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孔子眼中的"礼"-方尔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03孔子眼中的"礼"-方尔加-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三)孔子眼中的“礼”-方尔加  
 
   主讲人简介:   
  
 
  方尔加,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兼职教授。著有《荀子新论》等专著多本,多年来一直潜心研究孔孟哲学,多年被评为学校“最受欢迎的老师”。 
 
   内容简介:  
 
  礼最初是人们在彼此交往中形成的一系列的规范。礼是有不同的层次的,有的礼是人类最一般的礼,人类最基本的规范,比如说我们人与人之间平常交往的时候要遵守一些最基本的规范,比如见到老人要表现出一种尊老的礼,在公共汽车见到老人要向老人让座,这是一种礼,见到残疾人的时候,见到病人的时候,要对病人表现出一种关心,从神态上,从语言上,从行为上表现出对病人的一种爱护,关心。这都是礼。这是社会文明的一种表现,这种规范在我们远古时期就已经形成了。 
 
  孔子他很注重礼,他希望这个礼不能光停留在这个表面的形式,光表面上人们的语言,人们的眼神,人们的表情,人们的动作来遵循礼,不能光是表面的,不能停留在表面形式上玩儿花架子,不能这样。礼应该真诚地表达人们的情感,所以孔子说过这种话:“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什么意思?就是仁就是仁义道德的仁,人要没有真正仁的情感,没有真正爱人的情感,你搞这些礼仪活动有什么用呢?那么你如果没有这种真正爱人的情感,你即使演奏音乐,演奏音乐也是为了创造一种和谐的气氛,衬托一种和谐的气氛,你演奏音乐又有什么用呢?你如果没有真正的爱人的情感,你搞礼乐活动有什么用呢?这些表面的礼仪,规章,礼仪规范有什么用呢,这些东西是要表达人的情感,你要不仁,没有爱人之心,你这些礼仪求动没用了,没有生命力了。 
 
  在人们印象中的孔子是深谙“中庸之道”的,他做事不左不右;不偏不倚;因此有人认为孔子一定是一个很圆滑的老好人,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孔子几乎在用一生的时间在坚定地做着一件事,推行 
“周礼”,因此人们一提起中国就会想到礼仪之邦;一提起礼;就会想到孔子。孔子一举一动都讲究礼,很注重礼的形式,甚至于坐一张板凳、吃一块肉、挟一筷子菜都要讲究礼,现代人看孔子这样很迂腐。然而孔子又进一步认为礼不仅仅是表面的形式,还要表达出真正的情感,心诚才是礼的根本。虽然孔子的这种看法很具有人性化;但是在其身后还有很多人批判他。他们到底批判的是孔子“礼”的哪一方面呢?孔子所遵循的“礼”与传统的“礼”是一回事吗?  
   全文:  
  从两千五百多年前走来,他谈仁,说义,讲礼,论孝。他所说的核心是什么?中国政法大学方尔加教授将带我们走进孔子学说,走进这位老人的内心深处。 
 
  (在人们印象中孔子是深谙“中庸之道”的。他做事不左不右;不偏不倚。因此有人认为孔子一定是一个很圆滑的老好人;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孔子几乎在用一生的时间坚定的做着一件事;那就是:推行“周礼”。因此人们一提起中国就会想到是礼仪之邦。一提起礼,就会想到孔子。但是,孔子也因此背负了保守甚至反动的骂名。那么“周礼”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孔子所推行的礼究竟对我们现代的生活有什么启示呢?中国政法大学方尔加教授将为你论孔子眼中的礼。) 
 
  礼最初是人们在彼此交往中形成的一系列规范,礼是有不同层次的,有的礼是人类最一般的礼,人类最基本的规范,比如说,我们人与人之间平常交往中要遵守一些最基本的规范。比如说,见到老人,要表现一种尊老的礼,在公共汽车上见到老人,要向老人让座,这是一种礼。见到残疾人的时候或者见到病人的时候,应该要对病人表现出一种关心,从神态上、从语言上、从行为上,表现出对病人的一种爱护、关心,这些都是礼。这是社会文明的一种表现,这种规范在远古时期就已经形成了。 
 
  在中国,最早的礼是用来祭祀神时的器物和仪式程序的规定。到了周代,就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礼的制度。概括讲,包括礼义、礼仪或礼节、礼俗三个层面。礼义是抽象的礼的道德准则;礼仪或礼节是具体的礼乐制度,大到政治、军事,小到穿衣、吃饭、摆设几乎无所不包。这些礼仪都是本着忠、孝、信、义等准则,目的是为了区别人与人之间的贵贱和长幼。礼俗就是周人的社会风俗和道德习惯,他比礼节更细,更繁琐。到了孔子生活的年代,人们已经逐渐不再遵守周朝时期的“礼”了,所以孔子在积极推行周礼。 
 
