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怨言,都把这些当作锻炼自己的一个好机会。
此外,为了保密,当时不允许驻外人员直接向国内寄信,只能把信写好,贴上从国内带来的邮票,通过每月一班的信使带到国内寄出去。国内亲属给驻外人员写信,则先把信送到(或寄到)外交部信使队,再由信使带到各个使馆。这是驻外人员同国内亲属联系的唯一途径。所以,信使是最受驻外人员欢迎的人。不论信使是白天到,还是夜里到,大家都不约而同地一直等着。信使来后,机要员首先要把国内私人信件取出,分发给大家。收到信的人,都马上回到自己的宿舍拆开,进行〃仔细研究〃。收的信越多越高兴。如有个别人当班信使收不到家里来信,就非常伤心,焦急不安。收到信的人心情也不一样,这要取决于家信的内容。因此,信使来后使馆同志的思想问题也比较多。使馆领导都要找思想波动的同志谈话做工作,如某同志家里遇有实际困难,必要时还要以使馆的名义给国内有关单位去函,希望帮助出国人员家属解决,这样做效果很好。
为了活跃大家的生活,使馆还成立了俱乐部,负责组织大家开展业余文体活动。平时上班忙于工作,时间过得较快,而周末和节假日则显得难熬。俱乐部就组织大家看电影(在使馆看中国电影,除工作需要外,一般不允许到电影院看外国电影)、进行乒乓球和棋类比赛、郊游或去海滩游泳等。
有一次,使馆几位年轻同志,利用周末到哈瓦那附近我们称之为〃夹皮沟〃的河边捉螃蟹。这里的螃蟹很多,但只在天黑以后才爬上岸来。他们在吃了晚饭后,带着麻袋和手电筒,开车去了〃夹皮沟〃。直到第二天凌晨四点才回来。他们捉的螃蟹又肥又大,装了大半麻袋。第二天,同志们看着眼馋,厨师就把它们放在锅里蒸上了。蟹肉鲜嫩可口,大家吃得很开心。办公室主任也开了恩,拿出几瓶茅台酒助兴。
但吃完饭几个小时以后,就有几个同志感到肚子疼,呕吐。立即把他们送到医院检查,被诊断为〃吃螃蟹轻度中毒〃。接着又有几个人倒下了。中毒者占使馆人员将近一半。但吃得少或喝了几杯烈性酒的人没有事。我就是因为喝了酒而没有中毒。中毒的人有轻有重,轻的,一两天就好了,重的拖了将近一个星期才恢复健康。后来大家总结了经验教训,本来应当把螃蟹放在大水缸里,多换几次水,等它们把肚子里的脏东西吐光,再蒸了吃,就不会中毒了。这就是我们驻古巴使馆多年来所没有过的一次〃中毒事件〃。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我们〃和尚庙〃里的生活还是丰富多彩的,特别是同志之间的关系很好,上下左右都能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同甘苦,共患难,形成了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
但不管怎样,〃和尚庙〃这种状况是不正常的。夫人外交是外交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夫人有时能起到其丈夫所起不到的作用。这种情况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逐步得到改变。现在所有驻外人员都可以带夫人了,如果夫人有困难不能常驻国外,还可以到使馆探亲和享受一定的补贴,其未成年子女也可以到国外探亲或上学。 〃和尚庙〃不复存在了。
巴拿马篇”世界水桥”巴拿马运河的故事(1)
第二天,即3月22日,我很早就起床到楼下餐厅用了早点,等待许文溶同志接我参观被称为〃世界水桥〃的那举世闻名的巴拿马运河。这是我多年的夙愿。
我们按约定时间,于上午9时来到了〃米拉弗洛莱斯船闸〃。这是巴拿马运河从太平洋通向大西洋的第一道船闸。一位叫安东尼奥的船闸负责人友好地接待了我们。他带领我们到船闸看台上,一眼望去,只见一条银色长河如同一把利剑,把那青翠的地峡拦腰斩断;河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粼粼波光,一艘艘大小各异的船只有序地从运河中缓慢地驶过;还有那数不清的航船在巴拿马湾排队,耐心地等待着通过船闸。
安东尼奥向我们介绍说,巴拿马运河位于中美洲最狭窄处,长813公里,宽152~304米,水深135~265米。由于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天然水位相差很大,以及地质和地理的关系,运河大部分水面高出海平面26米,如同越过陆地的水桥,来往船只必须经过运河两端的各三座水闸的升降调节才能通过。每个水闸宽34米,长312米,均为双道对开闸门结构,以便来往船只同时通过。运河能通过65万吨以下的海轮,平均每艘船通过运河需要八小时。每年通过运河的船只达15万多艘,总吨位约两亿吨。自1914年运河通航以来,通过该运河运往世界各地的货物占世界货运总量的5%以上。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该运河,美国占第一位,其次是日本、中国等。巴拿马运河缩短了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的航程一万多公里,时间缩短了一个月,大大方便了美洲东西海岸及其与亚洲、大洋洲的联系,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意义,因此它获得了〃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和〃世界桥梁〃的美称。
