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凋天龙游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神凋天龙游记- 第1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东野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江山万古潮阳笔,合在元龙百尺楼。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

    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传语闭门陈正字,可怜无补费精神!

    元好问十分喜欢培育英才,提携后进。金哀宗天兴二年(1233年)四月,蒙古兵攻破汴京之初,元好问即向当时任蒙古国中书令的耶律楚材推荐了54位中原秀士,如王若虚、张德辉、高鸣、李治、刘祁、商挺等,请耶律楚材予以保护和任用。而经他教育指授出来的文人有郝经、王恽、许楫、孟琪、徐琰、阎复、白朴、王思廉、郝继先等多人。他的学生郝经、王恽是元初著名文士。特别是白朴自幼得到元好问的精心培育与亲身教导,成为元曲鼎盛时期的著名作家,是“元曲四大家”之一。

    元好问次女元严是一位闻名当时的女才子,美貌绝伦,文思敏捷,嫁为卢氏进士杨思敬妻。夫殁后因性情恬淡而做了女冠,号浯溪真隐,于卢氏山中修道。时任平章的张当揆十分爱慕,央人向元好问求婚,元好问推托说要元严亲口答应。张当揆急不可耐找上门去,亲自向意中人求婚。适逢元严正在修补天花板,见客来已知其意,当即借题发挥赋诗一首:“补天手段暂施张,不许纤尘落画堂。寄语新来双燕子,移巢别处觅雕梁。”诗中透露出明显的拒婚之意,张当揆只好悻悻而返。蒋正子《山房随笔》载:“元遗山好问裕之,北方文雄也。其妹为女冠,文而艳。张平章当揆,欲娶之,使人嘱裕之。辞以可否在妹,妹以为可则可。张喜,自往访,觇其所向。至则方自手补天花板,辍而迎之。张询近日所作,应声答曰:“补天手段暂施张,不许纤尘落画堂。寄语新来双燕子,移巢别处觅雕梁。”张悚然而出。”蒋正子的记述中将元严误为元好问之妹,不知何故。

    《金史》中还记载了许多诗人的事迹,从中可以发现金代诗歌教育的一些线索,如:

    《金史…左企弓传》载:“太祖既定燕,从初约,以与宋人。企弓献诗,略曰:‘君王莫听捐燕议,一寸山河一寸金。‘”

    《金史…左泌传附侄光庆传》载:“(左企弓之孙)光庆好古,读书识大义,喜为诗,善篆隶,尤工大字。”

    《金史…虞仲文传》载:“虞仲文字质夫,武州宁远人也。七岁知作诗,十岁能属文,日记千言,刻苦学问。”

    《金史…赵秉文传》载:“秉文之文长于辨析,极所欲言而止,不以绳墨自拘。七言长诗笔势纵放,不拘一律,律诗壮丽,小诗精绝,多以近体为之,至五言古诗则沉郁顿挫。字画则草书尤遒劲。朝使至自河湟者,多言夏人问秉文及王庭筠起居状,其为四方所重如此。”

    《金史…文艺传上…蔡松年传》载:“(蔡松年)文词清丽,尤工乐府,与吴激齐名,时号‘吴蔡体。‘有集行于世。”

    《金史…文艺传上…吴激传》载:“激,米芾之婿也。工诗能文,字画俊逸,得芾笔意。尤精乐府,造语清婉,哀而不伤。将宋命至金,以知名留不遣……有《东山集》十卷行于世。”

    《金史…文艺传上…赵可传》载:“赵可‘其歌诗乐府尤工,号《玉峰散人集》‘。”

    《金史…文艺传上…胡砺传》载:“胡砺,字元化,磁州武安人。少嗜学。……韩昉见而异之,使赋诗以见志,砺操笔立成,思致清婉,昉喜甚,因馆置门下,使与其子处,同教育之,自是学业日进。……久之,改定州观察判官。定之学校为河朔冠,士子聚居者常以百数,砺督教不倦,经指授者悉为场屋上游,称其程文为‘元化格‘。”

    《金史…文艺传下…周昂传》载:“周昂,字德卿,真定人。……昂年二十四擢第。调南和簿,有异政。迁良乡令,入拜监察御史。路铎以言事被斥,昂送以诗,语涉谤讪,坐停铨。……其甥王若虚尝学于昂,昂教之曰:‘文章工于外而拙于内者,可以惊四筵而不可以适独坐,可以取口称而不可以得首肯。‘又云:‘文章以意为主,以言语为役,主强而役弱则无令不从。今人往往骄其所役,至跋扈难制,甚者反役其主,虽极辞语之工,而岂文之正哉。‘昂孝友,喜名节,学术醇正,文笔高雅,诸儒皆师尊之。既历台省,为人所挤,竟坐诗得罪,谪东海上十数年。”周昂作诗以杜甫、韩愈为榜样,著有《常山集》,已佚。其诗存100首,内容有咏怀、吊古、伤别、写景、边塞、悯农、论诗、题画等内容,其中以边塞诗最有特色,如《莫州道中》等。周昂对于文学创作有许多见解,他的外甥——金代文学批评家王若虚接受了他的文学主张,并在《滹南诗话》中保存了他的文学观点。