  孔子这个思想提倡礼,注重人际交往之间基本的准则。对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影响非常大。所以现在世界称我们中华民族“礼仪之邦”,西方人看我们中华民族彬彬有礼、温文尔雅。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孔子)这个对我们中华民族影响是很大的,对我们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确立自己的地位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礼仪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礼仪在形成的过程他产生于人的自发的倾向、自发的情感、自发的习惯、表现出人于人之间那种自发情感,人于人之间那种相亲相爱。 
 
  礼和法不一样,法不是出自自我,法不是出自自己的内心,法是出自自他,法是由外在力量来强制你遵守。礼往往是根据人的情感,因顺人的感情而形成,法就不一样,法是一种统一的规定,你不得不这么干。所以在《管子》里有一种说法,说“礼者,因人之情,缘义之理,而为之节文者也”。这里特别强调“因人之情”,根据人的情感,根据人当时的心态来行礼,礼是因人之情。法就不一样了,法是不得不然。法是一种统一的规定,这个跟礼不一样。 
 
  孔子很注重礼,他希望礼不光停留在表面形式,光表面上人们的语言、人们的眼神、人们的表情、人们的动作来遵循礼。不能光是一种表面的,不能光停留在一种表面形式上,玩花架子,不能这样。礼应该真诚地表达人们的情感。所以,孔子说过这种话“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什么意思?仁就是仁义道德的仁,人要没有真正的仁的感情,没有真正爱人的情感,你搞这些礼仪活动有什么用呢?你如果没有真正爱人的情感;你即使演奏音乐;演奏音乐也是为了创造一种和谐的气氛;衬托一种和谐的气氛;那么你演奏音乐又有什么用呢?这些东西是要表达人的情感的;你要不仁;没有爱人之心的话;你这些礼仪活动就没有用了;没有生命力了。 
 
  孔子有一个学生;问过孔子有关礼的问题;孔子讲到:“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这话什么意思呢?说我们平常搞礼仪活动,比如祭祀神灵、祭祀祖先。因为很多人他只注重表面形式,大办礼仪,礼仪活动搞的很奢侈。用高级的祭祀用品,非常豪华的场面,那么孔子的意思是说,你与其搞的这么奢侈,还是俭朴一点好,还是简单一点好。我要的是你真诚的情感,在你搞各种礼仪活动中,真正把自己的情感,把自己的内心,把自己的爱表达出来就可以。不要一味的去追求那种表面的,那种豪华的场面,豪华的形式。“丧”,办丧事,与其你的丧事办的特别完备,办的特别周全,不如怎么样?你应该把工夫更多的放在自己真正的情感,表现出你的情感。孔子这个话里就反映出礼,我们所说的礼仪、礼仪活动。孔子关键注重的是内心,反对那种不注重内心,不注重真正的情感,只追求一种表面的礼节,反对这种形式主义。 
 
  孔子一举一动都很讲究礼,注重礼的形式。甚至于坐一张板凳、吃一块肉、夹一筷子菜都要讲究礼。现代人看孔子这样很迂腐。然而孔子又进一步认为,礼不仅仅是表面的形式,礼要表达出真正的情感,心诚才是礼的根本。虽然孔子的这种看法很人性,但是在其生后还又很多人批判他,他们到底批判的是孔子“礼”的哪一方面?孔子所遵循的礼与传统的礼是一会事吗? 
 
  孔子35岁的时候和鲁召公一起流亡到齐国。在齐国的时候,齐景公曾经和孔子讨论过治国的问题。齐景公问他如何治国。孔子首先讲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对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人们的解释不一样。有的解释:君要像个君的样子,臣要像个臣的样子,父要像个父的样子,子要像个子的样子。也有的解释,君还归于君的位置,臣还归于臣的位置。你是什么位置,你还归于你原来的位置。那就是说,由于礼崩乐坏,这个位置都不端正了。每个人原有的位置都被打乱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要求你回到原来的位置,你是君就是君,你是臣就是臣。做臣的,你别干做君的事。做君的,你别干做臣的事。做父亲的你应该干跟你父亲身份相称的事情。儿子,做跟你儿子身份相称的事情。大家各归其位,这也是一种解释。不管那种解释,孔子确实强调等级,这是一件事情。 
 
  还有一件事情。是当时鲁国的一个贵族季氏。季氏势力很大,他当时在鲁国垄断了政权。由于势力非常大,他对原有的等级制,对原有的礼他也不遵守了。开始干一些超越礼仪的事,违反礼的事情。如在《论语》里记载这么一句话“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当时是什么事情呢?季氏大概是看歌舞,看歌舞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看文艺节目。当时你看的歌舞的规模有多大。给你演节目这些人,给你演歌舞这些人,你能享受多大规模的阵势,这在当时是有规定的。当时规定周天子可以享受八佾的待遇,一佾就是一个队列,一个队列可以有八个人。八佾八八六十四个人。就是说周天子可以享受由六十四个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