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1421:中國發現世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900-1421:中國發現世界-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威严而又正式地代表皇帝向他们致以问候并且告诉他们舰队即将起航,此中包括4支皇家船队;由大太监杨庆(Yang Qing)率领的第5支船队在前些月已经下海。送使臣们回国只是舰队全部使命的第一步。接下来它将要“际天极地……海外诸番……皆捧珍执贽,重译来朝……所以宣德化而柔远人也。”①郑和毕生效忠于他的皇帝,他得到的回报就是担任5支豪华宝船的指挥官,肩负着推动中国在亚洲、印度、非洲和中东贸易及影响的使命。现在他将要统领一支全世界前所未有的巨型舰队了。朱棣也奖赏了那些帮助他获得政权的宦官。许多曾参加抗击蒙古人的军队指挥官现在成了宝船的舰队司令和船长。郑和是这一团体的主要负责人。直至第四次航行,船队都是分开走的。而今在这第六次的伟大航行中,那些忠诚的宦官们将要各领一支船队。郑和将带领他们取道印度洋再返回,以此确信他们可以将舰队操控自如。     送别礼物放在使臣们的马车里,皇帝先做了一个简短的讲话,然后使臣们进行了最后一次叩头谢恩接着便上船了,列队也散开去。马车轰隆隆地驶往距离城东一里以外的大运河,仆人们跟在马车后面跑。在那儿,一长列以丝绸做布篷的驳船正等候着他们。每艘驳船配有10~12匹马,马儿立在岸边,其马具上绑着竹棍。当使臣们一上船,马鞭便抽响了,这些健壮的动物将驳船慢慢地拖向海滨。     过了两天,经过36道水闸,他们到达了黄海边的塘沽(在今天的天津附近)。在塘沽欢迎这些使臣的一幕必将永远留在他们脑海中。一百多支巨型平底帆船停泊在港口,高高耸立在码头上的看守人面前—这些船只比海湾边鳞次栉比的屋顶还要高出好多。它们周围是一队小一些的商船。每一个主要的船都大约有480英长、180英尺宽—可容纳50支渔船。船头上的闪烁的蛇眼是用来辟邪的。成千的桅杆竖立如林,在它们上面飘扬着锦旗;在它们下面是丝质的红帆,每条船上有九根桅杆裹着帆,帆很轻但很牢固。“当帆展开的时候,它们像天空中一片硕大的云”。


