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伦三岛永远是一片盛产传奇人物的土地,在那个永远跟欧洲大陆诸国保持着微妙距离的小小岛国,她的历史永远显露出童话般的玄妙色彩:从圆桌旁举杯高歌的亚瑟王,到横渡英吉利海峡征服英国的威廉一世;从谱写出《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一伟大爱情悲剧的文豪莎士比亚,到带领英国人抵抗纳粹德国侵略的丘吉尔;再从“披头士乐队”到被称为“英格兰玫瑰”的戴安娜王妃……我们有太多的理由对那个曾经拥有世界上最广阔殖民地的国度的文化传统产生敬意。而现在,理由又多了一条:因为又有了贝克汉姆。 大卫·贝克汉姆出身于一个普通的伦敦家庭,关于他父亲的职业,有着不同的说法,有人说老特德是一个热力技师,也有人说特德是个出色的面包师。当然,英雄莫论出处,小贝出身显赫与否,已经不重要了。他的成功经历,用美国人的说法去描述,是一个典型的美国梦的化身——尽管在他和维多利亚去纽约渡蜜月之前,这个毛头小伙或许跟美国没有任何联系。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年轻的贝克汉姆是一个勤奋的球员,他最初的足球生涯带有着浓厚的清教徒色彩,他的生活除了足球还是足球,他以踢球为自己的天职。 在付出了足够的努力之后,剩下的就要看上帝愿意不愿意赐福于这个一心做着球星梦的俊俏英格兰少年了。在1996…1997赛季第一场英超联赛中,21岁的贝克汉姆让教练弗格森和在场的所有队友、对手以及球迷都大吃一惊:这个胆大妄为的家伙居然在中圈附近起脚了!他想射门! 皮球在空中划出了一道不可思议的弧线,那一瞬间,所有的人都在望着飞行的皮球,甚至忘了是哪个疯狂的家伙在捣乱。年轻的大卫·贝克汉姆望着对方的球门,在那一刻,他似乎看到了天使——它的翅膀在对方球门上挥动…… 在那个时候,阅历尚浅的贝克汉姆也没想到,这个偶然而伟大的进球会给他带来什么样的星运。可以看见的是,英俊的贝克汉姆从此取得了教练的完全信任,他在右路的盘活能力和精准传球,让曼联球迷很快忘记了刚被出售的乌克兰籍球星坎切尔斯基,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小贝又秀出了他经过多年苦训而练就任意球功夫——形象一点说,姑且借用一部古龙武侠小说的名字吧,贝克汉姆的任意球在绿茵场上是一柄见血封喉的圆月弯刀,每当球队需要的时候,他就会挺身而出,拯救球队。面对对手铜墙铁壁的“水桶阵”,风度翩翩的小贝亦如“赤壁之战”中的周郎,谈笑间,对手便“樯橹灰飞烟灭”。“贝氏弧线”从此震惊了整个世界。 在登上这一级重要的人生台阶之后,小贝又得到了一个新的突破点——他和英国最流行的女子乐队组合,“辣妹”的成员之一维多利亚结婚。从此,全世界所有追逐时尚的目光都集中在这对夫妇身上,贝克汉姆夫妇“谋杀”了数不清的胶卷与记忆棒。年轻的贝克汉姆在歌星妻子的包装下,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赫然踏入时尚先锋的行列。 足球,是和平时代的战争,球场上的英雄就是整个民族与国家的英雄;而娱乐与时尚,正如美国人尼尔·波兹曼在他的《娱乐至死》一书所道出那样,已经成为一种以前所未有的汹涌态势席卷整个文明世界的潮流,甚至成为一种让人们乐意接受的“精神专制”——正如奥尔德斯·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所指出的那样。贝克汉姆是幸运的,他将足球与时尚巧妙地结合起来,凭借着这一结合而爆发出的核聚变般的惊人力量作为推动力,小贝被推到了时代潮流的顶峰,他个人财富的膨胀——以“滚雪球”这样的字眼来形容已经显得俗气而没有力度——到了一个天文数字:6500万英镑!小贝夫妇的豪奢甚至会让英国王室感叹时代的变迁……总之,这个势必“娱乐至死”的时代成就了贝克汉姆的传奇。
第一部分:只有一个贝克汉姆绿茵场上的弥塞亚(图)
一张酷得好似好莱坞明星的脸庞,一个足球强国的国家队队长,一个国际流行音乐巨星的丈夫,世界时尚的风向标,这个星球上赚钱最多的足球运动员……把所有这些加起来集中在一个主人公身上,弄成一部童话,然后让父母读给他们搂着足球睡觉的孩子听,这样的主意听起来怎么样? 不错,一部典型的足球励志童话,包含了梦幻般的主人公和种种童话元素,比如激动亿万人心的时刻,比如百折千回的际遇……但事实上,这部童话并不要求作者有安徒生那样的想象力,他甚至可以没有任何想象力,因为他只要原原本本地照着大卫·贝克汉姆的经历去写就行了。 贝克汉姆拥有着别人梦寐以求的一切。所有男孩都想成为贝克汉姆那样的球星,而所有的男人都想娶维多利亚那样的老婆。