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古人所说,Musa ales①。
—— 《序 》
诗歌在政治风暴中冒险,正因为如此,它才更美、更强有力。当我们以
某种方式来感受诗歌的时候,找们情愿它居于山巅和废墟之上,翱翔于雪崩
之中,筑巢在风暴里,而不愿它向永恒的春天逃避。我们情愿它是雄鹰而不
是燕子。
—— 《序》
它②不知谄谀和辱骂是什么,它也不为谎言涂脂抹粉。它毫不剥夺幻象
的魅力。除了它自己真正的宗旨之外,其他一切它都视若陌路,它从真理的
源泉里汲取诗歌。它的想象由于信仰而丰富。
—— 《论拜论》
有温和的实用,也有愤怒的实用。如果它是温和的,便能抚慰不幸的人,
并创造出社会的史诗;如果它是愤怒的,便能鞭挞恶者,而创造出神圣的讽
刺诗。
—— 《莎士比亚论》
艺术创作上的自由和社会领域里的自由,是所有一切富有理性、思想正
确的才智之士都应该同步亦趋的双重目的。
—— 《序》
不,不,不,没有自由,就没有一切!
奴性,便是瞎了眼睛的灵魂。我们能想象有人自愿做瞎子吗?这种可怕
的事,的确存在。有些人当了奴隶还逆来顺受。还有比锁链里的微笑更难看
的吗?谁不自由便不是人,不自由的人没有眼睛,没有知识,不能分辨,不
会成长,不会理解,没有愿望,没有信仰,没有爱情,没有妻子和儿女,只
有一个属于他的雌体和他所繁殖出来的一些小东西,他不是在生活。
—— 《莎士比亚论》
诗人须具有正直的思想,纯洁的心灵,高尚的灵魂
诗人须具有“正直的思想,纯洁的心灵,高尚的灵魂”。
—— 《雨果传》
一个诗人的身上蕴藏着一个世界。
—— 《雨果诗选》
如果一个作家只为他所处的时代而写,那我也许该把笔砸碎,扔掉……
—— 《雨果传》
一个科学家可以使另一个科学家被人遗忘;而一个诗人则不可能使另一
位诗人被人遗忘。
—— 《莎士比亚论》
诗人只应该有一个模范,那就是自然;只应该有一个领导,那就是真理。
他不应该用已经写过的东西来写作,而应该用他的灵魂和心灵。
—— 《序》
真正的诗人象上帝一样,在他自己的作品中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 《序》
诗人们没有大笔嫁资给女儿,可是他们赠有更贵重的珍宝:思想的纯洁,
心地的善良,身体的健美……
—— 《雨果传》
巨富并不是用漂亮文章取得的,最有学问的人冬天还生不起一炉好火
呢。
—— 《巴黎圣母院》
一个诚实的作家,首先应当切断与政府的金钱关系。
—— 《雨果传》
莎士比亚象一切伟大的诗人和伟大的事物一样,充满了一种梦想,他自
己的成长使他自己也惊愕,他自己的风暴使他自己也骇怕。人们简直可以说,
有时莎士比亚吓唬了莎士比亚。他对自己的深沉也有点害怕。这是最高智慧
的标志。正是他的广度震撼着他自己,并且使他发生一种难以形容的巨大的
摆动。世界上没有不起波澜的天才。
—— 《沙士比亚论》
莎士比亚丰富、有力、繁茂,是丰满的乳房、泡沫满溢的酒杯、盛满了
的酒桶、充沛的汁液、汹涌的岩浆、成簇的嫩芽、如滂沱大雨一般浩大的生
命力,他的一切都以千计、以百万计,毫不吞吞吐吐、毫不拘束、毫不吝啬,
而象创造主那样坦然自若而又挥霍无度。对于那些要摸摸口袋底的人而言,
这种取之不尽好象就是精神错乱。他已经用完了吗?早着呢!莎士比亚是播
种“眩晕”的人。在他的作品中,字字都是形象;字字都是对照;字字都象
白昼和黑夜那样对照鲜明。
—— 《莎士比亚论》
当人们接触到他的作品时,就感到有一阵巨大的风从一个世界的开口吹
刮过来。在各方面都闪耀着天才的光辉,这便是莎士比亚
—— 《莎士比亚论》
司各特向一些民族的历史借来了给一切民族阅读的作品,从几百年的历
史记载中取得了供千秋万代享用的书籍,这样,他就获得了这种民望。没有
一个小说家把这样多的教益包含在这样多可爱的情趣之中,把这样多的真实
隐藏在这样多奇妙的幻想之下。
—— 《论司各特》
这个人的才能,肯定有某种奇特和奥妙的东西,他摆布他的读者,如同
风播弄一片树叶;他随心听欲带领着读者在各个国度和不同时代里漫 游,
他在嬉戏之间向读者揭示心灵中最隐秘的皱 纹,犹如揭示大自然中最神秘
的现象、掀开历史发展中最秘密的篇章;他的想象掌握所有人的想象、并且
迎合所有人的想象,它以同样令人惊奇的真实穿上乞丐的百结鹑衣和国王的
锦绣衣袍,做出各种姿态,穿着各色服装,讲着各种语言;赋予各个世纪的
形貌以明智的上帝所赐予的永恒不变的特点,以及癫狂的人群所造成的多变
而短暂的因素。
—— 《论司各特①》
诗歌是美德的表现。美好的心灵和卓越的诗情几乎永远相通。
—— 《雨果传》
启发高尚的情感和行为的是灵魂里的诗,启发高尚的文章的也一样。行
为卑鄙的诗人,是一个堕落的人,他比行为卑鄙而不会写诗的人更为卑鄙,
更为可恶。
—— 《雨果夫人回忆录》
善良的灵魂和华美的诗才几乎是分不开的。诗是从灵魂里发出来的,它
可以用善良的行为,也可以用美丽的诗句表现出来。
—— 《雨果夫人回忆录》
美与丑——这是一种对比,这种对比传达出生活的气息
美与丑,高尚与卑贱——这是一种对比,这种对比传达出生活的气息。
—— 《雨果传》
美只有一种典型;丑却千变万化。
—— 《序》
任何优点都倾向一种缺点;节俭近于吝啬,慷慨有如挥霍,勇敢不离粗
暴;十分虔敬恭顺,也就有点类似乡愿;美德的里面满是丑行,正如第欧根
尼的宽袍上满是窟窿。
—— 《悲惨世界》
如果删掉了丑,也就是删掉了美。独创性就是由两个方面所组成的。天
才必定是不平衡的。有高山必有深谷。如果用山峰来填平山谷,那末就只会
剩下荒原和旷野,没有阿尔卑斯山了,只有沙布龙平原,没有雄鹰了,只有
百灵鸟。
—— 《序》
古代庄严地散步在一切之上的普遍的美,不无单调之感;同样的印象老
是重复,时间一久也会使人生厌。崇高与崇高很难产生对照,人们需要任何
东西都要有所变化,以便能够休息一下,甚至对美也是如此。相反,滑稽丑
怪却似乎是一段稍息的时间,一种比较的对象,一个出发点,从这里我们带
着一种更新鲜更敏锐的感受朝着美而上升。鲵鱼衬托出水仙;地底的小神使
天仙显得更美。
—— 《序》
近代的诗神也如同基督教一样,以高瞻远瞩的目光来看事物。她会感到,
万物中的一切并非都是合乎人情的美,她会发觉,丑就是美的旁边,畸形靠
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
—— 《序》
从来都是美丽叫丑恶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