第一部分:中华帝国皇帝的伟大计划 6

     舰队的组合特别像二战中的运输船队。中间是巨大的旗舰,周围是一群商业平底帆船,大部分帆船有90英尺长、30英公尺宽。再周围是快速、机动的战船。当航行开始的时候,很多别的国家的商船也加入到其中,特别是越南和印度的,它们受着战船的保护,俨然自己就是一个商业大国的豪华船队一样游弋在海洋上。每个宝船有16个水密室,若打破其中两个船并不会下沉。一些密室可以部分装水做水箱用,以使训练有素的海獭去捕鱼,以及使潜水员可进出海水。海獭用长绳拴着,用来驱逐鱼群入网,这种方法至今仍沿用于中国的部分地区、马来西亚和孟加拉。郑和将军的船舱位于他的旗舰的尾部。其下面的60个特别舱里住着外国的大使、使臣和他们的随从。女人们住在隔壁的船舱里,并且每个船舱都有可眺望海面的阳台。中国向每个国家派了一个大使,他们住处的等级要稍差一点,但仍然相当宽敞。每个大使配有10个助手以及52个宦官秘书。船员们住在下一层的甲板上。     郑和曾在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于南京建了一所语言学校,即四夷馆①,以培养翻译人才,其中有16个优秀毕业生这次也随船而行,他们使得郑和将军可以同来自印度至非洲的说阿拉伯语(Arabic)、波斯语(Persion)、斯瓦希里语(Swahili)、印地语(Hindi)、泰米尔语(Tamil)和许多其他语言的统治者交流。宗教宽容是朱棣最大的优点之一,因此中国的帆船上也习惯性地带着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方面的专家以提供咨询和指导。佛教以大慈大悲为教义,好几个世纪以来它是中国人信仰的主要宗教。佛教和儒教并不冲突,儒教可以说主要反映世俗价值的规则而非宗教方面的。这第六次也就是宝船的最后一次航行一直持续到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在这次航行人员中包括佛僧胜慧、伊斯兰教领袖哈三和不哈里(Pu He Ri)②。紫禁城落成典礼结束了,《永乐大典》这部了不起的百科全书也有了最后的题词,于是几千位学者发现自己居然无事可做了。因此,朱棣把他们派到海外参与这次伟大的探险旅行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通过翻译,中国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工程师和建筑师可以和印度洋地区的同行们进行交流、学习。等到这些大使及随从一旦上岸以后,那些有着迷宫般船舱的大船便可作为科学研究的实验室使用了。冶金学家可以勘探所到之国的矿产,医学家可以寻找到对付瘟疫和传染病的新的草药、药剂和治疗方法,植物学家可以培植有价值的食用作物。中国的农学家和农民有数不完的培育杂交作物的经验。     中国土生的植物可能是世界上最多的:“在所有植物原生国中,中国无疑是引人注目的,这缘于它丰富的地方特色类型和其农作物种类和潜在种类的衍生。此外,大量的植物种类及其所显示的遗传形性体现了这些种类的存在。”欧洲在罗马帝国衰亡后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经济和农业的萧条。在欧洲世界从泰奥弗拉斯托斯(Theophrastus)到德国的植物学之父,他们所具有的植物构成的知识表明了欧洲学识的萎靡,但是在中国科学史上从来没有过如此相应的“黑暗年代”。随着时间的发展,中国人有案可考的植物学知识及植物品种的数量也在不断递增。中国人和欧洲人在航海方面的发现,其差距是巨大的。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惟一的兴趣就是收集食物、黄金和香料,以及怎样抵御原住民的进攻。伟大的中国船队肩负着科学探索的责任,而欧洲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难以望其项背,直到3个半世纪后在库克船长(Captain Cook)的航行中才做到这一点。     当船长们和使臣们都上了船,船队也将要出发的时候,其周围的水面上还布满着黑压压的往返于大船和海岸的小船。好几天码头都很繁忙,大量的蔬菜、干鱼和几百吨的淡水被运到船上,以供船队里30000人途中所需。所以甚至到了最后的时刻,还有驳船陆续送来淡水和粮食。船队可以在海上航行至少3个月、长达4500英里而无需靠岸补充食物或水,因为有单独的供粮船和水箱跟着它一起航行。供粮船上还带着一些植物,中国人想把它们种在国外的土地上,它们中的一些是中国朝贡体系未来的受益者,另一些可为那些将要生活在新土地上的华侨提供食物。狗也被作为宠物带到船上来了,其他的一些动物或被饲养作食物或用来捉老鼠,同时还有成笼的亚洲鸡是作为给外国显贵的贵重的礼物的。还有单独的装马船装着骑兵的坐骑。     每艘船本身的巨大规模(更不必说舰队了)只有和同时期的其他海军比较才可以想象。在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世界上第二大舰队是威尼斯的。它大概由三百来艘大划船组成—这些划船快速、轻便、壁薄,是由软木建造的,它们用桨来划并且只适于在平静的夏日的地中海越岛作战。最大的威尼斯划船大约长150英尺、宽20英尺,最多只能装50吨的货物。相比之下,朱棣的宝船是航行在海上的柚木制成的庞然大物。这些大船的方向舵有一个有11公尺高—差不多是后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候的旗舰尼娜号(Ni朼)的全长。每艘宝船可携带两千多吨的货物,它们可在5个星期内到达马六甲、12个星期内到达波斯湾的霍尔木兹海峡。它们能够航行于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每次航行都可以持续数年。中国人在航海中损失的大量船只所能证明的不是它们建构不结实,相反是说明了它们所航行的水域多么危险、多么不可知,从北至南它们航过了多岩的海岸、锋利的珊瑚礁和冰川密布的海洋。保护威尼斯大划船的是弓箭手;而中国的船却装备着火药武器、铜铁大炮、曲射炮、火箭以及向敌人发射火焰的炮弹。中国的船在每一个方面—结构、装载能力、损害控制能力、军事装备、最大行程、联络、在从没有人到过的海洋航行的能力以及连续好几个月在海上维修和保养他们船只的能力—都领先欧洲好几个世纪。郑和将军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摧毁驶过他身边的任何船队。就算当时世界上其他所有海军共同和这支中国船队开战也不过像是一队鲱鱼碰到了鲨鱼群。在午夜执勤将结束之时—清晨4点—最后一批供应品已运载完毕,船队开始起锚。先向道教中掌管海洋的女神妈祖(Shao Lin)①祈祷,接着红绸帆扬开了,船像大房子一样赶在东北季风来临之前加速航行。船队驶出了黄海,塘沽最后微弱的灯光也消失在黑暗中,这时水手们都挤在船栏边,努力想再看家乡最后一眼。接下来他们将在海上度过漫长的几个月的行程,他们和国土惟一残存的联系就是记忆、一些纪念品和随身所带的散发着香气的山茶花(Camellia roses),这些花被养在罐子中分享他们的淡水。伏在船栏边的水手们大部分再也见不到中国了。许多死掉了,还有的因船失事或落后而被留在外国成了华侨。那些在两年半后最终回来的人将会发现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第一部分:中华帝国一场霹雳雷霆 1

     在郑和舰队出发两个月后的永乐十九年四月初八(公元1421年5月9日)晚上,紫禁城上空突然降临了一场猛烈的暴风雨。          这天晚上突然发生了一场大火……闪电击在皇帝新近修筑的宫殿顶上,起火的建筑物弥漫在火海之中,看起来就像十万支浇了油的火炬,照亮其中……以致整个紫禁城被大火映得灯火辉煌,火势不断蔓延……烧毁了觐见殿(the Hall of Audience)①后的后宫(the Ladies’Apartments)……约250间房子被烧毁,很多人葬身火海,有男有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