估计就连贝克汉姆本人也会时不时地咬自己的手指头,以确定发生在他身上的一切都是活生生的现实。 贝克汉姆并不是最伟大的足球运动员,但却是商业化足球制造的最成功典范。他完美地诠释了足球偶像派的概念,是自罗伯特·巴乔、巴蒂斯图塔以来此类偶像球员的集大成者,他迷人的微笑遍及全球,其魅力简直令人无法抗拒。此外,他的生活,包括他与维多利亚的旷世爱情、婚姻和家庭,也简直完美得像一部童话,无形中更增添了他的吸引力。在他的仰慕者当中,甚至包括了像流行音乐巨星罗比·威廉姆斯、厄舍尔、影星詹姆斯·内斯比特这样的大名鼎鼎的人物。 在一篇论文中,贝克汉姆被两位英国学者描述为“正在塑造中的大师,全球现象,被上帝所选中的那个人,体育界的弥赛亚,商业运作的标准代言人。他沉静,受人尊重,轻灵而强壮,执著于理想,是体育偶像中的精粹”。 此外,他还是英国最年轻的勋爵、家庭中最完美的丈夫、孩子心目中最伟大的父亲…… 在一个乏味的、缺乏英雄的时代,贝克汉姆,一个“世界足球宝贝”,一个走在时尚巅峰的人物,一个没有任何隐私的公众偶像,以他近乎完美的形象召唤着童话时代的回归。自现代足球诞生以来,还从没一个球员像贝克汉姆一样受到那么广泛的关注,再说到对世界潮流的影响,就连伟大的球王贝利和马拉多纳也无法与他的影响力相提并论。
第一部分:只有一个贝克汉姆像贝克汉姆一样踢球(图)
Really bend it like Beckham(像贝克汉姆一样踢球),这是一句广为流传的、将来很有可能会被收入词典的名言,它最初是一部大受欢迎的电影的名字——这是一个居住在英国,以贝克汉姆为偶像的印度裔少女杰西追逐足球梦想的故事。杰西酷爱足球,她在自己的小屋里贴满了偶像贝克汉姆的海报和照片,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成为一个足球运动员,希望自己也能踢出那样漂亮的“落叶式任意球”。后来有一位教练看中了她的球技,并邀请她加入一支职业足球队,但是杰西信奉印度教的父母并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去当一名足球运动员,所以坚决反对。在克服这种种压力的过程中,杰西给观众完美地诠释了“梦想”与“激情”这样的概念。更重要的是,杰西在这部电影中试图更为精确地表达的主题其实应该是:像贝克汉姆那样用右脚踢出美妙的弧线球,或者描述得更专业一些,是“落叶球”。 “看贝克汉姆踢球就行了,不用听他说话,因为说话需要翻译,而看球不用。”这是一个英国足球界人士——据说是从纯艺术的角度来形容——对于贝克汉姆的评价。 众所周知,贝克汉姆没有维埃里那样强壮的体魄,他的速度比不上法国人亨利,他的盘带无法和齐达内这样的大师相提并论,他似乎也更不可能像“球王”贝利、马拉多纳乃至新生代球王——罗纳尔多那样左右脚均超凡绝俗……与在1998年世界杯上震惊全球的克罗地亚球星苏克尔那只“灵巧得能拉小提琴”的左脚相似,贝克汉姆似乎只会用右脚踢球——话说回来,他那只独一无二的右脚就已经足以使他成为这个星球上最具实力的足球运动员之一、足以让他成为欧洲足坛传球最棒的球员之一,足以让他成为一个与马拉多纳、普拉蒂尼并肩的任意球大师。 绿茵场上,随着裁判一声哨响,助跑,起脚,美妙的弧线如圆月弯刀,寒光一闪,顷刻间对手的防线便灰飞烟灭。“贝氏弧线”,一次次在最为关键的时刻出现,完美地诠释着足球艺术的真谛。凭借着他这一必杀技,迄今为止,贝克汉姆仍是世界上最好的右边前卫之一。不论是曼联、皇马还是英格兰国家队,“贝氏弧线”——无论是右路传中还是直接任意球,都是球队一个极重要的得分手段。 显然,贝克汉姆的右脚太过完美,以至于他的左脚常常被人诟病,有人甚至极端地指责他“只会用右脚踢球”,对此贝克汉姆表示:“有人说我的左脚不怎么样,听到这样的话我有点儿生气。要知道,我可不是左撇子——大部分球员都不大会用左脚踢球,而且我的左脚比他们的踢得还是要好一点儿。我的左脚也进过球。” 足球专家吉采希尔也中肯地说,“从各方面来说,大卫都是一个出色的球员,左右脚都能踢……现在像他这样的球员可不多。” 贝克汉姆的球技与他踢出的球的劲道可以用科学数据来说明:1998年,英格兰计算机专家利用以色列导弹跟踪系统技术对贝克汉姆足球比赛的录像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英格兰国家队中,贝克汉姆的射门力度最大,球速最快。他在1997年2月22日对切尔西的一场比赛中射出的一脚球时速竟然高达170公里/时! 贝克汉姆曾透露过他球技的秘密:“我的信仰是熟能生巧。我能把球放在一个6便士的硬币上。要是平时不练习,是没法在硬币上把球放稳的。还有,我练习任意球的办法也很简单,就是在球门框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