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实验中的助手与实验者的谈话,谈话中助手提到了他对被试的评价。在第一种情况下,实验助手很会做人,他总是说自己喜欢被试;而在另一组里,助手总是挑被试的毛病。实验结束后,试验者让被试评价他对助手的喜欢程度,结果如表5…1所示。有趣的是研究还发现当被试偶然偷偷听到他人对自己做好的评价时,会更加喜欢助手。
表5…1:由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而产生的喜欢与不喜欢
实验条件 被试对助手的喜欢程度
实验助手做正性评估 6。4
实验助手做负性评估 2。5
(表内数字是在…10~+10量表上的评定)
(2)社会交换
人们是否喜欢某个人取决于这个人提供给我们的成本及利益的评价,如果在与某个人的交往中,我们获得得收益大于成本,我们就会和他继续交往下去,并且对这种交往的评价也较高;如果在交往中付出多,收益少,则交往有可能中断,我们对这种交往的评价也低。关于社会交换理论我们以后再细讲。
(3)联结原则
我们喜欢那些与美好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而厌恶那些与不愉快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Clore 1974)。May和Hamilton(1980)的一项研究就证明了这种效果,研究中主试让大学生被试听他们最喜欢的摇滚乐或最不喜欢的前卫派古典音乐(学生被分成两组),在听音乐的同时让他们评价一个陌生男子的照片。结果发现当照片与他们最喜欢的摇滚乐结合时,学生对陌生男子照片的评价也较有利。
3、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许多因素对人际吸引有影响,心理学研究表明以下几个方面比较重要:
(1)个人特质
一个人的某些特征会决定他是否受人喜爱。在一项研究中,Anderson(1968)收集了555个用来描述个人特质的形容词,让大学生评定对具有其中某项特质的个体的喜欢程度。结果发现,对60年代的大学生而言真诚是最重要的特质,在评价最高的八项形容词中占了六项(真诚的、诚实的、忠诚的、真实的、值得信赖的、可靠的),另二项特质为〃温暖〃及〃能力〃,而被评定为最低的特征为说谎及欺骗。这个结果和我们在第二章里讲到的有关总统特质的结论有相似之处,也就是说,人们认为一个人是否真诚决定着我们是不是会喜欢这个人。总的来看,影响人际吸引的个人特质包括三个:
一是个人的温暖(Personal warmth):温暖是影响我们形成对他人第一印象的主要特质,什么因素让人觉得温暖呢?Foikes(1977)指出:当人们对其他人有正性态度时便表现出温暖,而温暖的人较受人欢迎。
二是能力:人们往往比较喜欢有能力的人,能力所涉及的范围很广,比如智力、社交技巧等。在社会时候中,聪明的人较受欢迎,但有时候过于完美反而引起他人不舒服。阿伦森等人(1966)的实验证明了这一点。在实验中让被试听录音带,录音带的内容是讲一个学生参加某一测验。在一种情况下,这个学生表现优异,几乎答对了所有问题,而另一组里的学生表现平平。测验结束后,部分被试还听到录音带上的学生不小心把咖啡倒在自己的衣服上。实验结果确实证明了〃能力使人喜欢的一般效果,即表现优异的人受人欢迎。但是他们还发现了另一个有趣的结论,就是当优异者犯了一点小小的疏忽或失态时,比他毫无失误时更受欢迎。
三是外表的吸引力:人们最容易注意到的是他人的外表,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漂亮的人更招人喜爱。例如,Walster在一项〃电脑约会〃的实验中发现不论男性与女性,漂亮的人更受欢迎。外表之所以有如此强烈的影响力,一是因为晕轮效应的存在,用Dion的话来讲就是〃美的就是好的(What is beautiful is good)〃。另一个因素是所谓的〃漂亮的辐射效应〃(Radiating effect of beauty):人们认为让别人看到自己和特别漂亮的人在一起,能提高他们的大众形象,就象对方的光环笼罩着自己一样。
有意思的是心理学家想要知道是否存在衡量美貌的统一标准?早在1951年,人类学家Ford 和Beach通过对190个部落的研究,发现人们对女性的美貌的关注要远远超过男性,但没有发现有统一的标准。在这个问题上Franzoi((1987)等人的观点常常被大家接受,他认为尽管统一的美的标准不存在,但在特定的时期和特定的文化内,人们对什么是美还是有共同的看法。比如古希腊的人认为男性的身体比女性的更能代表美(Fallon 1990),罗马帝国则以瘦为美,到了中世纪晚期则以健壮为美(Garner 1983)。19世纪早期的北美和欧洲,中产阶级的妇女经常用束身的方法保持体型,以追求维多利亚时代的病态美18英寸的腰身。19世纪中期以来,随着更多的妇女成为职业女性,健康、丰满又成了美的象征。而在同一文化内部,社会生物学家Furnham(1983)和Hatfield(1986)认为也有一些标准与美貌相联系,如人们在判断女性是否漂亮的时候往往以长相和年轻为依据。对男性来说,有一张娃娃脸(大眼睛和小鼻子)足以使女性喜欢。