我们观看了一条船通过第一道水闸的全过程。船首先进入正在注水的船闸,水涨船高,几分钟以后水槽就灌满了。水是从下一道水闸地下管道系统,靠自身重力注入的。当水面与下一个船闸水槽的水持平时,便打开闸门,船在两侧四辆牵引车的带动下,平稳地进入第二道船闸。如此重复两次,就可通过太平洋入口处的三道船闸,进入与加通湖相通的盖拉德河道。船在加通湖再经过三次下降,就可驶进利蒙湾开往大西洋了。
我们离开米拉弗洛莱斯船闸后,又沿着运河走了一段路。许文溶同志若有所思地说,运河就是巴拿马的一个缩影,它的历史就是巴拿马人民的一部屈辱史和斗争史。确实是这样,我们都是长期从事拉美工作的,对巴拿马运河的历史是比较了解的,所以在参观时感触也较深。
19世纪中叶,随着西欧、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殖民活动的加强,特别是苏伊士运河的通航,法、英、美等国在巴拿马地峡争夺开凿运河权的斗争更为激烈。1879年法国〃全球洋际运河公司〃从当时统治巴拿马的大哥伦比亚联邦取得了运河开凿权,并于1880年1月1日 动工,由曾经负责修建苏伊士运河的工程师和企业家雷塞布(又译作莱赛普斯或勒赛普,外文全名为Fernand Marie De Lesseps)主持这项工程。但在施工中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花了十年时间,耗资26200万美元,只完成了计划四分之一的运河长度,该公司就被迫宣布破产。与此同时,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发现金矿,大批美国人从东海岸到这里来开采黄金,美国开通两大洋航路的要求就更加迫切了。于是,1902年美国以4000万美元购买了法国运河公司的全部财产,1903年又与大哥伦比亚政府签订了〃海…埃兰条约〃,哥政府同意法国运河公司将它对运河的一切权利转让给美国。但哥议会拒绝批准该条约。美国就于1903年初策动了所谓〃巴拿马革命〃,使巴拿马脱离哥伦比亚〃独立〃。同年11月18日,美国就同巴拿马签订了《巴拿马运河条约》,以一次支付1000万美元和条约生效后第九年起每年支付给巴拿马25万美元为条件,取得了独家开凿运河和对运河区(从运河中心线向两侧延伸161公里,面积为1432平方公里)的永久使用、占领和控制的权利。1904年运河工程重新启动,1914年8月15 日完工,历时10年,耗资68700万美元。1915年通航,但直至1920年7月才正式对外开放,供国际使用。
为了修建巴拿马运河,美国除从当地和附近西印度群岛雇用工人外,还从非洲购买黑奴,从南欧、东南亚、中国等地雇用数万名劳工。据统计,为开凿运河共挖土方21000万立方米,整个工程期间因沉重的劳动、恶劣的环境和瘟疫的蔓延,导致7万多劳工死亡,其中包括400余名中国人,平均每推进一米就有一人丧命,人们称这条运河为〃死神之河〃。如果加上在建筑于1855年1月通车的从巴拿马城到科隆市铁路中死去的两万多人(其中有1000多名中国苦力),这两项工程死亡人数即达10万人之多。据当地人说,死去的修路工比修路用去的枕木还要多。这是一个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多么残酷的历史事实!我站在运河边一面听着许文溶同志的介绍,一面望着那汩汩流淌的河水,感到运河里流的不是水,而是血和泪!
巴拿马篇”世界水桥”巴拿马运河的故事(2)
我们离开运河,又驱车到运河区转了一圈。美国把运河看作其在地峡的生命线,把运河区变成了自己的领地和〃国中之国〃。运河区由美国总统任命的总督统治,区内只挂美国星条旗,实行美国的法律,巴拿马人要得到美国人的允许才能进入运河区,英语是运河区的唯一的官方语言。据统计,在运河通航后的60 多年中,美国从中获得约600亿美元的收益,此外,运河每年还为美国节约运费开支9亿美元。美国在运河区设有〃美军南方司令部〃,负责指挥美国本土以外的西半球的三军行动。在运河区建有14 个军事基地,驻军曾达两万人之多,以保护运河为名,行干涉、侵略和颠覆拉美各国内政之实。在运河区工作的美国人列入〃金名册〃,按美国标准发给〃金薪〃工资,巴拿马和其他拉美国家员工则列入〃银名册〃,发〃银薪〃,只及〃金薪〃工资的1/4左右。
这一切都激起了巴拿马人民的强烈不满和反对。巴拿马人民为收复运河及运河区的主权进行了长期的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美国曾被迫于1936年和1955年两次修改运河条约,将运河租金提高到每年193万美元。但运河区主权问题始终没有解决。1956年7月26日,埃及人民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极大地鼓舞了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区主权的正义斗争。
许文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