们不仅通过社会比较来判断自己的能力和自我概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