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水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麻辣水浒-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民间经常使用的卖驴的办法,通过袖子很默契地把折扣的银子返还给庄家大户。他的袍袖宽大,可以遮盖很多上不得台面的东西。    
      宋江是一个制造传奇故事的高手。    
      宋江的绿林股份终于正式上市,在资本市场上掀腾起了不小的风浪。《道宗财富周刊》当时的评论是:“与大多数喜欢沉默的公司不一样,绿林公司很乐意披露信息,也很善于披露信息。”    
      绿林股份披露,绿林公司要在菜市场表现平淡的小白菜股、大萝卜股、土豆股的基础上,推出一个全新的绿林文化香辣股。绿林公司将以梁山泊为依托,广泛种植小白菜、大萝卜、土豆、高产西红柿,养牛养羊,种树栽花,把梁山泊打造成一个以高效农业、观光农业和旅游为主的绿色产业基地。在充实主业的同时,绿林公司将着力开拓书籍、演艺、制药、兵器制造等领域,形成规模化、网络化、多元化,建立起以梁山泊为基础,覆盖全国的产业集团。具体内容包括:推广“九天玄女”图书品牌,开发“九天玄女”系列产品;收购恨海情天全国戏院,投资排练《武二郎打虎记》、《武二郎捉奸记》、《武二郎杀戮记》等系列大戏,推出“武二郎”系列品牌;开办戴宗直销网,由“神行太保”戴宗负责物流和速递及商品配送;通过加盟形式,在大宋国开办一百家“神行太保”加盟店,形成集团规模;由罗老道、吴用、公孙胜挂帅,组建绿林商学院文化教育产业有限公司,培养商界精英;组建绿林安道全制药集团,收购西门药业,让蒙汗药等产品走下高端价位,真正走向民间。    
      宋江制造的故事正与当时大宋国的产业政策相吻合,宋江在梁山泊的大手笔震动了周围的县城,得到了各个衙门的大力支持。    
      宋江在梁山泊以每亩一两银子的价格圈下三千多亩良田,梁山泊开发园区开始全面动工兴建,其建设速度之快,令人难以想像。    
      “我们将赶着马车上东京,每天用几百辆大马车向东京运送鲜花和蔬菜。”宋江信心十足地对李逵等人说。    
      宋江收购了西门庆的西门药业,除了生产丸、散、膏、丹、蒙汗药之外,他还请“神医”安道全专门生产晁盖牌钙片,因为大宋国很多人都面黄肌瘦,说明缺钙的人群众多,市场很大。宋江其实并不知道,这些人不但缺钙,还缺粮食和工作。    
      晁盖牌钙片是绿林股份在市场上推出的全新产品,对于塑造绿林公司在广大股民心中的良好形象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安道全是技术人员出身,对营销方面的认识实在是眼前一抹黑,所以宋江在钙片的营销上花了不少心血。    
      宋江认为,从营销的角度来说,重复是营销之母,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具体到钙片的营销,宋江提出了一个建议:把钙片当蒙汗药来卖,钙片钙片,就应该又“盖”又“骗”。“盖”就是讲大话,进行广告轰炸,要把消费者盖晕;实在盖不晕,就骗,编一些人们如何缺钙、如何需要补钙、补钙的剂量越大越好之类的谎言来引导消费者。这样坚持下去,一定会获得不小的收益。    
      宋江写了一副长联,作为厂子的经营方针。    
      上联是:盖得住就盖,盖不住也盖,方能成就盖世伟业;    
      下联是:骗到死人活,骗到百病消,如此骗到利得心安。    
      知名的品牌是上市公司的先锋军,宋江深谙这个道理。他为晁盖牌钙片做了数不清的广告,让绿林股份的概念深入人心,以致后来很多人说:绿林公司之所以失败,就是广告做得太多。    
    


第七章宋江的舆论造势

      宋江人称玩钱高手,享有“资本运营魔术师”的称号。但他刻意保持着低调作风,从不接受媒体采访,也很少在公开场合发表任何言论,甚至找不到有关他的一张照片,连很多在他手下干过的小喽啰对他的了解都只是通过口口相传的只言片语。员工们对宋江的描述是:个头不高,不到一米六五,浓眉大眼很精神,尤其是敢打敢拼,有狠劲,兜里总是装满了碎银子,见了小喽啰就给一些。    
      绿林公司非常高调,但其董事会主席宋江几乎从不接受媒体采访。绿林股份的这种反差引起了外界的怀疑,在媒体对宋江的描述中,“神秘”、“低调”、“黑社会老大”、“空手道玩家”之声不绝于耳。    
      迫于压力,宋江对外公开了他的发家史,大意是:宋江从弱冠之年就开始为改变命运而努力。先是四处淘金,但据说没有赚到什么钱;在进入绿林公司后,通过易货贸易,在短时间内积累起了巨额财富;他前后收购了几十家山寨的股票,而这些股票上市后都有几倍、十几倍的涨幅,因此,他在绿林公司赚了很多银子;后来,宋江成功策划绿林公司上市,又赚了很多银子;时至今日,他的投资产业日益庞大,正在计划收购三家上市公司。    
      宋江的发家史一经披露,就有记者找上门来,希望能直接采访宋江。    
      宋江那天正好闲来无事,也想和人说会儿话,就破例接见了这个记者。    
      记者是个刚出道的年轻人,没什么经验。他已经从江湖上知道了不少山寨内幕,上来就问宋江“如何掘到第一桶金”的问题。    
      宋江很生气,说道:“这第一桶金的问题,不要问我,问风。”宋江说完就拂袖而去,把记者晾在那里。    
      记者十分恼火,回去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道宗经济周刊》上。宋江成了封面人物,大标题是:“绿林股份的第一桶金是如何淘来的?”副标题为:“宋江总裁讳莫如深,他说,‘别问我,问风!答案只有风知道!’”在文章中,记者暗示:绿林股份的资金链走向应该是财经人士搞清绿林股份内幕的关键。绿林股份的股权架构和资金运作复杂多变,有很多东西让人搞不懂!    
