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果传》
恐怖能够驱使一只兔子去做多么勇敢的事啊!
羚羊在狂乱的时候能跳过深渊。害怕到变成不谨慎,这是恐惧的一种形
式。
—— 《笑面人》
恐怖总是夸大的,在恐怖中听见手枪会以为是炮声,一切喊声都象鬼叫,
听见狗吠会以为是狮子吼。
—— 《九三年》
凡是发生过悲剧的地方,恐怖和怜悯就留在那里。
—— 《九三年》
黑暗的压力和人们心理上的恐惧程度成正比。面对黑夜,人认识到自己
并不完善。
—— 《海上劳工》
一个人在令人晕眩的深渊边沿爬上松散和垂直的沙坡,觉得自己的双
手,指甲,手肘,膝盖和双脚下面逐渐失掉支持点;他在这个靠不住的斜坡
上不是前进而是后退,愈是害怕跌下去,愈是滑下去而不是爬上来;愈是努
力爬上峰顶,就愈更增加落下去的可能,每一个救命的动作都使他更接近危
险;他觉得可怕的深渊临近了,他的骨髓里已经有冰冷的跌下去的感觉,深
渊张大着嘴巴等待吞没他。
—— 《笑面人》
人一开始恐怖,他便不容易安静下来。他梦想着虚无的罪过,虚无的洗
罪,甚至使用老巫师的扫帚的黑影,去拂拭自己的良心。
—— 《海上劳工》
恐怖和哑口是分不开的,受惊的人很少说话;恐怖只是使人低声吐出
“嘘!”叫人不要作声。
—— 《海上劳工》
在吓人的和被吓的人当中,通常有一种默契,虽然不是出于愿意,却是
出于真正的默契。被吓的人感觉撞着了吓人的东西,是自己的过错,以为这
是揭穿了一种秘密,他们担心加剧了对他们是神秘的处境,使魔鬼发怒,这
就使他们格外谨慎。
—— 《海上劳工》
孤独可以使人能干,也可以使人笨拙
孤独可以使人能干,也可以使人笨拙。
—— 《海上劳工》
觉得静寂可怕的人,听见咆哮声是会高兴的。
—— 《笑面人》
有谁如果独居过,就知道自言自语是多么符合人性的需要,在心里说话
使人不舒服,向空间发表演说才是一种发泄。
—— 《笑面人》
孤独保证了他的胜利,但却把胜利冲淡了一些。只有他一个人才看到自
己的荣耀。
—— 《海上劳工》
“孤独”,引出一定程度的高尚和迷惘,如正在燃烧的灌木丛发出着烟
雾……
—— 《雨果传》
冰冷的东西是诚挚的。在这墓穴般的寒冷中使人感到有着真实的东西。
—— 《悲惨世界》
在他的也许只是表面的冷酷中,刻划着两种僵硬的痕迹,一种是心肠的
僵硬,那是刽子手专有的,另一种是精神的僵硬,那是官吏特有的。
—— 《笑面人》
人心的冷酷比黑冷更厉害。因为人心的冷酷是出自人们的意志的。
—— 《笑面人》
惜时
啊!春天是一年的青春!啊!青春是生命的春天
啊!春天是一年的青春!
啊!青春是生命的春天!
—— 《雨果诗选》
让青春反抗老朽,长发反抗秃头,热情反抗陈腐,未来反抗往昔,这是
多么自然啊!
—— 《雨果传》
一个孩子的头上无论有什么样的天花板或者穹隆,在他的眼睛里反映出
来的总是天堂。
—— 《九三年》
年轻人的穷苦是从来不苦的。任何一个年轻孩子,无论穷到什么地步,
有了他的健康,他的体力,他那矫健的步伐,明亮的眼睛,热烘烘流着的血
液,乌黑的头发,鲜润的腮帮,绯红的嘴唇,雪白的牙齿,纯净的气息,便
能教年老的帝王羡慕不止。
—— 《悲惨世界》
青年人与青年人相遇,是能够一见如故,水乳交融的。
—— 《悲惨世界》
不管怎么样,老人也很可能多少会感到家里需要一张年轻人的脸,正如
曙光有时能给古迹以温暖的感觉。
—— 《悲惨世界》
青年一代,请允许我们这样说,进入了发身时期。他们随着时间的行进,
几乎是不自觉地,在起着变化。在时钟面上走动的针也在人们的心灵里走动。
每个人都迈出了他必须迈出的脚步。
—— 《悲惨世界》
天真不必有所作为也一样是高尚的。它无论是穿着破衣烂裤,或贵为公
子王孙,总是同样尊贵的。
—— 《悲惨世界》
他的灵魂里有一颗明珠——天真,明珠不会溶化在污泥里。人在童年,
上帝总是要他天真的。
—— 《悲惨世界》
大人们害怕的事情,只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心。容易惊异的人是很难受吓
的;无知的人就大胆。
—— 《九一年》
小孩的咿呀,就是鸟儿的唱歌。他们唱的是同一种赞美歌。这种赞美歌
是不清晰的。断断续续的,却充满了深沉的意义。孩子和鸟儿不同的地方,
是孩子的面前还有人生的悲惨的命运。
—— 《九三年》
孩子们接受欢乐和幸福最为迅速,也最亲切,因为他们生来便是幸福和
欢乐。
—— 《悲惨世界》
那些初初离开上帝的灵魂,当它们看见自己那么幼弱,那么赤身露体,
趁着晨曦,来到人间的时候,它们会想些什么?
—— 《悲惨世界》
孩子,你就是黎明,我的心灵是原野;
你要亲一亲原野,原野借红花绿叶,
熏香他自己的气息。
我的心灵是森林,为了能让你喜欢。
林中的枝叶虽然幽深,现在却充满
金光灿烂,细语甜蜜。
—— 《雨果诗选》
过早地获得人生经验有时会在孩子的不很清楚的理智里形成一具可怕的
天平,这些可怜的小灵魂就拿这具天平来衡量上帝。
—— 《笑面人》
孤独加在简单的心灵上可以把它变成相当复杂,单纯的东西天生就充满
了神圣的恐怖。
—— 《海上劳工》
这个心地坦白的人,这个除了自然法则之外便不知世上还有别种法则的
人,这个听凭感情自然外露的人,他十分习惯于每天早上挖些新的沟渠把其
中的水排掉。他可不知道这种人类感情的海洋若被人堵住了出口,就会多么
疯狂地汹涌奔腾,会怎样暴涨,怎样升高,怎样泛滥,怎样刺透人的心,怎
样使人心里发出叹息,怎样使人发狂,直到它冲破堤岸泛滥成灾。
—— 《巴黎圣母院》
最凶猛的禽兽,遇见人家抚摸它们的雏子,也会驯服起来的。
—— 《悲惨世界》
老年人尝到生活的安宁,历尽生活的云烟
老年人已经到了返真归朴的年龄,
尝到生活的安宁,历尽生活的云烟;
在青年人的眼中看到的只是火焰,
而老年人的目光却是一片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