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盖一揭开便浓香扑鼻。吃时再配以蔬菜、水果、米饭和饮料,吃起来另有一番风味。据说,挖坑炖羊肉最早是为了避免引起林区大火,又便于储藏食品。这种制作方法,后来逐渐在农牧业发达地区兴起,接着风靡全国,异军突起,从上层社会到普通百姓,均以品尝坑炖养肉为乐事。从1990年开始,每年7月的第二个星期日,都要在坎波莫拉城举行〃全国坑炖羊肉节〃,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千人参加这一活动,可见坑炖羊肉在巴西食文化中所占的地位。但豆子炖肉和坑炖羊肉同烤牛肉相比,到目前为止,其意义和影响,特别是在国际上的声誉,还略逊一筹。
阿根廷篇潘帕斯大草原
1985年11月初的一个上午,阳光普照,空气清新。我随着中国代表团乘车参观了久已向往的潘帕斯大草原。
离开布宜诺斯艾利斯市不久,我们就被那一望无际的绿色平原所吸引。崭新碧绿的牧草和蔚蓝色的天空,好像连在一起,我们犹如行驶在绿色的大海之中。阿根廷人自豪地说:〃我们的大草原呀!从大西洋一犁耕到安第斯山麓,在草原上骑马奔驰,都不会碰到一块石头。〃
一路上,只见那白色、黑色、黄色或毛色间杂的无数的牛群,遍布原野。它们有的在低头贪婪地吃着嫩绿的青草,有的在悠闲地散步或东奔西跑。辽阔、美丽的草原风光,令人陶醉。此时,我才真正理解俄罗斯作家果戈理赞美草原的一句话:〃大自然中的任何东西都不可能比它们更美丽了。〃
阿根廷陪同人员介绍说,〃潘帕斯〃在印第安语中意思就是大草原。它是拉普拉塔河平原的一部分,包括布宜诺斯艾利斯、科尔多瓦、拉潘帕、圣菲和恩特雷里奥斯五个省,面积为7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面积的25%。这里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气候温和,雨水充足,牧草茂盛,只要进行适当轮作,不施肥料就能长出很好的牧草和庄稼。
美洲本来无牛马。公元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门多萨和加拉伊先后从欧洲带来了牛和马等牲畜,在肥沃的潘帕斯大草原野生放养,迅速繁衍,为阿根廷畜牧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起初,主要是捕杀野牛,剥取其皮向欧洲出口。18世纪20年代,开始人工游牧驯养。19世纪50年代,采用铁丝网围栏放牧,引进了优良畜种,并大规模种植紫花苜蓿。有时我们看到,牛在地里大摇大摆地吃着青玉米和高粱。陪同的阿根廷朋友解释说,这是为了调剂牛的食谱。这样不仅能促进牛的生长和繁殖,并且提高了肉的质量。20世纪30年代,牛的存栏数发展到3200万~3400万头之间,80年代以来基本保持在5000万~5600万头的水平上。潘帕斯草原地区牛的存栏数约占全国总量的80%。1999年牛的存栏数为5000万头,屠宰量为1241万头。牛肉产量为265万吨,出口338万吨,出口收入65亿美元。阿根廷也是世界有名的粮食出口国,因此有世界〃肉库粮仓〃的美称。阿根廷牛肉的3/4供国内食用,每年人均牛肉消费量为90公斤左右。可以说,牛肉是阿根廷人的主食,以吃烤肉为主。阿根廷的烤牛肉是世界闻名的,就连久负盛名的巴西烤肉,也只有使用进口的阿根廷牛肉烤出来的才算上乘。
在潘帕斯草原上,还随时可看到美丽的红灶鸟。它是阿根廷的国鸟,禁止捕捉。在公路两旁的电线杆的横木上、树枝上、房顶上和牧场的栅栏柱上,都可看到红灶鸟营造的奇特的环形鸟巢。这也是潘帕斯草原的一大景观。这种鸟巢是红灶鸟用草秸、湿泥和牛粪建造的。它们把这三样东西搬运到一起,用嘴和脚灵巧地调和,使其具有更大的粘合力。用这些材料筑成的巢像石头一样坚硬,即使被石块击中,也不会破裂。巢一边的进出口直径约10厘米,巢内分为两室,外面是休息室,里面是育儿室,两室中间有一道较低的栏栅隔开,以便保护巢内的蛋。育儿室还铺垫着细草。鸟巢呈红色,好象窑烧的红砖,形状如同烤面包的炉子,因此红灶鸟又有一个外号叫〃面包师〃。雌鸟产蛋在巢中,蛋孵化约5个星期后,幼雏长满羽毛就离巢而去,从此再不返回。
阿根廷篇科隆大剧院
在谈到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文化设施时,不能不提到科隆大剧院(又叫哥伦布大剧院)。它是世界著名的大剧院,仅次于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和米兰的拉·斯卡拉剧院,名列世界第三位,为布市增辉添色不少,代表了该市文化品位和建筑艺术水平。
科隆剧院位于首都市中心,始建于1889年,1907年落成。剧院拥有3600个座位,加上站票可容纳4000多观众,存放的服装道具可供3万人演出使用。从1925年起,剧院拥有固定的乐队、合唱团、舞蹈团(包括100人的芭蕾舞团)、儿童合唱团等。剧院还设有一所高等艺术学院,分设音乐、芭蕾舞和舞台设计等专业。剧场内设有各种演奏厅、休息和宴会厅。另有公共图书馆、各种档案馆、博物馆等设施。