      记者最后写道:“看不明白的梁山泊,读不懂的绿林股份!三千亩的梁山泊项目,不知宋江到底是要做什么?”    
      《道宗经济周刊》刚印完,有人就告诉了吴用。吴用看过了内容之后,吓得手脚冰凉。    
      吴用拿着这本《道宗经济周刊》去找宋江,说道:“宋总,以后可不能这样说话了,对待媒体一定要有提防之心。我们正处于上升时期,万万不可得罪媒体,不要去挑逗媒体,他们都是牛虻一般的人,盯上你的话,肯定没好事。不但不能得罪,还要让他们为我们说话。”    
      宋江很生气,拿着杂志,半天没说出话来。    
      吴用接着说道:“好在这期《道宗经济周刊》没印多少,我让李逵全部买下,都放火烧了。这些东西都是引爆危机的火药,下一次可不要再犯这样的错误了。”    
      宋江对吴用说道:“你烧那些杂志做什么?文章是人写的,你烧了这篇,他还能写另一篇!”    
      吴用问道:“那怎么办?”    
      宋江说道:“你去把《道宗经济周刊》的总编叫过来!”    
      据说,《道宗经济周刊》的总编来到绿林公司之后,被宋江大骂了一顿。宋江每年在《道宗经济周刊》上都会投放相当多的广告费,是总编的财神爷。宋江以撤销广告费威胁总编,总编于是强迫小记者下跪,向宋江认错。小记者迫于压力,只好满怀屈辱地跪了下去。    
      通过这件事,宋江对媒体的作用有了充分认识。    
      他意识到,媒体是把双刃剑,就看你怎么用!如果能把媒体控制在自己手中,就能够一手遮天,那是最好的!    
      宋江决定知难而上。他邀请《道宗经济周刊》对自己进行一次专访,进行舆论造势。    
      《道宗经济周刊》全文刊载了宋江与记者的对话。    
      绿林股份及其代表的‘绿林系’,其真实情况究竟如何呢?带着这个疑问,记者近日采访了绿林公司董事会主席宋江先生。在接近两个时辰的访谈中,宋江这位年轻的亿万富豪却显得颇为坦率、谦和,言谈中透出与其年龄不相符的成熟,以及与其经历跨度不相称的对事物的把握度。    
      记者:与别的企业相比,为什么您显得如此低调?听说您从不接受媒体的采访,贵公司是刻意如此吗?    
      宋江:也不能说是刻意。从绿林公司来讲,我们一直是做实业的,想实实在在做点事情,并不想被名声所累。有句古话说得好,叫‘闷声发大财’,绿林公司作为一家民营企业,近年来确实发展得很快,但是如果对外的宣传过多,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给企业带来困扰。低调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    
      记者:但是过分低调,也会导致外界不必要的猜疑和非议。作为上市公司控制人,绿林公司是否也有必要学会逐渐面对公众呢?    
      宋江:是的。企业发展了,学会如何面对公众已成为绿林公司的必修课。为了避免外界对我们的疑虑影响到上市公司的发展,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    
      记者:您这样年轻,却拥有了这么多的资产,能否介绍一下您的第一桶金是如何发掘的?    
      宋江:可能是我的时机比较好。在进入绿林公司后,通过易货贸易,也就是把过往客商手里的货倒腾到绿林公司来,我在短时间内积累起了巨额财富,并前后收购了几十家公司。    
      记者:宋总,我们都知道您是靠卖炊饼起家的,我们想问您,您认为当小贩和开公司有什么不同吗?    
      宋江:CEO和街头小贩的工作没有什么区别,他们从事的生意实质都是一样的。但是,CEO和街头小贩相比,他的经营思想更明确,那就是要快赚钱、赚快钱、赚钱快。第一点,街头小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