    《金史…文艺传下…王庭筠传》载:“王庭筠,字子端,辽东人。生未期,视书识十七字。七岁学诗,十一岁赋全题。……泰和元年,复为翰林修撰,扈从秋山,应制赋诗三十余首,上甚嘉之。……庭筠仪观秀伟,善谈笑,外若简贵,人初不敢与接。既见,和气溢于颜间,殷勤慰藉如恐不及,少有可取极口称道,他日虽百负不恨也。从游者如韩温甫,路元亨、张进卿,李公度,其荐引者如赵秉文、冯璧、李纯甫,皆一时名士,世以知人许之。为文能道所欲言,暮年诗律深严,七言长篇尤工险韵。有《藂辨》十卷,文集四十卷。”

    《金史…文艺传下…刘昂传》载:“刘昂,字之昂,兴州人。大定十九年进士。曾、高而下七世登科。昂天资警悟,律赋自成一家,作诗得晚唐体,尤工绝句。”

    《金史…文艺传下…李经传》载:“李经,字天英,锦州人。作诗极刻苦,喜出奇语,不蹈袭前人。李纯甫见其诗曰:‘真今世太白也。‘由是名大震。”

    《金史…文艺传下…刘从益传》载:“从益博学强记,精于经学。为文章长于诗,五言尤工,有《蓬门集》。”

    《金史…文艺传下…王若虚传》载:“王若虚,字从之,藁城人也。幼颖悟,若夙昔在文字间者。擢承安二年经义进士。……所著文章号《慵夫集》若干卷、《滹南遗老》若干卷、传于世。”王若虚是金代著名学者、文学批评家,少时以其舅周昂为师,博学强记,精于经史文学,独步一时。他在诗歌创作上推崇白居易、苏轼,反对模拟雕琢等形式主义风气,对黄庭坚及江西诗派深表不满。作诗则以白居易、苏轼为法,崇尚自然,创作实践和理论保持一致。他的诗学主张对明清时期的诗歌创作与文学批评有一定影响。其《滹南诗话》3卷、杂文及诗5卷都收于《滹南遗老集》中。

    《金史…文艺传下…李汾传》载:“李汾,字长源,太原平晋人。为人尚气,跌宕不羁。……喜读史。工诗,雄健有法。……汾平生诗甚多,不自收集,世所传者十二三而已。”

    由上述记载可知,虞仲文可说是当时的神童,“七岁知作诗,十岁能属文”,但神奇却来自“日记千言,刻苦学问。”而王庭筠虽然“生未期,视书识十七字”,有天才般的表现,但“七岁学诗,十一岁赋全题”,却恰好说明了他学习作诗的过程和结果。

    在金政权建立以前,作为游牧民族,女真民族以游牧围猎为生而又能歌善舞。女真人善骑射,信奉萨满教,无论贵族平民,无论男女老幼,都善于舞蹈歌唱,而萨满教乐舞在史书上也多有记载。女真人以起舞歌讴来侑觞,青年男女以歌声寻配偶,其渔猎生活也通过歌舞的形式表现出来。据此推测,女真族世代相传的民歌当不在少数,然而多已不传。熟悉“岳家军”战史的人都知道的一句“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就出自女真人的民歌。

    金代的音乐和舞蹈在立国后获得了更大的发展,其乐曲和歌舞被吸收到戏曲之中,促进了古代音乐、歌舞、散曲和杂剧的发展。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是金代最著名的说唱文学作品,其中的唱词大量借用了唐宋诗词的诗句意境,充分体现了诗歌对曲词的影响。如写张生莺莺分别情景的《大石调…玉翼蝉》:“早是恁凄凄凉凉受烦恼,那堪值暮秋时节。雨儿怎歇,向晚风如凛洌,那闻得衰柳蝉鸣凄切。未知今日别后,何时重见也,……纵有半载恩情、千种风情何处说!”很显然,作者借用了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的情感和意境。再如表达莺莺在张生赴试后的思念愁绪的“非关病酒,不是伤春”(《道宫…尾》),应当是源于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中的“非干病酒,不是悲秋”。看来这位董解元有着比较深厚的诗歌修养,正如他在作品开头部分的自我介绍:“秦楼谢馆鸳鸯幄,风流稍是有声价,教惺惺浪儿每都伏咱。不曾胡来,俏倬是生涯。”“俺平生情性好疏狂,疏狂的情性难拘束。一回家想么诗魔多,爱选多情曲。比前贤乐府不中听,在诸宫调里却著数。一个个旖旎,风流济楚,不比其余。”“诗魔多”一语,显示了作者对诗歌的热爱。

奇闻逸事集 012 黑铁时代——元朝明朝清王朝

    第四章诗歌教育的黑铁时代——元朝明朝清王朝

    元、明、清三代,是古代中国疆域最广大的时期,奠定了现代中国的基本版图;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在达到顶点后开始衰落。由于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点,程朱理学被确立为官方正统思想,其文化专制主义也发展到顶峰,文化和教育日益成为政治的附庸,成为巩固专制统治的手段和工具。元代文人地位急剧下降,沦落到“九儒十丐”的地步。明清时期,文人地位虽然得到恢复,但惨烈的“文字狱”又迫使文人从思想到行为逐渐成为专制统治驯服的奴才。正统的诗歌教育也成为传播程朱理学、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

    由于思想和思维日益受到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