专栏5…2: 针对美貌的刻板印象及美貌的相对性
Dion发现人们对长相漂亮的人的评价要高与一般的人,人们往往认为漂亮的人婚姻幸福,社会与职业较成功,威望也高。与不漂亮的人相比,漂亮的个体更为自信、温暖、诚实、强壮、谦虚、友好、合群及有知识。正如在前面讲过的,漂亮在很多方面影响人们的生活。
但是漂亮并不是绝对的。比如影视世界往往被漂亮的人占据,一些人认为这些完美的形象产生了一种不实际的标准,很少有人能达到。这些传播媒体所造成的漂亮标准,在日常生活里是否确实会影响我们对他人的反应方式?为了验证这一点,肯贝利等人(1989)设计了一项现场研究。他们在男性大学生看一部〃霹雳娇娃〃(由三位漂亮女性主演的电视片)的前后访问这些大学生。实验中两名实验者的助手到大学生宿舍,请他们帮忙解决一项私人争论,让大学生评定照片(这张照片事先已被评定为中等,在一个7分量表上得4分)上的女孩的漂亮程度。正如预测的一样,刚刚看过〃霹雳娇娃〃的男学生对相片上女孩的评价比未看过的低。该研究揭示了漂亮的对比效果(contrast effect):外貌一般的人常因为另一个刚出现过的异常漂亮者,而被认为较不具吸引力。
Kernis 和Wheeler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他们想知道相对效果在什么情况下产生,而与其相反的辐射效应又在什么情况下产生?他们假设是由于长相一般的人和漂亮者之间的关系造成了这种差异。为此Kernis设计了一项研究,实验中被试看到两个人,其中一位是长相一般的目标个体,另一位是外貌较好或是其貌不扬的比较个体,这两个人有时扮成朋友,有时为陌生人。这两种不同的人际关系产生了不同的效果(陌生人、朋友):当他们被认为是陌生人时,产生相对效果(即相貌平凡的人与漂亮的人在一起时,被评定为较不吸引人),而当两人是朋友时,产生辐射效应。
(2)相似性
人们倾向于喜欢在态度、价值观、兴趣、背景及人格等方面与自己相似的人。 Kandel(1978)对2000名高中生的友谊关系所做的研究证明了这一点,他让每一位学生写出他在学校里最好的朋友,并详细填写有关自己的背景及态度的问卷,大部分学生最好的朋友在性别、年级、年龄及种族上、学业态度、对药物的态度等方面与自己都很相似。
对人际吸引有重要影响的相似性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口特征的相似性(demographic similarity),它包括性别、种族背景、宗教、社会阶层以及年龄。二是态度的相似性(attitudinal similarity)。在Byrne(1971)的一项相识研究中,被试在填写完一份态度问卷然后,主试把他介绍给另外一个人,同时要求这个人要把自己在该态度问卷上的回答大声念给被试听。实际上这个人所念的问卷是由主试替他填好的,有些情况下这些回答与被试的一致,有些情况下则差别较大。念完之后要求被试评价对这个人的喜欢程度,结果正如人们所预料的那样,态度的相似性导致了喜欢程度的增加,如图5…2所示:
图5…2:态度相似性与吸引力的关系(Byrne 1971)
除了以上两个方面,外表相似性也影响人际吸引。在选择约会对象及婚姻方面,心理学家发现人们往往倾向于选择与自己在长相上相似的异性做伴侣,Berscheid(1971)这种倾向被称为〃匹配假设〃(Matching hypothesis)。 Hill(1976)对约会情侣的一项研究发现,这些情侣在年龄、智力、宗教、外表吸引力、甚至身高上都很相似,在研究中Hill还发现那些背景最相似的情侣,一年以后分手可能性也小。Feingold (1988)认为之所以出现〃匹配假设〃,是因为人们认为与自己长相接近的人与自己有相同的社会交换价值。
为什么相似性对人际吸引如此重要?Festinger(1954)、Goethals(1986)用通过社会比较的自我确认理论(Self…validation)解释之。他们认为当情境不明确的时候,人们往往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确认自己。而选择那些在某些方面与我们相似的人交往能使我们的自我概念得以确认,与我们相似的人一般同意我们的主张,对我们的观点加以支持,使我们有信心。海德的平衡理论则认为,个体有强烈的欲望要维持自己对他人或事物态度的协调一致性,而这种一致性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