科隆剧院是按照19世纪巴黎歌剧院和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等欧洲大剧院的传统建筑形式设计的,具有浓郁的欧洲古典剧院风格。既有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建筑风格,又有德国建筑的宏伟坚固和法国建筑优美大方的特点。剧场呈马蹄形,周围有三层包厢、四层楼座,设有总统和市长专人包厢。剧场内的主调颜色是大红和金黄。乐池可容120人并可由升降机抬高到舞台水平,供大型交响乐或交响合唱队演出使用。舞台长3525米,宽345米。1931年安装了转动舞台,便于更换舞台背景。
世界很多著名艺术家和艺术团体都曾来此登台演出,在剧院的大廊厅〃金厅〃还时常举行艺术报告会和小型音乐会。
阿根廷篇探戈的摇篮
如果说阿根廷是探戈故乡,那么布宜诺斯艾利斯则是探戈的摇篮。阿根廷人视探戈为国宝和民族骄傲,和中国京剧一样,已成为〃民族文化遗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外国人到了阿根廷如不看探戈表演,就等于白来一趟。
春天的一个晚上,我们有幸应邀观赏了阿根廷艺术家们表演的探戈。这是一个歌剧院式的表演大厅,可容纳上千人。当帷幕拉开,乐曲响起,一对青年舞蹈演员登上舞台。男的身穿黑色晚礼服,扣着大红领结;女的穿一身红绸衣裙,斜圆下摆一侧开叉,在长发齐耳处插一朵红花,给人以清新高雅之感。随着节奏感极强的舞曲,二人翩翩起舞,时而快如流星,时而舒缓顿挫,一连串的交叉环绕的舞步,变化无穷的优美造型,目不暇接的踢腿、旋转、折腰、回首、跳跃,错综复杂,令人眼花缭乱。他们好像一对处于热恋中的情人,在谈情说爱,又好像在做一种游戏,尽情的展视着青春的活力与浪漫。动作热情奔放,又轻松自然,达到了刚柔相济、神情交融、高雅浪漫、出神入化的境界。
探戈诞生于19世纪末叶,那时阿根廷经历战乱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从农村流入城市的贫苦牧民和来自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的大批欧洲移民,大都在拉普拉塔河码头打工谋生。每当夜幕降临,他们便集聚到〃博卡〃(西班牙文〃河口〃之意)平民区的小酒店和咖啡间喝酒消愁,寻欢作乐。他们把从各自本土带来的不同风格的音乐、舞蹈揉合在一起,创作了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歌曲和舞蹈。这就是最早的探戈,博卡便成了探戈的发源地和摇篮。如今这里仍是一个旧码头,街道两旁是被漆成花花绿绿的小木屋,成为一个旅游点,许多人到这里来寻找探戈的根。这里有许多小商店和地摊,出售着以探戈为主题的纪念品,如绘画、雕塑、服装、钥匙链等。
探戈是西班牙文Tango的译音,其原意为非洲人伴舞演奏用的一种皮鼓。探戈最早流行于下层社会的娱乐场所和街头巷尾,很受老百姓的喜爱,被称为〃带泥污的天使〃。相反受到上层社会的歧视,他们视探戈为猥亵淫秽之物,有伤风化,并下令禁止。但植根于人民之中的探戈,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冲破重重阻力,迅速传播到布宜诺斯艾利斯以至全国,并越过国界传播到了巴黎,继而进入欧洲各国,成为风行一时的社交舞蹈。
初期的探戈,多为小提琴、吉他和笛子的三重奏,后又加上六角手风琴,变成四重奏。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探戈音乐的杰出代表胡里奥·德卡罗创造了以六重奏和管弦乐演奏的探戈舞曲,并融合了拉美、欧洲和非洲各种不同的音乐风格。被誉为〃探戈之王〃的卡洛斯·加尔德尔,为舞蹈音乐填进歌词进行演唱,从而发展了探戈舞曲,逐渐地形成把舞蹈、填词、声乐和乐器融为一体的探戈文化。
加尔德尔1890年12月11日出生于法国,家庭贫寒,但才华横溢,天生一副洪亮的歌喉,一生演唱、作词和收编的探戈乐曲共800多首,风靡全球,经久不衰。1935年他在一次巡回演出时,因飞机失事而不幸遇难。为了纪念他,阿根廷政府将他的诞辰12月11日规定为全国〃探戈日〃。阿根廷的另一位探戈大师是普列赛,他1903年12月2日出生于布市,1995年7月25日去世。他为探戈舞曲的定型并发展成20世纪30年代美欧流行音乐的主要体裁,作出了重大贡献。他还把节奏较强的乐曲融入通俗的探戈乐曲,改造成大众喜欢的舞曲。40年代他谱写的探戈舞曲,传遍了整个拉美和欧洲一些国家。
经过上述几位大师的改造,阿根廷的探戈日臻成熟、完善,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
为了继承和发扬探戈文化,阿根廷政府组织专门力量在全国推广,要〃让探戈无处不在〃。阿参议院还专门通过一项法案,规定一切宣传和推广探戈艺术的活动,都为〃代表国家的利益〃;以探戈为主题的文学、音乐和视听艺术作品,音乐节、文艺演出和造型艺术展览,关于探戈的教